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浮世金钗录 > 第146章 断垣残壁忆繁华。

浮世金钗录 第146章 断垣残壁忆繁华。

作者:用户26182811 分类:总裁豪门 更新时间:2025-11-10 14:16:06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重回故园那日,大雪纷飞如送葬纸钱。

曾经雕梁画栋的侯府只剩焦黑梁柱指向苍穹,像一具巨兽骸骨。

我踩着碎瓷片往前走,每步都踏碎旧梦——

那片烧焦的戏台曾绕梁三日,母亲在此听完《牡丹亭》便吞金自尽;

那口枯井埋着三姐的嫁衣,她为拒婚纵身一跃时才十七岁;

芙蓉花树下还留着二哥的酒坛,他醉死那夜坛中飘着明月倒影。

当我在废墟里挖出半片未熔的金锁,突然放声大笑。

原来我们倾尽一生争抢的,不过是场烧得透亮的虚妄。

---

雪,下得紧。

密密匝匝,漫天漫地,像是谁把积攒了一世的素白纸钱,毫无吝惜地撒向人间,为一场无可挽回的繁华送葬。风卷着雪沫子,穿过空荡荡的巷弄,发出呜咽般的低鸣,刮在脸上,是针扎似的疼。

她站在这片曾经被称为“靖安侯府”的废墟前,许久,没有动。

目光所及,再无朱门高槛,再无碧瓦飞甍。只有焦黑的、被火舌舔舐过的残垣断壁,狰狞地刺破这素白的世界,指向铅灰色的、低沉的天穹。几根巨大的梁柱尚未完全倾颓,倔强地立着,炭化的表层覆了薄薄一层雪,像一具具庞然巨兽冷却的骸骨,沉默地诉说着那场大火的酷烈。昔日的亭台楼阁,假山流水,如今只剩下一片模糊的隆起,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勾勒出起伏不平的、死寂的轮廓。

这里,静得可怕。连落雪的声音,都显得嘈杂。

她终于抬步,踏上了这片属于过往,也属于虚妄的土地。

脚下“咔嚓”一声轻响,脆生生的,在这极静里格外刺耳。她低头,挪开脚,看见一片碎裂的青瓷,边缘锐利,沾着污黑的灰烬,那上面,似乎还残留着一丝极淡的、扭曲的缠枝莲纹。是了,母亲院里那套雨过天青的茶具,便是这个纹样。她记得母亲用那套茶具待客时,指尖蔻丹鲜红,衬得那瓷色愈发温润,笑语盈盈间,便是半日光阴。

每一步,都踏在破碎的梦上。

雪掩盖了许多污秽,却掩不住这深入骨髓的衰败。她深一脚浅一脚地往里走,裙裾拂过积雪,沾染上灰黑。风更疾了些,卷起雪尘,也卷起废墟深处陈腐的、混合着焦糊与某种难以言喻的**气息的味道,直往鼻子里钻。

绕过一片倾塌大半的月洞门残骸,眼前是一片相对开阔的空地。几根烧得只剩半截的柱子,以一种怪异的姿态立在那里,圈出一个模糊的方形。空地中央,堆积着烧得变形、辨不出原貌的杂物,黑黢黢的一团。

这里……是府里那个最大的戏台。

曾经,这里是侯府最热闹的所在。每逢年节,或是老夫人寿辰,必请京城最好的戏班子,锣鼓喧天,丝竹盈耳,能连唱上三五日。戏台上珠帘绣幕,伶人水袖轻扬,唱尽才子佳人,悲欢离合。台下宾客满座,衣香鬓影,笑语喧哗。父亲那时尚在,会捻须微笑,与座中文友品评词曲;母亲端坐主位,鬓边的赤金点翠步摇随着曲调轻轻晃动,流光溢彩;兄弟姐妹们则躲在仆妇身后,或挤在廊下,踮着脚,看得目不转睛。

她记得最清楚的,却是母亲最后一次在这里听戏。

那日唱的,是《牡丹亭·离魂》。杜丽娘为情而死,唱腔哀婉缠绵:“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台上的杜丽娘一身绮素,声如泣血。台下的母亲,穿着她最爱的绛紫色缂丝裙袄,端坐着,一动不动。戏台上的灯火映在她眼里,却点不亮丝毫光彩,只有一片沉沉的、化不开的灰烬。那日的戏,听得人心里发沉,连最闹腾的幼弟都安静了下来。

翌日清晨,丫鬟便发现母亲吞了金块,在她那间充斥着檀香和药味的卧房里,身体早已冰凉。没有遗书,没有遗言。只在枕边,放着一本翻烂了的《牡丹亭》,里面用朱笔,密密地圈点着“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这一句。

吞金。一种缓慢而痛苦的死法。据说会牵拉着五脏六腑往下坠,疼得人蜷缩成一团。母亲选择这种方式,是决绝,还是对这浮华人世最后的、无声的凌迟?

戏台早已坍毁,那绕梁三日的余音,那曾经鲜活的人影,那夜母亲眼中死寂的灰烬,都随着那一把不知何而起的大火,烧得干干净净。只有风穿过焦木的孔洞,发出断续的、如同叹息的嘶鸣。

她闭了闭眼,转身离开这片空寂,向着记忆中的后院走去。

后园更是荒芜。昔日的奇花异草,或是焚毁,或是被积雪压垮,枯死的枝干像一双双绝望伸向天空的手。那棵老芙蓉树还在,只是半边已被烧焦,剩下的枝条光秃秃地挂着冰凌,在风中瑟瑟作响。

芙蓉树下,散落着几只陶坛的碎片。她走过去,用脚尖轻轻拨开积雪,露出更大块的、黑褐色的陶片。是二哥的酒坛。

二哥是侯府的异类。他不爱功名,不爱权势,只爱他的酒,和他的诗。他说:“功名是枷锁,富贵是浮云,唯有杯中物,笔下诗,是真性情。”他常常就在这棵芙蓉树下,摆开酒具,自斟自饮。花开时节,落英缤纷,沾了他的青衫,落入他的酒盏,他便拍着桌子,大笑,或是大哭,吟诵着那些狂放不羁的诗句。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

可侯府这艘大船日渐倾颓,哪里容得下他这醉乡里的逍遥客?父亲的期望,母亲的眼泪,家族的重压,像无形的绳索,一圈圈缠上来,勒得他喘不过气。他的酒,喝得越来越凶,诗,却写得越来越沉默。

她记得那个中秋夜,月亮大得惊人,圆得残忍,清辉遍洒,将侯府最后的、强撑着的繁华照得一片惨白。家宴上,父亲因二哥不肯钻营官职再次大发雷霆,摔碎了酒杯。二哥一言不发,只是提着酒坛,踉跄着走到这芙蓉树下。

那夜,她因心中烦闷,也到园中散步,远远看见他。他就坐在那里,对着那轮冰冷圆满的月亮,一口一口地灌着酒。月光把他影子拉得很长,很孤单。后来,他不再喝酒,只是抱着酒坛,低头看着坛中。她走近些,看见那半坛清酒里,稳稳地倒映着一轮皎洁的明月,随着酒液的微澜,轻轻晃动着,碎而又圆。

第二日,下人发现他倒在树下,身体已经僵硬。手里还紧紧抱着那只酒坛,坛中的酒早已冷透,那轮明月,也沉在了坛底。他是醉死的,还是心死的?无人知晓。太医说是饮酒过量,急症暴毙。府里对外也是这般说辞,保全着侯府最后一点体面。

可她知道,二哥是把自己,连同他心中那轮不肯玷污的明月,一起溺死在了这虚幻的醉乡里。

她蹲下身,拾起一片冰凉的陶片,边缘粗糙,割手。那夜潭中月的倒影,此刻仿佛在她心底晃动,冷得彻骨。

离芙蓉树不远,有一口井。汉白玉的井栏,如今布满烟熏火燎的痕迹,裂开几道深缝。井口被几块破败的木板和乱石半掩着,黑洞洞的,透着一股死气。

这是三姐投的那口井。

三姐,是侯府所有女儿中最明艳、最骄傲的一个。她像一朵刚刚绽开的石榴花,饱满,热烈,带着灼人的光彩。她擅丹青,工诗词,心气极高。及笄那年,求亲的人几乎踏破了门槛,她却一个也看不上,私下里曾说:“我的良人,需得知我、懂我、敬我,若非如此,宁可青灯古佛,了此残生。”

然而,家族的颓势,需要一场有力的联姻来挽救。父亲为她选定了一位年过半百、手握实权的边关大将做续弦。那将军粗鲁不文,妻妾成群,据说前头几位夫人死得都不明不白。

三姐抗争过,哭过,闹过。但在家族存亡面前,女儿家的意愿,轻如尘埃。婚期定下那日,她反而安静了。不哭不闹,甚至对着铜镜,细细描画了许久。她把自己关在房里,赶制嫁衣。

那件嫁衣,用了最上等的云锦,缀满了珍珠宝石,华美得不可方物,也沉重得令人窒息。

就在出嫁前三天,一个清晨,丫鬟发现她不见了。最后,是在这口井里,找到了她。她穿着那身华美无比的嫁衣,纵身跃下。十七岁的生命,如同昙花,骤然而残酷地凋零。

打捞上来时,她被水泡得肿胀,但那身嫁衣,在水光下,依旧折射出冰冷而炫目的光华。据说,她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没有恐惧,没有悲伤,只有一片空茫的死寂。那身价值连城的嫁衣,成了她最华贵,也最讽刺的棺椁。

她用自己的生命,撞碎了家族试图用她换取一线生机的幻梦,也在这口深井里,永远封印了她不肯屈从的、骄傲的灵魂。

井口的积雪,似乎格外寒冷。她站在那里,仿佛能听到井底深处,传来那身沉重嫁衣在水流中无声飘荡的微响。

风雪似乎更大了些,吹得她单薄的身子晃了晃。她漫无目的地在废墟间行走,像一抹无处依附的游魂。目光掠过那些焦黑的木石,每一处,都能牵扯出一段鲜活的、带着痛感的记忆。

大伯父是如何在官场的倾轧中耗尽家财,试图保住那摇摇欲坠的爵位,最后被削职抄家,气病而亡;婶母们是如何为了一点点遗产,争得头破血流,撕破所有温情的面纱,形同陌路;那些往日里巴结奉承的亲朋故旧,是如何在侯府失势后,避之唯恐不及,甚至落井下石……

**。浮沉。众生相。

求富贵的,富贵如烟散;求权势的,权势成枷锁;求情爱的,情爱化枯井;求解脱的,解脱在醉乡。每个人都被自己的**驱使着,在这座名为“靖安侯府”的华丽牢笼里,挣扎,沉浮,碰撞,最终,一同坠入这万劫不复的深渊。

她走到一片似乎是主院正房的位置。这里的残骸最为厚重,烧焦的梁柱、碎裂的砖石堆积如山。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何要走到这里,或许,只是想看看,那个曾经象征着家族权力与荣耀的核心,如今是怎样一副模样。

积雪之下,有什么东西,反射出一点微弱的光。

她鬼使神差地走过去,蹲下身,徒手扒开冰冷的积雪和灰烬。手指被尖锐的碎石划破,沁出血珠,她也浑然不觉。扒开一层又一层的污秽,那点金光渐渐显露出来。

是半片金锁。

大约只有原本的三分之一大小,边缘是被高温熔化的不规则形状,表面雕刻的吉祥云纹也模糊了一半,黑漆漆地沾满了污垢。但剩下的部分,依旧顽固地闪烁着属于黄金的、沉甸甸的光泽。

她认得这金锁。这是府中库房的钥匙之一,掌管着家族最核心的财富。小时候,她曾见父亲无比珍重地将其挂在腰间,那金光,象征着无上的权力和安全感。为了掌控这枚金锁,为了库房里那些冰冷的金银珠玉,明里暗里,发生过多少龌龊,流淌过多少眼泪和鲜血?

兄弟们为此反目,妯娌为此成仇。它像一块散发着诱人香气的毒饵,吸引着所有人飞蛾扑火般涌上去,争抢,撕咬。

而现在,它只剩这小小的一片,残破,肮脏,躺在这冰冷的废墟里,无人问津。

她将它握在手里,那冰冷的触感,顺着掌心,直抵心房。

忽然间,一股无法抑制的笑意,从胸腔里翻滚着,冲破了喉咙。

她放声大笑起来。

笑声在这死寂的废墟上空回荡,干涩,嘶哑,比哭更难听。笑得她弯下了腰,笑得眼泪都迸了出来,混着脸上的血水,肆意流淌。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他们靖安侯府上下,祖祖辈辈,父亲母亲,哥哥姐姐,还有她自己,倾尽一生,耗尽心血,争来夺去,爱恨痴缠,所执着的,所追求的,所为之痛苦、为之疯狂、甚至为之付出生命的——

不过是这么一场大火就能烧得透亮、烧得干干净净的虚妄!

黄金如何?珠宝如何?权势如何?虚名如何?情深似海如何?恨意滔天又如何?

都敌不过一场无常之火,都化作了眼前这断垣残壁,满地狼藉!

那金锁的碎片硌在掌心,生疼。可她依旧笑着,直到笑声渐歇,变成剧烈的咳嗽,咳得她几乎喘不过气,整个人脱力地跌坐在冰冷的雪地里。

风雪未停,更大片、更密集地落下,试图将这满目疮痍彻底掩盖,将这不堪的过往,粉饰成一片纯净的假象。

她坐在那里,很久,很久。

手中的那半片金锁,已被体温焐得微温,但那温度,却像是地狱里传来的余热。

她最终慢慢站起身,拍了拍沾满雪末和灰烬的衣裙,动作缓慢而机械。她没有再看那片废墟,也没有回头。

只是握着那半片残破的金锁,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出了这片埋葬了她所有过往、所有**、所有浮沉的土地。

身影伶仃,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茫茫雪幕之中。

身后,只有断垣残壁,在风雪中沉默伫立,如同无数墓碑,纪念着一场早已注定的、繁华的葬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