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文娱:从平行世界抄作业 > 第102章 云下的序,笔尖的江湖

夏晚晴的工作室位于城市的高层,从窗户向外望去,可以清晰地看到天空中的云朵。

这些积雨云像一样,被孩子随意揉捏成各种形状,歪歪扭扭地悬挂在城市上空,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岳川静静地坐在靠窗的书桌前,面前的书桌上摊开着一本《边城》的手稿。

他的笔尖悬在纸张上方,似乎已经停留了很长时间,却始终没有落下。

“怎么了?写不出来吗?”夏晚晴端着两杯咖啡走了过来,将其中一杯轻轻地放在岳川面前,然后微笑着问道。

岳川抬起头,看了一眼夏晚晴,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不是写不出来,而是我不知道该从哪里写起。”

他用手搅拌着咖啡里的奶泡,继续说道:“这书里的人啊,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他们只是守着一个小小的渡口,过着平凡的日子。但是,偏偏就是这样的生活,让人觉得这才是日子该有的样子。”

夏晚晴在他旁边坐下,翻看着手稿:“那就从‘日子’写起啊。你看翠翠等傩送,不是哭天抢地的等,是每天去河边,该干什么干什么,等成了习惯。这种‘淡’,其实比浓墨重彩更有劲儿。”

岳川抬头看她,阳光透过云层落在她脸上,绒毛都看得清清楚楚。他突然抓起笔,在纸上写道:“湘西的河,流了千年,把日子泡得软软的,像渡口边的青苔。翠翠坐在石头上,等的不是人,是日子本身。”

写完他把纸推给夏晚晴,眼里闪着期待。

“有点意思。”夏晚晴读了两遍,指尖在“青苔”两个字上敲了敲,“再加句跟‘等’有关的,比如‘等久了,人就成了渡口的一部分,风来也不动,雨来也不躲’。”

岳川眼睛一亮,立刻添了上去。笔尖在纸上沙沙走,像是被什么推着似的,那些藏在大理的风、黄山的云、西安的城墙里的感触,突然都涌了出来。

我去过很多地方,见过泰山的日出,洱海的月,黄土坡上的秦腔……可最让我记挂的,还是《边城》里的渡口。

那里没有传奇,只有一个姑娘,一条船,和永远等不完的日子。但或许,这就是最结实的传奇,像老槐树的根,埋在土里,不声不响,却能扛住大风大雨。

写完最后一个句号,岳川长长舒了口气,像是完成了一场长跑。夏晚晴凑过来看,突然说:“这哪是序,是首散文诗。出版社要是敢删一个字,我跟他们急。”

“放心,他们不敢。”岳川把稿子叠好,“下午让林野照着这个意思画张插画,就画‘人成了渡口的一部分’,肯定带劲。”

正说着,林野抱着画筒来了,脸上还沾着点颜料。

“岳老师,夏老师,《侠客行》的场景稿画好了,美术指导说……”他话没说完,就被岳川手里的序稿吸引了,“这是《边城》的序?能给我看看吗?”

岳川把稿子递给他,看着他逐字逐句地读,眉头跟着皱起又舒展。这孩子看书的样子,像在跟文字打架,又像在跟它们交朋友。

“我知道该怎么画了!”林野突然一拍大腿,从画筒里抽出张半成品,“你看,这是翠翠坐在石头上,石头上长出了青苔,她的影子跟渡口融在一起,像长在了一起。”

画纸上,翠翠的蓝布衫和石头的灰、水的蓝晕在一起,真有种“成了一部分”的感觉。夏晚晴看着画,突然说:“把《渡口》的歌词抄在旁边吧,用手写体,像船票上的字。”

“这个主意好!”林野立刻掏出笔,在画纸边缘写起来,字迹算不上好看,却带着股认真的劲儿,“让我与你握别,再轻轻抽出我的手……”

中午在工作室楼下的简餐厅吃饭,林野扒着饭,突然问:“岳老师,《侠客行》里的石破天,最后找到自己是谁了吗?”

“算是找到了,也算是没找到。”岳川喝着可乐,“他知道了自己不是石破天,也不是狗杂种,可那又怎么样?江湖还是那个江湖,他还是那个他。”

他看着林野迷茫的脸,笑了,“就像你,以前是美院学生,现在是插画师,以后可能还会演戏,但你骨子里那股子对画的喜欢,没变。”

林野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从背包里掏出个速写本:“我给石破天画了个结局,他没留在侠客岛,回了海边,每天打鱼,晚上就对着月亮练武功,像玩似的。”

画里的石破天坐在小船上,手里举着根鱼竿,船板上放着本《太玄经》,被风吹得哗哗响。岳川看着画,突然对夏晚晴说:“这孩子比我懂江湖。”

下午回公司,刚进电梯就撞见陆哲,他怀里抱着把新吉他,兴奋得满脸通红:“岳哥!我给《边城》写了首配乐,用了三弦和口琴,你听听——”他不顾电梯里还有别人,直接弹了起来,调子悠悠的,像河水在石头上慢慢淌。

“味儿对了。”岳川闭上眼睛听了会儿,“就是这里,”他指着陆哲的手腕,“再慢半拍,像船划过水面,带起的涟漪。”

电梯到了楼层,陆哲还在弹,引得路过的员工都停下脚步。周曼抱着文件夹走过来,无奈地说:“又在公共场所扰民?窦老刚才打电话,说他的脚好得差不多了,想下周录《挑山谣》的合唱版,让你俩准备准备。”

“没问题!”陆哲立刻收了吉他,“正好把林野也带上,让他给窦老画张速写,老爷子肯定喜欢。”

周曼看着林野,眼里闪过一丝惊讶:“这就是你说的那个美术天才?看着确实灵气。对了,‘文脉计划’的联展,故宫那边说要把你在泰山写的诗刻成木匾,跟他们的古碑放在一起展出。”

“别吧,”岳川赶紧摆手,“跟老祖宗的东西放一起,我这诗太嫩了。”

“嫩才好。”周曼笑着说,“老祖宗的碑是根,你的诗是芽,放在一起才像话。”

傍晚的夕阳把办公室的玻璃染成了金红色。岳川站在窗边,看着林野和陆哲在楼下的花坛边比划着什么,林野手里拿着画板,陆哲弹着吉他,引得路过的人都停下来看。

夏晚晴走到他身边,手里拿着本《边城》,扉页上贴着林野画的渡口插画。“出版社刚才发信息,说特别版的预售已经破了十万。”她轻声说,“他们想让你和林野去签售,就叫‘笔尖上的边城’。”

“去。”岳川看着楼下的两个年轻人,突然觉得,所谓的“抄作业”,其实是在搭一座桥——让老祖宗的故事,通过他们的手,走到年轻人面前。

桥的这头是沈从文的湘西,那头是林野画里的渡口,中间流淌的,是一代又一代人对“好日子”的向往。

他掏出手机,给林野发了条信息:“明天早上去公园写生,画晨光里的树,练眼神——石破天的干净,就藏在树影里。”

很快收到回复,是个咧嘴笑的表情,后面跟着句:“好!我把画板带上,顺便给您和夏老师画张合照!”

岳川抬头看夏晚晴,发现她也在看自己,眼里的光比夕阳还亮。“看来有人想给我们画‘定情照’。”他笑着说。

“别瞎说。”夏晚晴白了他一眼,却把手里的《边城》往他这边递了递,“序写得不错,算你有点进步。”

窗外的云又开始变了,像要下雨的样子。

岳川看着书里的渡口插画,突然觉得,不管是《边城》还是《侠客行》,不管是诗还是歌,说到底,都是在讲同一个故事——人怎么在日子里活着,怎么在活着的时候,给这世界留点什么。

就像此刻,夕阳落在画纸上,给翠翠的影子镀上了层金边。这就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