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一统,天下人的生活都大变了。
作为本地人能读得起书的人,萧何一直都是对大秦的未来是观望态度,暴秦的虎狼之名实在太深入人心了,而且大秦朝上有一个算一个,除了礼官让儒家还能有一席之地,剩下的那可都是法家人。
不过很奇异的,自从齐地攻下来之后,原本对六国之地没有特别安排的大秦,突然又开始全新的变法了,还是一个和从前的大秦截然相反的变法。
从前的严苛秦律一下仁慈不少,不再小罪重判,给人能申诉的程序正义渠道也多了,连坐制度也没了(除非造反),主打的就是一个大秦现在要让大家安生过日子了。
尤其是给底下小官小吏,还开通了考评制度和升级渠道,也不再那么轻易的就处罚他们,可以说是让萧何这些底层小吏不用担心活没干好会被拉去用刑,还有了上进的动力。
看明白这点的萧何沉默了,因为他被大秦这说变法就变法的气魄给震撼了。
作为县吏,他接触到的东西更多,简化两次的大秦新字,统一的货币、度量衡、钱币,轻飘飘一张却能记录下一卷竹简那么多内容的纸张……
在知道这些变法都是和始皇帝的小儿子,刚一统天下就册立的储君相关时,他就对这位太子小白升起了好奇心。
后来韩信和淮阴名震天下,关于太子的传闻更多了。
光是萧何知道的,就有太子伴日而生,聪慧不凡,贤良仁善……这些个美名。
后来刘季去了一趟淮阴回来,证实了那些淮阴城的美名都是真的,而且淮阴还是一座正在发展中,至少太子认为还得搞个二十年建设的大郡。
会稽郡沛县人萧何也难得有些羡慕起来了。
出了一个韩信,淮阴是真的起飞了。
大秦没有什么城市群效应之类的说法,但是淮阴人因为韩信,吏治清明,无苛捐杂税,这可都是实打实的,就这两样已经远超大秦其他地方了。
尤其是太子还努力避免大兴徭役的前提下兴修水利,给淮阴的农业打底子,试图把这里打造成淮水鱼米之乡。
天知道当萧何从刘季口中知道这些淮阴人尽皆知的“淮阴发展计划”后,他的内心有多震撼。
现在,机缘巧合之下,他真的见到了太子。
已经从孩童长成少年的太子别的不提,模样确实满足了一些世人对神仙的想象,坐在那里就愣是能把刘季这小破房子也照的跟宫殿似的。
而太子告诉萧何,自己知道他。
虽然萧何的身份只是一个小吏,但那也是他大秦的小吏,还是个连着好几年都工作出色,考评最优,来个机会就能飞上去的大秦吏员。
萧何很震惊太子是个干实事,连吏员考核都关注的储君,也震惊自己被储君盖章认定有能力,很快就能升迁。
这要是县令,萧何还能面色如常地表示谦虚一番,但这是才第一次见面的太子,他思索该怎么说话比较好。
正想着,刘季一拍大腿,“唉哟”一声叫了起来,“萧何,你要升官了,以后别我还没成为会稽郡农官,你就升迁到兄弟们都看不见了!”
沉思的萧何被刘季这一拍,大腿的疼痛让他脸色微微一变,没好气道:“升官和升吏是不一样的,不可乱语。”
他瞪了刘季一眼,要拍拍你自己,没事拍我干什么!
接着就向太子请罪:“不论在何处,萧何都是大秦官府中人,刘季口无遮拦……”
不等他说完,小白就打断他。
【无妨,我习惯了。】
萧何难以置信地回头看了一眼刘季。
太子说他习惯了,你到底之前在淮阴的时候都干了些什么?你不是说你只是去参加培训的吗,为什么太子会说他习惯了!?
刘季毫不心虚道:“当然是在学习啊!”
【刘季确实学的很认真,沛县也在泗水流域,虽然比淮阴更南一些,水网还要多一些,但基本气候相同,会稽郡也有海岸线,淮阴发展会稽可以借鉴。】
小白得帮刘季解释两句。
虽然刘季看着不着调,但很会看人眼色,在淮阴的时候从不会干出让人真发火的事,而且也是真的好学,知道抓住一切教育资源提升自己,还一点牢骚都不发,该下田的时候,干活绝不含糊,让小白的七哥广陆都对这个大龄学生印象深刻。
然后小白目光真挚地看向萧何。
【你喜欢做官还是做吏?】
萧何身体一抖,谨慎问道:“这是可以自己选的吗?”
小白点头,指了指自己,让萧何放心。
刘季目光也看向萧何,冲着萧何点头:兄弟们的荣华富贵靠你了,老萧!
萧何:……
你不是还要自己做会稽郡农事官的吗,你的荣华富贵靠你自己去!
于是萧何小心答道:“官。”
虽然这年头官吏的区别还没有那么大,吏现在也是能升迁的非世袭制,但肯定还是官能管的东西更多一些,以后升迁的顶点也更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