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古称通州,地处中国西南地区,
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大巴山南麓!
北高南低,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山地、丘陵相间分布,宽缓谷地及缓丘平坝为主,地貌复杂多样,
今南明时期隶属夔州府,领东乡、太平2县,
达州知所位于东乡县境内的宣汉县以南的达州城!
大西十万残军,自去年十一月从顺庆府南充县凤凰山,东进夔州府后,
就先后攻克了夔州府西部和中部的达州、宣汉、太平、新宁、梁山、万县、开县、城口之地,
而西面靠近保宁府、顺庆府的达州城,为大西军的中军所在地,
此刻一场决定大西军未来发展方向的军事会议,正在紧张而激烈的进行之中!
参加会议的人员有,且只有四人,
分别为,大西军此刻名义上的一把手,张献忠四大义子之首的孙可望!
和排行第二、三、四的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四人!
会议之所以激烈,主要是四人关于大西军出路的考量,意见不同,
此刻只听老大孙可望,高声道,
“我的意见是,我大西朝乃是义父和我等兄弟们,好不容易辛苦建立开拓出的王朝,乃是我等兄弟们辛苦奋斗数十年的成果,
今,义父虽然不在了,但义父他老人家留下的大西朝,决不能亡,要继续保持独立性!
即不投效南明,更不投降满清,要独立自主发展,
我们要打出来,离开四战夔州之地,重新寻找一个有发展空间的地区,发展壮大我大西朝,
继续和满清、南明争夺天下!”
孙可望说完后,跟班老四艾能奇立刻表态道,
“大哥说的对,我全力支持大哥的看法,
宁**头不做凤尾,
自己单干,何必受制于人!”
“哈哈哈哈……,大哥你说的好听,
如今我大西朝所控制下的夔州府西部之地,面积不足一府之地,人口不足二十万,军队不足十万,养兵都是问题,
且东、南两面的夔州奉节和重庆府,有南明数十万大军驻守,
西、北两面的兴安府、汉中府、保宁府、顺庆府,四府之地则是满清数十万大军驻守,
就凭我等兄弟,如今麾下这刚吃了败战,粮草不足,且不足十万的残军,想要离开此地谈何容易,
退一步说,即使侥幸离开此地,又到哪里去寻找那,可以作为我等兄弟发展壮大之地呢,
如今天下大势,是南明、满清,中分天下!
满清占据长江以北的辽东、蒙古、黄河、淮河等中原之地和四川嘉定——重庆——顺庆——保宁以北之地,
而南明,则占据长江以南之地和四川嘉定——重庆——顺庆——保宁一线以南之地,
如今,天下汉地一十三省,已经被满清、南明,两朝所瓜分完毕,
中原之地,已经没有了我大西朝立足之地,
莫非大哥和四弟,要去边缰,做那化外之人,
哈哈……,若真如此,那兄弟我,定不会跟随!”
刘文秀说到此处,看了孙可望一眼,见他脸色淡然,看不出其内心之中的真实想法,
继续说道,
“即使我等兄弟现在占领的夔州府西部之地,
也是因南明、满清双方刚刚大战之后,精力有限,无暇顾及,
一旦双方恢复元气,必然会派出强军前来消灭我等兄弟,
两朝都有大军百万之众,我等兄弟四人,手下所控制的大军,不足十万,
两方,谁也打不过,
投降是唯一的选择,
只是满清乃是异族,又和我等兄弟有杀义父之仇,自然不能投降满清,
况且还有义父临终之前反清复明之遗命在,
那唯一的出路,只有学习那大顺朝李过等人投降南明,
如此,我等兄弟既能有一个出路,还能继续跟满清死战,为义父报仇,
何况义父和我等兄弟本来就是大明之子民,
以前之所以起事,乃是全因为崇祯小儿无道,民不聊生,不得不如此,
而今那南明隆武帝朱慈璧,自继位到今,两年以来,
任用贤臣,大力发展海外远洋贸易,藏富于民,又不加税,
还派大军北伐南京,收复旧都,
文韬武略,样样不差,乃少有之名君!
如今其治下南明百姓,生活还算不错,
虽不说家家有余粮,但只要辛苦劳作,还是能养活自己和家人的,
如今百姓生活又有了希望,谁又会愿意继续跟随我等兄弟起事呢,
故,我朝继续义父的那一套流寇作战,已经失去了百姓之支持,
没有百姓之支持,我等兄弟,即使离开此地,又谈何发展,
人只会越打越少,失败就必将会是注定的,
故,弟我的建议是,立刻派人出使南明,放弃大西朝之称号,学习大顺余部李过等人,全力投效南明隆武帝,
小弟相信以隆武帝之雄才大略,必然不会亏待我等兄弟,最低也可如李过等人一样封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