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浮世金钗录 > 第46章 墨池剑影笔如刀。

浮世金钗录 第46章 墨池剑影笔如刀。

作者:用户26182811 分类:总裁豪门 更新时间:2025-11-10 14:16:06

“金樽玉碎宴”的余波尚未完全平息,贾府仿佛一锅被持续加温的油,表面平静,内里却躁动不安。那场宴会,非但未能如贾世清所愿彻底敲打震慑住沈云裳与宋青书,反而像是一根棍子搅动了池底沉渣,让某些潜藏的矛盾与**更加清晰地浮泛上来。

贾世清对沈云裳的态度变得愈发微妙难测。他依旧会赏赐她一些绫罗绸缎、珠宝首饰,甚至偶尔在众人面前表现出几分“宠爱”,但那眼神深处,总藏着一丝审视与猜忌,仿佛在评估一件价值不菲却又可能暗藏风险的古董。他不再轻易踏足锦瑟院,却也绝不允许她脱离自己的掌控。沈云裳清晰地感受到那无形的绳索,正一点点收紧。

陆月柔被禁足一月,虽未能亲临那日的宴会,但眼线早已将席间种种,尤其是沈云裳与宋青书之间那看似疏离、实则隐隐呼应的默契,添油加醋地传入了她的耳中。她气得砸碎了好几套名贵的茶具,对沈云裳的恨意更是如同毒藤般疯狂滋长,只待禁足期满,便要寻机报复。

而秦玉娥,则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模样,仿佛一切尽在掌握。只是她吩咐沈云裳协助打理庶务的次数渐渐多了起来,从核对一些无关紧要的账目,到安排节下送往各府的礼单,看似信任,实则也是一种不动声色的观察与试探。沈云裳心知肚明,处理得愈发小心谨慎,滴水不漏。

就在这暗流涌动的当口,贾府忽然收到了来自京兆尹府上的一份烫金请柬。原来是京兆尹夫人的寿辰将至,府中欲办一场春日诗会,广邀京中才子佳人、名流富绅的女眷前往,名为“以文会友,共赏春光”,实则是官宦人家联络感情、展示家风乃至暗中相看姻亲的场合。

这等场合,贾府作为富甲一方的商贾,自然不愿错过攀附结交的机会。秦玉娥需坐镇府中,不便前往,这陪同女眷、代表贾府脸面的重任,便落在了几位姨娘身上。陆月柔尚在禁足,陈月柔性子浮躁,难登大雅之堂,算来算去,竟只有沈云裳,出身官家,知书达理,容貌气度皆是不凡,是最合适的人选。

贾世清对此不置可否,只吩咐秦玉娥好生打点,莫要失了贾府的体面。秦玉娥便拨了两个伶俐的丫鬟并一个稳重的嬷嬷跟着沈云裳,又开了库房,取了几套头面衣裳并不少金银锞子以备打赏。

出发那日,沈云裳拣了一身藕荷色暗纹绫缎袄裙,梳了雅致的堕马髻,只簪一支素银点翠海棠簪并几朵小巧的珍珠珠花,淡扫蛾眉,薄施脂粉,既不失礼数,又不至于过于张扬。她深知这等场合,看似风雅,实则步步惊心,一言一行皆在他人眼中,稍有不慎,便会沦为笑柄,甚至给贾府带来麻烦。

京兆尹府邸自是气象非凡,朱门高耸,庭院深深。诗会设在后花园的流杯亭畔,曲水流觞,奇花竞放,衣香鬓影,环佩叮咚。到场的多是官家小姐、豪门贵妇,个个珠光宝气,谈笑风生,眼神交汇间,满是无声的较量与评估。

沈云裳的出现,引来不少侧目。她容貌本就出众,加之那份与周遭浮华略显疏离的清冷气质,在姹紫嫣红中,反倒格外引人注目。有知晓她身份的,不免低声议论几句,目光中带着些许好奇与不易察觉的轻蔑。

她只作不知,由引路丫鬟带着,向京兆尹夫人行了礼,献上寿礼,便安静地寻了一处靠水的位置坐下,默默观察着周遭的一切。

诗会很快开始。主持的是京兆尹家一位颇负才名的庶出小姐,出的题目倒也风雅,乃是“咏春”,不限韵脚,不拘诗词。

一时间,亭畔才女们或凝神思索,或挥毫泼墨,或低声吟哦。有作出佳句的,便引来一片赞誉;有江郎才尽的,则面露窘迫。气氛看似融洽,实则暗藏竞争。

沈云裳本不欲出头,只打算随意作一首应景的诗敷衍过去。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一位与陆月柔交好、父亲是五品武官的李小姐,早已得了陆月柔暗中嘱托,要她好好“关照”沈云裳。她见沈云裳一直沉默,便娇笑着开口:“早听闻贾府沈姨娘才情不凡,昔日一曲琴音动四座,今日这咏春之题,想必更是不在话下。何不让我等开开眼界?”

这话将沈云裳瞬间推到了风口浪尖。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她身上,有期待的,有看热闹的,更有等着她出丑的。

沈云裳心中微沉,知道避无可避。她缓缓起身,对那李小姐微微颔首:“李小姐过奖了,妾身才疏学浅,不敢献丑。”

“姨娘何必过谦?”李小姐不依不饶,“莫非是瞧不起我等,不愿赐教?” 这话已是带着几分咄咄逼人。

京兆尹夫人也笑着看了过来:“早就听闻贾府这位姨娘与众不同,沈姨娘便莫要推辞了,也让咱们领略一番商贾之家女眷的风采。” 这话听着客气,实则将贾府定位在“商贾之家”,隐隐带着阶层分野的意味。

沈云裳知道,此刻若再推辞,不仅自己颜面扫地,连带着贾府也要被人看轻。她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亭外潺潺流水与灼灼繁花,心中蓦地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这满园春色,这锦绣堆砌,与她内心的孤寂苍凉,何其讽刺。

她走到早已备好的书案前,铺开宣纸,研墨润笔。动作从容不迫,姿态优雅。

片刻后,她提笔蘸墨,手腕悬空,略一沉吟,便落笔如飞。不再是平日里簪花小楷的秀雅,而是带了几分行草的洒脱与力道。

《春殇》

紫陌芳菲竞物华,朱门弦管乱栖鸦。

东风不解离人恨,犹送杨花入妾家。

墨池暗涌千寻浪,剑影寒生一缕霞。

莫道春深恩宠重,明朝风雨葬残花。

诗句一气呵成,字迹清峻中带着一股难以言喻的锋芒。

诗成,满场先是寂静,随即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吸气声和低低的议论声。

这哪里是寻常的“咏春”?这分明是借春景抒块垒,泄孤愤!“紫陌朱门”道尽富贵浮华,“乱栖鸦”暗喻喧嚣中的孤寂;“东风不解离人恨”诉说着身不由己的飘零之苦;“杨花入妾家”更是直指自身处境,带着无尽的幽怨与无奈。而“墨池暗涌千寻浪,剑影寒生一缕霞”两句,气势陡然一转,墨池似有惊涛骇浪,笔锋如剑,寒光乍现,将那深埋心底的不屈与锐利,展现得淋漓尽致!最后两句“莫道春深恩宠重,明朝风雨葬残花”,更是充满了对眼前繁华易逝、命运无常的清醒认知与悲凉预警。

这诗,格律工整,用典含蓄,意境深远,更难得的是其中蕴含的真切情感与不凡气度,瞬间将前面那些吟风弄月、堆砌辞藻的诗词比了下去。

京兆尹夫人拿着诗笺,反复看了两遍,眼中闪过一丝惊异,随即化为复杂的赞赏:“好诗!沈姨娘果然才情过人,此诗……立意新颖,感慨深沉,非寻常闺阁之作可比。”

在场不乏真正懂诗之人,也纷纷点头称许。那李小姐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再也说不出话来。

沈云裳微微屈膝:“夫人谬赞,妾身信笔涂鸦,贻笑大方了。” 她语气平静,仿佛刚才那首石破天惊的诗并非出自她手。

经此一役,沈云裳“才女”之名不胫而走。诗会后半程,竟有不少官家小姐主动前来与她交谈,言语间多了几分真正的尊重。然而,沈云裳并未被这突如其来的风光冲昏头脑。她清晰地感受到,在那些赞赏的目光背后,有几道来自身份更高的权贵女眷的眼神,带着明显的审视、忌惮,甚至……嫉恨。

尤其是一位坐在京兆尹夫人下首、身着杏黄宫装、气质高傲的年轻女子,据说是某位郡王府的郡主,自她诗成后,那目光便如同冰冷的刀子,在她身上刮了几遍。沈云裳后来才隐约听闻,这位郡主素来自负诗才,今日原本是想借诗会拔得头筹,却没想被一个商贾之妾抢了风头。

“墨池剑影笔如刀”。沈云裳借诗文抒发了胸中块垒,展露了锋芒,如同一把出鞘的利刃,割开了虚伪的平静。然而,这锋芒也刺痛了某些权贵的眼睛。她凭借才华为自己赢得了一时尊重,却也埋下了更深的祸根。

回府的马车上,沈云裳疲惫地靠在车壁上,闭上眼。今日看似是她赢了,但她知道,自己将那点不甘与锐利暴露于人前,在贾世清那里,在那些被她“压了群芳”的权贵眼中,自己已然成了一个需要更加小心防范、甚至可能除之而后快的“异数”。

车窗外的春光正好,她却只觉得寒意森森。那“笔如刀”的,又何尝不是这世道无形的人言与权势?她握紧了袖中的手,指甲深深陷入掌心。

前方的路,因着这才名,或许会多一丝微光,但也必定会更加荆棘密布,危机四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