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文娱:从平行世界抄作业 > 第291章 巷馆筑暖巢:真工凝匠意,伪利现浅形

槐巷旧仓库的装修队刚进场,就遇到了麻烦——老木货架的横梁断了一根,榫卯处的木头已经朽了,装修师傅皱着眉说:“这架子太老了,要么换新的,要么只能勉强固定,不安全。”

凌薇一听就急了,这货架是当年茶馆的老物件,上面还留着茶客刻的“槐巷”二字,“不能换!换了就没那股子老味道了”。

没等岳川开口,张师傅扛着工具箱就进来了——他早上听说货架断了,特意从家里搬来祖传的木工工具。

“这榫卯我会修,”张师傅摸着断梁,手指划过朽坏的木头,“用老松木补,再用鱼鳔胶粘,外面包层竹编,既结实又不破坏原来的纹路,就像给老架子穿件‘竹编外衣’。”

林野的相机紧紧跟着张师傅,拍他用刨子刨松木的“沙沙”声,拍他用竹丝缠绕榫卯处的细致动作——松木的清香混着鱼鳔胶的黏性,比任何新货架都有温度。

岳川蹲在旁边,帮张师傅递工具,手指不小心蹭到胶,粘得满手都是,“这胶跟咱们拍电影时用的鱼鳔胶一样,粘得牢,还带着点老手艺的劲儿”。

凌薇则在旁边调整展架设计图——原本计划把电影道具摆得整整齐齐,现在她改了主意,让道具“自然散落”:老吴的泡面锅放在货架的角落,旁边摆着半袋没吃完的泡面(电影里的道具);

夏晚晴的断弦吉他斜靠在竹编展架上,弦上挂着粉丝送的小挂饰;甚至“泡面”猫的竹编小窝,也故意放在货架的二层,“像它自己跳上去的,比刻意摆放的更有生活气”。

周曼的对接工作也遇到了小插曲——星娱突然联系文化部门,说想“合作开发”博物馆的周边,提出用他们的明星头像印在竹编上,“保证销量翻倍”。

文化部门的人笑着拒绝:“川晴团队的周边要的是槐巷的烟火气,不是明星的流量,你们的合作提议,跟博物馆的定位完全不符。”

周曼把这事告诉团队时,老吴笑着说:“他们到现在还以为,靠明星就能卖货,根本不懂咱们的周边,卖的是回忆,不是头像。”

粉丝志愿者的到来,让仓库里的热闹又添了几分——之前路演时的小宇,带着自己的“宿舍录音”来当“声音导览员”;

那个在工地路演时帮忙修设备的男生,主动负责调试博物馆的音响;还有很多嘉年华时的粉丝,带着自己手绘的电影卡牌,贴在仓库的“记忆墙”上。

夏晚晴没让他们按流程培训,反而教他们唱《茉莉花》的槐巷调子,“导览时要是紧张,就唱两句,像在自己家一样自然”。

陆哲的“环境音采集”也有了新收获——他录下张师傅修货架的“刨木声”、凌薇改设计图的“笔尖摩擦声”、粉丝志愿者贴卡牌的“胶带撕拉声”,这些声音将和之前的巷声混在一起,做成博物馆的“筹备纪念音轨”,放在入口处的互动区,“游客一进门就能听到,这些‘不完美’的声音,才是博物馆最珍贵的‘背景音’”。

可装修到第五天,又出了个小意外——凌薇设计的竹编门票,王爷爷编了二十个就发现尺寸不对,门票的竹编边缘太窄,容易被掰断。

“这可怎么办?离博物馆试运营只有半个月了!”凌薇看着断了的竹编门票,眼圈红了。

王爷爷却没慌,从工具箱里拿出细竹丝:“咱们把边缘加宽半寸,再编上‘槐树叶’的纹路,既结实又好看,就像电影里修展架一样,改改就好了。”

团队跟着一起帮忙——岳川帮着削竹丝,夏晚晴学着编槐树叶纹路,林野拍他们手忙脚乱的样子,“这段‘门票修复’的花絮,要放在博物馆的‘幕后区’,让游客知道,连门票都有自己的小故事”。

陆哲则把编门票的“沙沙”声录下来,混进“筹备纪念音轨”里,“这样门票不仅能看,还能‘听’到它的制作过程”。

李叔的“馄饨体验区”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他把电影里的旧煤炉搬来,炉口还留着当年的黑灰;馄饨馅按“槐巷老配方”调,加了点虾皮和紫菜,“跟电影里李叔煮的一模一样,让游客能尝到‘电影里的味道’”。

刘奶奶则缝了“馄饨体验”的布贴,贴在煤炉旁的木牌上,字歪歪扭扭的,却比任何印刷体都亲切。

傍晚收工时,团队坐在仓库的临时竹椅上,吃着李叔煮的馄饨。“泡面”猫不知从哪儿钻进来,跳上刚修好的木货架,对着上面的泡面锅嗅了嗅,然后蜷在“自己的小窝”里,打起了呼噜。

林野赶紧扛着相机拍下来,“这就是博物馆的‘吉祥物’日常,比任何宣传都管用”。

周曼掏出手机,对着团队说:“文化部门刚才发来消息,博物馆的试运营定在下周,邀请槐巷的街坊和之前的粉丝先体验;还有,电影公司想在博物馆里设个‘电影周边区’,卖咱们的竹编挂件和纪念票根。”

凌薇立刻点头:“我明天就把门票的尺寸定下来,让王爷爷加快进度;还有周边区的展架,我想编点‘电影名场面’的竹编装饰,比如‘黑暗卖周边’的场景。”

陆哲则说:“我把‘筹备纪念音轨’再优化一下,加进今天录的‘编门票’声和‘泡面’的呼噜声,让它更完整。”

夏晚晴抱着吉他,对着“泡面”猫弹了段轻快的调子,“下周试运营,我要在体验区弹吉他,让游客边吃馄饨边听歌,像在槐巷的老茶馆一样”。

岳川看着眼前的热闹——张师傅在检查修好的货架,凌薇在改门票设计图,李叔在收拾馄饨摊,林野在整理拍摄素材,周曼在对接试运营的细节,“泡面”猫在货架上睡得香甜。

他突然想起电影刚开拍时的场景,那时也是这样一群人,在片场手忙脚乱,却充满了干劲。

突然,仓库的门被风吹得“吱呀”响,一片槐树叶飘进来,落在“泡面”猫的小窝旁。王爷爷捡起树叶,笑着说:“这是槐巷的叶子,来给咱们的博物馆‘认门’了。”

众人都笑了,林野的相机对着这片树叶,拍它在灯光下泛着浅黄,拍它落在“泡面”猫的爪子旁。

周曼看了看时间,对团队说:“明天装修队会来装展架的玻璃,咱们得早点来盯现场;凌薇的门票编完后,要赶紧拿去印刷;李叔的馄饨体验区,也要把食材清单列好,别到试运营时缺东少西。”

岳川点点头,帮李叔把馄饨锅抬到仓库角落,心里清楚,试运营的挑战还在等着他们,但只要这群人在一起,只要槐巷的温暖还在,就没有什么能难倒他们。

“泡面”猫像是被说话声吵醒,伸了个懒腰,从货架上跳下来,蹭到岳川脚边,“喵呜”叫了一声。

林野扛着相机,对着这一幕拍了下来——仓库里的灯亮着,展架的轮廓渐渐清晰,槐树叶的影子落在地上,像一张温暖的网,也像下一章试运营故事的小序曲,在仓库的夜色里,悄悄铺展开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