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浮世金钗录 > 第178章 明镜台前拭心尘。

浮世金钗录 第178章 明镜台前拭心尘。

作者:用户26182811 分类:总裁豪门 更新时间:2025-11-10 14:16:06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意外巧合)。

秋深露重,霜叶满阶。

青峰镇外的官道上,一辆马车辘辘行来,车轮碾过满地落叶,发出沙沙的声响。沈渊掀开车帘,望着渐行渐近的镇子,心中五味杂陈。

半年光景,并州的疫情终于平息。他带着满身风尘归来,怀中除了那本翻得起毛的《金刚经》,还有空空大师临别时赠他的一面铜镜。

心若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大师的叮嘱言犹在耳。

马车在医馆门前停下。沈渊刚下车,便听见一个清脆的童声:

沈叔叔!

小宝像只欢快的小雀儿,从门内飞奔而出,直扑进他怀里。孩子长高了些,脸蛋红扑扑的,全然不似半年前那般瘦弱。

沈叔叔,你可回来了!小宝紧紧抱着他的腰,仰起小脸,眼中闪着泪光,我天天都在数日子呢!

沈渊心中一暖,蹲下身将孩子搂住:叔叔答应过你会回来的。

这时,林薇也从医馆里走了出来。她穿着一身素净的衣裙,发间别着一朵小小的白花,清瘦了些,却更显气质出尘。

回来了。她轻声说,眼中满是温柔。

沈渊点头:回来了。

三人相视而笑,秋日的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宁静。

然而这份宁静很快就被打破了。

当日下午,沈渊正在后院整理行李,忽听前堂传来一阵吵闹声。他走出去,看见一个衣着华贵的中年男子正对着林薇大声呵斥:

...我不管你们有什么理由!我儿子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你们这医馆就别想开了!

林薇面色平静:王老爷,令郎的病需要静养,您这样大吵大闹,对他的康复没有好处。

静养?都在你们这静养三天了,一点起色都没有!王老爷怒气冲冲,我看你们就是庸医误人!

沈渊认得这位王老爷,是青峰镇新来的富商,仗着与知府有些交情,在镇上颇为跋扈。

王老爷。沈渊上前一步,令郎的病况,林大夫已经与我说过。这是顽疾,需要时间调理,急不得。

王老爷斜眼打量他:你就是那个沈渊?听说你以前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现在倒装起善人来了?

这话如同刀子,直戳沈渊心窝。他面色一白,袖中的手微微颤抖。

林薇担忧地看了他一眼,正要开口,却见沈渊深吸一口气,平静地道:王老爷说得是,沈某确非善人,所以才要日日自省,改过向善。

王老爷冷哼一声,还要再说,里间却传来孩子的哭声。他狠狠瞪了二人一眼,转身进屋去看儿子。

你没事吧?林薇轻声问沈渊。

沈渊摇头,从怀中取出那面铜镜。镜面映出他略显苍白的脸,眼中犹有余波。

尘埃又落上了。他苦笑,还需时时拂拭才是。

当夜,沈渊在灯下重读《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七个字,他读了无数遍,却总觉得难以真正领会。

窗外秋风萧瑟,吹得窗纸哗哗作响。他的心思飘向远方,想起并州疫情中死去的那些人,想起小莲和她母亲离去时的背影,想起日间王老爷的讥讽...

种种思绪,如乱云般在心头涌动。

沈叔叔,你睡了吗?小宝在门外轻声问。

沈渊开门,见孩子抱着枕头站在月光下,小脸满是忧色。

怎么了?

我听见你和林姑姑说话...小宝低下头,那个王老爷是不是坏人?他为什么要说叔叔的坏话?

沈渊将孩子抱起,走到院中石凳上坐下:王老爷不是坏人,他只是太担心儿子的病情。

可是他说叔叔...

他说的是事实。沈渊望着天边那轮明月,叔叔以前确实做过很多错事。

小宝靠在他怀里,小声说:可是叔叔现在很好啊。林姑姑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沈渊心中一颤,低头看着孩子纯真的眼睛,忽然明白了什么叫无所住。

过去的罪孽是事实,但他不能住在其中;现在的善行是选择,但他不能住在其上;未来的路途是未知,但他不能住在期盼里。

心如明镜,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谢谢你,小宝。他轻声道,叔叔明白了。

第二日清晨,沈渊照常到粥棚施粥。半年不在,粥棚却打理得井井有条。老张头说,是镇上的百姓自**流来帮忙,说是不能辜负沈公子的一片善心。

特别是王老五留下的那几个兄弟,天天都来,比谁都卖力。老张头感慨道,人说浪子回头金不换,真是不假。

正说着,王老五的一个兄弟急匆匆跑来:沈公子,不好了!王老爷带着人要拆粥棚!

沈渊赶到时,粥棚前已经围了不少人。王老爷带着几个家丁,正指挥人拆除棚子。陈明带着几个灾民在一旁阻拦,双方剑拔弩张。

王老爷,这是何意?沈渊上前问道。

王老爷转过身,面色阴沉:我儿子病情加重,都是你们这些灾民带来的晦气!这粥棚一日不拆,晦气一日不散!

王老爷此言差矣。沈渊平静地道,医馆病人病情反复是常事,与粥棚何干?况且这些灾民也都是安分守己的良民,何来晦气之说?

良民?王老爷冷笑,那个王老五,以前不就是个山贼?还有那几个,不是赌徒就是乞丐,也配称良民?

人群中响起不满的声音。几个灾民握紧了拳头,眼看就要发作。

沈渊却不动怒,只是缓缓道:王老爷可知道,这些山贼赌徒,在并州疫情中冒着生命危险照顾病人,搬运尸体?可知道他们如今自食其力,靠双手吃饭?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王老爷还要反驳,一个家丁匆匆跑来,在他耳边低语几句。他脸色大变,也顾不上粥棚了,急匆匆往医馆方向跑去。

他儿子病情恶化了。林薇不知何时来到沈渊身边,轻声道,今早开始吐血,情况不妙。

沈渊皱眉:怎么会这样?

那孩子得的是肺痨,本就难治。林薇叹了口气,我劝他去省城找专治此病的名医,他偏不信,总觉得我藏私不肯尽力。

回到医馆,果然听见王老爷在病房中大发脾气:...都是你们这些庸医耽误了我儿!若是他有个三长两短,我...我定要你们偿命!

沈渊推门而入,见那孩子躺在床上,面色惨白,咳喘不止,嘴角还带着血丝。

王老爷,令郎的病不能再耽搁了。沈渊正色道,我认识省城的孙神医,专治肺痨。我现在就修书一封,你速带令郎前去,或还有救。

王老爷愣住了:你...你愿意帮我?

医者仁心,救人要紧。

王老爷面露愧色,半晌,深深一揖:多谢沈公子以德报怨。王某...惭愧!

当日,王老爷便带着儿子赶往省城。临行前,他不但撤走了拆粥棚的人,还留下百两银子,作为粥米之资。

看来这位王老爷,也并非不可理喻之人。陈明感慨道。

沈渊望着远去的马车,轻声道:人人心中都有明镜,只是尘埃厚薄不同罢了。

然而考验才刚刚开始。

三日后,青峰镇来了一个不速之客——婉娘的妹妹,芸娘。

她直接找到医馆,当着众人的面,将一包东西摔在沈渊面前。

沈渊!你还认得这些东西吗?

沈渊低头,看见散落在地的,是几封泛黄的书信和一支断裂的玉簪——都是他当年送给婉娘的定情信物。

芸娘...他声音干涩。

别叫我!芸娘眼中含泪,我姐姐到死都留着这些东西!她真是瞎了眼,才会爱上你这种狼心狗肺的东西!

林薇上前想要劝解,被芸娘一把推开:还有你!明明知道我姐姐的死因,却还收留这个凶手,你对得起我姐姐在天之灵吗?

医馆内外,众人都惊呆了。他们从未见过沈渊如此狼狈的模样——他面色惨白,浑身颤抖,仿佛随时都会倒下。

芸娘,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林薇试图解释。

那是怎样?芸娘冷笑,是不是要说他沈大少爷已经悔过了?是不是要说他如今是个人人称赞的大善人?我告诉你,狗改不了吃屎!

够了!陈明忍不住喝道,沈渊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大家都看在眼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芸娘泪流满面,他害死的是我姐姐!是一条活生生的人命!你们知道姐姐死得有多惨吗?她...她是投河自尽的!肚子里还怀着三个月的身孕!

这话如同晴天霹雳,连林薇都惊呆了。她从未听沈渊提过婉娘有孕的事。

沈渊终于支撑不住,踉跄后退,撞在门框上。他张了张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只有眼泪无声地滑落。

芸娘看着他痛苦的模样,眼中闪过一丝快意,但随即又被更深的悲伤淹没。她蹲下身,拾起那支断簪,哽咽道:姐姐...你真是傻啊...

最终,芸娘在婉娘坟前哭了一场,当天就离开了青峰镇。但她留下的风波,却远未平息。

镇上传起了风言风语。有人说沈渊是伪君子,表面行善,内心龌龊;有人说他罪孽深重,再怎么赎罪也洗不清;还有人甚至怀疑他另有所图...

粥棚前的流民少了,医馆的病人也少了。人们看沈渊的眼神,多了几分审视与猜疑。

这些人真是忘恩负义!陈明愤愤不平,当初若不是你,他们早就...

他们没错。沈渊平静地打断他,婉娘的事是事实,我有罪也是事实。不能因为我后来做了些好事,就指望大家忘记从前的罪过。

可是...

这就是拂拭心尘的意义。沈渊取出那面铜镜,轻轻擦拭,外界的评价,他人的眼光,都是尘埃。重要的是,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而做。

然而说得容易,做起来难。

夜深人静时,婉娘投河的身影总在沈渊眼前晃动。那个他曾经深爱过,也深深伤害过的女子,那个怀着他们孩子死去的女子...

他跪在佛前,一遍遍诵经,却无法平息心中的痛楚。

又在自责了?林薇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沈渊没有回头:我该自责。

林薇在他身边跪下,轻声道:我认识婉娘姐姐,她是个善良柔弱的女子。若她在天有灵,看见你如今的模样,想必也不会开心。

我负她太多...

是啊,你负她太多。林薇平静地说,但你是要继续负她,还是带着对她的怀念,好好活下去?

沈渊怔住。

婉娘姐姐选择结束生命,是她自己的决定。林薇眼中含泪,而你选择活下去,赎罪行善,是你的决定。每个决定都有其因果,重要的是承担后果,继续前行。

就在这时,小宝揉着眼睛从里间出来:沈叔叔,林姑姑,你们怎么还不睡?

看着孩子懵懂的眼神,沈渊忽然明白了。

人生在世,谁不曾犯错?谁不曾伤害过人?重要的不是沉浸在过去的错误中,而是认清错误,承担责任,然后继续向前。

心如明镜,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第二日,沈渊在婉娘坟前种下一株白梅。

婉娘,我欠你的,今生已无法偿还。他轻抚墓碑,但我会带着对你的记忆,继续走下去。待他日九泉之下,再向你谢罪。

秋风拂过,梅枝轻颤,仿佛在回应他的话语。

回到镇子,沈渊如常去粥棚施粥,如常去医馆帮忙。流言蜚语依然在,但他已不再放在心上。

王老爷从省城回来时,儿子的病已经大好。他亲自到医馆道谢,并捐出大笔银两,要在镇上建一座善堂。

沈公子以德报怨,王某佩服。他诚恳地说,日后但有差遣,王某定当尽力。

沈渊谢过他,心中却无波澜。赞誉与诋毁,都如镜上尘埃,拂去便是。

冬至那天,青峰镇下起了第一场雪。沈渊站在院中,看着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覆盖了屋檐、树梢和远山。

小宝在雪地里欢快地奔跑,留下串串脚印。林薇在廊下煮茶,茶香袅袅。陈明和老张头在清理粥棚的积雪,为明日的施粥做准备。

一切都那么平静,那么祥和。

沈渊取出那面铜镜。镜面上落了一片雪花,很快融化成水珠。他轻轻拭去水珠,镜面明净如初。

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

他忽然笑了。

原来修行不在远方,不在深山,就在这日常点滴之中。在每一次面对非议时的平静,在每一次回忆伤痛时的释然,在每一次拂去心尘时的清明。

雪越下越大,天地间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沈渊知道,明日还会有新的尘埃落下,但他已不再惧怕。

因为拂拭的过程,本就是修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