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文娱:从平行世界抄作业 > 第175章 烟火里的和弦:采风扎进街巷,摇滚唱活人间

清晨的阳光透过薄雾洒在滨江老街区的早餐摊上,锈铁乐队的采风笔记就这么随意地摊开着。

油条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与晨雾交织在一起,仿佛给这个平凡的场景增添了一抹独特的味道。

老K坐在摊前,手中的笔在纸上不停地画着圈,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对面的外卖小哥小周刚刚结束了早高峰的送餐任务,他的外卖箱里还剩下半盒没来得及吃的豆浆,杯壁上凝结的水珠,一滴一滴地落在采风笔记上,晕开了“雨靴”两个字。

这是锈铁乐队正在筹备的《人间烟火》专辑的新进展。岳川建议他们不要总是闷在排练室里写歌,而是应该走出去,到滨江的街巷里去寻找那些真实而鲜活的故事。

从外卖小哥的雨靴,到保洁阿姨的扫帚,每一样东西都可能隐藏着能够被唱进歌里的旋律。

就在这时,老陆骑着电动车风风火火地赶了过来。他的车筐里装着还冒着热气的早餐,显然是匆忙赶来的。

“星瀚又搞事情了!”

老陆一脸气愤地说道,“他们在音乐平台上把《逆风行》的推荐位给撤了,换成了江亦辰的新歌《电子派对》。不仅如此,他们还买了‘摇滚就是穷酸卖惨’的黑热搜,说咱们乐队是靠博同情来圈钱的!”

阿哲捏着吉他拨片,指节有点紧:“要不……咱还是加段电子音吧?星瀚的歌加了之后,播放量确实高,不然《雨靴》这歌,全是吉他和口琴,会不会太素了?”

老K没说话,只是把小周的雨靴拉到摊前——靴筒上全是泥点,鞋尖补了块黑色胶布,是小周自己缝的。

“你看这雨靴,”老K的声音有点哑,“小周说,上个月暴雨,滨江桥的水漫过鞋边,他送一份退烧药,在水里走了二十分钟,鞋里全是水,却不敢停,怕耽误人家孩子吃药。这歌要是加了电子音,这雨靴的湿劲,就没了。”

岳川正好提着相机过来,镜头里是早上拍的画面:保洁阿姨李姐在写字楼走廊里,把加班年轻人忘在桌上的半杯热咖啡,倒进流浪猫的食盆里。

“星瀚说咱卖惨,是因为他们没见过这些‘惨’里的暖,”岳川把照片递给乐队,“李姐跟我说,她扫过最暖的垃圾,是小伙子没吃完的包子,还热着,贴了张纸条‘麻烦给楼下的猫’——这些不是惨,是咱滨江人的日子,是摇滚该唱的‘人间’。”

采风时,乐队遇到了新的“难题”。

写《扫帚》时,李姐讲她晚上打扫时,总帮加班的姑娘把散落在桌上的文件理好,“姑娘们哭着说‘不想加班’,我也帮不上啥,就多扫两遍她们座位旁的垃圾,让她们看着干净点,心里能舒服点”。

阿哲想把这段写成激昂的副歌,老K却觉得该用温柔的吉他分解和弦:“这不是嘶吼的劲,是像李姐的手,轻轻拍你肩膀的暖,得用软点的旋律。”

两人吵了半宿,最后岳川建议他们去李姐打扫的写字楼看一眼。晚上十点,他们站在走廊里,看着李姐慢慢扫着地,灯光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扫到姑娘的座位旁,真的停下来,把文件一页页理齐。

阿哲突然没了声音,第二天早上,他改了和弦,前奏的吉他声软得像晨雾,老K一开口,“扫帚扫过冷的夜,却理齐了暖的页”,乐队里没人说话,只有琴弦的共鸣声在排练室里飘。

星瀚的反击更狠了。他们找了几个“音乐博主”,说《雨靴》的旋律“抄袭国外地下乐队”,还伪造了“对比音频”,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老陆急得上火:“要不咱发个声明?找专业人士鉴定一下?”

岳川却摇了摇头,让乐队在滨江livehouse加一场“烟火专场”,还特意请了小周、李姐来当嘉宾。

演出当天,livehouse挤得满当当,星瀚派来的水军在台下喊“抄袭狗”,却被小周的声音盖了过去——他拿着话筒,有点紧张地说:“《雨靴》里唱的‘滨江桥的水漫过鞋边’,是我上个月真经历的事,老K哥听我说完,当天就写了词,这咋能是抄的?”

李姐也走上台,手里攥着她的扫帚:“我没听过国外的歌,但我知道,《扫帚》里的话,是我跟老K哥说的心里话,这歌是唱我的,不是抄的。”

当乐队唱起《雨靴》,小周站在舞台边,跟着节奏轻轻晃。

台下的观众里,有穿着外卖服的,有穿着保洁服的,还有刚下班的年轻人,有人举着手机,闪光灯像星星,跟着歌词“雨靴里的水是冷的,心里的火是热的”一起亮。

星瀚的水军没了声音,有人悄悄把“抄袭狗”的牌子收了起来。

演出视频当晚就刷爆了网络,#滨江摇滚唱活人间# 话题冲上热搜第一,音乐平台连夜恢复了《逆风行》的推荐位,还主动找岳川谈《人间烟火》专辑的独家上线。

星瀚的《电子派对》播放量断崖式下跌,江亦辰的“电子顶流”人设彻底崩了,有粉丝脱粉时说:“我听《雨靴》哭了,不是因为惨,是因为觉得自己的日子被看见了,江亦辰的歌里,没有我的日子。”

《人间烟火》专辑上线那天,滨江的老街区里,好多店铺都在放里面的歌——早餐摊放《油条香》,外卖站点放《雨靴》,写字楼的保洁室放《扫帚》。

老K在直播里说:“以前觉得摇滚是嘶吼,现在才知道,摇滚是把普通人的日子,唱成能暖到心里的歌。”

岳川看着后台的数据,《雨靴》的评论区里,全是普通人的故事:“我也是外卖员,这首歌让我觉得,我的雨靴里,也藏着光”

“我妈是保洁,我要把《扫帚》放给她听,告诉她她很了不起”。

他突然明白,龙国缺的不是摇滚,是能扎根在人间烟火里的声音——不是亮片和电子音堆出来的“炸”,是能接住普通人眼泪和笑容的“暖”。

星瀚后来没再折腾,江亦辰转去做了综艺嘉宾,再也没发过电子乐。

而滨江的livehouse,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本土乐队演出,他们唱的不是欧美老歌,是“滨江的风”“老街的砖”“普通人的梦”。岳川站在台下,看着台上的年轻乐队唱着自己的歌,观众跟着一起唱,觉得这才是龙国该有的音乐——不是抄来的潮流,是从自己的土地里长出来的,带着烟火气的和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