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们就这么在洛阳扎根下来。
冬天结束还没得很,自从新人们也进了一趟杂货店,看见了里头的各种商品,为了挣钱给自己添上一身冬衣,新人们的劳动积极性都空前的高。
为此,原本从七日一开改到三日一开的杂货店,也变成两日一开了。
管杂货铺的韦奇觉得以后人多了,店肯定是要日日开的,店铺范围也会增大,等到洛阳人都能收礼后,应该就是让他们自己进来选购了,因此他最近开始挑选一些机灵的小孩,让这些也做不了什么重体力活的孩子先跟着他试岗。
要说有什么困难的,那就是对新人来说学习还比较吃力。
不过给新人扫盲的老师们都并没有歧视他们,大家也都是上一批来洛阳的百姓里的人,对这一样遭遇的人的洛阳自己人没什么好嘲笑的。
况且上一批人里,有那学的一般的,也被强制安排到新人里一起留级学习,让新人们压力就更小了。
小白也不指望所有人都能变成文化人,但是大家必须学会基础数学自己算工分和生活成本,也要会写自己的名字,认得千左右基础汉字,以后要能看得懂公共文章。
有天分,能学得进知识,还有恒心学知识的人才,他会让人去卫生部门和建筑部门继续学习,能发现个顶级天才,那就更好了。
不过很可惜,这个目前还没有发现,洛新也只能算是优秀人才,算不上天才。
新人们以前没有学习过,大家白天都还要干活,对他们这些以前没有任何受教育经历的人,学习真的比干活还要困难。
要不是新洛阳的规矩是小白定下来的,他们对小白无限尊崇,还真学不下来。
就这么又过了一个月,二月出头的时候,洛阳城分出了一部分人拿着农具开始翻地,引洛阳水划出水田范围,等着三月后开始春耕。
正逢忙碌的时候,熟人韦布带着整个韦家人来送礼探亲了。
面对那些辛苦赶过来的几百头牛羊猪和鸡鸭鹅,哪怕富裕如小白,暂时手里没有养殖业的动物崽,也觉得这真是富裕得不得了的礼物。
大概起码能掏空韦家一半的家底吧。
韦家人知道韦家事,韦单看这些牛都看呆了。
一直就没等到儿子上来叫人的韦喆目露严厉:“单主管,我带点礼物来拜会先生。”
反应过来自己亲爹在说话的韦单眼都不眨,就盯着那些牛:“爹,您这带了多少头牛过来?”
二叔韦骊:“五十头牛。”
韦单倒吸一口凉气:“你们这是也要来洛阳住了?”
五十头牛,挑的还都是健壮的,整个家族一半的好牛怕不是都送来了!
羊和猪也各有五十头,但他们的价值和牛那都不能比。
韦单母亲杨箬本想摸摸儿子,意思意思说两声孩子瘦了累了,但是看着儿子红润的脸色,她是真说不出来,转而摸上孩子的衣服。
“你六叔的棉服够暖和了,他说你的羽绒服是最贵的那一款,果真是轻薄无比……”
不孝子,好日子自己过着,一点都不想着家里父母。
韦喆戴着毛线手套的手一巴掌拍开儿子,“我和你娘,还有你叔叔,婶婶,堂弟们,都要拜会先生,还不快带路!”
他还在家里穿着过时的旧衣服呢,过来看儿子这上下行头,果然和六弟说的一样,挣了点工分全给自己花了 。
他们过来时候也看见韦和了,他也是,穿着一身衣服,配着弓弩、精钢刀,一副神气的样子,一看就在这里过得很好。
一巴掌打的不轻,哪怕韦单穿着羽绒服都感觉有点微疼。
摸着自己疼疼的胳膊,韦单赶紧道:“先生昨晚卜算说你们今日回来,让我先领你们去帐篷歇一歇,再直接去卫生所打针疫苗,傍晚的时候他忙完了再来和您结尾款。”
韦喆眉头一跳:“不愧是先生。”
他们人还没来,就已经知道他们今天会到了,也知道他们重要目的是做什么,大方地直接就安排韦单来接待。
着急去想看水塔搭建的马观听到动静,看了这一堆家畜也是愣了一会,随后上前行礼喊人,和这些世交伯父们说自己还有事不能接待,着急忙慌就走了。
水塔工程不能错过,韦家的事回头等他忙完就和二哥说,看看要不要给家里递个信,让家里也给送点东西过来。
韦喆看着匆匆过来又匆匆离去的马家孩子,问:“这么忙?”
韦单正安排洛阳人和韦家仆人把这些动物赶到提前修好的牧场去,还要让人去杂货店签字把先生提前备下的饲料都运过来,没空理亲爹。
看他这积极干活,安排事情有条不紊的状态,韦喆被儿子无视也不恼,反而还挺欣慰。
等到事情都安排完,他还不放心,亲自看着所有的动物都清点登记,关入了牧场,饲料也放上了,这才放下心,带着韦家人和奴仆们去卫生帐篷排队。
他们不必排队,大家都很自觉地按照身份自己上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