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文娱:从平行世界抄作业 > 第288章 银幕映人心:真票证实力,伪谣显颓势

电影正式上映当天,槐巷的老茶馆和滨江影院搞了场“同步联动”——老茶馆的戏台银幕和影院的大银幕同时亮起,巷里的街坊坐在竹椅上,捧着李叔的热馄饨;

影院的观众坐在软椅上,手里攥着凌薇设计的“电影纪念票根”,票根上印着“槐巷x影院 一起看电影”的小字,连编号都是按“巷里门牌号”编的。

岳川没去影院的首映礼,反而蹲在老茶馆的第一排,身边是抱着“泡面”猫的王爷爷。

当电影里“黑暗卖周边”的画面出现,巷里的张大爷突然喊:“当时我就在这儿!举着手机给你们照过亮!”

话音刚落,影院那边传来同步的笑声——周曼在影院直播,把巷里的互动实时传过去,两边的观众隔着屏幕互相打招呼,林野的相机一会儿拍巷里晃动的馄饨碗,一会儿拍影院里举起的纪念票根,虚实交织的热闹,比任何首映礼都鲜活。

可上午十点,星娱的“负面通稿”就像约定好一样发了出来:“川晴电影票房造假!业内曝其买空场次,实际观影人数不足三成!”

通稿里附了张“空影院”的照片,是星娱雇人凌晨拍的滨江影院早场(本来就是冷门场次),还伪造了“影院工作人员”的聊天记录,说“川晴买了一百张票,实际就来五个人”。

更狠的是,星娱买了“川晴票房造假实锤”的热搜,水军在评论区刷“抵制假票房电影”“川晴滚出电影圈”,甚至去购票平台恶意刷“一星差评”,说“电影难看,全是水军刷的好评”。

“这群人真是不到黄河不死心!”

周曼在影院接到消息,气得差点把手里的纪念票根捏皱。林野没等她吩咐,立刻扛着相机去拍影院的上座率——镜头里,中午场的影院座无虚席,过道里都站着人;

有观众举着手机拍银幕,票根露在外面,上面的编号“槐巷15号”清晰可见;还有家长带着孩子,手里拿着王爷爷编的竹编星,边看边给孩子讲电影里的故事。

“这些都是铁证,”林野对着镜头说,“星娱的空影院照片,连票根都没有,一看就是假的!”

老茶馆这边,岳川让王爷爷和李叔拿着“观影登记本”,挨个儿给街坊登记——本子上记着每个人的名字、门牌号,还有“是否看过嘉年华”的备注,最后让大家签字按手印。

“星娱说我们买空场次,”王爷爷边登记边笑,“咱们这本子上的手印,比任何数据都真实!”

李叔则把馄饨摊搬到影院门口,喊:“凭电影票根来领热馄饨!让大家看看,是不是真有人来看电影!”

夏晚晴没去控评,反而抱着吉他在影院大厅弹唱——不是提前准备的歌,而是观众点的电影里的片段,有个女生点了《闪光的手机》,她就边弹边唱,唱到“黑暗里的光,是我们一起举着的希望”时,影院里的观众跟着一起唱,声音盖过了手机里水军的差评提示音。

陆哲把这段合唱录下来,发在工作室官微,配文“这就是我们的‘票房’——不是冰冷的数字,是这些跟着唱的声音,是手里的热馄饨,是本子上的手印”。

凌薇则在影院大厅摆了个“票根展示墙”——让观众把自己的票根贴在墙上,旁边可以写一句观影感受。

不到一小时,墙上就贴满了票根,留言五花八门:“带着奶奶来的,她想起了以前看露天电影的日子”“票根编号是槐巷8号,我家就住那儿!”“电影里的泡面猫太可爱了,我家猫也叫泡面!”

这些真实的留言和票根,成了最有力的“反造假证据”。

下午,影院经理主动发了段监控视频——视频里,从早场到午场,影院的上座率越来越高,中午场甚至有人站在过道里看;

镜头扫过座位,每个座位上都有观众,手里要么拿着纪念票根,要么捧着馄饨碗。

经理配文:“川晴电影的票房全是真实观众,星娱的‘造假’言论纯属造谣,我们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更意外的是,很多看过电影的观众自发“反黑”——有人晒出自己的购票记录和观影照片,配文“我是真实观众,电影很好看,星娱别造谣了”;

有人做了“票房数据对比图”,把川晴电影的上座率和星娱改档后上映的电影上座率放在一起,川晴的上座率高达90%,星娱的只有40%;

还有影视博主分析:“川晴的电影票根有编号、有观众留言,星娱的电影连个像样的周边都没有,谁在造假一目了然!”

星娱见势不妙,赶紧撤了热搜,删了通稿,可“星娱恶意造谣”的话题已经冲上热搜第一。

有业内人士爆料,星娱为了打压川晴,不仅买水军刷差评,还试图买通影院工作人员改数据,结果被拒绝;还有星娱的员工私下说,“公司现在慌得很,没想到川晴的电影靠口碑逆袭了”。

傍晚时分,电影的票房数据出来了——上映第一天,票房就破了五千万,上座率稳居第一,评分高达9.2分,远超星娱改档后上映的电影(票房两千万,评分5.8分)。

周曼拿着数据,在影院大厅对团队说:“咱们做到了!没有顶流,没有豪华宣传,靠的就是真实的故事和观众的支持!”

林野扛着相机,拍着影院里的热闹场景——夏晚晴还在弹吉他,观众围着她合唱;凌薇在给新贴的票根盖纪念章;

陆哲在录观众的观影反馈;王爷爷和李叔坐在角落,边吃馄饨边看银幕里的自己,笑得合不拢嘴。

“我要把这段拍进电影的‘票房逆袭’纪录片里,”林野说,“让大家看看,真实的力量有多强大。”

突然,影院的灯光闪了闪,银幕画面顿了一下——是设备出了点小故障。

没等工作人员跑过来,有个穿校服的男生就喊:“我会修!我以前在学校的放映室帮过忙!”他跑上操作台,熟练地调试着,旁边的观众给他递手电筒,还有人喊:“别慌!我们等你!”

岳川看着这一幕,突然想起电影里“电线被剪”的场景——当时粉丝举着手机照明,现在观众一起帮忙修设备,一样的温暖,一样的互相支持。

林野的相机紧紧跟着那个男生的手,拍他调试设备时专注的样子,拍周围观众鼓励的眼神,这些“不期而遇的温暖”,比任何刻意设计的剧情都动人。

设备修好时,影院里响起了掌声,银幕上的电影正好演到“团队在槐巷展映”的片段,巷里的笑声和影院的掌声混在一起,格外热闹。

夏晚晴抱着吉他,对着观众说:“谢谢你们,不是你们的支持,就没有这部电影的今天。接下来,我想唱首歌,送给所有真实、温暖的人。”

吉他声响起,还是那首《闪光的手机》,但这次,影院里的观众都跟着一起唱,声音整齐又温暖,连“泡面”猫都在王爷爷怀里,跟着节奏晃着尾巴。

林野的相机对着银幕,对着观众,对着团队,最后定格在墙上贴满的票根上——那些小小的纸片,像无数颗星星,照亮了整个影院。

周曼看了看时间,对岳川说:“很多影院刚才联系我们,想加开‘深夜场’和‘家庭场’,还有外地的影院,想邀请咱们去做‘映后交流’,咱们要不要安排一下?”

凌薇立刻掏出平板,画“映后交流”的行程图:“咱们可以继续走‘接地气’的路线,去社区影院、校园影院,跟观众近距离聊天。”

岳川点点头,看着眼前的热闹——夏晚晴在和观众合影,林野在整理拍摄素材,陆哲在剪辑今天的票房纪录片,王爷爷和李叔在给观众递馄饨,凌薇在规划接下来的行程。

他知道,电影的旅程还没结束,还有很多温暖的故事在等着他们,但只要保持这份真实与真诚,就没有什么能阻挡他们。

突然,“泡面”猫从王爷爷怀里跳下来,跑到银幕前,盯着上面自己的画面,“喵呜”叫了一声,引得观众都笑了。

林野赶紧扛起相机,对着这一幕拍了下来——这只偶然闯进来的猫,从片场的“意外嘉宾”,变成了电影的“吉祥物”,就像这部电影一样,靠着真实与温暖,在充满虚假的娱乐圈里,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