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对中华文明影响最大的皇帝》
楼主:没错,这就是个吵架贴,但是希望各位文化人文明吵架。
场地给大家放好了,我自己坐下开始嗑瓜子。
1楼:没事在网上发这种引战帖,大爷先来吵你。
2楼:啊,居然这么快就先骂起来了,那我不得不关注了。
3楼:那我正个楼,要说对中华文明影响最大的皇帝,我说秦始皇谁敢反对?
统一六国,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结束春秋战国分封割据创建大一统国家模版,奠定了两千多年土地私有官僚主义的社会运行机制。
南征百越、北击匈奴,初步划定 “中国”版图轮廓,给后面的王朝创建加载了基础硬件系统。
要说对中华文明影响最大的皇帝,非他莫属。
4楼:不否认秦始皇的功绩,但在对文明影响最大这块,我认为是汉武帝。
刘邦创建了大汉,刘恒刘启默默发展,一直到刘彻,正式塑造了汉民族精神与对外格局。
张骞通西域,开启 丝绸之路,推动东西方文明交流,卫青、霍去病击匈奴,夺取河西走廊,奠定 “汉地十八省” 基础,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建立 国家资本主义雏形。
刘彻才是那个让“汉”从朝代名升华为民族名的人,我们一直以来都是多民族国家,主体民族和主体文化从未改变,汉武才是中华文明 “外向扩张” 的标杆。
没有他凝聚汉人民族意识,怎么会有后面的东汉与西京汉?
综上所述,我认为,最符合标题的人选,应该是刘彻。
5楼:阿巴阿巴,说的都很有道理,本老爷无法判决。
6楼:皇帝的事,老爷你还判上了?你判得准吗,快下来!
7楼:我也觉得是刘彻,就是他让“汉”这个字成为了我们的民族共识,所以后面王莽篡汉,董卓乱汉,都还有人出来为“汉”站台。
8楼:不认可哈。
9楼:我觉得应该是朱棣,给中华文明从陆权大国变为海陆强国,让我们在大航海时代和海上丝路也一直是坐庄的。
10楼:说的是对中华文明影响最大,朱棣虽然把大明带上一个巅峰,但对整个中华文明的贡献来说,秦汉的基础确实是最重要的。
11楼:果然还得是刘小白吧,直接把国家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还有农业治国带上一个巅峰。
从他开始,明确把皇帝与朝廷财政分开,各级部门权责细化,官吏考核竞争制度确立,太学考试就是科举制度的前身。
大力发展手工业,全国不同地方打造特色地域产品,啥啥都国家主导。
他之前,皇帝和春秋战国的国君都重视农桑,但都没有和他一样,直接发展农学,朝廷垄断种子 。
从他开始,历朝历代虽然都不敢做的和汉朝一样过分,但是中央、地方的实验基地和农学班底都沿袭中兴的设定,只是不敢再由朝廷分配全国种子了。
12楼:哪儿还敢啊,西京汉末年那些种子基因污染的事值得各个王朝警觉。
13楼:我也赞同是刘小白,但我的立场不是农业治国和国家垄断资本,而是他重新给中华确立了一套新的权责、晋升体系。
在中兴之前,东汉、西汉、秦、春秋战国,那都是毫无疑问的贵族政治,再落魄的士,也是贵族的最底层。
虽然大家选贤举能,但是能人贤人只会在贵族里选。
而在东汉,士族林立,这会就是看门第来,《中兴演义》里,袁绍袁术这俩货天天我们袁家四世三公,这不是开玩笑的。
太学以前在汉武时候也是需要稍微考一考才能进,不过这个考约等于没有,东汉更是看家世或者举孝廉出身。
而在中兴年间,刘小白大力破除旧儒观念,引入实用科学,尤其是数学、医学、机械理工,这些学科都是很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意义,是这些东西没法传承。
儒家五经,法家文法,文科的东西难有个高低一二之分,智商再低,从小看到大,那也能说能写两句。
但是智商不够,学二十年说不定都解不来一个二元一次方程,这方面的智商没有就是没有。
这也是后面那些考学世家,多为儒法,农、数、医这样的人才哪怕呈现颓势,也被后面封建王朝重视的原因,因为这都是毫无疑问真人才。
刘小白引入实用科学,对旧势力残党的打击是最大的,开始真正让朝廷的人才选举,从贵族,下放到平民里。
这里是真的有真正的平民,因为配套的还有基层扫盲教育制度和基层天才选拔制度。
是个数学天才,大汉基础教育覆盖到的地方,就不能让你默默无闻。后面有实力的王朝都这样,大明也是,不然大航海玩不了。
尤其是他还明确了考试制度,真正做到了以才选人,无视出身。
全新考试、全新的考题,这才是打破贵族选拔体制的重要一锤,直接改变选拔机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