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浮世金钗录 > 第148章 萍踪浪迹各天涯。

浮世金钗录 第148章 萍踪浪迹各天涯。

作者:用户26182811 分类:总裁豪门 更新时间:2025-11-10 14:16:06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北风卷着雪沫,像一把无形的扫帚,刮过金陵城外的官道,也刮过每一个仓皇离去之人的心头。曾经显赫一时的贾府,便真如那戏文里唱的一般,“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抄家的封条、抵债的账簿,早已将昔日泼天的富贵撕扯得七零八落。树既倒,猢狲便不得不散。这日的雪,却比那冬日的寒风更刺骨,比那漫天的飞雪更茫然。

最先离开的是探春。她走在一个铅云低垂的清晨,码头的风鼓动着她的衣袂,飒飒作响,竟比那男子的气概还多了几分决绝。她是远嫁,嫁往那海疆之地,说是嫁,实则与一纸和约无异,是用她一个弱女子,去换取家族残喘的些许时间和微薄助力。赵姨娘哭得几乎晕厥在地,拉着她的手,絮絮叨叨尽是些“攀了高枝莫忘本”、“他日也好拉拔你兄弟”的糊涂话。探春听着,心头却是一片澄澈的悲凉。她回头望了一眼雾气笼罩下的金陵城郭,那里面,有她经营过大观园的抱负,有她结社吟诗的雅趣,如今都成了前尘幻影。她紧了紧身上的披风,登上了那艘即将南下的官船。船离岸时,她立在船头,身姿挺拔如松,泪水在眼眶里转了转,终是被她逼了回去。她知道,从此后,故乡唯有梦中见,前路是福是祸,都需她独自去闯了。这**场中,她曾欲展才志,终被这家族兴衰的巨浪推向未知的远方,一身抱负,尽付流水。

紧接着,那曾经脂浓粉香、欢声笑语的荣宁两府,便真个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各人寻各人的门路去了。邢岫烟家道本清寒,如今更是无依,幸得她性子淡泊,早已看透炎凉,随着父母投奔远方一个做小官的亲戚去了,临行前,只带了几卷旧书和一套素净衣裳,倒比那些捧着金银细软之人,更显从容。那薛蝌带着妹妹宝琴,也收拾了行李,准备返回南边旧籍。薛家早已败落,薛蟠又惹了人命官司羁押在监,生死未卜,薛蝌少年老成,肩上担子沉重,昔日那“白雪红梅”般娇憨明艳的宝琴,眉宇间也染上了一层拂不去的轻愁。

最令人唏嘘的,是那巧姐儿的遭遇。凤姐昔日何等威风,算计了一辈子,银钱搂了无数,到头来,自身病入膏肓,囚于那陋室空堂,唯一的骨血却险些被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卖入那见不得人的去处。平儿哭求无门,几近绝望。天幸那昔日受凤姐些许恩惠,却始终保持距离的刘姥姥,听闻了消息,竟不顾年迈路远,踩着泥泞的乡路,二次进了这已是断垣残壁的贾府。她将毕生积蓄,那些卖田卖粮、一个个铜板攒下的血汗钱,尽数取出,颤巍巍地递到那狠舅王仁面前,赎回了巧姐。刘姥姥抱着懵懂无知的巧姐,老泪纵横:“我的儿,跟姥姥家去,姥姥就是吃糠咽菜,也养大你!”她将巧姐藏于身后,用那瘦弱的身躯挡住了所有的贪婪与恶意,一步一蹒跚,消失在了金陵城的烟雨中。这**深渊边,伸来援手的,竟是这最朴拙、最被轻视的乡下老妪,她不懂什么泼天富贵,只知“知恩图报”四个最朴素的字。

贾环与赵姨娘,素日里怨天尤人,只恨他人亏待了自己。如今靠山已倒,贾环那点不成器的学问,连个秀才功名也无,赵姨娘那点撒泼打滚的本事,在真正的苦难面前毫无用处。他们母子二人,卷了些偷偷藏匿的首饰细软,惶惶如丧家之犬,想去投靠赵姨娘的娘家兄弟。哪知那娘家兄弟本是趋炎附势之徒,见贾家势败,非但不收留,反而冷言冷语,讥讽他们是不祥之人,只怕沾了晦气。赵姨娘气苦交加,与兄弟大吵一架,出来后便病倒在一家简陋的客栈里。贾环守着母亲,看着那点钱财如水般流走,又无谋生之技,心中又是悔,又是恨,那扭曲的心性,在现实的煎熬下,愈发变得阴暗难测。

那曾经心比天高、伶牙俐齿的晴雯,被逐出大观园后,已在这姑舅表哥家那破旧的土炕上捱了些时日。她病得沉重,咳嗽起来,那单薄的身子仿佛下一刻就要散架。宝玉曾偷偷来看过她一次,见她枯瘦如柴,昔日“病补雀金裘”的灵巧双手,如今连端一碗水都颤颤巍巍。他握着她的手,泪如雨下,除了几句无用的安慰,什么也给不了。晴雯看着他,眼神里没有抱怨,只有一片空茫的悲哀。她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临死前,她对宝玉哭道:“我今日既已担了虚名,早知如此,我当日也另有个道理……”话未说尽,气已哽咽喉头。她死后,她那姑舅哥哥嫂子,只道是死了个麻烦,胡乱用一领破席子卷了,抬到城外乱葬岗埋了了事。这朵又香又烈的芙蓉花,终究没能敌过这风霜刀剑,零落成泥,她的**,不过是求得一份真心的尊重与清白,却至死不得。

袭人的归宿,倒算是这离散人群中,稍显平稳的一丝微光。她早已由家里赎身出去,与蒋玉菡的姻缘前定。那蒋玉菡虽是个伶人,却在忠顺王府中有些脸面,为人也忠厚念旧。贾家败落,他并未嫌弃,反而主动接了袭人过门,又暗中周济了宝玉、宝钗夫妇不少。袭人坐在那虽不奢华却也洁净温馨的小院里,有时会想起怡红院里的岁月,想起她一心一意服侍宝玉,规劝他走“正途”的种种。如今想来,恍如隔世。她所求的,不过是一个安稳的依靠,一个“姨娘”的名分,这**看似卑微,却也曾是她生活的全部支柱。如今支柱虽换,日子倒也踏实,只是午夜梦回,那大观园的灯火楼台,仍会悄然入梦。

惜春的去向,早在众人意料之中。她本就性子孤介,亲近佛道,常与妙玉谈禅,又亲眼见了三姐姐探春的远嫁、二姐姐迎春的惨死、以及府中这许多不堪的污秽,那红尘俗世,于她再无半分留恋。她执意要剪了头发做姑子去,尤氏等人苦劝不住,也只能由她。她带着一个自愿跟随的小丫头,入了那城外一所僻静的馒头庵,青灯古佛,了此残生。在剃度那日,青丝落下,她望着镜中光洁的头皮和那双愈发清冷的眸子,心中一片平静。这浮华世界,她无所求,亦无所恋,斩断青丝,便是斩断了最后一丝与这**红尘的牵连。

而宝玉与宝钗,这对被“金玉良缘”捆绑在一起的夫妻,在经历抄家、囚禁、释放这一连串巨变后,早已是身心俱疲。他们被安排住进了城外一所简陋的农家小院,家徒四壁, surviving on the kindness of former仆人如麝月、秋纹等,以及蒋玉菡、袭人时不时的接济。薛宝钗,这位曾经事事周全、人情练达的宝二奶奶,如今也不得不脱下绫罗,换上布衣,亲自操持起洗衣做饭等粗活。她依旧沉稳,不见抱怨,但那日渐消瘦的脸颊和深夜灯下那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透露出她内心的沉重。她所求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那“青云”早已塌陷,如今脚下是实实在在的泥泞。

宝玉呢?他经历了这场翻天覆地的变故,亲眼见了家族的倾覆,姐妹的离散,丫鬟的惨死,往日那些“富贵闲人”的迷梦被彻底击碎。他常常一个人对着墙壁发呆,或是摩挲着那块失而复得,却似乎已灵气全无的通灵宝玉。他想起黛玉的泪,她的死,想起她曾说过的“什么劳什子,我砸了你完事”,如今想来,字字皆是谶语。他与宝钗相敬如宾,却再无半分夫妻间的温存亲昵。这日,大雪初霁,他走出那破败的院门,望着白茫茫一片大地,天地间仿佛只剩下他一个孤影。他想起了黛玉葬花时的哀音,想起了晴雯撕扇时的娇嗔,想起了姐妹们在一起结社作诗的热闹……一切都远了,都散了。这红尘中的爱恨嗔痴,功名利禄,于他而言,曾是最沉重的枷锁,也是最快活的光景。如今,枷锁卸去,光景亦灭,只剩下无边无际的空寂与茫然。他那“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的信仰,在这残酷的现实面前,显得如此苍白可笑。他的**,是追求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契合与自由,却发现自己始终被囚于这俗世的网中,挣脱不得。

雪,又开始下了起来,纷纷扬扬,覆盖了官道上的车辙脚印,也试图覆盖这人间一切的悲欢离合。金陵贾府,已成过往。里面的人,像被风吹散的蒲公英,飘向四面八方,天涯海角。探春在南下的船上眺望海天一色;巧姐在刘姥姥的村庄里好奇地看着母鸡啄米;惜春在佛前敲着木鱼,声声清寂;宝玉在雪地里踽踽独行,不知归宿何方……

这真是:

金粉浮华一朝倾,朱楼玉宇化埃尘。

南舟北雁分飞急,东零西落各飘萍。

恩仇散作雪泥爪,聚散恍如梦里身。

欲海沉浮终有尽,空留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