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落定。
一周后的黄昏,阵山市老小区里弥漫着炖菜的香气。
赵秀英翻炒着锅里的土豆块和五花肉。
金黄的土豆边缘微微焦脆,裹着油亮的酱汁,肥瘦相间的五花肉被炖得软烂,浓郁的香味霸道地钻出厨房,传入小区每一寸角落。
“老韩,鱼鳞刮干净点,别留腥味啊。”
赵秀英头也不回地喊了一声,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知道了知道了!啰嗦!”
韩德贵蹲在厨房门口的小板凳上,粗糙的大手死死按住鱼身,另一只手握着菜刀,笨拙却用力地刮着鱼鳞。
他眉头紧锁,眼神却时不时瞟向客厅,带着一种近乎屏息的关切。
客厅里,电视机开着,放着新闻。
韩梅蜷在沙发里,瘦小的身体几乎陷了进去。
一周了。
距离那个审判夜,已经过去了一周。
张传金那张涕泪横流、磕头求饶的脸,在韩梅脑子里闪了一下,随即被更清晰的画面覆盖。
医院ICU的探视窗,隔着冰冷的玻璃,她看到那个曾经把她当沙袋打的男人。
现在全身插满管子,脸上缠着厚厚的纱布,左眼的位置是一个凹陷的、裹着渗血纱布的黑洞。
他昏迷休克,只有心电监护仪上微弱跳动的曲线证明他还活着。
护士说,送来的时候,他喉咙里还嗬嗬地喊着“离婚…快离婚…别杀我…”。
离婚证就放在沙发旁边的茶几上。
一个薄薄的、印着夏国龙旗的红本子。
韩梅没去碰它,只是看着。拿到它的时候,没有想象中的狂喜,只有一种溺水之人终于被拖上岸的、虚脱般的茫然。
纠缠了她几年、如同附骨之蛆的噩梦,就这么…结束了?
以一种她做梦都不敢想的、雪淋淋的方式。
厨房里,赵秀英关了火,把炖得喷香的土豆红烧肉盛进一个印着牡丹花的白瓷碗里。
她端着碗走到客厅,轻轻放在茶几上,挨着那本离婚证。
赵秀英没说话,只是用围裙擦了擦手,然后坐到韩梅身边,伸出手,轻轻握住了女儿冰凉的手。
韩梅的手微微一颤,没有躲开。
电视机里,新闻还在继续。
女主播的声音清晰传来:
“…本台最新消息。议会于今日凌晨紧急通过《刑珐》修正案草案。草案针对刑珐第260条进行了重大修订…”
韩梅失焦的目光,终于缓缓聚焦在屏幕上。
“…草案首次明确,家庭报力行为,不再以‘家庭内部纠纷’简单定性,其性质等同于故意伤害最,量刑标准应与故意伤害最一致。”
女主播的声音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严肃和力量:
“…草案明确,将大幅上调虐待最刑罚,情节恶劣,致被害人重伤、残疾或死亡的,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甚至死刑。”
“…同时,草案同时,宣布废除离婚冷静期制度,单方提出离婚诉讼,珐院经形式审查后,应于七日内立案,并优先排期审理。
并且在刑诉中,设立家报案件举证责任倒置条款,施报方需自证清白,降低受害者举证门槛。
明确规定,因遭受家庭报力而提出离婚诉讼的,珐院应当优先受理,简化程序。
在充分保障受害者人身安全的前提下,依珐及时作出判决,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
……
“…草案还要求,机关在接到家报报案后,必须第一时间出警,制止报力行为,固定证据,并依法对施报者采取强制措施。严禁以‘家务事’为由推诿、调解。”
韩梅呆呆地看着。
最高…死刑?
废除…冷静期?
第一时间…出警?
主持人严肃而庄重的声音,清晰地传遍了千家万户。
这一刻,所有看到新闻的人们,所有曾经历过过家报阴影的人们,都屏住了呼吸。
“家报就是故意伤害,最高死刑。”
“举证倒置,他们…他们要自己证明没打人?”
“他们…他们再也跑不掉了!”
“改了!真的改了!”
电视机前,无数个韩梅、王桂芬、王秀梅…她们和家人抱在一起,她们哭成一团!
哭声中,是积压了太久的委屈和痛苦,更是前所未有,如同火山喷发般的喜悦和解脱。
这些词,每一个都像重锤,狠狠砸在们麻木的心上。
她们曾经多少次抱着被打肿的脸、流血的嘴角,蜷缩在派出所冰冷的椅子上,听着他们无奈地说:
‘两口子打架,这家务事我们也不好管啊…回去好好谈谈吧……’
她们曾经多少次在法院门口,被无数个张传金揪着头发拖回去,听着法官说‘再冷静冷静,婚姻不易…’?
她们曾经多少次在深夜,捂着被打伤的眼睛,听着骨头断裂的声音,绝望地想:为什么没人管?为什么没人救我?
现在。
殴打亲人,老婆、孩子、父母,和拿刀捅路人一样,是故意伤害?要坐牢?甚至…偿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