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文娱:从平行世界抄作业 > 第217章 巡展双筹备:歌绕一城景,画映半程春

川晴工作室的展示架上,新添了两样东西。

一是“星芒文具”刚送来的“音乐诗画”笔记本样品,封面印着夏晚晴画的“雨槐映琴”,内页穿插着《可惜没如果》的歌词和林野拍的演唱会花絮照;

二是“清茗奶茶”的联名杯贴,“小幸运草莓奶绿”的杯贴上,陆哲的吉他图案和邻市古桥的剪影叠在一起,透着清甜的气息。

周曼正对着这两样东西,核对首批量产的数量清单:“文具厂说笔记本首批印5万本,奶茶杯贴随订单发,下周就能在全市上架;

另外,滨江实验小学的李主任发消息,想让咱们在巡演时去学校加一场‘校园专场’,结合之前的诗画课程,让学生当小观众。”

岳川拿起笔记本,指尖划过封面的槐叶纹路——夏晚晴画的雨珠里,藏着个小小的钢琴键图案,不仔细看很难发现。

“这个细节好,”他抬头看向夏晚晴,“校园专场可以让学生在笔记本上画‘我眼里的巡演’,咱们选优秀的作品贴在巡演后台,让孩子们有参与感。”

夏晚晴点头,从包里掏出张草图:“我还想画一组‘巡演城市诗画’,比如滨江的‘槐下琴音’、邻市的‘桥边剪春’,每个城市的舞台背景都用对应的画,这样巡演就像‘带着诗画走’。”

凌薇的电脑上,正渲染着“音乐 诗画”展的场地设计图——展厅被分成三个区域:“雨槐区”放夏晚晴的画和《可惜没如果》的沉浸式音频,地面铺着仿石板路的地贴,上面印着歌词;

“古桥区”摆着陆哲的吉他和邻市剪纸,循环播放《小幸运》的现场版;“非遗区”则放着岳川的钢琴和王爷爷编的竹编音符,墙面投影非遗工坊的画面。

“我在每个区域都加了‘互动按钮’,”她指着设计图,“观众按按钮就能切换音乐和投影画面,比如按‘雨槐区’的按钮,就能听到晚晴练歌时的清唱片段。”

林野扛着相机,正拍夏晚晴修改“巡演城市诗画”的过程——她在“邻市桥边剪春”的画稿上,添了个小小的剪纸小鸟,鸟嘴里叼着《剪春谣》的歌词片段。

“我打算把这些画拍成‘画里藏歌’的短片,”他对着镜头说,“比如拍画里的槐叶时,慢慢推进,露出藏在叶后的歌词;

拍古桥时,镜头往下移,显示桥洞下的吉他弦图案,剪进巡演预热片里更有悬念。”

线下巡演的筹备却遇到了点小插曲——周曼在对接邻市的演出场地时,发现原定的体育馆档期冲突,只能调整到两周后。

“我跟邻市教育局沟通了,”她放下电话,对着巡演时间表叹气,“他们说可以把巡演和当地的‘非遗文化节’结合,场地改在文化节的主舞台,还能邀请刘师傅的剪纸团队现场表演,就是咱们得提前一周去彩排。”

岳川接过时间表,在邻市那栏标注“非遗文化节专场”:“这样更好,既能办巡演,又能推广非遗,咱们把《剪春谣》加进歌单,让刘师傅的团队在台下剪剪纸,形成‘台上唱、台下剪’的互动。”

陆哲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粉丝寄来的“巡演故事”——邻市有个粉丝说,自己因为《小幸运》考上了心仪的师范大学,想在巡演时当面道谢。

“我想在邻市专场加段‘粉丝故事独白’,”他抬头看向众人,“把这个粉丝的故事讲出来,再唱《小幸运》,肯定能打动更多人。”

周曼立刻记在笔记本上:“我跟文化节组委会说,给你留3分钟的独白时间;凌薇你可以剪个粉丝故事的短片,在独白前播放,画面用粉丝寄来的照片和邻市的街景。”

为了巡演,岳川特意写了首合唱曲《一城一歌一诗画》。

旋律借鉴了地球经典合唱曲的结构,歌词里却藏满了他们走过的城市印记:“滨江槐下听琴语,邻市桥边剪春绪,非遗竹编缠歌缕,一城一景一相遇”。

练歌时,他让夏晚晴唱“滨江槐下听琴语”,声音要像槐叶飘;

陆哲唱“邻市桥边剪春绪”,带着剪纸的脆劲;自己则唱“非遗竹编缠歌缕”,沉得像竹篾的纹路。

“合唱部分要像‘水流过城市’,”岳川弹着钢琴指导,“晚晴的声线在前,陆哲的在中,我的在后,叠在一起要有‘一城连一城’的连贯感。”

夏晚晴练唱时,总在“槐下听琴语”的“语”字上气息不稳。

岳川从展架上拿了个王爷爷编的竹编铃铛,递给她:“握着这个,唱到‘语’字时轻轻摇一下,用铃铛的节奏找气息,就像之前教你摸竹编找稳劲一样。”

夏晚晴握着铃铛,跟着节奏唱,铃铛的“叮铃”声混着歌声,果然稳了很多。陆哲在旁边看着,也拿起个竹编铃铛,加进《小幸运》的吉他伴奏里,让旋律多了点非遗的脆劲。

“音乐 诗画”展的布置也进入了尾声——凌薇在“雨槐区”调试灯光,当《可惜没如果》的旋律响起时,灯光慢慢变成浅蓝色,映得夏晚晴的画像蒙了层雨雾;

林野在“古桥区”挂陆哲的吉他,特意调整了角度,让吉他的影子落在剪纸画上,像“吉他弹醒了剪纸”;

岳川和夏晚晴则在“非遗区”摆竹编音符,把王爷爷编的小灯笼挂在钢琴旁,灯光一亮,灯笼的影子落在琴键上,像跳动的音符。

筹备间隙,团队总在工作室吃外卖——凌薇总点滨江的老字号卤味,林野爱买邻市的糖糕,周曼会特意订“清茗奶茶”的联名款,陆哲则经常带自己烤的小饼干。

有次吃外卖时,王爷爷来送竹编道具,看到展架上的画和乐器,笑着说:“你们这是把老街的好东西,都带到别的城市去了啊。”

岳川递给老人一杯奶茶:“咱们一起带,以后巡演到哪,就把您的竹编、刘师傅的剪纸带到哪。”

巡演前一周,团队去邻市彩排。文化节的主舞台已经搭好,背景板是凌薇设计的“一城一歌一诗画”拼接图,左侧是滨江的槐,右侧是邻市的桥,中间用歌词串联。

刘师傅的剪纸团队在台下搭了个临时工作台,剪好的“小鸟”“古桥”剪纸,会被工作人员贴在舞台边缘,随着演出慢慢铺满。

彩排《剪春谣》时,陆哲唱到“剪只小鸟唱春晓”,刘师傅的团队立刻剪出一只小鸟,举起来对着舞台,台下的工作人员都鼓起掌来。

“音乐 诗画”展的开幕也定在了巡演首站当天。

凌薇在展厅门口摆了个“诗画留言墙”,让观众写下“最想带走的歌与画”;林野在展厅里架了个固定相机,拍观众的互动瞬间,打算剪进展的纪实短片;

周曼则在门口设置了“联名文具体验区”,让观众免费试用“音乐诗画”笔记本,现场画下自己喜欢的展品。

巡演首站当天,滨江体育馆坐满了观众。

开场是夏晚晴的《可惜没如果》,舞台背景慢慢亮起“雨槐映琴”的画,她握着竹编铃铛,唱到“如果那天我”时轻轻摇晃,铃铛声混着歌声,台下有观众悄悄抹眼泪。

陆哲的《小幸运》响起时,舞台背景切换成邻市古桥,粉丝故事的短片在大屏上播放,当那个考上师范大学的粉丝出现在镜头里时,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

岳川的《不为谁而作的歌》压轴,舞台两侧升起竹编音符装饰,王爷爷编的小灯笼慢慢点亮,他坐在钢琴前,唱到“累了倦了厌了”时,台下有老粉丝跟着轻轻唱。

最后的合唱《一城一歌一诗画》,夏晚晴的槐叶声、陆哲的剪纸劲、岳川的竹编沉,在体育馆里绕了一圈又一圈,舞台背景的城市画慢慢拼接成一幅完整的“巡演地图”,弹幕里满是“想去下一个城市”“求来我的城市”。

与此同时,“音乐 诗画”展也迎来了第一批观众。

有个小女孩在“雨槐区”按了互动按钮,听到夏晚晴的清唱片段,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我也要学唱歌,学画画!”

有对情侣在“古桥区”拍了合照,手里拿着联名笔记本,上面画着小小的吉他和剪纸。

凌薇在展厅里看着这一切,笑着给后台发消息:“展和巡演都火了,咱们的‘歌画同行’,真的做到了。”

巡演后台,众人靠在一起歇口气。

周曼翻着下一站的筹备清单,凌薇看着展的观众反馈,林野回放着当天的拍摄素材,陆哲在给粉丝签名,夏晚晴靠在岳川肩上,看着舞台背景的“巡演地图”。

“咱们还要走多少个城市?”

夏晚晴轻声问。岳川握着她的手,指着地图上的空白处:“走到每个想听、想看、想感受的人身边,把这些日子的温度,都传下去。”

窗外的夜色里,体育馆的灯光还亮着,展厅的灯笼也亮着,像两颗遥遥相望的星星。

岳川知道,这些歌、这些画、这些走过的城市,都是从另一个世界的旋律里,长出的属于龙国的故事——不是照搬的“作业”,是带着槐叶的雨、古桥的风、竹编的暖,一点点熬出来的“生活”。

而这条路,他们会继续一起走,把歌唱到更多城,把画映到更多人心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