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甬道倾斜向下,光滑得不可思议。我们几乎是被那柔和而强大的能量流裹挟着,滑入一片更加耀眼的白光之中。
失重感很快消失,双脚落于实处。
强光渐褪,我们发现自己站在一个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巨大空间里。这里不像天然洞穴,更像一个被遗忘的、宏伟得超乎想象的地下殿堂。穹顶高远,看不到尽头,仿佛自有天光,洒下柔和均匀的光晕,照亮一切。空气温暖而清新,带着雨后泥土和某种不知名植物的淡雅香气,吸入肺中,竟让身上的伤痛和疲惫都减轻了几分。
脚下是光滑如镜的白色玉石般的地面,镌刻着与石门上类似的、却更加复杂精妙的古老纹路,这些纹路中仿佛有液态的光芒在缓缓流动,如同这个巨大空间的脉搏。远处,矗立着无数巨大的、晶莹剔透的水晶簇,它们并非静止,而是在以某种缓慢而玄奥的节奏呼吸般明灭着,与地面流淌的光辉交相辉映。
空间的中心,是一棵……无法定义的“树”。
它并非由木质构成,更像是纯粹能量与某种结晶体的聚合体,巨大无比,根系深深扎入发光的地面,主干向上融入穹顶的光源,枝叶则是由无数流淌的光丝和细微闪烁的符文组成,缓缓摇曳,散发出浩瀚而仁慈的生命气息。这棵“光之树”是整个空间能量流动的核心,也是光明的源头。
我们之前感受到的温暖、纯净的能量,皆来源于它。
“这是……什么地方?”守陵人喃喃自语,她肩头的伤口在光芒照耀下,渗血的速度似乎明显减缓了。她警惕地环顾四周,但眼神中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撼,而非面对敌人时的锐利杀意。
我体内的异能前所未有地活跃,那微弱的火苗不再是无根之萍,而是如同溪流汇入大海,自然而然地与周围环境共鸣、流转。空间感知的范围扩大到了近十米,而且异常清晰,甚至能模糊“感觉”到能量流的走向。尝试存取物品也变得更加顺畅,几乎心念一动即可完成,范围似乎也扩展了少许。
这里的环境在滋养着我,或者说,在滋养着“钥”的力量。
“像是……一个庇护所。”我低声回答,目光被那棵光之树牢牢吸引,“或者……一个……‘净化’之地。”我想起了壁画上先民崇拜的、类似神经网络的光状事物。
我们小心翼翼地向前探索。地面一尘不染,除了那些发光的纹路和水晶簇,看不到任何杂物,也没有任何生物活动的迹象,只有无边无际的寂静和温暖的能量流动。
走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我们靠近了那片巨大的水晶林。离得近了,才发现这些水晶簇内部并非完全通透,许多里面似乎封存着东西!
有的封存着古老的、样式奇特的兵器或工具,有的封存着卷轴或书本状的物品(但材质非纸非帛),更多的水晶簇内部,则是……人影!
那些人影穿着极其古老的服饰,面容安详,如同沉睡,身体被纯净的能量晶体包裹,仿佛时间在他们身上静止了。他们的数量之多,一眼望不到头,沉默地矗立在这片光辉之地,形成一片令人心悸的、静谧的碑林。
“这些是……”守陵人手指抚过一块封存着一位女性的水晶,眼神惊疑不定,“是那个消失部落的先民?他们把自己封存在了这里?”
为了躲避地上的灾祸?还是为了守护什么?
答案似乎就在前方。
在水晶林的中心,也是最靠近那棵巨大光之树的地方,矗立着一座完全由流动白光构筑的碑。碑上没有文字,只有不断变幻的、如同星河漩涡般的图案。
当我靠近这座光碑时,异变发生了。
我体内的力量不受控制地涌出,与光碑连接在一起!
嗡——!
眼前的景象瞬间变化!
不再是寂静的地下殿堂,而是无数纷至沓来的画面和信息流,但不同于三生石那暴力直接的灌输,这次更像是一种温和的、引导式的共鸣与阅读。
起源:这片土地之下,沉睡着一个古老而强大的能量脉络节点(或许就是日军所谓的“龙脉”之一部分)。远古的先民发现了它,并在此建立了与能量共存的文明。他们称这核心为“生命之树”或“源初之光”,它维系着地脉的平衡,滋养万物,也拥有净化和排斥“暗秽”的特性。
灾祸:然而,大地并非只有光明。在极深的地底,伴随着地质活动与无尽的负面情绪堆积,诞生了“旧日之影”——它是怨念、憎恨、恐惧等一切负面情绪的聚合体,如同能量的癌变,本能地渴望吞噬一切光明与生命。它与“生命之树”是截然相反、相互克制的两极。
牺牲与封印:古老的先民无法彻底消灭“旧日之影”,倾全族之力,借助“生命之树”的力量,将其强行封印镇压在地底最深处。但代价是巨大的,他们的文明耗尽,幸存者大多选择将自身封入能量水晶,一方面减少对“生命之树”的能量消耗,另一方面也成为封印的一部分,以自身纯净的意识场加固对“旧日之影”的压制。这座地下殿堂,便是封印的核心阵列,也是最后的庇护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