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守寡后,我靠美食随机摆摊暴富啦 > 第24章 开铺子

守寡后,我靠美食随机摆摊暴富啦 第24章 开铺子

作者:辣椒炒豆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0 11:46:50

“姑娘懂行,你这活倒也不难就是细,请八个人的话,三天时间来得及。”

“料钱另计,工钱三天四两,赶工每人加五钱,烟道得报坊正,跑文书那个差事五百钱——材料钱另算。”

孟鸢琢磨片刻:“我先出五两,料钱你先垫,按清单结账,烟道报备你们代跑,出了事你们兜着。”

孟鸢把五两银子推过去,又把钥匙递给他:“现在就开工。我先回去盯人,缺料你报清单给我。”

许掌墨咧嘴笑了,转身当即吆喝:“小顺!黑狗!快去叫人,把墨线、撬杠、手锯都拎上!”

他声音一落,门外便有两三个伙计应声而来,脚步乱哄哄的。

牙婆在一旁盘起算盘,嘟囔着:“这活儿忙,三天三夜不得消停……”

但瞧见那锭银子,又只好叹了口气,嘴里念叨着把纸笔记好。

许掌墨一行扛着工具过来。

隔壁做纸扎的老徐正在晾一匹纸马,听见动静探头出来,手上还沾着浆糊。

“哟——这是要折腾大动静啊?”

孟鸢笑笑:“改个门面,往后卖些吃食。”

老徐“啧”了一声,抹了把手上的浆糊,眼神却忍不住往院里瞟。

这家人来了两日都没见着男人,显然又是一帮孤儿寡母,心里盘算着等她开张了去蹭口热汤的算盘。

东边绣房的寡娘抱着绣框站在门槛上,眼睛一亮亮:“开铺子啊?要不要门帘,我能给你绣一条,遮风也挡灰。”

孟鸢顺口应:“正好要呢。”

没料到一句话,真撞见了买卖。

寡娘急急追问:“可有中意的样式?”

孟鸢想了想,指尖在空中比划:“米白底子,边上压一圈青线,中间四个字——‘周氏食铺’,别弄花枝,干净些就成。”

寡娘心里一松,笑着点头:“明儿午后送来。”

院子里开始热火朝天的开工,正忙着的时候,坊正小吏到了,拿着牙行开的条子,绕着烟道孔瞧一圈,点头:“照条子做,出烟别冲街面就成。”

牙婆的伙计把条子递过来:“姑娘,这里画个押。”

孟鸢拿笔写下名字,捺指印。

前头一进改成了铺面,门口挑出小檐,里头砌了操作台,还修了烟道,后院照旧能住人,倒也宽敞。

孟鸢站在院子里,看着工匠们抹灰砌砖,心中默默盘算。

这院子以后就是个稳妥的落脚点,不管摆摊还是做小买卖,总算有个依托。

只是——系统里的食材只有她能取用,若真把铺子当做主要出路,反倒浪费。

不如交给婆婆柳氏打点,要是有人愿意租,自家能有租金,要是柳氏想卖些吃食,也由得她。

想到这里,她心里头反而松快许多。

然而好事多磨。

第二日傍晚,杨二叔输了个精光,为了躲债特意饶了远道。

一路走一路琢磨着能从哪再弄点本钱,接着无意中看见了周玉明,心里起了疑,连忙躲在墙角看了半响。

这才知道那乡下的泥腿子亲戚竟然搬来镇上了?

等看到孟鸢那张脸,心中一动。

周家算是沾点亲戚关系,上回借钱打的就是孟鸢的主意,他欠了赌坊十几两银子,不得已去乡下躲了几日风头,没想到赌坊那帮打手也追了过去。

管事的见他掏不出钱便要断了这双手,哪成想孟鸢恰好路过。

身穿嫩绿色衣裙衬得肌肤莹白如玉,鬓间插着一支花簪,风吹过时,鬓发轻轻拂动面颊,管事的魂立马就被勾走一大半,得知是他表侄媳妇后剩下的一小半也没了。

当即表示要是能把孟鸢交过去,他欠的十几两银子就一笔勾销。

这才有了后来那出。

没想到今天又撞上了。

“真是天不亡我!”杨二叔心中暗喜,可看见周家门口堆着木料石灰,心里便起了疑。

见工匠们正往外搬料,随手拦住个工匠问了问。

这才知道是在改铺面,不由得咋舌:“周家这群孤儿寡母,哪来这底气?”

上回来还钱好像是说过做了点小买卖,可……可也没说小买卖这么挣钱啊!

短短几日,不仅从村子里搬到镇上住,还开上铺面了。

不行不行,那他欠赌坊的银子谁来还?

他心头倒是有自知之明,上回去村里跟几人算是撕破脸,借银子只会自讨没趣。

“就算开铺子也是老周家的。”

杨二叔盘算一番,转头就去大伯周守义家里报信。

范氏一听,眼睛当场瞪得圆溜溜:“啥?她们开铺子?!”

一个时辰后,她急火火拉着周守义就赶了过来,连气都喘得急。

院门大开,柳氏正在门口纳鞋底,见两人进来,顿时有些手忙脚乱。

范氏扫了一眼院子里的新铺面,啧啧冷笑。

“哟,真是好大的能耐啊!我说弟妹,你一个寡妇抛头露面开铺子,不嫌丢人么?这要是传出去,成什么样子?还不把咱周家的脸都丢尽了!”

柳氏面色一白,抿着唇不敢作声。

孟鸢从屋里出来,正好听见这话,唇角一勾,凉凉道:“靠手艺吃饭,不偷不抢,怎么就不体面了?倒是有些人,见不得别人好,才显得丢人吧。”

范氏被她噎得脸色一僵,立马抬高了嗓门:“好大的口气!你们嫁到老周家就是一家人,如今二弟和大侄子不在了,租了铺子也该先跟族里商量一下,哪轮得到你们两个寡妇胡乱折腾?!”

孟鸢双臂一抱,语气淡淡:“张口寡妇闭口寡妇,知道的明白大伯娘只是言辞粗鄙,不知道的还以为你盼着当寡妇呢。”

言外之意就是盼着周守义人早点没了。

一直装聋作哑的周守义这下坐不住了,听听,听听,这都什么话,这个侄媳妇是完全没把自己放在眼里啊。

孟鸢话不停:“……何况我公公跟你们早就分家各立门户,就算公公跟我相公没了,还有两个小叔子在呢,我们家还没绝后,家的事还轮不到你来伸手!”

“若大伯娘真觉得不服,咱直接让街坊邻居评评理,我倒要看看,大家是觉得靠手艺吃饭不体面,还是眼红别人的日子不体面。”

院子里的工匠们都忍不住偷笑,连隔壁看热闹的邻居也暗暗点头。

范氏面子挂不住,张了张嘴,硬是没挤出话来。

孟鸢就这么冷冷的看着两人,大有一副无论你出什么招,老娘都接了的架势。

范氏自觉太冲动了,没有准备,见状只能扯着周守义的袖子,灰溜溜走了。

柳氏这才松了一口气,心有余悸地看向孟鸢:“这样得罪他们……怕是不好吧?”

孟鸢笑了笑,拍拍她的手:“娘,咱们安安分分过日子,谁也挑不出错来。再说了,铺子改好了,交给您打点,要是有人要租咱就租,要是想卖点吃食就卖。不论如何,总算有个依靠。”

柳氏眼眶有些红,低声应了一声:“好。”

……

新做的门帘已挂起,米白底,边缘一圈青线,正中四个字周氏食铺。

灶膛里头火苗一窜,蒸笼上的水汽腾起,带着热面香、肉香,顺着烟道往上走,再绕过屋檐,弥弥漫漫地落在街口。

柳氏把桌面擦了又擦,手心都是汗:“也不知第一天……有没有人来。”

“娘,开火就是开张。”孟鸢打趣似的说,“包子一出笼,人就来了。”

孟鸢抬手一揭笼盖,蒸汽扑出来,直把柳氏熏得往后一缩,手里抹布差点掉地上。

热气消散后冒出的是一笼白胖包子,个个鼓胀,肚皮细细的褶子全张开,像憋不住要裂开似的。

她手脚麻利,把鲜肉葱香包、笋丁虾皮包、豆沙细沙包分门别类摆好,又在摊前挂了块墨字价签:

鲜肉包——三文

笋虾包——两文半

豆沙包——两文

这回用的都是本地食材,就连调料那些也加的少,特殊处理顶多就是加了个面肥引子和高汤精华,但孟鸢的百味蒸技本身就是一个外挂,能将最大程度激发包子的香气。

周玉明把小竹牌插在案头,中气十足地喊着:“热包子咧,刚出笼的热包子!”

稚嫩的嗓门清亮,竟有几分招徕的劲儿。

早起干活的脚夫忍不住探头,鼻子凑到笼边一嗅,鼻翼抖了抖,咽了口唾沫:“来俩鲜肉!”

一口咬下去,油汁在唇齿间散开,脚夫眼睛一亮:“嘿,这肉和葱搁得灵!再给我包两个带走。”

人气就像火头,越烧越旺。

纸扎铺的老徐闻香也凑了过来,嘴里嚷嚷:“小娘子这手艺不赖啊,比我们这条街的面汤香得紧!”

手脚也很诚实,直接买了仨豆沙包,压根没想起占便宜的事。

不多时,摊前已围了个小圈。

偏这时,街口来了几个少年,束发戴巾,衣摆干净,腰间插着书卷,分明是杨柳书院的学子。

他们推开帘子进来,热气一扑,忍不住眯了眯眼:“这便是新开的食铺?香气半条街都闻到了。”

孟鸢笑迎:“各位公子可要尝个鲜?咱家包子皮薄馅多,汤汁不撒。”

说着,当众挑了个鲜肉包,掐开,汤汁顺着切口缓缓溢出,肉馅细腻,葱香被蒸气一激,直往鼻尖窜。

几个学子对望一眼,索性买了六个,就在门口台阶席地而坐,三口两口一扫而光。

“还有笋丁虾皮的?”其中一个瘦高的少年问道。

“有。”孟鸢提起另一笼,特意用竹筷挑出一颗切了半月牙儿,让他看清馅心里淡粉的虾皮和莹翠的春笋。

“试口不收钱。”

少年尝了一口,眼睛当场亮了:“细而不腥,脆而不柴!”

同伴哄笑:“你这是在做八股吗?”

一阵笑闹里,竟把两笼又见底。

来人越聚越多,案上竹钱筒里叮当声不断。

柳氏刚开始还慌,后来也学着找零,动作越发利索。

偏在人声鼎沸时,酸话上来。

隔壁面摊的汉子把肩头的抹布往案上一拍,斜眼:“新店头一日,摆这么大阵仗,肉馅要是夜里剩了翻热,吃坏肚子,谁认账?”

他话音刚落,边上有个老婆子犹犹豫豫收了手。

气氛一时僵住。

孟鸢笑容未改,偏偏往前一步,伸手就把笼盖掀开,蒸汽猛扑过去,把那汉子熏得眼睛直眨,退了三步,引得人群一阵哄笑。

孟鸢不急不躁挑起一个包子,从底掐开,汁水顺着切口亮晶晶流下:“我们家肉,都是今早现剁,皮也是现擀的,汤也是现熬。若有半点馊味,这笼我都免费送给大伙。”

众人鼻子一动,果真只有清香。

先前缩手的几个人又挤了回来。

那汉子脸上挂不住,强撑:“好看又咋的?价钱贵,就是坑人。”

“价签就在这里,比市面多一分,是我手艺多一分。”

孟鸢竹签一指:“若嫌贵,旁边就是面汤摊,若觉得值,就坐下吃。嘴在人身上,脚在人脚下,我还能控制不成?”

这一番话,不卑不亢,有理有据,人群里有人忍不住拍掌。

“说得好!”

几名学子更是拎着包子就往书院走。

不多时,书院那头传来一阵吆喝:“子言兄,瞧我今日发现了什么,今日书院外开了家包子铺,好吃的紧,你快尝尝!”

义理班的江子言捧着一只鲜肉汤包,先是小心翼翼咬破,吸了一口汤汁,喉结忍不住上下滚了滚。

“此包色泽如玉,皮薄而不裂,一口咬下,汁液满口,齿间生香,不错不错。”

孩子们天生爱起哄,有个拿回去的学生捧着竹笼刚落脚,就被同窗围了个水泄不通。

“我尝一个。”

拦都拦不住,眨眼功夫十几个包子被分了个干净,剩下的连笼布都被人翻看了个透。

街头的队伍拉得更长。

柳氏手上动作越来越熟练,一边添柴,一边把笼屉轮着换。

孟鸢给玉明绑紧袖口,递过小钳子:“别用手抓,烫。”

“知道啦!”

临近午时,杨柳书院的少年们又来了一拨。

恰这时,今儿要背课的夫子路过,眉眼沉沉,见门口挤得水泄不通,正要皱眉,热气扑面,他也被勾住了视线。

一个学生起身拱手:“夫子,这家包子极佳,学生请您尝一个。”

夫子本想端着架子,话到嘴边,却被那一缕葱香撩得喉头动了动。

他没接学生的,反而掏钱自己买了两个,站在门边,细细咬了两口,点头。

“皮薄而不漏,馅紧而不腻,好包子,你们赶紧吃,别误了课时。”

大家加快了速度,却在走的时候又各自捎了两袋回去。

“给同窗尝尝。”

半刻不到,又见底了两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