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满城尸骨埋葬后,圣王带着洛新就往长安而去。”
画面变成了一个少年带着一个孩子,走出空荡荡的洛阳城,往西而去。
“可能有很多人都好奇,为什么他一定要往长安而去呢?
原因很简单,洛阳没有人了。
长安虽然经历过饥荒、战乱,瘟疫,曾经全城的五万人口还都被掳走,汉人所剩不多,但到底也比洛阳人多。不论是地理位置、战略价值还是对汉人的象征意义,长安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伟大的存在无法遮掩,一路之上,遇到快饿死的人,圣王便赐予他们粮食,遇到生了病的人,圣王也会为他们治病赐药。
遇上盗匪,若是盗匪也是活不下去的流民,他会劝对方放下卷了刃的武器,给予他们粮食,若是杀人如麻的恶徒,他也会直接物理送走对方。
就这样,他从洛阳往长安走不过些许时日,就已经名声传遍天下,投奔他的百姓数之不尽,自然,也有其他人也注意到了圣王的存在,在暗中拿起屠刀……”】
本该继续往后讲的他天幕忽然暂停,画面就一直停留在那二人的背影之上,片刻之后,画面消失,又变成了白屏。
天幕怎么消失了?
就身处洛阳和关中一带的汉人,一下还没从天幕骤然消失里回过神来,等反应过来天幕消失后,立刻引发了一些局部小骚乱。
“没了,天上的东西没了!”
“哪里没了,不是还在吗!”
“天上的声音说,那圣王会给穷人粮食,为穷人看病?”
“我们要不要去找他?”
“疯了吗,我们都是坞堡的人,你跑了就是做逃奴!”
“在坞堡里,大家劳作巡逻,日子至少过得安稳,你出去了,可就不知道是什么光景了!”
北方建立坞堡的家族们,也都知道此刻下面定然是人心浮动,不过他们并不担心这乱世会有百姓私逃,未知的未来和稳定的过去,是个人都知道如何选择。
比起百姓,他们这些还留在北方的士族豪强反而更想联系上那位“圣王”。
从东汉末年到现在,灾害、瘟疫、战乱在北方就没停过,他们这些士族豪强,乱世之中也要保全自己,纵然给军阀出钱出人出力也能换取庇佑,可自家的损失也是实打实。
最后天下归晋了,本以为自己能过上好日子,结果四十年不到的功夫,西晋就没了,还是没在胡人手里。
胡人的出现,可比三国时候要恐怖的多,也没有汉末军阀对士族豪强们的尊敬,一不留意,就是灭顶之灾。
他们建立坞堡以求自保,收拢流民,压榨他们的同时也为这些人提供了保护。
虽然他们这些坞堡甚至还能和汉赵政权有贸易往来,但生存状态就是极度不稳定,大家难以信任这些胡人,更不要提还有从未消失的天灾和疫病。
一旦又碰上个大灾年,粮食绝收,坞堡内未来会爆发的乱子想也知道。
这样不稳定的生存状态,让还能有条件接受教育的汉人士族豪强们极度不安,比起底下的百姓,他们这些人反而更希望有个强有力的统治者出来,结束北方的混乱局面,重建一套稳定的秩序班底。
隐藏在秦岭北麓险要之处的扶风马氏与京兆韦氏,此刻就都在自家坞堡内,清点人手。
韦喆派出信任的弟弟韦布,让他带上人手,立刻去找到那位圣王,把人求回来,不回来那他就带人跟着,怎么都不能离开人家。
当然,也需要看看,天幕给他们看的是否都是真的,本人到底是不是一抬手就能召出神火的仙人,性格是否属于能救世的“圣王”类型。
如果是,那就紧紧跟着人家,给家里传个信,要什么也写信。
回想着天幕最后话语,他又给弟弟的队伍加上不少武器,叮嘱道:“刘曜那些胡人,定然不会想看见中原稳定。此去你们就是要护住我中原百姓未来的希望,切记,此事万不可有失!”
至今为止还没碰上其他活人的“圣王”,此刻还坐在荒郊野外,背靠着大树,守着睡着了的孩子,闭目养神。
等到天亮,他就带着洛新继续往北走,路上碰见什么植物,就会告诉他都是什么,什么习性,有什么作用,有无药用。
可能是看洛新天天啃饼子太可怜了,那边又给小白传送了一大批物资,让他养孩子还是别太糙了,咱物资管够,好好养。
虽然都是临期的,但是小白有他的手段,不用操心食物过期问题 。
比起这时代绝大多数的百姓,能一天吃三顿饭,还顿顿都是细粮面粉饼子的洛新那是绝对的好运了,不用干活,能跟着学习,也没有5-7成的租子和高利贷背在身上。
不过毕竟他未来是小白的得力手下,并且看直播的现代人实在心疼,咱也不是没这个条件,就还是给孩子吃点好的吧,好歹在加点个鸡蛋牛奶,给孩子补补营养,面包煎饼大馒头也可以轮流换着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