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文娱:从平行世界抄作业 > 第256章 管风琴忆旧:重聚温岁月,真忆破虚演

苏州中学的老礼堂里,阳光透过彩色玻璃,在1925年的管风琴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岳川蹲在管风琴前,指尖拂过泛黄的琴键,琴键缝隙里还卡着片干枯的银杏叶——是1950年合唱队排练时,学生不小心掉进去的。

“这管风琴的音色得好好调,”他对跟着来的调音师说,“要保留它的‘岁月感’,不能调得太亮,像老教师说话的声音,温润带点沙哑。”

这正是他借鉴地球《人生第一次》“校园重聚”纪录片的思路——老乐器的音色不是越完美越好,瑕疵里的岁月痕迹才是最动人的。

苏州中学的老校长递过本1950年的合唱队乐谱,乐谱扉页上的钢笔字迹已经晕开:“这是当年合唱队的指挥周老师写的,里面还有他的排练笔记,比如‘第三段要轻,像银杏叶飘下来’。”

夏晚晴接过乐谱,轻轻翻开,里面夹着张黑白照片——十几位穿着蓝布校服的学生,站在管风琴前,笑容里满是青涩。

“咱们把照片里的老校友找回来,搞场‘跨时空合唱’,”她抬头对岳川说,“让他们再站在管风琴前,唱当年的校歌,肯定特别有意义。”

岳川点头,掏出提前写好的校歌改编词(照搬地球某百年名校校歌旋律,只改了校名和地名):“校歌就用这个版本,保留原曲的庄重,加段管风琴独奏,像时光在琴键上流淌。”

可上午十点,周曼突然收到消息:星娱在苏州老剧院办“百年名校校友重聚”活动,声称“邀请到苏州中学1950年合唱队的‘老校友’”,还放了段宣传视频——视频里的“老校友”穿着崭新的复古校服,手里拿着打印的乐谱,对着镜头说“当年我们在豪华礼堂里排练,管风琴特别气派”,连当年的合唱曲目都记错了。

“他们找的全是演员!”

苏州中学的现任校长气得拍桌子,“1950年学校哪来的豪华礼堂?合唱队当年是在这间老礼堂排练,地板都是木头的,踩上去会响!”

老校长这时想起什么,从抽屉里拿出个铁皮盒:“我有周老师的通讯录,里面有当年合唱队三位老校友的联系方式,咱们现在就联系他们,让他们来戳穿星娱的假重聚!”

岳川立刻拨通第一位老校友李爷爷的电话,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激动:“我还留着当年的校徽呢!上面刻着‘苏州中学1950’,当年合唱时我总忘词,周老师还笑着说‘你记不住词,就记管风琴的节奏’。”

不到两小时,三位老校友就陆续赶到老礼堂,李爷爷手里攥着校徽,王奶奶带着当年的合唱队制服(袖口已经磨出毛边),张爷爷则扛着个旧录音机——里面录着1950年合唱队的排练录音。

“星娱的演员连当年排练的地方都不知道,”

张爷爷按下录音机的播放键,里面传来周老师的声音:“大家注意,管风琴第三段的重音要跟上,别像上次一样,有人快有人慢!”老礼堂里的人都安静下来,这段带着杂音的旧录音,比星娱的假宣传真实一百倍。

星娱的人听说后,赶紧加戏——让演员们拿着“老校友证书”,在老剧院门口拉横幅,说“川晴工作室阻挠真实校友重聚”。可没等团队回应,李爷爷就带着校徽、旧制服,直接去了老剧院。

“你说你是1950年的合唱队成员,”李爷爷指着一个演员手里的乐谱,“当年周老师的乐谱里,第三段有个小修改,你能指出来在哪吗?还有,我们当年排练时,管风琴的哪个琴键是坏的,你知道吗?”

演员被问得哑口无言,手里的打印乐谱上根本没有修改痕迹。围观的路人纷纷拿出手机拍,有人认出李爷爷:“这不是上次接受采访的苏州中学老校友吗?他手里的校徽是真的!”星娱的人见势不妙,赶紧带着演员溜走,连“重聚活动”的横幅都没敢收。

当天下午,三位老校友在老礼堂里排练起当年的校歌。李爷爷站在当年的位置,虽然记性不如从前,却还记得管风琴的节奏;

王奶奶轻轻哼着旋律,声音里带着岁月的温柔;张爷爷则用旧录音机录下排练的声音,笑着说“要给远在国外的周老师发过去,让他听听我们还没忘”。

岳川让林野用多机位拍摄,一个镜头管风琴的琴键,一个镜头老校友的表情,一个镜头彩色玻璃上的光斑,画面里满是岁月的温情。

陆哲则在一旁处理音频,把管风琴的声音和老校友的合唱混在一起,加了段旧录音里周老师的指导声,像“跨时空的指挥”。

排练结束时,李爷爷突然提议:“咱们搞个‘跨校校友音乐会’吧!把滨江高中、苏州中学、扬州中学的老校友都聚起来,用各自学校的老乐器,比如滨江的老钢琴、扬州的老古筝,一起唱校歌,肯定特别热闹。”

王奶奶也点头:“我有扬州中学老校友的联系方式,他们学校有棵150年的银杏树,当年我们去交流时,还在树下唱过歌。”

这个提议正好契合岳川借鉴地球《同一堂课》“跨校文化联动”的思路,他立刻点头:“咱们就办!凌薇设计音乐会的海报,用各校的老建筑当背景;周曼联系其他学校的老校友;林野负责拍摄,做成‘跨校校友音乐会’纪录片,让更多人看到老校友的青春。”

凌薇掏出速写本,快速画起海报设计图:“海报中央用管风琴、老钢琴、老古筝的图案,周围环绕各校的老照片,比如滨江高中的老教室、扬州中学的银杏树,标题写‘岁月有声,校歌永传’。”

就在团队准备推进音乐会时,星娱又搞了新动作——他们在社交平台发了篇“校史音乐会筹备中”的通稿,声称“已独家获得多所老校的老乐器使用权”,还说要请流量明星“跨界演绎老校歌”,把校歌改成流行舞曲。更气人的是,星娱还伪造了“老乐器借用协议”,盖着假公章,误导网友以为官方认可。

“这些协议全是假的!”

扬州中学的老校长发来了视频,手里拿着学校的老古筝,“这架古筝是1880年的,我们绝不会借给星娱改造成流行乐器,川晴工作室的跨校音乐会,我们全力支持!”

苏州中学、滨江高中的校长也纷纷发声,揭穿星娱的谎言,还联合发了“老校文化保护倡议”,强调“老校歌、老乐器要尊重历史,不能为流量篡改”。

岳川看着手机里校长们的支持视频,又看了看老礼堂里正在调试管风琴的调音师,突然觉得——那些从地球“抄”来的跨校联动思路,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被老校友的真情、老乐器的岁月、老学校的坚守,赋予了新的意义,成了真正属于这个世界的“校史传承”。

周曼这时接到扬州中学老校友的电话,语气带着期待:“我们已经把老古筝调好了,还找了当年的古筝手,她现在80岁了,还能弹当年的校歌,就等着音乐会排练呢!”

岳川接过电话,对着听筒说:“您放心,我们下周就去扬州中学,录老古筝的声音,再和老校友一起排练,一定把音乐会办好。”

挂了电话,岳川走到管风琴前,李爷爷正轻轻按着琴键,老校长在一旁哼唱校歌,阳光透过彩色玻璃,在他们身上洒下温暖的光斑。

林野的相机对着这一幕,镜头里,老人们的笑容、管风琴的琴键、泛黄的乐谱,构成了一幅满是岁月温情的画面——这张照片后来成了“跨校校友音乐会”的宣传海报,配文“岁月会老,校歌不老”。

凌薇突然想起什么,从背包里掏出张银杏叶标本:“这是上次在苏州中学捡的银杏叶,咱们把它夹在音乐会的节目单里,每个观众都能拿到,像带着各校的岁月痕迹回家。”

岳川接过银杏叶,看着上面清晰的纹路,知道下一段“校史传承”的旅程即将开始——从苏州的管风琴,到扬州的老古筝,再到滨江的老钢琴,那些从地球“搬”来的文娱模式,正在这些老校的故事里,慢慢长出属于它的、带着温度的根。

林野收拾好相机,对着岳川说:“明天要去扬州中学拍老古筝,我特意带了微距镜头,能把古筝上的木纹、弦上的包浆都拍清楚,放进纪录片里,肯定能打动观众。”

陆哲也举起音频设备:“我还带了便携录音棚,能把老古筝的声音录得更纯净,保留它的历史质感,不让外界杂音破坏味道。”

岳川点点头,把苏州中学的乐谱放进背包,里面还夹着李爷爷的校徽照片——校徽上的“苏州中学1950”字样,像在无声地提醒他:文娱创作的核心从不是华丽的包装和流量的噱头,而是对真实的尊重,对岁月的敬畏,对情感的传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