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张良回来的时候,他自己手捧一筐,韩信也手捧一筐,还都是拿去河边洗好了的。
【筐哪来的?】
张良:“找村里的孩子买的。”
准确来说是张良付钱找他们摘桃子,然后觉得钱多了的孩子送了他们两个小筐,年纪不大,做起生意来还挺像模像样的。
小白让他把桃子的地上放下来,解下匕首开始准备干活。
渚娘说道:“我们自己以前也试着想晒干,但是晒不了,总是中途就烂掉了。”
【因为水分没有杀干,得用盐或糖来渍出水分,硫磺熏也可以,但是都太贵了。】
糖,连麦芽糖都还贵的离谱,是贵族专属呢,拿它来搞果脯也太奢侈了,有着资源不如直接吃;盐更不必说,官府管制,普通人也就勉强够吃。
小白去扒拉刚刚他们煮水的陶罐底下的灰烬。
【但是还有一种方法,用草木灰也可以。】
山桃都是刚成熟,没有很软烂,小白装了一些草木灰,加水泡着,用这些碱性水把桃子浸泡搓洗去皮,等这些都干好了,在将桃切成两半或四瓣,桃核留着,等会儿有用。
渚娘以自己不能让客人一直干活为由,主动加入片桃活动,小白抽出自己的匕首“断霜华”来切桃。
张良虽然觉得浪费,但是也跟着拿出自己的“霜华刃”,一起加入进来。
韩信没有匕首,只有认识第二天太子送给他的一把秦剑,不太合适拿出来切桃子,于是他就跟着渚娘一起给桃子搓皮。
等把桃子都切好了,小白再将这些桃片置于陶罐中,用刚刚的桃核也扔进去,再加上一些稻草,放进去点燃了,拿烟轻微熏制,用来抑菌防腐。
做好杀出水分和防腐工作,再来处理就好办多了,条件有限,没糖没蜂蜜,所以就直接干晒。
正好现在是大中午的,拿出去铺在石板上或者席子上晒就完事。
干完了这些,小白认真地叮嘱渚娘。
【现在天热,烈日曝晒3到5日即可,切记夜间都要收回防露水。若遇阴雨,可在平时做饭的火堆旁用余热缓慢烘干。
晒干之后,将桃干放入干燥陶罐,罐口用布包草木灰来防潮,也可以用草绳串起桃干,悬挂于火堆上方,借炊烟防虫。
没事想吃了就拿,若是吃的味道不对了,还没坏的时候可煮水作甜汤。】
渚娘仔细听着,说:“我都记着了,定不会出错。”
这些都不是很难的事,只不过用草木灰水来清洗和用草木灰火熏的方式有些废柴火,没有多余的资源和多余的时间,寻常百姓不会去做罢了。
等到外面的公输典三兄弟卖完货进来,看见的就是院子里铺着的被晒得微微蜷缩起的桃干。
他们也有些累了,懒得掰饼子,直接一口热水一口干饼子。
等到天黑,小白和渚娘一起收了桃干,大家又聚在一起吃了饭,第二天一早,清晨启程离开。
早上走的时候,渚娘出来送他们。
她和其他人也不熟,也就和韩信、小白熟一些。小白这会儿在屋子里被张良按着重新梳头呢,她就拍拍韩信的肩膀,想了又想,说道:“你还是无事少说话吧。”
渚娘那天晚上捡到韩信的时候,韩信一身粗布麻衣,都饿晕过去了,现在给自己找了个小郎君,显然是包吃包住,韩信看着都比之前脸颊圆了些,虽还是麻布衣服,却也没有补丁。
难得有个好出路,看在韩信是个言出必行之人,还回来给自己讲述泰山风景的份上,渚娘认为自己也是为他操了心。
等着她开口,还期待会有一场完美道别的韩信:“……”
我只是不爱把脑子浪费在这些人情世故上,不代表我不知道渚娘你现在的话代表什么意思!
公输典哈哈大笑出声,“渚娘放心,他再不会说话,我们小郎君也不会因此而嫌弃他的。”
韩信气鼓鼓的撇过头,也不想和渚娘道别了,他现在只想回家和母亲告状。
等到小白和张良出来,一行人正式出发。
渚娘将他们送到来时的河边,祝他们一路顺风。
小白坐在自己的小马上,对着渚娘挥手。
【渚娘,回家去吧,我给你留了礼物。】
眼看渚娘就要变脸,他又赶紧补充。
【不是什么金银钱财,你回去就知道了。】
说完,小马就往前一跑。
渚娘赶紧回家,要是贵重的东西,她还能还给人家。
等她打开家门,看见家里和出门前并无不同,要说有什么不一样的,大概就是墙上多了一个钉子,下面挂着一长卷的白纸。
她不认得纸,但是昨天听张良说过,现在咸阳最有才学的的博士们都是拿又轻又白的纸来写字了,所以她猜测,这东西应该就是纸。
纸确实很白,很软,但渚娘却一眼就被上面的墨色风景摄住了心神。
她没出过远门,也从未见过高山,可却能一眼就在墨色笔触之下看见高山之巅的云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