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飘嬴政看着太庙地上齐齐倒下来的牌位,对着老刘家发出嘲笑。
即使很快那些牌位都被无名风卷回去了,但是接下来的祭祖仪式,刘小白没有拜刘家先祖也是不争的事实。
“你们刘家,无福就别硬攀扯仙人了。”
是的,嬴政现在已经把小白看成在世仙人了,
虽然他也没见过仙人,但是方士见过不少,没一个方士能给他带来这种神迹。
仙人,一定是仙人!
同样认为这是仙人的刘彻傲然道:“你说我们刘家无福,但这就是刘宏和吴美人的孩子,我们刘家人,大汉新君。我也知道你们大秦二世而亡,始皇帝你一直咽不下这口气,但也还是要讲点伦理的。”
不能拜怎么了,不能拜这也是我们大汉的皇帝了,你们早亡了的大秦就羡慕看着吧。
夏天继位的新君改元中兴,着手新朝廷的班底建立和两京一带的洛阳百姓安排,一直忙活到秋收,长安的丰收震惊了洛阳来的人,也震惊了地下阿飘。
粮食就是底气,有粮干什么都不愁。
作为住在关中的皇帝,从老赢家到老刘家,大家对关中一带粮食产量是很清楚,虽然整体趋势是慢慢变高,但是在天灾连年的大汉,这样远超正常时候的丰收,根本不正常!
刘宏看着那些金黄的庄稼,道:“这小子种的粮食,比刘信给我传信说的还要好得多。”
明帝刘庄目光挪到刘宏脸上,问他:“你知道什么?”
刘宏说他只知道小白来长安种地,每年的种子都是他上一年培育的,比起同期其他人家里的,基本产量都会高上1/3,而且要么抗风,要么抗旱。
皇帝们阿飘们听得倒吸一口凉气。
桓帝刘志看向刘宏,目光不敢置信道:“你到底是走了什么运?”
这样的仙人,能给你做儿子!?
刘宏立刻抖擞起来:“哎,这谁能知道呢。”
阿飘们不止看到了长安的丰收,还看见了丰收以后,小白特意去了一趟他的秦王宫,单独收获他不同区块的种子,而后把种子分好,哪些是给长安百姓的,那些是给长安士族的,那些是给外地官员送去的。
关西有哪家犯了事还不接受审判,想找熟人走朝廷关系,直接断供,肥料种子一起断,技术人才明年也不派了。
看他忙这些,阿飘们彻底懂了他是如何拿捏长安京兆这里的百年老士族的。
粮食,还能这么玩?
他们不是不懂这其中运作的原理和对士族手拿把掐的秘诀,只是能保证产量稳定,有抗风抗旱不同作用的种子,更珍稀一点。
以及还有一个问题。
种出来的粮食不就可以自己留种了,他如何保证还能让士族一直需要他的种子呢?
这个问题,待在秦王宫看小白工作的刘协刘辩也同样好奇,更傻一点的刘辩就没有什么顾忌地问出口了。
刘宏虽然也很想知道,但还是被他这个大儿子的笨蛋程度给震惊。
你在做什么啊,刘辩,能不能学学伯和闭嘴,这能是你一个做过太子的废帝开口问的话题吗?
而地上的刘小白可能是看穿他的废物本质,倒也一点不忌讳,直言这些种子就只能种个一年,自己留种第二年种的话,收成会直降一半,比普通种子收成还要低。
章帝刘炟惊讶道:“每年的种子都只能种一年,那这不就是所有人想庄稼好,就只能年年买他的种子吗!”
刘秀木着脸:“我算是知道怎么长安京兆这些人这么服服帖帖,韦杜二族也唯他马首是瞻了。”
他曾经也不是没想过去长安定都,但是一来支持他的势力都在关东;二来长安在他那时候已经河道淤堵,生态不是那么好了;三来长安那些根基深厚的士族各个难搞的很,定都长安那是给自己找罪受。
他和儿子、孙子们也聚在一起讨论过,刘小白到底怎么收服长安士族,让韦、杜这两家都以他马首是瞻。
想来想去,也只能是觉得,除了人格魅力,就是以从龙之功,许以登基之后的富贵。
现在谜底揭开。
好嘛,哪里是刘小白要给人家富贵,他年年还愿意按照人家土地的份额给人家种子,那都是他仁善心情好。
刘宏留下了羡慕的口水:“谁违反大汉律法,不让他舒服,他就直接断人家种子供应,让人家只能种产量低一些,还没有额外保障的旧种子……这皇帝做的,真是舒服。”
他要是有这一手,那早给朝堂上那些官员脸色看了,何至于干点什么都得看人家脸色?
同样羡慕的刘骜:“我就说他怎么对长安士族的田数知道的那么清楚,税还能按田地数量收递增着来收呢,感情人家要买种子,都得田数报上来先。”
因为种子好,所以人人想要,偏偏又只能种一茬,所以得年年不断地买,而掌握种子垄断权的刘小白,就可以用种子拿捏关中士族,说要查田就查田,说田多税就多就能这么来收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