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八月十三,寅时。
望海镇的海面被浓得化不开的晨雾裹着,墨色浪涛拍击码头石阶的声响,像被棉花裹住似的,闷闷地传进镇里。咸腥的海风卷着渔户家的炊烟,本该是清晨的闲适,却因码头边那片黑压压的人影,添了几分令人心悸的肃杀 ——6000 名士兵列阵而立,5000 神机营精锐在前,1000 新兵营战士在后,盔甲的冷光在雾中隐约闪烁,连呼吸都整齐得像一块绷紧的弦。
码头的防御工事不是临时夯筑的土垒,而是用青溪县送来的青石板砌成的矮墙,高约一人,宽可容两人并行,正好能让士兵半蹲在后面射击。上官燕身披玄铁软甲,重剑斜挎在背,靴底踏在石板上,发出清脆的 “笃笃” 声。她沿着工事来回巡视,目光扫过前排的神机营战士,嘴角带着一丝笃定 ——5000 神机营,那是这个时代顶级战力的精锐,别说区区几百倭寇,就算再来一倍,也够他们喝一壶的。
“都按阵型站好!500 人一排,前后错开五步!” 上官燕的声音穿透薄雾,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前排火枪队瞄准海面,中间长刀队护着两侧,后排新兵跟紧,看清楚怎么配合 —— 这不是演练,是让你们看看,真正的精锐怎么打倭寇!”
前排的神机营战士立刻调整阵型,500 人站成一排,每个人之间隔着一步距离,枪口稳稳架在石板墙上,黑洞洞的枪口对准雾蒙蒙的海面。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握枪的姿态如雕塑般稳定,在这片肃杀的战前氛围中,整个队伍透出一股令人生畏的纪律感与专业性。6000 人的阵仗,像一片黑色的森林,从码头延伸到镇口,连风吹过盔甲的声响,都带着一股令人安心的气势。
“主公来了!” 有人低声喊道。
叶青身披绯色钦差官服,腰间的尚方宝剑悬在左侧,剑柄上的鎏金纹饰在晨雾中泛着淡光。他走到工事顶端,目光扫过 6000 名士兵,心里涌起一股强烈的自信 —— 作为现代人,他太清楚 “兵力碾压” 的优势了,5000 精锐加 1000 新兵,对付几百倭寇,根本就是 “降维打击”,唯一的麻烦,就是雾天影响视线,怕倭寇不敢上岸。
“情况怎么样?” 叶青问上官燕。
“6000 人已按 500 人一排的阵型布防,火枪队在前,长刀队在后,两侧各留 500 人警戒。” 上官燕低声道,“渔户说倭寇快船快到了,就是雾太大,怕他们看不清咱们的阵仗,不敢上岸。”
叶青点点头,指尖摩挲着剑柄。他想起现代战争里的 “心理威慑”,6000 人的兵力,就是最好的威慑武器。“让两侧的警戒队把‘神机营’的大旗举起来,再让战马嘶几声,让倭寇知道,咱们早等着他们了。”
上官燕立刻照办。两侧的战士将黑色的 “神机营” 大旗插在石板墙上,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红漆写的 “神机营” 三个字,哪怕在雾中也格外显眼。战马被牵到阵前,战士们轻轻拍了拍马脖子,战马仰头嘶鸣,声音穿透薄雾,像一声响亮的警告。
就在这时,雾中传来 “哗啦、哗啦” 的划水声,越来越近,越来越急。
“来了!” 士兵毫不紧张,手指扣在扳机上。
雾中的黑影渐渐清晰,十几艘倭寇快船朝着码头冲来,船两侧的划桨手光着上身,黝黑的皮肤上刻着刺青,嘴里喊着听不懂的嘶吼。最前面的快船上,一个身材魁梧的倭寇站在船头,手里握着倭刀,指着码头的方向,像是在指挥冲锋。
“哼,还真敢来。” 叶青冷笑一声,“上官,下令吧。”
“火枪队准备 —— 开火!” 上官燕的声音响起。
前排 500 人的火枪队同时扣动扳机!“砰砰砰 ——” 枪声像炸雷似的在码头响起,密集的子弹穿透薄雾,朝着倭寇的快船飞去。有的子弹击中船板,“笃” 的一声嵌进木头里,溅起细碎的木屑;有的子弹直接击中划桨手,划桨手惨叫一声,掉进海里,快船的速度顿时慢了下来。
倭寇的快船还没靠近岸边,就被打得乱了阵脚。站在船头的魁梧倭寇 —— 后来知道是松井一郎的副手武田,看着眼前的阵仗,眼里满是震惊。他原本以为望海镇只有几百守军,可现在才看到,码头上黑压压的全是人,500 人一排的阵型,一眼望不到头,黑色的大旗在风中飘扬,那是神机营的标志!
“怎么会有这么多人!” 武田失声喊道,手里的倭刀差点掉在地上。
快船还在往前冲,可火枪的子弹像雨点似的飞来,越来越多的倭寇被击中,掉进海里。有的快船船板被打穿,海水灌进船里,开始下沉。
“大人,倭寇要掉头!” 上官燕喊道。
叶青看着雾中慌乱的快船,心里没有丝毫意外。6000 人的兵力,500 人一排的密集防御,别说倭寇上岸,就算靠近岸边都难。“让火枪队再射一轮,把他们的快船打沉几艘,让他们知道厉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