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郡,项家。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屏退外人之后,在自己儿子项贾和侄子项籍以及其他族中人面前,项梁忍住破口大骂的冲动,站起来不停来回走动。
几年前,楚国没了,他们项家也被嬴政强制拆分,嫡支都迁往这大秦北边的上郡,旁系反而掌握了原本族中的大部分田地。
搬离故土的行为,让他们失去了原本的土地和奴仆,旁支接收了他们的土地,更是让本来规矩严明的家族都开始对立起来。
大秦朝堂很是诡计多端,只搬他们这些有名有姓的大家族,分了他们大家族的人给下面小家族和本家旁支,让他们自己先内乱起来,起了隔阂与忌惮。
来到上郡这陌生的地方,他们虽然被分到了田地,但要在全新的地方扎根,也费了一番功夫,很是辛苦。
不过好在很多核心的东西,比如教育资源,还是牢牢掌握在他们一些核心嫡支手里。
靠着家族底蕴以及个人能力,项梁也在上郡待的颇有声望,就是这里不是楚地,不比老家江东,想干点什么事,能调动的只有现在自己这些族人和奴婢。
来到上郡的项家也没有遗忘家族荣光,更是因为现在过得不如从前,越发牢记自己世代楚国大将的身份,对大秦很有意见。
只是这些年大秦开始放缓节奏,很速度地完成新变法开始治国,几年下来,比起当初刚统一那会儿的摇摇欲坠,要稳固了不少,让项家这样的六国贵族找不到什么造反的由头。
当初搬迁家族的倒是有人不服,想拒绝,但是叛乱还没掀起来,就直接被秦兵收拾了,所有家产都让秦兵大方分给了本地下的小贵族与士。
得了人家财产的当地人自然是不会为被秦人杀了的贵族出头的,其他想反抗的人掂量掂量现在强势的大秦,也都只能默默搬家,不然就等着自己被大秦宰了还肢解拆分吧。
秦人诛杀了意图反秦的贵族之后,贵族手里的奴婢也不卖,直接转为新的秦人,分地分农具,增加大秦人口税收,连原本被诛杀的贵族姓氏,都被赐予这些新的秦人。
这一系列的行为,越发让六国贵族又恨又怕,很多都和被迫迁徙到上郡的项氏一族一样,面上先老实,背地里积攒力量,等着时机。
这些年,皇帝就东巡去泰山封禅一次,剩下的时间都在咸阳,大家想刺杀报仇也找不到机会,贤王扶苏年年在外出巡,面上是为了落实大秦新政新法,清除大秦贪官污吏,但下手的时候,一起拔除掉的旧六国有名贵族也不在少数,光是齐国的田氏,都已经被收拾了好几次。
扶苏:有没有可能,田氏人太多了,拆分了在大秦各地都有,而且他们也不安分,导致我到哪里都能看见他们。
半个月前,来自关中的大军北上,滚滚尘土笼罩住了上郡。
没有消息渠道的上郡人有些人心惶惶,如项家这般的,倒是猜到了应该是大秦要对北边的匈奴用兵。
这事很正常,六国人都仇视大秦,但作为中原的一份子,也一样瞧不上外面的蛮夷,也都认为秦兵拿回原赵国领土都是早晚的事。
毕竟,现在的大秦没见到什么衰落的迹象,反而有几分欣欣向荣,能灭了六国的大秦要是还对付不了一个匈奴,那也是太离谱了。
大秦打匈奴就打呗,这也不干他们上郡人的事,只是没想到,蒙恬在前线推,跟着来上郡的还有太子。
太子麾下的中庶子陈平来了上郡,这些天尽挑上郡有名的大家族上门,挨家挨户上门拜访,态度倨傲,话里话外就一个意思,他们秦兵来上郡北拒匈奴,为的可是上郡的百姓。
不过他们大秦朝堂仁慈,不忍心给下面百姓加税,我们太子有言,“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作为受到大秦庇佑的中原人,你们这些能力大的家族就负点责任吧。
大秦也体恤你们,不要你们太多,就出点粮食、钱财和奴婢吧。
陈平已经提前找上郡县令调查过了,要的东西数量都是根据他们的家底来的,是能让他们肉痛,又不至于让他们翻脸的数量。
项梁忍了又忍,还是忍不住破口大骂。
“他陈平算什么人,不过是齐地穷乡僻壤的贱民,不过靠着分肉出名罢了,没那一张脸去给人吊丧傍上老丈人,现在还不知道在哪儿呢,也敢倚仗秦人,来我项家逞威风!”
自从淮阴被大秦治理的越发出名,太子和他身边的人也都在天下有名气了。
张良,韩国张家的人,出身足够,算是太子母族力荐,合情合理合规。
韩信,之前只是敢想敢干的淮阴幸运儿,淮阴有他天下闻名,一己之力让天下人都知道衣锦还乡可以做到什么程度,最近在对匈奴前线的英武战绩还没有传到天下,但已经在上郡传遍了,功绩足够待在大秦太子身边。
蒯彻,贤王引荐给太子的纵横家,一直是太子幕僚,不知道他具体都干了什么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