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蒙德的越野车刚消失在街角,印刷厂内的气氛瞬间从“热情接待”模式切换为“紧急战备”状态。
“快!老教授,孙倩,我们一起研究厂长的笔记和U盘!”林刻几乎是立刻转身,语速飞快,“赵刚,带人把大门彻底加固!李小明,带你的人继续搜索,这次重点是寻找任何可能与发电机、电池、或者能源相关的东西!哪怕是半截电线都不能放过!”
“明白!”众人齐声应道,立刻分头行动。
林刻、老教授和孙倩迅速围拢到一台相对干净的工作台前,打开了那本厚重的皮革笔记和连接U盘的笔记本电脑。
笔记的后半部分果然如同宝藏。厂长的字迹虽然潦草,但记录详尽:
《简易陷阱与预警装置制作》:利用铁丝、弹簧、空罐子等制作绊索、声响报警器,甚至还有一个利用废弃油墨和化学品制作简易燃烧瓶的配方(附带了巨大的警告标志)。
《印刷厂结构弱点与加固方案》:详细标注了厂房几个相对薄弱的连接点和承重结构,并给出了用现有材料(钢梁、废弃机器零件)进行加固的最佳方法。
《水资源收集与净化(应急篇)》:不仅包含了老教授提到的多层过滤,还详细记录了如何收集雨水、如何利用大型印刷机的冷却系统改造为储水罐,甚至如何检测水中常见毒素的土办法(比如用银饰或特定植物汁液变色反应)。
最重要的一部分:《“摇篮”协议详解与后门操作指南》:厂长果然留了一手!他详细记录了自己是如何通过物理跳线和修改固件代码,强行将协议加密等级从“军用级(AES-256)”降级到了“玩具级(RSA-128)”,并且植入了一个隐蔽的触发式停止指令!但这个指令需要极高的权限和特定的物理操作(短接主板上的两个特定测试点)才能激活,远不是软件层面能解决的。他之所以没完全关闭,是担心彻底失去这最后的希望火种。
“天才!简直是天才!”老教授看得如痴如醉,激动地拍着桌子,“这位厂长是个被印刷事业耽误的生存大师和硬件黑客!”
孙倩则更关注U盘里的《生存指南(城市篇)》,里面除了笔记的电子版,还有大量精心整理的图文资料:
本地可食用植物与危险毒物图鉴(附清晰照片和采摘处理方式)。
常见变异生物特性与应对策略(虽然只是灾难初期的观察,但极具参考价值)。
城市地下管道与避难所分布草图(标注了几个可能的安全屋和物资点)。
基础医疗救护知识(从伤口缝合到骨折固定,非常实用)。
“这些资料太宝贵了!”孙倩兴奋地说,“能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减少无数不必要的伤亡!”
林刻快速浏览着,大脑飞速运转。厂长的遗产远超预期,不仅提供了生存知识,更关键的是提供了应对“摇篮”协议和工程师兄弟会的关键信息!
“厂长留下的后门操作太复杂,而且需要拆机,风险太大。”林刻迅速判断,“我们的最优解,还是在UPS断电、协议自动停止前,做好万全准备,应对可能到来的任何情况。”
就在这时,李小明连滚带爬地跑过来,脸上又是灰又是汗,却带着兴奋:“刻哥!教授!有重大发现!”
他手里捧着几个满是油污的零件——一个烧得焦黑的小型电机转子,一捆还算完整的粗铜线,还有几块巨大的、沉重的铅酸电池!虽然外壳破损,但电极似乎还算完好。
“我们在后院一个废弃的物料间里找到的!好像是厂里以前给大型印刷机备用的应急电源的一部分!电池好像还能有点电!”李小明气喘吁吁地报告。
老教授立刻上前检查,眼睛放光:“铅酸电池!虽然老旧,但如果电解液没干涸,或许还能抢救一下!还有这电机和铜线……如果能找到磁铁和轴承,我们或许能尝试……造一个手摇或者脚踏发电机!”
“脚踏发电机?”赵刚也凑了过来,一脸不可思议,“这玩意儿我只在历史书上见过!”
“别小看老技术!”老教授来了精神,“原理简单,结构也不复杂!有了稳定的低速机械能,配合这些铜线和磁铁(厂里找替代品),就能产生可观的电流!虽然效率低,但给UPS充电,维持最低限度的照明和……那台电脑的运行,或许足够了!”他指了指二楼配电室。
希望之火再次燃起!虽然只是微弱的火苗!
“立刻动手!”林刻当机立断,“老教授,您负责技术指导!赵刚,你带人负责找材料、出力气的活!李小明,阿哲,你们给教授和刚哥打下手!孙倩,继续整理医疗和生存资料,尽快教给大家!”
整个印刷厂瞬间变成了一个嘈杂但充满生机的作坊。老教授拿着粉笔在地上画着简易的发电机结构图,赵刚带着人吭哧吭哧地拆卸废弃机器寻找可用的轴承和铁件,李小明和阿哲则忙着清理铅酸电池表面的污垢,检查电解液(虽然味道刺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