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文娱:从平行世界抄作业 > 第70章 蝶翼振史,琴音觅踪

《梁祝》首映礼定在那座仿古书院里,月光透过雕花窗棂,在青石板上洒下细碎的光斑。

岳川穿着件月白色的长衫,袖口绣着两只缠缠绵绵的蝴蝶,站在台前有点发愣——台下不仅有观众,还有几位捧着古籍的白发老者,是历史学会特意派来的“监考官”。

“别紧张,”夏晚晴凑过来,裙摆扫过他的裤腿,带着股淡淡的兰花香,“他们就是来挑刺的,看你这‘新编’的故事,能不能跟史书记载对上。”

岳川心里有底。

为了拍《梁祝》,他翻遍了龙国各地的地方志,还真在《会稽郡志》里找到了蛛丝马迹——“东晋永和年间,有祝氏女,易男装游学,与梁生善,后合葬于鄮城”,后面还附着一句“时有蝶聚墓上,三日不散”。这些零星记载,足够他把《梁祝》的“创作”说得合情合理。

电影开场,当祝英台女扮男装走进书院,台下的老者们突然坐直了身体。

有位戴老花镜的教授,举着放大镜对着屏幕,嘴里念念有词:“哎?这襕衫的款式,倒真像出土的东晋陶俑上的样式……”

随着剧情推进,惊叹声越来越多。

当拍到英台给山伯塞桂花糕的细节,历史学会的会长突然拍了下大腿:“《吴地岁时记》里提过,东晋学子有‘分糕寄情’的习俗,岳川这小子,连这都考据到了?”

电影放映到“化蝶”段落,小提琴协奏曲响起时,台下的老者们竟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

散场后,会长握着岳川的手,激动得直哆嗦:“好小子!你这哪是编故事?你是把史书里的字,给唱活了!”

更意外的是,首映礼刚结束,考古研究所就发来消息——他们在鄮城(今宁波)的一处工地,发现了两座并排的东晋墓葬,墓志铭上隐约能看到“梁”“祝”字样,墓顶的砖缝里,还残留着类似蝴蝶翅膀的磷粉痕迹。

“这就是最好的宣传!”周曼把考古现场的照片甩在桌上,“历史学会已经发声明了,说《梁祝》的细节与考古发现高度吻合,建议将其列为‘文化修复工程’的范本!”

#梁祝 考古实锤# 的话题直接屠榜。

连之前黑《梁祝》的王总,都在采访中含糊其辞:“嗯……岳川老师在历史考据方面,确实下了功夫……”《校园甜宠日记》的排片量一降再降,有影院经理偷偷联系周曼:“能不能给《梁祝》加场?观众排着队买票呢!”

这天傍晚,岳川带着夏晚晴和林墨,去考古现场看热闹。

挖掘机正在小心翼翼地清理墓道,考古队员拿着小刷子,一点点扫去砖上的尘土。

岳川蹲在警戒线外,看着那些带着岁月痕迹的砖块,突然说:“我想起首曲子。”

他捡起根树枝,在地上画了五根琴弦:“史书上说,春秋时有个叫伯牙的人,弹起琴来,能让听的人想到高山流水。

后来他的知音钟子期死了,他就把琴砸了,说‘知音没了,弹琴给谁听’。”

夏晚晴眼睛一亮:“你想‘复原’这首琴曲?”

“不是复原,是‘创作’。”岳川笑着纠正,“就叫《高山流水》,用古琴弹,得弹出山的沉,水的活,还有那种‘知音难觅’的空落落的劲儿。”

林墨蹲在旁边,小声说:“岳老师,您连失传的琴曲都能‘创作’?”

“不是我厉害,是老祖宗厉害。”

岳川用树枝敲了敲地面,“你看这泥土里藏着多少故事?《梁祝》是,《高山流水》也是,我不过是碰巧捡到了钥匙,把它们从土里挖出来而已。”

正说着,历史学会的会长颤巍巍地走过来,手里捧着块刚清理出来的竹简:“岳川你看!这上面刻着‘琴瑟友之’,说不定就是梁祝当年听过的曲子!”

岳川接过竹简,指尖抚过那些古老的文字,突然有了主意:“《高山流水》的首发式,就放这儿吧!搭个台子,用刚出土的古瑟(瑟与琴同属古弦乐器)做背景,让老祖宗也听听,他们的知音,到现在还有。”

消息传出去,古琴界炸开了锅。

有老琴师主动联系岳川:“岳老师,我家传的唐代古琴愿意借您用!得让《高山流水》有把像样的琴!”还有音乐学院的学生,自发组织了“寻音队”,沿着史书里记载的伯牙游历路线采风,说要给曲子加些“山水灵气”。

岳川的日常又忙了起来。白天泡在考古队,和专家们讨论古乐的韵律;晚上就躲在工作室,对着竹简上的残音符号,一点点拼凑《高山流水》的旋律。

夏晚晴有时会来探班,看着他对着一堆古籍抓头发,笑得直不起腰:“你这哪是创作,分明是考古。”

“差不多。”岳川头也没抬,手里转着支铅笔,“你看这‘山’段,得用低音区,慢一点,像老山扎根;‘水’段就得快,高音区飘起来,像水流转弯。最难的是‘知音’那段,要又空又满,像站在山顶喊,有回声,却没人应。”

他突然弹了段手机里的录音,是用合成器模拟的古琴音,开头沉得像闷雷,中间又流畅得像溪流,最后戛然而止,只剩下嗡嗡的余韵。夏晚晴听得发愣:“最后怎么停了?”

“因为子期死了。”岳川关掉录音,“伯牙的琴砸了,声音断了,得留个空,让听的人自己想。”

日常的沙雕时刻也没缺席。这天岳川在工作室熬夜写谱,饿了就煮泡面,因为熬夜的关系手一抖,结果把醋当成酱油倒了半瓶,酸得直吐舌头。夏晚晴视频通话时看到,笑得差点把手机摔了:“岳大音乐家,连酱油醋都分不清?”

“这叫专注!”岳川梗着脖子辩解,突然指着谱子转移话题,“你看这段‘流水’,加段古筝合不合适?像小溪汇入大河……”

《高山流水》的首发式定在考古现场的临时广场上。岳川穿着简单的棉布衣,坐在一把唐代古琴前,身后是刚清理出来的祝英台墓,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当第一个音符响起,全场瞬间安静下来。

琴声时而像巨石坠谷,沉得让人喘不过气;时而像清泉石上流,脆得能滴出水来;到“知音”段落时,突然一转,变得空落落的,像风吹过空荡荡的山谷,带着股子说不出的委屈。

有老琴师听得老泪纵横,说:“这辈子没听过这样的琴曲,好像真的看到伯牙站在墓前,手举着琴,不知道该不该弹……”

《高山流水》的音频上线后,带动了古琴销量暴涨,音乐学院的古琴专业报名人数翻了十倍。

有家长在网上晒孩子练琴的视频,配文:“从《梁祝》到《高山流水》,谢谢岳老师让孩子知道,老祖宗的东西这么好听。”

岳川站在夕阳下,看着那些围着古琴拍照的年轻人,突然觉得,所谓的文化断层,其实没那么可怕。

就像《梁祝》墓里的蝴蝶磷粉,就算埋在土里千年,遇到合适的光,照样能闪闪发亮。

明天,要去拜访那位有唐代古琴的老琴师。岳川摸了摸口袋里的竹简仿制品,上面的“琴瑟友之”四个字,在暮色里仿佛活了过来。他知道,《高山流水》只是开始,还有更多藏在史书记载里的宝藏,等着被重新唤醒。

比如,史书里提到的“秦王破阵乐”,听起来就很适合写成摇滚版,用鼓点敲出千军万马的气势。

岳川嘴角扬起一抹笑,脚步轻快地走向停在路边的车,琴音的余韵还在耳边,像流水一样,蜿蜒向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