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文娱:从平行世界抄作业 > 第118章 短片里的墨字,音频中的胡同声

工作室里的长桌仿佛被各类素材淹没一般,显得有些杂乱无章。

岳川的面前摊开着影视短片的初剪脚本,他正专注地看着其中的内容,手中的铅笔在“老账本特写”那栏轻轻画了一个圈,似乎在思考着如何更好地呈现这个画面。

与此同时,夏晚晴戴着监听耳机,全神贯注地调整着音频。

她的指尖在调音台的推子上小心翼翼地滑动着,仿佛在弹奏一件珍贵的乐器。

她的目标是让自行车铃铛声和卖糖葫芦的吆喝声更有层次感,让观众能够更真切地感受到那个场景的氛围。

而在工作室的一角,林野则静静地趴在画板上,用细笔给短片插画里的老账本补写书法字体。

他的笔尖沾着墨汁,尚未干透,在白色的画纸上留下一道道黑色的痕迹,与插画中的其他元素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古朴而真实的感觉。

就在这时,夏晚晴突然摘下了耳机,她的声音带着刚刚听完音频后的些许沙哑:“自行车铃铛的声压再降 1db。”

她的语气坚定而果断,显然对这个调整有着明确的想法,“现在这个铃铛声有点抢吆喝的戏,我们得让‘哎——糖葫芦嘞’的尾音飘起来,就像真的是从胡同那头传过来一样。”

她小心翼翼地将录音笔递到岳川的耳边,轻声说道:“你听听看,这样是不是更有‘距离感’呢?”

岳川微微侧过头,将耳朵贴近录音笔,仔细聆听着里面传出的声音。

铃铛的声音在背景中若隐若现,宛如轻柔的微风拂过,与吆喝声交织在一起,仿佛被风裹挟着一般。这声音恰好与短片中“猫跑过胡同”的画面完美契合,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岳川的目光落在脚本上,他指着其中一个镜头,建议道:“再混合一些槐树叶的沙沙声进去吧。当猫跳上槐树时,树叶的响声会随之而动,就好像声音在追逐着画面一样。”

就在这时,林野突然抬起头,他的鼻尖上沾了一点墨渍,显得有些俏皮。

他兴奋地对岳川说道:“岳老师!我把周老的书法字体扫描进插画里啦——就是老账本上‘糖葫芦抵茶钱’那一行。我用了周老的行书,墨色比其他字要淡一些,就像时光慢慢晕开的感觉。”

说罢,林野将画板转过来,展示给岳川看。只见画纸上的账本字迹果然多了几分书法的灵动,仿佛这些字都活了过来。岳川不禁赞叹道:“真是太棒了!”

林野接着说:“影视部那边说,他们希望这行字在镜头里能够慢慢地显现出来,同时配合胡琴的泛音,您觉得这样可以吗?”

“太行了。”岳川接过画板,指尖拂过墨色渐变的字迹,“让字显形的速度跟胡琴泛音的起伏对齐,‘糖’字出来时泛音最浓,‘钱’字收尾时泛音渐弱,像字是被琴声‘写’出来的。”

夏晚晴听到声音,连忙凑过来,眼睛紧紧盯着屏幕,突然兴奋地说道:“哇,我想到了!我主题曲的尾音可以配合这个画面——‘日子浸在茉莉间’的‘间’字,稍微拖长两秒,然后等‘钱’字完全显形之后再收声,这样声画就能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啦!”

她一边说着,一边迅速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子,飞快地记录下来自己的想法,生怕一转眼就会忘记。

不仅如此,她还特意在旁边做了一个标注,写道:“尾音可以带一点气声,就好像是风吹过墨字一样,轻柔而又自然。”

就在这时,房间的门被轻轻地推开了,发出“嘎吱”一声轻响。

夏晚晴和其他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去,只见李叔提着一个竹篮走了进来。竹篮里装着刚刚蒸好的枣糕,热气腾腾的,透过竹篮的缝隙不断地冒出来,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我路过工作室,就想着给你们带点枣糕过来尝尝。”李叔微笑着解释道,然后把竹篮放在了桌子上。

他的目光不经意间落在了画板上的那本老账本上,不禁赞叹道:“这字写得可真好啊,跟我爷爷那本真正的账本简直一模一样,都透着一股子老劲儿呢!”

岳川小心翼翼地捏起一块枣糕,轻轻咬了一口,那甜糯的枣香瞬间在口中弥漫开来,还夹杂着一丝淡淡的面香,让人回味无穷。

他咽下口中的枣糕,对李叔说道:“李叔,咱们那个短片的结尾啊,还缺一个能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画面。我琢磨了一下,想请您帮个忙。您看这样行不行,咱们去那棵槐树下,让周老写‘胡同里的灯’这五个字,然后投影到树干上。接着呢,您就站在那灯影里,吹起您那铜哨子。最后,镜头慢慢拉远,把整个胡同都收进画面里。”

李叔听了,不禁哈哈大笑起来,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哈哈,我这把老骨头居然还能当‘背景板’啊?行嘞!那我明天早点去茶馆开门,顺便把我那铜哨子也擦亮点,好让它在镜头里更显眼些。”

就在这时,一只雪白色的小猫从沙发底下钻了出来。它先是好奇地看了看周围的人,然后轻盈地跳到李叔身边,用它那毛茸茸的小脑袋蹭了蹭李叔的裤腿,尾巴像扫帚一样扫过桌角的录音笔。

然而,这一扫却不小心按到了录音笔的播放键,只听“咔哒”一声,里面突然传出一阵响亮的胡同吆喝声。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把雪团吓得“喵”的一声尖叫,它像被踩了尾巴一样,嗖的一下钻进了岳川的怀里,瑟瑟发抖。

众人见状,都忍不住笑出了声。李叔指着雪团,笑着说道:“这小家伙,胆子比胡同里的麻雀还小呢!”

下午,周老带着笔墨纸砚来胡同。槐树下已经支好了投影设备,李叔穿着蓝布衫,手里攥着铜哨子,站在树旁等着。

周老蘸了浓墨,在宣纸上写下“胡同里的灯”五个行书字,笔锋遒劲,“灯”字的捺画拉得很长,像灯影落在地上。

“投影时把‘灯’字的墨色调浓点。”周老放下笔,看着投影在树干上的字,“让字跟树皮的纹路混在一起,像字是从树里长出来的。”

夏晚晴站在旁边,用录音笔记录下铜哨子的声音——李叔吹哨时,正好有风吹过槐树,树叶沙沙响,哨音裹着叶声,比之前的采样更鲜活。

“这段声音就用在结尾。”她对影视部的摄像说,“铜哨子响时,镜头从‘灯’字慢慢移到李叔,最后拉远,让胡同的灯一盏盏亮起来。”

岳川则在旁边调整短片旁白,把李叔的故事加了进去:“李叔的铜哨子,喊了五十年茶客;周老的毛笔,写了一辈子墨字;胡同里的灯,亮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路——日子,就藏在这些没说出口的细节里。”

傍晚,众人坐在茶馆的老茶桌旁,看影视部导出来的短片片段——老账本的字迹随胡琴显形,猫追着铜哨子跑过胡同,最后“胡同里的灯”五个墨字映在槐树上,李叔的哨音和夏晚晴的主题曲尾音同时落下,像时光轻轻合上了书页。

李叔给每个人倒了杯茉莉花茶,茶汤里飘着几朵花苞:“这茶得慢慢喝,才尝得出茉莉的香;咱胡同的故事,也得慢慢品,才懂里面的暖。”

雪团蹲在茶桌下,盯着桌角的枣糕碎屑,尾巴轻轻晃着。没有人说“明天要剪完短片”“演唱会还有多少天”,只是捧着热茶,看着窗外渐暗的胡同,听着远处传来的自行车铃铛声——属于他们的故事,正像这茶里的茉莉,在时光里慢慢舒展,香而不烈,暖而不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