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胡休是别胡城的一名小军官,原本没有姓氏,名叫参,关中人,因为跟着蒙恬将军北上,又在韩信将军麾下冲锋时斩下了对面贵族的头,立下不少小军功,因此还被韩信将军特地向太子请封。
参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看见他们大秦的太子,年幼的太子论功行赏,赐予了他官职、钱财、河套的土地,新的兵器,知道他没有姓氏后,还给他重新赐了姓和字。
因为他退敌有功,为大秦灭了不少胡人,因此赐姓“勒胡”,字“休”是象征着他们这些秦人在此,胡人的兵马只能停住,休得寸进。
这是太子告诉他,所赐的姓和字的意思。
勒胡休很高兴,从今天开始,他也是有姓氏的人了。
而且勒胡,代表的就是他立下的军功,用张良先生的话说,这是中原从前未曾有过的姓氏,以后他的子孙后代,追溯姓氏源头,都能知道是他为秦人退敌匈奴而被太子赐姓,来源可考可查,未来的他勒胡休子孙们,都会为他这个祖先感到荣耀。
被朝廷安排,要生活在河套地区的秦兵,除了以后会有太子安排的扫盲班来教他们识字,太子还额外开恩,特意给他们安排了通信渠道。
所有想念家乡的士兵,都能够以一文钱的低价,找太子安排的文士写信,太子会花钱让邮差带回他们的家乡,看不懂字也没关系,会有当地的官吏替他们念。
有军功的可以有优先排队的权力,勒胡休迫不及待就去排队了,他想告诉家里人,他现在也算小小的功成名就了,跟的上峰是最近名气最大的白龙将军韩信。
家里田地紧张,但他在别胡城分到的土地都很不错,还有不少牲畜以及五年的免税额度,几个哥哥或者侄子要是家里养活不了,就来别胡城找他。
还有,他见了太子,还被太子赐姓,家里人以后都可以跟着他,姓勒胡了……
把要和家里人说的话絮絮叨叨说完,勒胡休看着那信使就写了几行字,不免奇怪够不够。
信使白了他一眼,说一人一张纸的写信额度,已经是太子对将士们的恩情了,字都是他浓缩的,放心,官吏看的懂,以后勒胡休学了他就知道了,况且还要留地方写地址呢。
勒胡休指甲抠抠脑袋,憨笑着给信使赔不是,然后被身后排队的同僚骂走,说他占用了太多时间。
“第一次寄信,这可是家书,我没经验,多花点时间怎么了!”
勒胡休回头也骂了同僚,但是骂归骂,他也知道所有人都很期待这难得的写家书活动,拿起太子赐予他的新刀,乖乖地抬屁股走人。
别胡城还在建设中,但守城的军官已经都选出来了,他勒胡休,就是守城的副将之一。
如蒙恬将军、王离将军、韩信将军这种,只会在这里待一时,做的也是一方军事统领,而不是一城守将,因此没什么家世背景,但注定会驻扎在此地的新晋军官勒胡休就被幸运地选上了。
带着士兵们照常在修建中的城池周围检查工程进度和安全情况,勒胡休看见了太子。
太子依旧身边跟着那么多的人,但现在,他是可以主动上去问安的身份了。
勒胡休依旧激动地上前给太子问安,太子也照常问候一番他的工作,得知他今天去排队寄信了,还告诉他别胡城的扫盲班即将开始,以后他也可以自己写家书了,
勒胡休自然是激动无比,只是也注意到,太子边上的项籍,似乎并不是很高兴。
作为韩信的部下,还是能有资格帮韩信接枪的部下,勒胡休对项籍并不陌生。
无论是作为韩信的部下面对想踩他上司上进的人,还是作为秦人面对嚣张跋扈的楚人,他都对项籍没什么好感。
不过项籍在别胡城现在也是大名鼎鼎,因为他确实是天生神力,靠着举鼎,在别胡城瞬间成名。当然,名气更大的,还得是太子。
毕竟项籍只能举鼎,而太子,一开口,都能把鼎震碎。
作为当时在外围巡逻的人士,勒胡休忘不了自己和部下们走的好好的,耳朵忽然被吵到的震惊,以及当他带着士兵匆忙看到,看到的就是围着抱起太子的韩信和项羽,外边那一堆动弹不得的大人物们,以及项羽手握鼎足,身后都是大鼎碎片的安静场面。
反正自从那以后,项籍这个刺头中的刺头,那是彻底安静下来,从被别人跟的大哥,俨然化身为太子的跟班小弟,一副太子说东他不会指西的乖巧模样。
而项籍带领的项氏子弟还有其他六国的人,各个也都安分老实了起来,让勒胡休的工作好做了不少。
不过开始上学以后,勒胡休就知道为什么项籍不高兴了,因为来教导他们秦兵的,都是这些年轻,但没事干,又有点学识的六国弟子。
因为太子一声破鼎,现在的他,在这些原本眼高于顶的六国子弟眼中,就是最顶的那一个,他让干什么事,年纪大的还会考虑得失,年纪轻的那都是以他马首之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