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盛王朝,天启十八年,九月十七,辰时。
北疆边境的土路上,一辆不起眼的商队马车正慢悠悠地前行。车帘掀开一角,叶青探出头,看着远处被黄沙半掩的黑沙堡轮廓,忍不住对身边的亲卫调侃:“你说这‘黑鸦’要是知道咱们扮成卖茶叶的,会不会真跟咱们买两斤?毕竟守着这么个风吹日晒的破堡,喝口热茶也算是奢侈了。”
亲卫强忍着笑意:“主公,咱们是来探查粮草的,您就别拿这事开玩笑了。再说,这茶叶还是从青州府库调的,要是被陈将军知道您用来装样子,怕是要跟您算‘滥用军需’的账。”
“调?那叫‘专项物资合理分配’。” 叶青挑眉,从怀里摸出一小包茶叶凑到鼻尖闻了闻,“等查清黑沙堡的底细,拿下那三千石粮草,这点茶叶钱算什么?到时候让陈将军多给你记两功,不比纠结这点小事强?”
两人正说笑间,前方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叶青立刻放下车帘,透过缝隙警惕望去 —— 五个穿着短打的汉子骑马而来,腰间都别着寒光闪闪的短刀,眼神像鹰隼似的扫视着马车,看打扮正是燕王派来的密探。
“得,正主没见着,先遇上‘拦路虎’了。” 叶青压低声音,对亲卫使了个眼色,“一会儿你别搭话,看我怎么把他们‘忽悠’过去。”
马车刚停下,一个满脸络腮胡的密探就大步走过来,伸手拍了拍车辕,语气粗声粗气:“你们是干什么的?往黑沙堡去做什么?”
叶青掀开帘子,瞬间换上一副憨厚老实的笑容,手里捧着茶叶包递过去:“这位爷,我们是青州来的茶商,听说黑沙堡里人多,想过来卖点茶叶混口饭吃。您看,这都是上好的龙井,您要不要尝尝?味儿正得很!”
络腮胡密探没接茶叶,反而往前凑了凑,盯着叶青的脸打量:“青州来的?最近青州不太平,到处都是兵,你们还敢往北疆跑?不怕把命丢在这儿?”
“嗨,这不也是没办法嘛。” 叶青叹了口气,语气带着几分委屈,眼眶还故意红了红,“家里还有老母亲卧病在床,等着钱抓药呢。要是不出来跑生意,娘的病就没救了,咱们就是小本买卖,只卖茶叶,别的啥也不管,绝不给各位爷添麻烦。”
他一边说,一边偷偷从怀里摸出一小块银子,趁络腮胡密探不注意,飞快塞到他手里,声音压得更低:“这位爷,您就行行好,放我们过去吧。这点小意思,您拿去买壶酒喝,暖暖身子。”
络腮胡密探掂了掂手里的银子,脸上的警惕明显少了几分。他探头往马车里看了看,只见里面堆着满满当当的茶叶箱,没什么异常,再看叶青那副可怜巴巴的样子,终于松了口:“行吧,不过黑沙堡里的人脾气爆得很,你们少说话,卖完茶叶赶紧走,别在里面瞎逛。”
“哎,谢谢爷!谢谢爷!您真是大好人!” 叶青连忙点头哈腰,等密探们骑马走远了,才收起脸上的委屈,对着亲卫眨了眨眼:“你看,对付这种人,软的硬的都不如银子管用。再说咱们这茶叶也是真的,不算骗他们,顶多算‘善意的伪装’。”
亲卫忍不住笑出声:“主公,您这变脸的功夫,要是去唱戏,准能成角儿。刚才您那委屈的样子,我都快信了。”
“这叫随机应变,懂不懂?” 叶青挑眉,重新放下车帘,“走,咱们去黑沙堡里瞧瞧,看看‘黑鸦’的粮草到底藏在哪儿。”
马车慢悠悠地进了黑沙堡。堡内一片荒凉,土路上满是碎石,两旁的房屋大多破破烂烂,只有几个穿着黑衣的人在来回巡逻,腰间都别着刀,眼神警惕地盯着过往的人。路边还堆着不少鼓鼓囊囊的粮草袋,上面没标任何字样,一看就是怕被人认出来。
叶青一边跟巡逻的黑衣人点头哈腰,一边悄悄观察四周 —— 黑沙堡的西北角有一座高墙围着的院子,墙头还插着不少尖刺,门口有四个黑衣人守着,手里都拿着长枪,一看就是重要之地。
“看来粮草就在那儿了。” 叶青对亲卫低声说,“一会儿我借口去茅房,趁机绕到西北角看看情况,你在这儿跟巡逻的人周旋,要是有动静,就假装跟他们吵架,吸引注意力。”
亲卫刚点头,一个穿着青色长衫、手里拿着账本的人就走了过来,对着叶青拱手道:“这位老板,我是黑沙堡的账房,听闻你们是来卖茶叶的?我们堡主想多买些,不知老板愿意不愿意?”
叶青心里一动 —— 这账房看着文质彬彬,说话却滴水不漏,说不定就是 “黑鸦” 的心腹。他立刻堆起笑容:“愿意!当然愿意!账房先生,咱们的茶叶一斤十文钱,要是买得多,还能给您算便宜点。不过我看你们堡里有不少粮草,是不是准备做什么大买卖啊?”
账房先生眼神闪烁了一下,很快又恢复平静,笑着打哈哈:“都是些普通的粮草,没什么大买卖。老板要是愿意卖,就跟我去账房算算账,咱们把数量定下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