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文娱:从平行世界抄作业 > 第91章 西湖风荷,越剧新腔

杭州的暑气裹着荷香,扑在人脸上像块温软的锦缎。岳川蹲在西湖边的石阶上,盯着满池接天的莲叶发呆,指尖无意识地划着水面,惊得一群红鲤甩着尾巴躲开。

“喂,再戳鱼要收费了。”夏晚晴提着袋刚买的定胜糕走过来,塑料袋窸窣作响,“老板说这是老字号,甜而不腻,比你昨天吃的桂花糕正宗。”

岳川抬头,嘴里还塞着半块糕,含糊不清地指远处的雷峰塔:“你说白素贞要是知道,现在有人拿她的故事写电子乐,会不会从塔里爬出来打鼓?”

陆哲抱着吉他坐在旁边的柳树下,闻言立刻拨了段急促的和弦:“哎?这个可以有!‘千年等一回’配个贝斯重音,前奏用越剧的尺调腔起头,肯定——”话没说完,就被飞来的一片荷叶砸中脑袋。

“在西湖边说这个,小心被白娘子的粉丝扔湖里。”周曼举着刚买的景区地图,正研究“文脉守护计划”的杭州站点,“前面就是‘小百花越剧院’,听说有位傅派传人,唱《白蛇传》的‘断桥’能让台下哭成一片,咱们去碰碰运气。”

凌薇的相机镜头早对准了湖心亭,荷叶缝隙里漏下的阳光在亭顶鎏金,像撒了把碎钻。

“你们看那艘画舫,”她突然压低声音,“有人举着手机对着咱们拍,不会是认出来了吧?”

众人赶紧往柳树后缩。来之前民宿老板娘就说,杭州人爱“品”,不管是茶还是人,要是被当成“走马观花的明星”,怕是要被老茶客们围着念叨“不懂风雅”。

好在岸边游客多,荷风又急,没人细究。

他们跟着人流往苏堤走,岳川看着满池荷花,突然停下脚步,指着一朵刚绽开的粉荷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诗写的不就是现在吗?”

旁边一个写生的老太太手一抖,画笔在宣纸上洇出个墨点。她扶着老花镜打量岳川:“年轻人,这两句听着耳生,是你自己诌的?”

“算……算是灵感吧。”岳川挠挠头,怕说漏嘴,赶紧转移话题,“您看这荷花,红的像火,绿的像玉,比画里还好看。”

老太太哼了声,重新提笔:“好看是好看,就是少了点魂。我们那时候听越剧《梁祝》,祝英台化蝶时,台底下的荷花都像是跟着颤,那才叫真好看。”

这话倒把岳川说愣了。他望着满池荷花,突然觉得手里的定胜糕不香了——老祖宗早就把西湖的美嚼碎了揉进戏文里,他这点“灵感”,不过是拾人牙慧。

转到“小百花越剧院”时,正赶上排演《白蛇传》。

后台的锣鼓点咚咚锵锵,一个穿水袖的旦角正对着镜子练眼神,凤眼微挑,眉间一点胭脂,竟真有几分白素贞的幽怨。

“这是小傅老师,傅云棠。”剧院的工作人员笑着介绍,“咱们院的台柱子,《白蛇传》的‘断桥’段,她能唱得让石头都动心。”

傅云棠转过身,水袖轻轻一甩,声音清润如荷露:“听说几位是来做文化保护的?我倒想请教,现在的年轻人,还听得进‘有缘千里来相会’吗?”

她语气里带着点自嘲,“上周去学校演出,后排的孩子都在刷手机。”

岳川没接话,反而问:“能给我们唱两句吗?就‘断桥’那段。”

傅云棠愣了愣,随即走到台侧,示意琴师起调。

当“西湖山水还依旧,憔悴难对满眼秋”的调子响起,她的水袖随着唱腔翻飞,一个“卧鱼”动作下去,仿佛真的看到了断桥边的白素贞,眼里的泪影比满池荷叶还颤。

后台瞬间安静。陆哲的吉他弦不知何时停了,周曼手里的笔记本滑到地上,凌薇的相机忘了按快门。

“这就是魂。”夏晚晴轻声说,“不是手机能比的。”

傅云棠收了势,额角渗着细汗:“可光有魂不行,得让人愿意看。”

“那就加点新东西。”岳川突然说,“我给你写段新唱词,讲现代人的‘等待’——等地铁,等消息,等一个不会迟到的人,用你的调子唱,说不定孩子们就懂了。”

他拿起桌上的纸笔,唰唰写起来:“‘站台的灯,亮过星子稠,屏幕里的消息,刷了又再瞅,说好的七点,等成了九,风里的人,像块望夫石瘦……’”

傅云棠念了两遍,突然对琴师说:“试试用尺调腔唱。”

当现代的“等待”撞上越剧的婉转,后台的年轻学徒们突然鼓起掌来,有人说:“这词听得懂!像我等外卖的样子!”

有老琴师皱眉:“越剧的词讲究‘雅’,这么白话,不怕砸了傅派的牌子?”

“雅是风骨,不是架子。”傅云棠却笑了,“老祖宗写‘千年等一回’,不也是大白话?能让人听进去,才是真本事。”

当天下午,他们就在剧院的小舞台排起了“新老对唱”。

傅云棠唱“断桥”的经典段落,岳川和陆哲用吉他伴奏,夏晚晴帮着改动作,把水袖的“甩”改成了更利落的“扬”,像现代女孩擦眼泪的样子。

一个来送水的学徒突然说:“我能试试吗?我想唱‘等外卖’那段。”小姑娘脸通红,却唱得字正腔圆,台下的老艺人愣了愣,突然鼓起掌来。

傍晚的西湖,画舫上的越剧声顺着风飘过来。岳川他们坐在岸边的长椅上,看着夕阳把雷峰塔染成金红色。

周曼的手机响个不停,是杭州文旅局的电话,说“岳川念的荷花诗”火了,游客量涨了三成,想请他当代言人。

“代言就算了。”岳川笑着摆手,“把‘文脉守护计划’和景区合作吧,让游客听戏、学诗、画荷花,比拍广告强。”

正说着,几个穿汉服的小姑娘举着荷花灯跑过来,怯生生地问:“您是岳川老师吗?我们刚才在剧院听了新唱词,太好听了!能合张影吗?”

原来早就被认出来了。岳川笑着答应,夏晚晴帮他们调整姿势,凌薇赶紧按下快门。

小姑娘们叽叽喳喳地说,要把新唱词发到网上,让更多人知道“越剧也能很潮”。

离开西湖时,荷香更浓了。傅云棠来送他们,手里拿着本泛黄的《白蛇传》曲谱:“这是我师父传下来的,有几处调子失传了,你们要是有兴趣……”

“我们帮您找人修复!”周曼立刻接话,“再请您去‘文脉计划’的夏令营教孩子,保证把傅派的调子传下去。”

车子驶过苏堤,岳川回头望,满池荷花在暮色里轻轻晃,像无数支举着的灯。

陆哲突然哼起段旋律,是用越剧腔改的《千年等一回》,岳川跟着唱,夏晚晴打着拍子,车厢里的调子混着窗外的蝉鸣,竟有种说不出的熨帖。

“下一站去哪?”夏晚晴问,手里转着傅云棠送的玉簪,簪头雕着朵小荷花。

岳川摸了摸口袋里那张写着“等外卖”唱词的纸,突然说:“去黄山吧,听说那里的云海能吞掉整座山——该让‘五岳归来不看山’见见世面了。”

陆哲眼睛一亮:“我把‘会当凌绝顶’改成山歌调,用唢呐吹,保证比瀑布还响!”

周曼翻着计划清单,在“资助黄山民间山歌收集”那栏打了个勾:“看来这趟‘找灵感’,得变成‘文化采风马拉松’了。”

车子驶离市区,路边的稻田绿得发亮。岳川望着窗外,突然觉得,所谓的文化,从来不是锁在戏楼里的调子,是能跟着荷风跑,跟着蝉鸣唱,跟着年轻人的脚步变的活物——就像西湖的荷花,年年夏天都开,却总能开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新颜色。

而他要做的,不过是偶尔停下来,把那些藏在风里、水里、戏文里的声音,轻轻捞起来,擦干净,再递给愿意听的人。

比如,到了黄山,或许可以给挑山工写首诗,用最糙的话,讲最韧的劲——毕竟,山水的故事里,从来都不止有风景,还有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