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文娱:从平行世界抄作业 > 第159章 古籍活页藏古今,指尖轻触见山河

古籍修复室的木桌上,岳川小心翼翼地翻开一本清代刻本《天工开物》,书页边缘的虫蛀痕迹像细碎的星子。

这是团队新启动的“古籍活页”项目——要把龙国经典古籍做成“可触摸的文化载体”。

实体书用传统宣纸印刷,夹着可拆卸的活字印章;配套App扫描书页,能AR还原古籍记载的技艺(如《天工开物》的造船、《考工记》的造车),还能解锁夏晚晴录制的“古籍声景”(用古琴配古籍诵读,混着对应技艺的实操声)。

“韩流的‘古籍轻读本’刚上市,”项目组的年轻成员小王把宣传册拍在桌上,封面是韩流偶像捧着简化版《山海经》,内页全是卡通插画,文字只留三言两语,“他们说‘古籍太晦涩,年轻人要的是快读’,首印十万册卖光了。咱们这又做实体书又搞App,会不会太笨重?”

古籍修复师赵老正用竹镊子修补《天工开物》的残页,闻言抬头:“笨重?古籍修复讲‘整旧如旧’,连浆糊都要按古法熬,哪能像他们那样随便剪剪画画?”

他指着书页上的“造船图”,线条虽淡却精准,“这图里藏着‘龙骨弧度’‘榫卯间距’,韩流的插画能画出来?”

岳川没反驳,只是打开“古籍活页”的样品:实体书里夹着木质活字,拼出“木作”二字,App扫描后,屏幕上立刻弹出《玄黄纪》的“机甲木构”动画——原来机甲的关节设计,与《天工开物》的“木牛流马”原理同源。

“不笨重,是有分量。”

他递给赵老一个活字印章,“您看这活字,按宋代毕昇的技法刻的,孩子能拼出古籍里的字,拼对了就能看AR技艺演示——韩流的插画看完就忘,咱的活字能让孩子记住‘木作’是什么,这才是活化。”

夏晚晴的“古籍声景”正处于调试阶段:读《诗经·七月》时,背景音是她在农田录的“春耕声 蚕吐丝声”;讲《山海经》的“九尾狐”,混了《神话代码》里的异兽嘶吼音效。

“赵老说,‘古籍要读出声才活’,”她戴着耳机听小样,“我给‘采桑’段落加了缫丝机的‘嗡嗡’声,年轻人听着就像‘古人的Vlog’,比干巴巴的诵读有意思。”

项目推进中,冲突还是来了。赵老看到小王给《天工开物》的“造船图”加AR按钮,当场发了火:“这图是老祖宗画的,加个亮闪闪的按钮,像给古画贴胶布,难看!”

小王委屈:“不加按钮,年轻人不知道怎么触发AR,谁还看?”

僵局持续了两天,直到社区的孩子们来修复室参观。一个小男孩拿着“古籍活页”样品,盯着活字印章好奇地问:“爷爷,这字能拼出船吗?”

赵老耐着性子教他拼“舟”字,App扫描后,屏幕上的AR动画里,《天工开物》的木船慢慢组装,最后变成《星尘纪》的“仿古星舰”。孩子眼睛亮了:“原来古代的船,能变成未来的飞船!”

赵老看着孩子的笑脸,突然沉默了。晚上,他主动找到小王,递过一张纸:“这是我画的‘AR触发点’,别用亮按钮,就按书页的虫蛀痕迹做,像藏了个小秘密。”

纸上的虫蛀处标着小红点,正好对应古籍里的关键技艺,“老东西要活,也得给年轻人留个‘找乐子’的地儿。”

“古籍活页”上市那天,实体书店的场景出乎所有人意料。

年轻人捧着《天工开物》样品,蹲在地上拼活字;家长带着孩子用App看“养蚕”AR,孩子指着屏幕问“古代的蚕和现在的一样吗”;甚至有海外游客拿着翻译版,对着“活字拼字”拍个不停,说“原来汉字能这么玩”。

韩流的“古籍轻读本”很快遇冷。有读者在网上晒对比图:韩流版《山海经》把“九尾狐”画成粉色卡通,连“青丘”的位置都标错;而“古籍活页”里,九尾狐的AR动画能对应《山海经》的原文,还能看苏绣艺人绣“九尾狐”的过程。

评论区满是吐槽:“韩流是把古籍当‘偶像海报’,岳川团队是把古籍当‘文化字典’,根本不是一个level。”

更意外的是,“古籍活页”带动了古籍阅读热。

高校开了“古籍互动课”,学生用活字拼出古籍里的药方,再用App查现代药理;图书馆的古籍部预约爆满,有人专门来借《考工记》,想对照AR看“古代造车”;甚至有车企找上门,想借鉴《考工记》的“车轮弧度”设计新车灯。

赵老看着修复室里增多的年轻学徒,感慨道:“以前总怕古籍修好了,也没人看,现在才知道,不是人不看,是没给他们‘看懂’的路。”

他指着学徒们修复的《诗经》残页,上面按他的建议,在虫蛀处做了AR触发点,“这叫‘老骨头长新肉’,好!”

庆功宴上,岳川翻着新的策划案——“古籍游戏化计划”:把《山海经》做成“异兽养成游戏”,玩家要按古籍记载的“栖息地”找异兽,用《天工开物》的技艺“驯化”;把《论语》改成“对话解谜游戏”,与虚拟孔子对话,答对就能解锁古籍原文。

“古籍不是放在库里的标本,”他举着酒杯,“是能跟着年轻人走的‘老朋友’,能拼字,能看动画,还能玩游戏——这样才能一直活下去。”

夏晚晴正在给新计划做“声景清单”:给“异兽养成”加“山林声 古琴音”,给“论语解谜”配“书院读书声 编钟音”,“要让玩家玩着玩着,就想起‘古人也这么过日子’。”

林野则画了“古籍机甲”的新草图:把《考工记》的“战车”改成机甲底盘,《天工开物》的“织机”变成机甲武器系统,“下一步,让《神话代码》的新副本设在‘古籍世界’,玩家得用古籍知识修机甲,才算通关。”

雪团趴在《天工开物》样品上,尾巴扫过活字印章,“舟”字的AR动画突然弹出来,木船在屏幕上慢慢航行,穿过《星尘纪》的星轨,最后停在修复室的窗沿下。月光落在书页上,虫蛀的痕迹与AR的星子重叠,像古今的时光,终于在这一本“活页”里,握在了一起。

没有人再纠结“古籍该不该改”,因为当活字能拼出古今,AR能看见山河,当年轻人愿意为一本古籍蹲在地上拼半天字,所谓的“文化传承”早已不是一句口号——它藏在指尖触碰活字的温度里,藏在AR动画的惊叹里,藏在孩子问“古代的船能飞吗”的好奇里。

而这一切,不过是“古籍活页”写下的第一行,后面的故事,还等着更多人来读,来拼,来创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