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匆匆被召集来的墨家弟子,在咸阳的大概有个三十多人,距离不远能被师叔钟无会喊到现场的,加上他们仨,一共十二个。
其他人要么管大秦军械,要么在少府里其他地方干活,没那么容易被喊出来,不来真不是他们的问题,是钟无会也没那么容易通知到。
至于为什么在咸阳墨家弟子只有三十多个这么点,实在是因为他们秦墨和楚墨、齐墨不一样,技艺在身的他们收徒都是按高精尖人才来挑选的,能收到理念契合还对技艺有天分的学生,三十个那都不少了。
被后人誉为“墨家十二子”的人才,聚在一起,开了一场有关他们大秦墨家发展的重要会议,史称“十二子兴墨会”。
会议发起人,在场辈分最大的钟无会说明了本次会议主题。
“车渠被太子看重,太子想让他做一种既轻薄能记字,又经久不腐,还比布帛廉价的东西。我想召集你们,一起去离宫,争取在百家还未全到咸阳前,替太子把这东西做出来。”
以前这种大事都是墨家矩子来的,但是他们墨家分家了,其他两家有没有矩子,大家也不知道,知道也不会互相承认,而秦墨现在没有矩子,钟无会本人觉得自己就资历高,不配位,宁可等一个墨家的有才有德之人也不自己干。
没有矩子的好处,就是他们也能更灵活的做事。
作为在场唯一和太子接触过的人,车渠必须得说两句。
车渠:“太子年幼,聪慧有成算。不喜好奢侈,也不骄矜暴戾。若是能依靠他,也不失为我墨家的出路。”
柳莛作为唯二住在离宫外的墨家人,也略有耳闻一些消息。
“自太子降生以来,秦王车驾每月少说也要必来一次,对太子宠爱为真。”
被叫过来的郁金还是犹豫一点,“太子年幼……”能护得住我们墨家吗?
钟无会一拍桌子,“太子年幼是他的事,我现在说的,是我们一定要做出他要的东西。”
“能写字,轻薄不腐,还能便宜的东西,我们墨家弟子要是能做出这东西出来,就是齐地那些儒家,也得跟我们墨家低头!”
年轻比较小的林安开口道:“师叔祖的意思,安明白,可这东西,要怎么做呢?”
钟无会:“这就是我叫尔等过来的目的。不拿出个眉目来,怎么去离宫。”
作为他们当中最年长者,钟无会除了是技术人员,也知道一些人情世故,很清楚要去走马上任,得手里有方案。
车渠赶紧道:“此事太子殿下倒也有些眉目。”
钟无会看着他,“那你怎么现在才说?”
车渠也委屈:“我还没说,师叔您就出去喊人了。”
钟无会深吸口气,“那你现在可以说了。”
车渠“……哦,太子和我说了很多,总结下来,可以从浆水入手,要弄出那种干了能凝结在一起,而且柔韧不易碎的东西,还要有细细的草木纤维来在里面支撑……”
刘子耕:“这么一说,我倒是觉得可以用麻剥成丝再切碎,搅和入浆水之中。”
李青反对:“麻也产出有限,会占据庶民的衣服用麻。”
杜子禽:“葛藤和树皮也能抽出细丝,不一定非要用丝麻。”
桂斗:“我们这些材料是定了,浆水的话……加入粉面可行,干了就能成型?”
桑勤之直接打断:“不行,干了被虫鼠吃了如何?而且粮食人都不够吃呢!”
王毅:“我们再看看,能不能直接把这些东西都弄成毫毛细丝,煮出胶来粘合它们。”
钟无会摸摸自己的黑胡子:“甚好,甚好!”
在十二个相里墨氏弟子一晚上的研讨之中,第二天,大家匆匆赶往离宫附近车渠干活的地方。
这里昨天已经有壬女过来打招呼了,因此车渠带着这么多人过来,大家虽然好奇,但也没有太大排斥。
说干就干,先把要的材料都列出单子回头报上去,现在他们先来造工具,搞设备,先挖个能泡软各种纤维材料的大池子,再搞个能把纤维从植物身上分离到最细软的工具……
总之,墨家的众人在这里忙活的热火朝天。
中午的时候,车渠带着钟无会一起去离宫见太子,顺便汇报一下目前他们的人员情况和工作进度,以及需要的材料及理由。
他们来的巧,今天学了减法的公主公子们又开始来找人出题了,看见他们两个衣着普通的生面孔,他们也不怎么鄙夷,抓着他们俩就来问题。
至于安全问题,他们相信,咸阳宫里,除了嬴政身边,也就小白身边安保力量最强了。
“第一次在离宫里见到你们两个,快,问我们几个数学减数的问题。”
“别理他,先问本公主,你快问!”
车渠看他们人人手里都是自己做的算盘,也大概知道他们是在干什么了。
“那,公主,一百二十六减去五十八?”
公主叔瑛夸奖他:“都是不能单数减掉的,你还很会出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