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无会很是感动,但是理智也犹存。
“听说楚墨也来了咸阳,你们也相谈甚欢啊。”
他对楚墨没那喜欢,在他眼里,楚墨虽然遵守墨家“信义为先”的教条,但是干的事情,和秦墨截然相反。
秦墨虽然也私下里结社,但是他们都入秦了,其实也对秦法没那么抗拒,多少也觉得律例对人不好的行为有一定约束作用,不然他们这些人哪里在大秦待得住。
而楚墨虽然原则上算墨,但行为上嘛……
身在大秦,一直恪守秦法的我们相里墨氏,坚决反对楚国那些不尊法律的游侠,他们也配称墨!
齐鸫眼中眼泪犹在,被问了这个也半点都没有尴尬。
“来咸阳的时候,倒也确实碰上了一个楚国来的邓陵墨氏,攀谈了一番,他们也感叹自己对墨子技艺毫无传承。”
其实是楚国墨者还是挺多的,但是随着大秦统一天下,秦法怎么可能容许墨家那种结社方式,尤其楚国墨者还没什么技艺傍身,在大秦眼里就是难缠的地方势力。
正好,秦法大改, 屈氏、景氏和昭氏这三家,一家打发去更南边,剩下两家一个西北,一个东北。
难缠的这仨都在大秦军队的盯梢下强势迁移,楚地的游侠也顺便收拾了。
眼看大秦是半点生存空间都不给游侠,楚墨也觉得他们该找找出路了,就在李斯的榜文下发后,有人决心去咸阳看一看,然后和齐鸫遇见了,聊了个天,发现齐鸫虽然没技艺,但是人家有文化,来这里是真为了修史的。
总之,齐鸫是觉得,他们齐墨就这几个人,游侠以后也没啥出路,不如大家一起合流入秦墨,齐墨有理论,秦墨有技术,大家一起发扬墨家。
钟无会虽然也挺心动,但是这事他要考虑考虑,无他,他们技艺在身的秦墨不是广收徒模式,是挑人才收的,知识都靠人代代传。
现在齐墨和楚墨想起技艺的好了,说并就要并,哪有那么好事啊,再说,我们的技术,你们学的了吗?
两边相谈甚欢,然后没什么成果的散掉,张良看他们的表情就知道事情没成,主动起来,带着齐鸫师徒三人在墨园其他地方转转,换换心情。
一路上,张良给他们做心理安慰,看这仨看着眼神不停地在各个低头干活的墨园弟子们和他们手上的活计上看,就知道他们真的也挺想回归的。
小白继续拿着工具搞泥塑雕刻,瞥见钟无会欲言又止蹲到他旁边的神情,他也绝不开口。
听了他说的不少八卦,该这老小子给他供点了。
等了半天都没等到太子开口,钟无会叹气:“殿下,您倒是也问我一句啊。”
你问,我不就什么都跟你说了吗?
小白停手。
【好吧,我问你,问了,你可以说了。】
钟无会立刻倒豆子似的和小白开始八卦,从他们三支墨氏以前的不和开始讲起,然后好生夸了他们这支是发扬继承墨者技术最好的,骂齐墨丢了技艺,在齐鲁那块被儒家污染,也有点不太务实,楚墨倒是务实,但是劳动占比太小,天天带武器成了社会不稳定因素,败坏他们墨家曾经的侠义精神。
然后就说到今天齐鸫来找他的事,重点表达了他的纠结心思。
想要墨家合流,但是曾经的墨家组织架构也不太合适他们现在了,尤其不合适大秦,会被精准打击。
而且他们几代人好好保留传承的技术,就这么开放给另外两家学,这凭什么啊。
小白对他的话表示赞同。
【都什么年代了,大秦都不搞连坐了,打打杀杀,快意恩仇那套,不合适了。】
钟无会:“殿下说的是!”
齐墨也就算了,楚墨那真的就是大秦黑名单之一。
【你有心要改墨家的组织架构,也是眼光进步。】
被夸了的钟无会:“哎,都是为了传承墨家。”
【我认为,要想世界和平,离不开你们墨家的技术。】
钟无会改蹲为坐,挺直背,认真开始听。
【不说你们墨家的经学,只是你们这些技术,也应当是一门广为收徒的学问。
你们改进了大秦的兵器战车,促进了我们大秦的统一天下,这是你们对中原地区再止战做的贡献。】
小白越说越觉得自己很熟悉,太顺畅了。
边上距离近的墨家弟子们停下手里活,也都跟着一起坐下,开启了听讲学模式。
【你们研究出了纸张,等以后纸张越发廉价了,知识也能不再那么有束缚,人人都能知道那些最简单的知识道理,这是以后你们墨家对中原文化和百姓的贡献。】
看见这边动静的其他墨家弟子也都停了手头的工作,纷纷挪过来,跟着一起坐下。
走挺远的张良四人看了,张良立刻带着大家跑过来。
太子主动秃噜知识的时候不多,很是珍贵,别管是什么知识,能不错过就不错过。
【现在我们一起研究的,是让耕种能够成为少数人就能完成的生产活动。等到这个能够研究好,推广开,一家五口也能自耕其田,不需要依附当地贵族大户,秦法维持社会最底线道德的工作也能进一步推进,还有纸张来传播知识,让大家都能逐渐识字、明法、知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