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嬴政对山巅之上的壮丽景象恋恋不舍,但他终究还是没忘记自己接下来还有祭祀典礼,在山巅之上的美景消逝之后,他就带休息够了的众人返程下山。
好在下山比上山快多了,在众人的迫不及待下之中,他们下山是正好赶上黄昏,嬴政立刻给自己加了一件正经外袍,试图拉着小白一起去祭坛。
小白拒绝再去。
【不要拖延时间了,太史令看您的眼神都要哭了!】
好东西给你一次就够了,你还想再来一次,就算你是我爹,也别太贪心。
嬴政连邀三次,小白都不肯陪他上,他只能悻悻然自己上去。
得亏他已经有了心理准备,风平浪静的禅礼,并没有让他太难以接受。
虽说是有一点点的落差,可前几十年他不也这么搞祭祀过来的,难受一下也就过去了。
总之史官有好好记载,那些个诸子百家的人也全都看到,这就够了。
心情愉悦的嬴政晚上还临时宴请群臣,今日前三的登泰山者也在宴请行列。
其实很多东西之前是准备用来祭祀用的,那些祭品既然用不上了,再带走也浪费,不如就来犒劳臣子。
欢庆一晚后,第二天一大早,早醒的小白就听见有琴声。
【大早上的谁在扰民?】
睡眠质量挺敏感的张良下意识道:“您不算民。”
【子房,醒醒脑子再说话。】
感觉自从陈平来了之后,张良画风也不对了,现在没了陈平,莫名其妙开始变成吐槽役。
小白推门走出行宫的屋子,顺着并不大的琴声听去,似乎远处的山石上,有人在那儿弹琴。
打完哈欠的张良下结论道:“沽名钓誉之辈。”
来了的人都住在行宫里,谁那么想不开大早上弹琴扰民。
附近都是秦兵,泰山脚下的本地人早知这几天会发生什么事,平民不会凑这个热闹。
所以张良看来,那个山石上弹琴的人,估计是想走个不一样的路子来见皇帝。
毕竟现在天下一统,世人想见君王,你没一个门路,或者自己名声够大,基本不可能。
【那就看看,他要钓什么吧。】
得嘞,一看太子有兴趣,张良麻溜去请人来。
虽然昨天爬了一天山,但是累了之后睡得也早,和平时一样,早起的人也不少。
看见张良走出来,不少知道他什么身份人都好奇他干嘛去。
一听张良说是太子好奇那个在弹琴的,不少人纷纷脸色难看。
想他们从入咸阳,到跟着皇帝一起来了泰山,自己见皇帝见太子的时间也就那么点,出来一趟,居然还有人想插队。
这弹琴的是谁?
喂,那边儒家的,是不是你们的学生,毕竟你们上课也要教人家弹琴,这里又是齐地,是儒生的可能性最大。
张良看见他人的神色,希望这是个真有才的,不然光是这些想给太子无偿上课的人,都能把他给撕了。
等到张良顺着音源找到了人,看见了,就是坐在一块巨石之上,须发皆白,面容清瘦,正在不停抚琴的男子。
“在下张良,见过先生。先生琴声悠悠,行宫里的太子想请先生一见。”
身为太子侍读的张良,拿出老牌公卿之后的架子,面上客气礼貌的弯腰一揖,实则心里刻薄点评。
从他们早上听到琴声,到他张良出来看到人的现在,山路难走,他还走的慢,这么久,一首曲子还没弹完。
用殿下的话说,这钓人真是太刻意了。
看上去倒像是有些学识,这胡子头发全是白的,脸上皱纹还比较少,看着确实卖相不错。
听闻张良的话,老人抚琴的手停下,深邃平静的目光也并不因为太子的身份而惊讶。
他也礼貌的对着张良一揖,而后收起琴,抱于臂中,也不问太子为何要传召他,就一脸淡然地跟着张良往行宫走去。
回去行宫时,路上的人更多了,诸子百家的,也都不认得这个人,但总之,一看服装,就知道这人不是儒也不是墨。
大家都自觉跟上张良,想去看看太子见这个人要干什么。
张良看了一下,思考带着一堆人回去合不合适,最后还是觉得不太合适,在门口把这些人拦住,好声好气请他们先回自己的住处去,再带着人进去。
路上他也一直有观察此人,见他就算遇上诸多学者也一点都不胆怯,心里不由得对他抬高了些许评价。
别的不提,至少心理素质过硬,可以处变不惊。
当把人带进室内,张良就退至小白身侧。
殿下,人我已经给你带到了,你问吧。
【你是何人,为何在此地奏琴?】
眼前的白发人垂眸一拜,“鄙人徐福,见过太子殿下。见泰山有仙气的缭绕,便有感而发,抚琴以应天地。”
不谈学问,不谈政治历史,也不讲究什么血缘关系,开口就是仙气天地的……张良心里有谱了,这约莫是个方士。
这年头,天下的方士都不属于某个学派,一般是家传或者是独立师承的人,会点特殊技能,什么占卜、炼丹、医术,再高级一点的还会看星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