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浮世金钗录 > 第60章 雪中送炭一人无。

浮世金钗录 第60章 雪中送炭一人无。

作者:用户26182811 分类:总裁豪门 更新时间:2025-11-10 14:16:06

俗语道:“六月债,还得快。”沈云裳尚未完全品味透那“锦上添花”的喧嚣余韵,命运的急转直下,便已如腊月的冰水,兜头浇来,其寒刺骨,其速,令人猝不及防。

事情的起因,是一道突如其来的弹劾。都察院一位素以刚直(抑或是被人当枪使)闻名的御史,于大朝之上,呈上密奏,参劾吏部文选司郎中沈文彬“鬻官卖爵、贪墨受贿、结党营私”,并言之凿凿,称其与工部侍郎贾世清过往甚密,多有不当钱财往来,更指其利用职权,在即将进行的官员铨选中,为特定人选大开方便之门。奏折中虽未明指“特定人选”为谁,但字里行间,无不暗示与贾侍郎及其背后派系相关。

消息传开,如同在滚沸的油锅中溅入冷水,整个京城为之哗然。

前一刻,沈云裳还是各家宴席上最耀眼的明珠,是贵妇千金们争相结交的手帕交,是皇室郡主青眼有加的闺中密友。下一刻,沈府门前车马绝迹,那些昨日还殷殷递来的描金请柬,仿佛一夜之间被风吹散,再无踪影。

起初几日,沈府内外尚能维持平静。沈文彬强作镇定,声称“清者自清”,断定此乃政敌构陷,圣上明察秋毫,必会还他清白。沈云裳心中虽因那“贾世清”三字而掀起惊涛骇浪,暗室密谋的阴影瞬间化为实质的利刃悬于头顶,但见父亲如此,也只能按下不安,协助母亲打理内宅,安抚仆役。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弹劾之事并未如沈文彬所愿悄然平息,反而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愈演愈烈。都察院接连又有几道奏折跟上,虽未再提贾世清之名,却将“鬻官卖爵”的罪名坐得更实,甚至抛出了几桩看似确凿的“证据”——几封语焉不详却意有所指的书信副本,以及几名“证人”的模糊供词。

风向,开始变了。

第一个表现出异样的,是英国公府。就在弹劾风波起的第五日,英国公夫人原本下帖邀沈云裳过府鉴赏新得的一幅古画。时辰将至,沈云裳已梳妆妥当,却等来了国公府管家婆子一张满是歉然却难掩疏离的脸。

“实在对不住沈姑娘,我家夫人早起忽感风寒,头疼得厉害,今日的赏画之约,只得作罢了。夫人说,待她身子爽利了,再下帖请姑娘过府一叙。”那婆子话说得客气,眼神却飘忽不定,放下几盒寻常的探病补品,便匆匆离去,仿佛多待一刻便会沾染晦气。

沈云裳站在花厅中,看着那几盒与往日收到的珍玩玉器不可同日而语的补品,心中一片冰凉。英国公夫人身子骨一向硬朗,这“风寒”,来得真是时候。她什么也没说,只命侍书将东西收下,转身回了闺房。

紧接着,是那些昔日与她“契若金兰”的手帕交。吏部侍郎千金李静姝,原本约好三日后同去城外慈恩寺上香祈福,却派了个小丫鬟送来一封信。信写得依旧亲热,只说家中祖母突然要带她去探望外省的姨母,需得离京一段时日,归期未定,上香之约只能遗憾取消,末尾还缀着“望姐姐勿怪,盼早日重逢”的字样。

沈云裳捏着那封信,指尖微微发白。李静姝的祖母年事已高,早已多年不出远门,更别提什么外省的姨母。这借口,寻得拙劣。

翰林院学士之女周文萱,倒是没有来信取消约定,因为她根本再无只言片语传来。仿佛沈云裳这个人,从未在她的交际圈中存在过。

更令人心寒的是长乐郡主。起初两日,郡主还派人送来过问候的便笺,言辞间颇为关切,让她宽心。但自都察院第二轮弹劾奏折呈上后,郡主的消息也断了。沈云裳曾试图递帖子求见,帖子却如石沉大海。后来,还是从一个与王府有些瓜葛的远房亲戚那里隐约听闻,王妃娘娘因郡主与“待罪官员之女”过往甚密,大为光火,已将郡主禁足府中,严令其不得再与沈家有任何往来。

昔日门庭若市的沈府,如今真正是“门可罗雀”。只有一些与沈家利益捆绑极深、暂时无法抽身的下级官员,还会硬着头皮上门探问,但也是来去匆匆,神色惶惶,说些不着边际的安慰话,不敢多做停留。

这期间,唯一让沈云裳感到一丝暖意的,是宋青书。这位沉默寡言的世交之子,在风波乍起时,便不顾家人劝阻,亲自上门探望。他话不多,只对沈文彬道:“世伯,清者自清,但亦需早做打算。若有需小侄奔走之处,万死不辞。”又私下找到沈云裳,递给她一个小包裹,低声道:“云裳妹妹,这里面是一些散碎银两和几张小额银票,你收好,以备不时之需。狱中……或许用得上。”

他竟已想到了“狱中”二字!沈云裳心头一震,抬眼看他。宋青书的目光依旧沉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空泛地安慰,而是直接预见到了最坏的可能,并给出了最实际的帮助。这份雪中送炭的情谊,在此刻显得如此珍贵。

然而,宋青书的力量终究有限。他的家族虽也是官身,但地位不显,在此等风波中,能自保已属不易,根本无法施加更多影响。他的到来,如同无边暗夜中一簇微弱的萤火,虽带来片刻光明,却无法驱散那浓得化不开的寒意。

真正的致命一击,在半月后到来。那是一个阴霾的早晨,天色沉郁如铅。一队身着皂衣、腰佩刑部牌票的官差,如狼似虎地闯入了沈府。为首一人,面无表情地宣读了刑部的拘押文书,罪名是“涉嫌鬻官卖爵,需收监候审”。

沈文彬当场瘫软在地,面色惨白如纸。沈母惊厥过去,府中顿时哭喊声一片。

当两名衙役上前,欲给沈文彬戴上枷锁时,沈云裳挺身挡在了父亲面前。她强忍着身体的颤抖,目光扫过那些昔日曾受过沈家恩惠、此刻却或低头或侧目、无一人敢上前理论的幕僚清客,最后落在那为首的官差脸上。

“差官大人,我父亲身为朝廷命官,即便有罪,亦未定谳,何至于此?”她的声音清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那官差似是被她的气势所慑,动作顿了一下,但旋即板起脸:“此乃上命,我等依律行事!沈姑娘,莫要让我等为难!”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喧哗。只见贾世清带着几名随从,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他今日穿着崭新的官袍,脸上带着一种混合着倨傲与幸灾乐祸的神情。

“哟,这是唱的哪一出啊?”贾世清假惺惺地开口,目光在狼狈的沈文彬和强自镇定的沈云裳身上扫过,最后对那官差笑道,“王头儿,辛苦了。沈大人毕竟与贾某同朝为官,还望诸位路上……稍微照拂一二。”他话虽如此,那语气中的轻慢,任谁都听得出来。

沈云裳看着贾世清,心中那片冰冷的湖面,终于掀起了滔天怒火。她瞬间明白了许多事情。这所谓的“弹劾”,这突如其来的拘押,背后定然少不了这位“盟友”的黑手!是为了灭口?是为了撇清关系?还是为了吞并沈家手中那些见不得光的利益?父亲与他,不过是权钱交易,各怀鬼胎,如今东窗事发,他便毫不犹豫地将父亲推出去做了替罪羔羊!

“贾侍郎!”沈云裳踏前一步,目光如刀,直刺贾世清,“今日我沈家之难,想必正合你意吧?”

贾世清被她目光中的寒意刺得一怔,随即恼羞成怒:“沈姑娘这是何意?本官念及同僚之谊,前来探望,你怎可血口喷人!”

“血口喷人?”沈云裳冷笑,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回荡在寂静的庭院中,“但愿贾侍郎日后,夜半无人时,想起今日种种,能心安理得!”

贾世清脸色变了几变,最终冷哼一声,拂袖而去,丢下一句:“不识好歹!”

沈文彬被官差带走了。沉重的木枷锁住了他的脖颈,也仿佛锁住了沈家所有的希望。他回头看了女儿一眼,那眼神中充满了恐惧、悔恨,还有一丝哀求。沈云裳死死咬着下唇,直到口中泛起腥甜,才没有让眼泪落下。

父亲被带走后,沈府彻底被一种绝望的气氛笼罩。下人仆役们窃窃私语,已有那心思活络的开始偷偷收拾细软,准备另谋高就。往日里那些趋炎附势的亲戚,更是避之唯恐不及,连遣人来问一声都不曾。

沈云裳独自站在空旷而凌乱的花厅里,环顾四周。那些价值连城的古玩玉器,那些精工细作的家具摆设,此刻都蒙上了一层灰暗的色彩,仿佛在无声地嘲讽着往日的虚荣。她想起不久前,这里还是冠盖云集,笑语喧阗,那些奉承的、讨好的、艳羡的面孔,如今又在何处?

“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她低声咀嚼着这几个字,只觉得齿冷心寒。这京城,这权贵圈,原来竟是如此残酷现实!得势时,万人追捧,仿佛众星拱月;失势时,千人唾弃,唯恐避之不及。所谓的金兰之交,手帕之谊,在真正的利害关头,薄得像一张纸,一戳即破。

侍书红着眼眶,捧着一件披风过来,小心翼翼地给她披上:“小姐,天凉了,您当心身子……”

沈云裳握住侍书冰凉的手,这是此刻她身边唯一一点真实的暖意了。她抬眼望向门外灰蒙蒙的天空,目光逐渐变得坚定而冰冷。

这“雪中送炭一人无”的境地,固然令人心碎,却也彻底撕开了覆盖在现实之上的那层温情脉脉的面纱。她看清了,也记住了。今日之辱,今日之困,他日若能得见天日,她必将百倍偿还!那些背弃的,那些落井下石的,那些冷眼旁观的……她一个都不会忘!

只是,眼下最紧要的,是如何在这绝境中,为父亲,为沈家,寻得一线生机。刑部大牢,那是什么地方?父亲年事已高,如何受得住那里的苦楚?那贾世清,既然已撕破脸,又会如何进一步构陷?

无数的念头在她脑海中翻腾。她想起宋青书那句“狱中或许用得上”的提醒,想起他给的那个小包裹。那里面,除了银钱,是否还有别的深意?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悲伤和愤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她必须振作,必须想办法。哪怕前路再艰难,哪怕真的“雪中送炭一人无”,她也绝不能坐以待毙!

“侍书,”她开口,声音沙哑却异常平静,“去把我妆奁底层那个紫檀木盒子取来。”

那里,放着太后赏赐的那柄玉如意。或许,这是她最后,也是唯一能动用的,象征性的护身符了。尽管她知道,在这等“罪证确凿”的贪墨案面前,这柄如意能起的作用微乎其微,但总要试一试。

她走到窗边,看着庭院中那株在寒风中摇曳的芍药,昔日娇艳的花朵早已凋零,只剩下枯枝在苟延残喘。但她知道,只要根还在,待到明年春来,未必不能重新绽放。

而她沈云裳,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绝不会向这残酷的命运低头!这“雪中送炭一人无”的世情,打不垮她,只会让她变得更加坚韧,更加清醒。

夜幕,彻底笼罩了沈府,也笼罩了整个京城。这一夜,对许多人而言,不过是又一个寻常的夜晚,但对于沈云裳来说,却是一个与过去彻底告别的漫漫长夜。她在黑暗中睁着眼,等待着黎明,也等待着,那未知却注定更加艰难的明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