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挣到分后,张茂每个月都会往凉州寄信。
只是凉州路远,路况又差,又不是什么需要八百里加急的紧急军情,就算邮局有快马,信从洛阳到侄子的手中,少说也得要个一月。
反正他就哐哐挣分,扣除掉自己日常居住饮食以及欠医院的医药费,剩下的全都去买东西,重点是买药品。
来了洛阳才知道,那些在他们凉州邮局里都不会在外流通,只属于内部工作人员的神药,在这里干一天不到的活就能买。
听说以前人少的时候也是只有卫生所才有,后来人多了,为了不让这种处理简单伤口的事耽误其他病人,就给百姓开放,好让大家也能在家做自己的基本处理。
不少工作单位也都是有配备一个急救诊所和医生,以防止出事了可以随时让伤者得到救治。
洛阳城里的人往外寄东西需要填写资料、称重检查,考虑到大家也都不是孤儿,少量的药品流通上面是允许的,多了就不可以了,按重大物品走私罪处理,扣除所有工分和来洛阳后获得的财产,直接逐出城。
逐出城基本也宣告死刑了,洛阳周边城镇,洛阳都不要的人,他们也不会要。
救命药有多金贵,活到现在的人都很清楚,而洛阳现在没有生产药品的工厂,所有的药品都是靠先生供应,因此没人会觉得这条规定有问题。
张茂一开始选工作就想选各大工厂,结果因为他又老又病,身体不抗造,又没有相关的物理化学知识,被拒之门外。
种田他也不会,修路建房子,他这个病体也干不了,于是他就只好看那些自己能选的工作。
清洁、扫盲、超市收银、引导新人。
后面三个工作能做,全靠他有文化底子,学起来很快,人也不犟,过去的管理者意识淡薄。
不过张茂厌倦了那些需要动脑子的工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清洁,就每天拿着扫把扫地,把属于自己的几条路打扫干净。
他本身就不是个有野心的人,接过凉州的担子也是因为上面父亲和大哥都没了,侄子还小,为避免凉州因为大哥被刺杀而亡陷入混乱,他才做了凉州一把手,平时也是专注于内政建设和军事防御,重点是不让凉州陷入战乱。
洛阳大家垃圾都丢垃圾桶里的,本身能产出的生活垃圾也有限,他就和另一个老头一起搭档,两人共享一辆三轮车,把路边垃圾桶里的垃圾和扫出来的垃圾都装在车上,拉去外头的垃圾场。
一开始见到堆成小房子的垃圾,张茂也是有些震惊的,不过听说这些现在只是暂时堆放,每周都会焚烧一次,他也就不在意了。
总之,张茂乐呵的很,作为完全不需要扫盲,学完了洛阳守则就可以晚上自由活动的人,他每天晚上也会坚持去不同班级蹭课听,去听些个专业区分开了的课程。
有时候,他也会运气很好,碰见洛阳之主、名满天下的圣王、天降的救世圣人,仙神在世的微生小白。
对方似乎也知道他是谁,有时候他们视线对视,他身边的韦家子弟就会对着张茂颔首致意,但多余的也没有了。
放下过去的张茂很喜欢现在这样的感觉,没有任何需要他背负的责任。
在张茂美滋滋做个日子人的时候,享受老年工作生活的时候,洛阳周边正在经历动荡。
大片的青州百姓、士族,都在往洛阳逃来,就算一路之上被各路城池笼络哄骗留住了不少,还是有好几万涌了过来。
洛阳周边的城市吃不下这么多人,就大方的敞开路,让他们往洛阳涌去。
早有准备的洛阳每天都在忙碌着安排青州流民,此时汉赵和后赵却开始动起手来。
洛阳城西北角的金墉城,是魏明帝曹叡建的军事堡垒,为的是控扼邙山制高点,八王之乱的时候多次成为争夺焦点,城里早就没有人住了。
东边十五里的乐平?以前是皇家苑囿,曾经的用途是皇家猎场,供贵族斗鸡、宴饮,现在是洛阳的生态实验基地。
这两处地方三年前就成为了洛阳的地盘,洛阳虽然没有往那派兵,但是直通金墉城的路和乐平的路都有,阳道所到之处,就是洛阳的确切领土范围,没人往这里来,就算看见了,也不敢踏上笔直平坦的阳道。
洛阳东边三十里处的偃师城,是洛水与阳渠交汇处,由于一开始的人手不足和没有对外贸易的需求,这里就没被纳入洛阳,是洛阳附近人口较多的城池,住着不少河东往洛阳移动的士族豪强。
东边五十里的巩城控着黄河渡口,南边四十里的新城有伊阙关,大谷关扼守南阳要道,东南三十五里的缑氏县有曹丕陵墓,西边四十里的新安控着往函谷关的要道,西南六十里的宜阳是洛河水运码头。
这些地方几年前都跑的没有几个人了,在天幕昭告天下微生小白和新洛阳的存在后,开始迅速聚拢起新人,靠着马家和韦家的货物贩运,以及祖逖这种有少量采购额度的白名单成员,那些商道和水路也又开始繁华了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