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物质的反应原理……”
洛阳的秋天,新入学的学子们孜孜不倦汲取着知识。
忙中抽空来大学上公开课的小白,很满意地看看这台下坐满了的学生,琢磨着再学个一年,这些人就可以一边上课,一边送到工厂实习了。
边听边记的学生们也对他满意的很。
不说教学水平,就只说小白那不需要扩音器就能完美传到他们耳朵里的声音,上小白的大大课,他们脑子总是最清醒。
其他老师声音优先,一扩音,那吵得耳朵嗡嗡的,身体就是被迫升起困意。
学生们百思不得其解,觉得肯定不是他们学习态度有问题,于是开始研究,最后发现扩音器播放的声音通常还带有低频共振,会降低大脑的警觉性。
而且声音变大之后失真,还需要大脑额外运转来解析,易引发大脑疲劳。
学生们的研究成果让老师们也都很高兴,这入学才一个半月,就已经懂得了基础科学原理,知道怎么自己研究项目了,很好。
但不带扩音器是不可能的,学生们还是得自己忍着,除非他们谁能造出更好的扩音器,过滤低频杂音。
上完了大课内容,到了大家畅所欲言提问交谈的时间。
几百号人,乌泱泱的,小白随即抽人。
“先生,我是化工专业的阿木斯!”
站起来的这个人高马大,是学校里数量极其少的胡人学生,出身长安,一头小辫子在一群绾发的同学里格外显眼。
“尿素是氨与二氧化碳在高压下反应生成,万事万物都是不同元素组成,那是不是意味着只要以后洛阳的科技水平到了,只要有一台机器,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捕捉元素来合成?”
“想法很好,说不定以后确实可以做到。”小白没有否认这种可能性。
“但是空气中的元素数量有限,稀有元素还是得要深矿开采,而且极其需要能在高温、高压甚至极寒状态下工作,所耗费的能力也很巨大。”
“那先生,”阿木斯继续问道,“如果我毕业留校,想做相关的研究试验,洛阳会同意吗?”
周围学生们震惊的目光看向这同学,心想还是他脸皮厚啊,这种薅学校羊毛的话都说得出来。
小白轻笑一声,回应道:“你们入学,洛阳是免除一切学费,包吃包住。但毕业后,三年内要在洛阳工作回馈。
如果你想留校工作,不论是做老师还是做研究,都得通过学校的考核制度,研究自己报项目,通过了就能做。只是这不是洛阳目前的主要发展方向,每年拨款的经费有限,分配给你的电力额度也有限。”
来学校上课才一个多月,就已经对这里充满倾慕的其他学生们,闻言皆是大喜。
原来毕业了,不止会被分配去洛阳各个需要他们的地方工作三年,也可以自己主动找其他工作的,连学校都能留。
“先生!我是理工学院的闫妙华!”这次站起来的是学校里不多的女学生,建康来的,也是东晋考生为数不多能考上的。
“学校的电是水利、火力发电厂,将其他能源转化为电能。这些能源都有停止的时候。那市中心的神火广场上,您放下的火焰,这属于什么?”
“那个啊……”小白抬起手,指尖窜出一簇金红的火苗。
“不要看什么空气和燃烧物,我留下的‘火焰’的本质是?能量释放的过程性现象,它只是我释放能量的一种外在体现,火焰的形态也是让大家更好理解。”
一放出火,人就知道它可以产生热能,但得远离它,不然会被烧伤。
“我知道,你们很好奇,我和我释放的能量到底都是什么,努力学习吧,研究出来了,我会给你们的论文登报发表的。”
他丝毫不掩饰自己的特殊,也没什么好隐藏的,科学发展的过程,解析他的存在,也是一个有趣的部分。
这样坦然自若的态度,让学生们的追捧之情更甚。
这些从天下各地而来的年轻人,看见了洛阳,见识到了这里的繁华、先进,就会不可避免地把洛阳与他们见过的地方进行对比。
而无法让他们逃避的,除了科技,就是制度。
洛阳废除了奴仆制度,把所有人从少数人的手里放了出来,并且对对所有人口一视同仁的教育,才能选拔出那些初始阶段的人才来建设洛阳。
能来到洛阳,并且努力学习,考进学校的,无不是各地的精英人才。
当他们发现洛阳比起其他地方,生活水平简直高了一个维度后,他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思考、反思。
这样大的变化,毫无疑问,都是微生小白,洛阳的圣王,洛阳人的先生,所带来的。
越是学到了那些弥足珍贵的科学知识,就越是让他们能看得到洛阳与外面的巨大差距,知道微生小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因为知识,因为和平,因为他的传授科学之道的大公无私,或者因为他的无上力量,去崇拜他、尊敬他,都是那么的理所应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