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存储空间说说 > 第95章 我是大东家游戏

存储空间说说 第95章 我是大东家游戏

作者:办法就是不一样吧应该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11-10 11:06:45

晨曦漫过青砖黛瓦,我站在“聚鑫楼”的雕花木窗前,看着伙计们掀开厚重的棉布门帘。账房先生捧着算珠噼里啪啦报数:“绸缎庄昨日进账三百两,米铺新米到了五十石,城西药铺的甘草还得补十斤。”我捻着胡须笑,指尖敲了敲窗棂:“让药铺掌柜亲自去挑,莫要掺了陈货。”

后厨飘来龙井茶香混着点心甜香,穿锦缎的公子爷倚着柜台,手里转着玉佩:“东家,听闻你新得了批江南的云锦?”我让伙计取来一匹,水红底色上金线绣着缠枝莲,公子眼睛一亮:“包十匹,给内子做春装。”刚送走他,穿粗布衫的货郎放下扁担,咧嘴露出黄牙:“东家,这筐新摘的杨梅,换两斤糙米成不?”我让后厨切了盘蜜饯,“杨梅留下,糙米称五斤,再带包桂花糖给娃。”

对街“瑞丰号”的掌柜斜着眼睛打量,前日他故意压价抢我的布庄生意,今日见我门前车水马龙,脸色青一阵白一阵。我让伙计端上新蒸的桂花糕,送过去两碟,分文不收,只说“街坊情谊,尝尝鲜”。傍晚收账时,账房先生乐呵呵地翻账本:“瑞丰号的老主顾,今日倒有半数来咱们这打酒买布了。”

暮色里,看着银钱箱沉甸甸的声响,伙计们数着铜钱笑闹,我摸了摸腰间的玉佩——当年从挑货郎做起,如今整条街的铺子半数姓了我的姓。夜风卷着灯笼晃,我望着“诚信”二字的木匾,忽然想起爹说的:“做生意不是赚银钱,是攒人心。”晨光漫过青砖黛瓦的老街,我站在福源绸缎庄的雕花柜台后,指尖划过账本上刚记下的今日流水——这是成为大东家的第三十日。柜前伙计阿福正踮脚挂上新到的云锦,金红交织的纹样在晨光里流转,引得巷口布庄的掌柜频频探头。

昨夜刚用攒下的银两赎回了城郊的桑蚕坊,此刻后院的蚕室里,新雇的蚕娘正轻摇竹匾,雪白的蚕茧堆得像团云。账房先生揣着算盘匆匆进来:东家,城西米行王掌柜派人传话,想以八折价格收咱们的新丝。我指尖叩了叩柜台,瞥见窗外挑着货担的商贩——这几日江南雨多,水路运费涨了三成,八折?怕是想趁火打劫。

告诉王掌柜,我扬声唤阿福取来那匹云锦,绸缎庄新到的贡品料子,让他用两船新米来换,少一粒都不成。阿福眼睛一亮,捧着云锦小跑出去,账房先生却急得直搓手:东家,米价还在涨......话音未落,后院突然传来惊呼,蚕娘举着片桑叶奔来:东家!桑叶上有虫!

我捏起那片带黄斑的叶子,心头一紧——桑蚕是绸缎庄的根基。转身抓起墙上的油纸伞,冲账房喊:备马,去桑蚕坊!跨出门时,却见巷口那布庄掌柜正鬼鬼祟祟地往蚕室张望。雨丝不知何时飘了下来,打湿了肩头的算盘,木珠碰撞的脆响混着远处的船笛声,倒像是在给这场商战敲起了梆子。

雨越下越大,我翻身上马,听见身后账房先生还在喊:东家,米行的人......风声里,我只扬了扬马鞭——先救蚕,再谈米。毕竟这大东家的日子,从来不是算盘珠子能算尽的。晨光漫过青石板路时,我正站在汴京城南的巷口。身前是间半旧的铺面,门板上二字墨迹尚新——这是我在《大东家》里的第一桩家业,一间小小的茶肆。

推门入内,木柜台后早候着个穿靛蓝短打的伙计,见我来忙躬身:东家,今早新采的雨前龙井到了,只是隔壁聚贤楼的王掌柜托人来说,想借咱们的炭火用几日,说是他家窑子昨晚塌了。我捻着算盘沉吟,这王掌柜是城西有名的老滑头,借炭是假,探我底细是真。告诉他,炭火可借,但得拿两斤上好的碧螺春来换——就说,是咱们福记的见面礼伙计应声去了,我望着墙上的木牌暗笑:这汴京的生意场,才刚起头呢。

午后,账房先生揣着账本进来,指尖点着墨迹:东家,昨日茶肆流水纹银十二两,比前日多了三成。只是后厨的张师傅说,近来采买的冰糖总带些杂味,怕是供货商动了手脚。我抬眼看向窗外,街对面正有个穿锦袍的公子驻足,腰间玉佩上刻着字——那是吏部侍郎家的三公子,前日在茶肆喝了盏茉莉银针,连赞清冽回甘张师傅那里,让他先用着,明日我亲自去趟城郊的糖坊。我提笔在账本上画了个圈,对了,去把后院那株老桂树下的石桌擦干净,晚些时候,李公子怕是要过来听曲儿。

暮色四合时,茶肆里已坐满了客人。穿长衫的书生在角落论诗,贩布的商人拍着算盘对账,连隔壁绣庄的苏老板娘都带着丫鬟来占座。忽闻门外一阵喧哗,却是王掌柜亲自提着个食盒来了,掀开盖子,里面是用油纸包好的碧螺春,还卧着两只油亮亮的酱鸭。东家果然是爽快人!他拱手大笑,以后咱们两家便是邻里,有难处尽管开口!我笑着邀他入座,看他呷了口龙井,眼角的褶子都舒展开来。

檐角的灯笼亮了,映着满室的茶香与人声。我望着柜台后渐渐堆高的银锭,又看了看墙上新添的产业图——除了茶肆,城郊的糖坊已在洽谈收购,城东的布庄也托人去寻铺面。这汴京的烟火气里,藏着数不尽的商机,而我这个大东家,才刚把脚站稳呢。紫檀木书桌上摊着泛黄账册,青瓷笔洗里插着狼毫。窗外忽然传来伙计的吆喝,说是绸缎庄新到的云锦被抢订一空。我放下刚画完最后一笔的《江南商路图》,图上朱笔圈出的漕运码头正冒着热气——那是今早刚和漕帮谈妥的航线。新纳的账房先生抱着算盘进来,说西市粮行今日的利钱比昨日涨了三成,我却盯着他袖口磨出的补丁出神。忽然想起城南那块闲置的地皮,或许该建座瓷器坊,让景德镇来的老师傅试试新釉色。正待唤人来拟契约,檐角铜铃突然叮铃作响,抬头便见镖师牵着三匹汗血马立在院中,马鞍上驮着的镖箱烙印着我家当铺的银鹿徽记。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越过雕花窗棂,账房先生已捧着账本候在门外:东家,昨日绸缎庄进账三千两,漕帮新运的茶叶已入仓。你放下手中的青瓷茶盏,指尖轻叩紫檀木桌——这是你执掌家业的第三年,从苏州巷尾的小布庄到如今贯通南北的商路,每一枚铜钱都浸着你的决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