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守寡后,我靠美食随机摆摊暴富啦 > 第77章

守寡后,我靠美食随机摆摊暴富啦 第77章

作者:辣椒炒豆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0 11:46:50

孟鸢站在那里,背着小竹篮,衣角被风带得微微鼓起,连眼里都亮了一层。

她没有立刻走。身后宫墙高耸,金瓦在日光下闪着细细的光,前面是熟悉又陌生的街道。人声、车声、香气全从那边涌来。她闻到豆腐香,听见小贩的吆喝,脚底的尘土松软,有一点暖。

“孟娘子!”

苏明从后面追出来,喘了口气。

“殿下问你去哪儿。”

孟鸢笑笑,“去透气。”

“你就这么走,不怕传话?”

“有谁能拦我透气?”

苏明怔着,她回头看他一眼,那笑带着点清意:“我不偷不逃,只想看看外头的人还吃不吃饭。”

苏明张了张嘴,终究没拦。

出得宫门,街头正是早市。

油锅翻滚,蒸笼冒气。有人在卖糯米团子,有人摊葱油饼,还有几个孩子追着吵闹。

孟鸢走着走着,脚步慢了下来。她停在一处摊子前,摊主是个四十出头的妇人,正翻着锅里的豆腐。那豆腐炸得金脆,外焦里嫩,香气一扑,连胃都热了。

“娘子要几块?”摊主问。

“都尝尝。”孟鸢笑。

摊主看她衣裳素净,却眼神明亮,也笑,“您是外地来的?京里这味跟别处不同。”

“可闻出来,一样是豆香。”

妇人一怔,“您这嘴,一尝就懂。”

孟鸢接过豆腐,吹了吹,轻咬一口。豆腐外皮碎裂,里头的汁烫舌,却鲜得发甜。她忍不住笑出声。

“真好。”

摊主得意:“我这卤是自己熬的,用八味香料,连盐都挑的湖下粗盐。”

孟鸢微微点头,“用心的味,总能留人。”

吃完,她沿街又走了一段。街两旁的铺子热闹,卖锅的、卖酱的、卖碗的,吆喝声混成一片。她走进一家卖柴的铺,随手挑了几根干净的木条,掂量了一下。

“娘子是做饭的?”伙计问。

“嗯。”

“那这柴您挑得对,烧得匀,不噼火。”

孟鸢笑,心里忽然一阵微酸。

——这么多年,她活成别人一句“烧得匀”的人了。

出了店,她在街口买了两个包子,一边走一边吃。包子馅是青菜猪肉,热气从手心窜上来,香得要命。她想起柳氏,想起清水镇那条巷子,眼底一阵柔。

“娘子,这边有豆花!”

一个童声叫住了她。

摊子边,几个孩子正围着一口铜锅笑闹。蒸汽滚滚,白雾里飘出熟悉的香味。

孟鸢走近,低头一看,豆花雪白,油辣子红亮,撒上葱末,香气几乎与她在膳署做的无二。

“这是你做的?”她问那卖豆花的小伙子。

“是啊!”他笑得爽朗,“是跟火巷坊那边学的方子,说是京里传来的。”

孟鸢怔了下,轻轻一笑,“那味真传得快。”

她要了一碗,坐在小凳上吃。碗沿还冒着热气,她舀了一勺,放到嘴里,舌尖的温度一点一点散开。那是她的味,但又不全是。多了点人气,多了点油烟气息。

她忽然觉得心底有点暖。

她抬头,看见天上的云被阳光切成几层,街头的人一个个忙碌,吆喝、笑闹、抱怨——这才是人间。

她轻声自语:“这才是该待的地方。”

“孟副首,殿下在等。”

她进殿时,太子背对着窗,桌上放着几道还未动的菜。

“出宫好玩吗?”他没回头。

“比宫里多点味。”

太子转身,眼神深了几分,“你真是口不择言。”

“做菜的人,嘴都闲不住。”

他盯着她看了会儿,忽然笑了,声音淡淡的:“外头那碗豆花,本宫也听说了。”

“殿下消息灵通。”

“传得快,不怪人。”太子收回视线,“你做的菜,京城都在学。”

孟鸢垂眸,“学得快是好事。”

“可他们学不来你。”

她抬眼,神色平静,“味能学,人学不得。”

太子看着她的神情,忽然笑出声,“你若真走了,这宫得寡几分。”

“殿下多吃两碗饭,就不寡了。”

太子怔了一瞬,又笑,低声道:“你这人,真比菜辣。”

“辣才醒人。”

夜深,她回到膳署。郑首在门口打盹,听见她的脚步声,半梦半醒地问:“今儿出宫了?”

“出过。”

“外头啥味?”

孟鸢想了想,答:“油烟。”

“好闻吗?”

“比宫香。”

她笑着走进屋,揭开锅盖。屋子里顿时弥漫着一股豆香。她舀了一勺,放到嘴里,轻轻呼了口气。

“还是热的。”

她靠在门边,窗外月亮升得正圆。风吹进来,带着一点街头的香气。她忽然觉得,自己和外头那碗豆花之间,只隔了一道门。

她轻声笑了笑:“也好。”

夜,宫墙外的风吹得柔软。

有个守夜的太监路过膳署,闻见香味,忍不住咽了口唾沫,小声嘀咕:

“真怪,这娘子做的菜,能让人做梦都饿。”

屋里,孟鸢已经睡着。桌上留着一碗没吃完的豆花,热气还在碗沿上打转。

……

这一冬过得极慢。

京里的风冷得透骨,宫墙结着薄霜,连鸟都不太肯落。膳署的烟倒从没断过,清晨一炉火,整座宫都能闻见饭香。

孟鸢的作息和往常一样,天一亮就起来,擦案、挑菜、磨浆。

如今她的手下多了几个学徒,全是新进的年轻宫厨,个个眼睛亮,手脚也勤。

“娘子,今日殿下膳单可下来了?”一个小宫女探头问。

“没下。”孟鸢笑,“等不等的,都得吃。”

她指着案上切好的白菜心,“汆个清汤,加点葱末。冬天人倦,吃太腻反伤气。”

郑首在旁边看着,喝了口热茶,忍不住笑道:“你这心,比那汤还细。以前哪见谁给太子吃白菜心的?”

“好吃就行。”孟鸢的语气轻,眼底的神色却是笃定的。

她没野心,不争位,也不求宠,但偏偏她的菜一上,所有人都记得。

太子近来政务繁重,朝会一日接一日。

他饭量少了,心火重了,连御医都束手无策。

那日午后,膳署刚端出饭菜,就被太监匆匆唤去。

“殿下只用了两口饭就停箸,说吃什么都无味。”

郑首低声嘀咕:“这才是真麻烦。”

孟鸢没问,只收拾了几样东西。

“我去看看。”

殿中,太子披着重裘坐在窗下,神情略倦。

“听说殿下近日饭少?”孟鸢提着食盒,轻声问。

太子抬眼,淡淡道:“这宫里饭多味杂,本宫怕吃腻。”

“吃腻不是错。该是火重。”孟鸢笑着打开盒盖,香气淡淡溢出。

“你又弄了什么?”

“麦仁粥。加了豆浆和米糊,一碗能顶两餐。”

太子挑眉,“这也叫菜?”

“人先得活,再谈菜。”

太子看着那碗温润的粥,似有几分讥笑:“你倒会养人。”

“做菜的人若不懂养,迟早也得病。”

太子没再说,接过碗尝了一口。粥香软糯,豆的香和麦的甜混得恰好。

他抬眼看她,“你这法子倒有趣。”

孟鸢只是笑,笑得极淡,“没什么。民间吃惯的。”

太子低声笑道:“本宫倒该去你那清水镇,吃一回民间饭。”

“殿下若真去,怕要忍着不喊苦。”

“哦?”太子有趣地看她。

“那边的饭糊,菜淡,日子紧。可一口热粥下肚,人就觉得活着不苦。”

太子看着她的神情,片刻没言。他忽然叹了声,“原来人能这么说话。”

“做饭的人,见得人多,话就实。”孟鸢笑。

太子点头,忽然道:“孟氏,你出宫吧。”

她一怔,“殿下?”

“你做的菜,本宫吃得太久,怕是再吃就舍不得了。”

孟鸢抿唇,神色平静,“殿下是嫌我碍眼?”

“舍不得才送。”太子轻声道,“京中食坊正缺主厨。本宫批你出宫,掌火巷坊。”

“火巷坊?”她有些错愕,“那是官管的铺子?”

“是。”太子含笑,“你能让宫人吃饭,也能让百姓吃饱。”

她没立刻答,只低头看着那碗还冒着气的粥,心里忽然酸了一下。

“殿下这是……放我走?”

“放你去生香。”

出宫那日天晴。

苏明送她到门口,嘴上笑着,神色却有点不舍。

“娘子,你真走了?”

“宫里的锅太亮,炊烟都不敢往上走。外头的饭糊点,味才真。”

苏明低声笑,“你这嘴,到哪都不改。”

“改了就没味了。”孟鸢提起竹篮,回头看了一眼宫墙,笑得干净,“殿下说生香,我去给他个香看。”

火巷坊在京中西街,是官设的食坊,旧时被弃,如今荒了半条街。

孟鸢进门时,尘土一寸厚,旧灶塌了半边。她卷起袖子,从清灰开始。

三日后,炉子能烧,米能煮。第一个开门的早晨,她煮了一锅豆花粥。香味一出,街口的挑夫、卖酱的、过路的都停下脚。

“娘子,这是什么香?”

“豆花粥,二文一碗。”

那人掏了铜板,一勺下去,喝了一口,脸上的皱纹都舒了。

“娘子,这粥好!”

孟鸢笑,“好就多吃点。”

人一传十,十传百。不到午时,锅底见底。

郑首帮她守账,擦着额头笑道:“你这铺子,怕是要红。”

“红不红都行,只要这香能出门。”

火巷坊外人影稀稀,空气里还留着粥香。

孟鸢站在门口,望着街那头的天光,嘴角一点一点弯起。

“从宫里走出来,才算真开火。”她低声说。

苏明送来的信在她袖里,上头一句话——“宫中味淡,望早日闻香。”

她读完,笑着收起信。

灶里还剩半碗粥,她没倒,自己盛来喝。

粥温热,柔软,入口那一瞬,她忽然有点想哭。

“真香。”她低声说。

……

京城的冬夜,总比乡镇冷几分。

街头的风卷着尘,能把人冻得直缩脖子。

可火巷坊那头,却是另一番热气。

孟鸢的铺子开张不过十日,门前已经常年冒烟。

先是挑夫,后是小吏,再后来,连锦袍的贵人也遮着斗笠、背着手往里探头。

“娘子,来两碗豆花粥,再切点萝卜干!”

“娘子,我那一份多放葱末啊!”

“孟娘子,这馍咋卖?我媳妇吃一口就念叨。”

她手没停过,嘴角却总带着笑。人多时,她干脆不报菜价,只往碗里加料,嘴里一句:“明儿再来。”

孟鸢正擦灶台,忽听门外一阵骚动。

“快看,宫里人!”

她抬眼,果然看到两名太监,一个小官打扮的随从在前领路,最后面——是苏明。

他一身青衣,神色轻松,眼角还有笑。

“孟娘子,你这店,可真热闹。”

“官路上的风也能闻到?”她调侃一句。

“这风不是闻的,是被人吩咐的。”

孟鸢一愣,“殿下?”

“嗯。”苏明把袖子一甩,“殿下说宫膳淡,想尝民味。”

她没再问,只转身招呼:“碗呢?干净的那叠。”

粥一上,宫人都忍不住咽口水。

那粥金不金、白不白,汤面有油星,豆香暖暖地往鼻子钻。

“殿下要的,是这味?”一个随从不确定地问。

“他要的,是人味。”苏明淡声道。

孟鸢舀粥的手稳极了,每勺下去都均匀。她抬头道:“既是殿下吩咐,碗我不多收钱,但得写账。”

“写账?”苏明一笑,“你真是连天子都要算。”

“民女小本经营。”她笑,“账不分贵贱。”

那碗粥进了宫。夜里,御案上安安静静摆着。太子独自坐着,灯火映着粥的颜色,他舀了一口,嘴角轻轻动了下。

“果然是她的味。”

侍从在一旁小声道:“殿下,火巷坊人多,门外排得远。小的听说,那味一出,三街都香。”

太子没应,只放下勺,抬眼望向窗外。

月亮一轮清冷,他忽然笑了一下。

“她比我会养人。”

翌日,宫中传令:火巷坊设为“官食坊”,由孟鸢主膳,供宫外及京中官吏饮食。

消息一出,整个京城的街巷都沸了。

“那娘子是谁啊?”

“听说是从宫里出来的。”

“怪不得那粥的味比别处透。”

新店忙得脚不沾地。

郑首守账,忙得直抹汗;几个新招的伙计端着碗跑来跑去,差点撞成一团。

孟鸢仍坐在灶边,笑着调粥。她把锅底的糊舀出来,又添新水、再下豆。火一点点稳住,香气又起。

“娘子,这一锅都不够卖!”伙计急道。

“香够就行。饭不求多,求暖。”她应。

正说着,一阵笑声从门口传来。

“娘子,今儿可还认得我?”

孟鸢回头,竟是王员外。那胖子穿得花,腰间玉坠叮当响,笑得一脸油光。

“哟,这不是王员外?几日不见,气色不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