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浮世金钗录 > 第105章 朱门酒肉终将冷。

浮世金钗录 第105章 朱门酒肉终将冷。

作者:用户26182811 分类:总裁豪门 更新时间:2025-11-10 14:16:06

沈青萝的白发成了沈府最大的忌讳。

所有镜子被撤走,丫鬟们走路踮着脚。

沈屹川看着妻子一夜苍老的容颜,温柔地抚过她的白发:

“夫人操劳了。”

转身却对管家吩咐:

“去请城南那位会看相的姑子来,看看这宅子是不是沾了晦气。”

---

沈青萝那一头刺目的白发,如同一个无声却威力巨大的惊雷,在沈府死寂的水面下轰然炸响。消息像长了翅膀的瘟疫,借着丫鬟婆子们交头接耳时翕动的嘴唇,借着厨房灶膛里噼啪作响的柴火,借着巡夜家丁手中灯笼摇曳的光晕,迅速而隐秘地渗透到这座深宅大院的每一个角落。

锦瑟阁,一夜之间,从人人艳羡巴结的繁华中心,变成了一座被无形结界笼罩的、令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孤岛。

阁内,所有能映出人影的物件被彻底清空。光洁的紫檀木桌面,描金彩绘的屏风,甚至用来盛放水果的银盘边缘,但凡能模糊照出一点轮廓的,都被李嬷嬷带着心腹下人,小心翼翼地用厚绒布罩了起来,或直接撤换。光线似乎也刻意被调暗了,白日里厚重的帘帷只拉开一条缝隙,透进些许惨淡的天光,夜晚则只点一两盏灯罩浓密的烛台,将偌大的空间笼罩在一片压抑的昏昧之中。

沈青萝终日待在阁内,不见外人,连晨昏定省都免了。她穿着素净的常服,那头霜雪般的白发用一根最简单的玉簪松松挽起,更多的时候,就那么披散着,衬得她原本娇艳的脸庞愈发苍白,没有一丝血色。她常常一坐就是几个时辰,对着某个被布幔遮盖的角落,或是窗外那方被窗棂切割的天空,眼神空洞,不知在想些什么。偶尔,她会抬起手,极其缓慢地、带着一种近乎自虐的审慎,去触摸自己那干燥粗糙的白发,指尖每一次触碰,都像是被冰冷的针尖刺了一下,身体随之微微一颤。

伺候的丫鬟们走路都踮着脚尖,呼吸都放得极轻,生怕一点多余的声响会惊扰了这位形同槁木的夫人,更怕那目光偶然扫过来,看到自己眼中可能藏不住的惊异或怜悯。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药味、熏香以及某种无形衰败气息的味道,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李嬷嬷是唯一还能近身说上几句话的人。她小心翼翼地端来膳食,尽是些清淡滋补的汤羹,可沈青萝往往只动一两筷便搁下了,胃口比猫儿还小。李嬷嬷看着她迅速消瘦下去的脸颊和日益尖削的下巴,心里焦急,却不敢多劝,只能暗暗垂泪。

“嬷嬷,”某一日,沈青萝忽然开口,声音嘶哑,像是许久未曾说话,“外面……怎么样了?”

李嬷嬷心里一紧,连忙堆起笑脸:“回夫人,外面都好。老爷前儿得了皇上褒奖,贵妃娘娘也遣人送来了赏赐,问夫人安好,老奴按夫人的吩咐,只说夫人偶感风寒,需要静养,不便见客,都打发走了。”

沈青萝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仿佛听到的是与己无关的别人的事。良久,她才极轻地“嗯”了一声,目光又转向了窗外。

李嬷嬷的话,半真半假。沈屹川确实仕途顺利,贵妃的赏赐也确实来了,但“都好”二字,却是一句彻头彻尾的谎言。

府里的风向,早已在悄无声息中彻底转变。

往日里,锦瑟阁门前总是人来人往,各房姨娘、有头脸的管事媳妇,乃至一些想攀附的远亲,寻着各种由头前来请安问好,门槛几乎被踏破。如今,这里却门可罗雀,冷清得连鸟雀都不愿多停留。偶尔有不知情的低等丫鬟路过,也会被年长的婆子赶紧拉走,低声告诫几句,那丫鬟便会露出惊恐的神色,快步离去。

下人们之间的议论,虽然压低了声音,却更加刺耳。

“听说了吗?夫人那头发,白得跟鬼似的……”

“可不是,好好的人,一夜之间就……怕是冲撞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吧?”

“我看是报应……春蚕娘死得冤啊……”

“嘘!小声点!不要命了!”

“怕什么,老爷都多久没踏进这锦瑟阁了……”

这些议论,像阴暗角落里滋生的苔藓,悄无声息,却顽固地蔓延。

而沈府其他主子们的态度,更是耐人寻味。

几位原本就对沈青萝专宠不满的姨娘,如今更是按捺不住幸灾乐祸的心思。虽不敢明着挑衅,但聚在一起喝茶闲话时,那语气里的嘲讽几乎要溢出来。

“哎哟,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啊。前儿还风光无限,转眼就……啧啧。”

“可不是嘛,所以说啊,这人哪,不能太得意,老天爷都看着呢。”

“往后啊,这府里的风向,怕是要变咯。”

就连一向对沈青萝还算客气的二房夫人,近日里也以各种借口,减少了来往。送来的补品依旧贵重,但那礼数周全的问候背后,是显而易见的疏远和审视。

真正让李嬷嬷感到心惊肉跳的,是沈屹川的态度。

沈青萝出事后的头两天,沈屹川还每日过来探望片刻。他坐在榻前,看着妻子一夜苍老的容颜,眼神复杂难辨。他会温和地问候几句,嘱咐她好生养病,甚至伸出手,轻轻抚过她那头刺目的白发,动作依旧温柔,语气依旧关切:

“夫人辛苦了,是为夫疏忽,让你操劳至此。”

那温柔的话语,曾经是沈青萝赖以生存的蜜糖,如今听在耳中,却带着一种说不出的寒意。沈青萝只是垂着眼,沉默以对,偶尔抬眼看他,那目光深处,是一片死寂的荒原。

沈屹川似乎也并不需要她的回应,坐够了一炷香的时间,便会起身离开,背影依旧挺拔,看不出丝毫波澜。

然而,就在他第三次探望离开锦瑟阁,走到院中那棵叶子落尽的老槐树下时,李嬷嬷因为担心,悄悄跟出去想再请示一下用药的事,却恰好听到了沈屹川压低声音对紧随其后的管家沈荣吩咐的话。

那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如同冰锥,瞬间刺穿了李嬷嬷的耳膜,直抵心脏:

“去,悄悄儿的,请城南那位据说很灵验的妙真姑子来一趟。就说……府里近日有些不安宁,请她来看看风水,或者……是不是沾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冲撞了家宅。”

沈荣躬身应道:“是,老爷。只是……请姑子来看,会不会动静太大,惹人闲话?”

沈屹川的脚步顿了顿,声音里透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烦躁与冰冷:“悄悄地去,从后门进,别声张。总得弄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后面的话,李嬷嬷已经听不清了。她僵立在廊柱的阴影里,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窜上来,瞬间冻结了她的四肢百骸。老爷他……他请姑子来看?看风水?看晦气?他怀疑的,难道是夫人?怀疑夫人……是那“不干净的东西”?

李嬷嬷踉跄着退回锦瑟阁,靠在冰凉的墙壁上,大口喘着气,心脏狂跳,几乎要挣脱胸腔。她看着内室里那个对丈夫的猜忌一无所知、依旧沉浸在自身悲剧中的苍白身影,一股巨大的悲凉和绝望如同潮水般将她淹没。

完了。连老爷都……这沈府,哪里还有夫人的立锥之地?

所谓的“朱门酒肉”,指的又何尝仅仅是锦衣玉食?更是那看似牢固、实则脆弱的夫妻情分,是那下人前呼后拥的虚假尊荣,是那建立在权势和利益之上的、摇摇欲坠的繁华!

如今,酒尚未冷,肉尚未馊,但这宴席的主人,却已然被无声地隔绝在外,成了众人眼中需要请法师来驱除的“晦气”!

当晚,沈府的膳厅依旧灯火通明。

长长的梨花木嵌螺钿餐桌上,摆满了珍馐美味。煨得恰到好处的佛跳墙,香气浓郁;片得薄如蝉翼的玲珑鱼脍,晶莹剔透;还有各色时鲜菜蔬,精巧点心,琳琅满目。银筷玉盏,在明亮的烛光下闪烁着冰冷而奢华的光泽。

沈屹川坐在主位,几位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姨娘陪坐两侧,笑语晏晏,试图营造一种阖家欢乐的氛围。席间觥筹交错,丝竹管弦隐隐从隔壁花厅传来,一切都遵循着高门大户应有的排场和规矩。

然而,那主位之侧,原本属于沈青萝的位置,却是空的。

精致的碗筷摆放得整整齐齐,椅背上甚至还搭着她平日喜欢的一条绣着缠枝莲纹的软缎扶靠,只是那里,再也没有了那个巧笑倩兮、掌控全局的女主人。

沈屹川面色如常地与姨娘们说着话,询问着儿子的功课,讨论着年节的安排,仿佛那个空位只是主人暂时离席。但细心的人或许能发现,他举箸的频率慢了些,眼神偶尔会掠过那个空位,掠过桌上那盅特意为“感染风寒”的夫人炖煮的、却注定无人动用的冰糖燕窝,那深邃的眼底,会闪过一丝极快的不耐与阴郁。

这满桌的热气腾腾,这满室的欢声笑语,都像是刻意表演出来的一场戏,为了证明即使没有了沈青萝,沈府依旧是其乐融融、富贵逼人的沈府。

可那刻意营造的热闹,反而更衬出那份缺失的冰冷。

那盅渐渐失去温度的冰糖燕窝,那张无人落座的空椅,无声地宣告着一个事实——朱门内的酒肉,或许依旧丰盛,但那份属于沈青萝的“热度”,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流逝。

宴席至半,管家沈荣悄无声息地走进来,在沈屹川耳边低语了几句。

沈屹川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随即恢复如常,对众人淡淡道:“你们先用,我有些公务要处理。”

他起身离席,步伐沉稳地走向书房。

书房里,烛火通明。一个穿着灰色缁衣、面容清癯的中年姑子,正静静地站在窗前,望着外面沉沉的夜色。她便是城南颇有名气的妙真姑子。

听到脚步声,她转过身,双手合十,行了一礼:“沈施主。”

沈屹川挥退了左右,关上房门,开门见山:“姑子不必多礼。深夜请姑子前来,是想请姑子看看,我这府邸,近日可有什么不妥?内子……骤然染疾,形态有异,令人忧心。”

妙真姑子抬起眼,那双眼睛并不锐利,却带着一种洞察世情的平静。她缓缓扫视了一下这间陈设雅致、堆满书卷典籍的书房,目光似乎在空气中捕捉着什么无形的气息。

“沈施主,”她的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宅邸风水,格局尚可,然……庭有怨气盘旋不散,如阴云蔽月,尤以西南方位为甚。此气晦暗阴冷,非比寻常,非天灾,乃人怨积聚所致。”

她的目光,若有实质地,投向了锦瑟阁的方向。

“人怨?”沈屹川眼神一凛,“姑子此言何意?”

妙真姑子垂下眼帘,拨动着手中的念珠:“怨由心生,恨自事起。施主不妨细思,近日府中,可曾有……不合情理之亡故?可曾有……负疚难安之心结?此怨气缠绕主母之身,故而形销骨立,华发早生。非药石可医,非寻常法事可解。”

她没有明指春蚕娘,但那“不合情理之亡故”、“负疚难安之心结”,像两把精准的钥匙,瞬间打开了沈屹川心中那扇刻意关闭的、怀疑的门。

他脸色沉了下来,书房内一时寂静无声,只有烛火燃烧时发出的轻微噼啪声。

许久,沈屹川才缓缓开口,声音里听不出情绪:“那么,依姑子之见,该当如何?”

妙真姑子抬起头,目光平静无波:“解铃还须系铃人。怨气不散,宅邸难安。若要家宅平安,或需……斩断孽缘,清扫庭除。”

“斩断孽缘……清扫庭除……”沈屹川低声重复着这八个字,眼神变幻不定。

妙真姑子不再多言,微微躬身:“贫尼言尽于此。施主是聪明人,当知如何抉择。告辞。”

她转身,悄无声息地退出了书房,如同来时一样,没有惊动任何人。

沈屹川独自一人站在书房中央,烛光将他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投在身后的书架上,显得格外孤寂而冷硬。他负手而立,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良久,一动未动。

锦瑟阁内,沈青萝对书房里的这场决定她命运的对话一无所知。

她只是觉得,今晚格外寒冷。即使地龙烧得再旺,厚厚的帘帷遮得再严实,那股子寒意,依旧如同附骨之疽,从她雪白的发根,从她触摸过白发、仿佛沾染了棺木寒气的手指,丝丝缕缕地渗透进来,缠绕着她的心脏,冻结她的血液。

她拢了拢身上并不单薄的锦袍,目光落在桌上一碟早已冷透、凝了一层白色油脂的珍珑糕点上。

那是晚膳时,李嬷嬷特意端来的,说是厨房新做的花样,请夫人尝尝。

她一口未动。

此刻,那碟精致的点心,在昏黄的烛光下,像极了祭奠用的供品。

朱门内的酒肉,终究是要冷的。

而她沈青萝,似乎已经提前尝到了那冰冷的滋味。

那是一种,连同希望和未来,一起被冻结的,彻底的冰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