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文娱:从平行世界抄作业 > 第112章 胡同里的新书,演唱会的书法魂

岳川的工作室窗台上,新摆了盆从老北京胡同淘来的虎尾兰,叶片上还沾着点胡同砖缝里的细土。

他手里捏着出版社递来的新书邀约函,指尖在“城市记忆”主题上划了又划——之前写《边城》是湘西的柔,这次想写点更贴骨的烟火气,老北京胡同里的故事正好。

“又在琢磨新东西?”

夏晚晴推开门时,手里拎着个牛皮纸包,里面是她刚从书法名家那里求来的《兰亭序》拓片复制品,“我演唱会的策划案改好了,想在‘国风篇章’加个书法展示环节,你帮我看看歌词能不能跟书法呼应上。”

她把策划案摊在桌上,“国风篇章”那页用荧光笔标了重点:舞台中央设个巨大的宣纸卷轴,书法家现场书写歌词,背景屏同步播放胡同、城墙等城市影像。

“我想让歌词里有‘老物件’的细节,”夏晚晴指着空白的歌词栏,“比如门墩、鸽哨、炸酱面的香味,跟你想写的‘城市记忆’能凑上。”

岳川眼睛一亮,抓起笔在策划案旁写了两句:“门墩儿磨圆了年月,鸽哨儿驮着云走,炸酱面的香,漫过了胡同口。”

他抬头看夏晚晴,“这样既有画面感,又能跟书法的墨韵搭——书法家写‘鸽哨儿’时,笔锋可以飘一点,像哨音在飞。”

夏晚晴凑过去看,笔尖的墨迹还没干,字里行间的胡同味儿让她笑了:“就按这个来!我跟书法家约了明天见面,你要是有空,一起去?帮我敲定字体——楷书太板,行书正好,像胡同里的路,弯却不绕。”

“当然去。”岳川把新书邀约函推过去,“出版社让我写本‘城市记忆’主题的书,暂定名《胡同里的灯》,正好跟你演唱会的‘城市影像’呼应,说不定能搞个联动——你的演唱会周边加印书的节选,我的书附演唱会门票抵扣券。”

第二天上午,两人去书法名家周老的工作室。周老的书桌上堆着半人高的宣纸,墨汁的香气混着檀香,让空气都沉了几分。

他接过岳川写的歌词,眯着眼看了会儿,突然拿起毛笔:“‘鸽哨儿驮着云走’这句好,我用行书试试,让‘云’字的撇捺飘起来,像真的跟着哨音动。”

毛笔在宣纸上游走,“鸽哨儿”三个字写得灵动,“云”字的捺画拉得很长,墨色由浓转淡,真有“驮着云走”的意境。

夏晚晴看得眼睛发亮:“就是这个感觉!演唱会当天,您写这句时,背景屏正好切鸽群飞过胡同的画面,肯定能让观众想起自己的童年。”

周老放下笔,笑着说:“你们年轻人能把书法、歌曲、文字串在一起,是好事。我这把老骨头,也想跟你们凑个热闹——演唱会当天,我带几个学生去,现场写‘胡同里的灯’,跟你的书呼应。”

从周老工作室出来,两人没开车,沿着胡同慢慢走。墙根下的老槐树发了新芽,几个老人坐在小马扎上下棋,棋子落在木盘上的“啪”声,混着远处卖糖葫芦的吆喝,像首没谱的老歌。

“前面有家炸酱面,我小时候常来吃。”夏晚晴指着胡同深处的门脸,“老板的爷爷是御厨,炸酱的方子传了三代,你肯定爱吃。”

面馆里只有四张桌子,墙上挂着老北京的黑白照片。老板看见夏晚晴,笑着打招呼:“晚晴丫头,好久没来了!还是老样子,两碗炸酱面,多加黄瓜丝?”

“再加两份糖蒜。”夏晚晴转头对岳川说,“他们家的糖蒜是自己腌的,酸甜口,解腻。”

炸酱面端上来时,香气立刻漫开。岳川拌了拌,面条裹着浓稠的炸酱,咬一口满是黄豆酱的咸香,配着脆生生的黄瓜丝,竟吃出了小时候的味道。

“这味儿,得写进书里。”他嘴里嚼着面,含糊不清地说,“就写‘胡同里的面馆,炸酱的香能飘三条街,老板的手,拌了二十年的面,没失过准头’。”

夏晚晴笑着递过糖蒜:“慢点吃,没人跟你抢。对了,林野昨天发微信,说想帮你的新书画插画,用水彩画胡同的场景,你觉得怎么样?”

“求之不得。”岳川点头,“让他多画点细节——门墩上的刻痕、墙上的涂鸦、路灯下的猫,这些细碎的东西,才是胡同的魂。”

正说着,邻桌的小姑娘认出了他们,手里拿着本卷边的《边城》,怯生生地走过来:“岳老师,夏老师,能给我签个名吗?我特别喜欢《渡口》,也喜欢《边城》里的翠翠。”

小姑娘叫林晓,是附近中学的学生,笔记本里夹着张自己画的胡同素描——路灯下,一只猫蹲在门墩上,旁边写着“我家的胡同,也有这样的灯”。“我想跟林野老师学画画,”她红着脸说,“想把我们胡同的故事,也画成插画。”

岳川在笔记本上写下“每个胡同,都有自己的灯”,夏晚晴也签了名,还把周老写的“鸽哨儿”书法小样拍了照发给她:“下次有机会,带你去看周老写字,说不定能给你点灵感。”

离开面馆时,夕阳把胡同的影子拉得很长。夏晚晴手里拿着老板送的炸酱方子,岳川揣着林晓画的胡同素描,两人慢慢往家走。

没有急着赶下一个行程,只是听着胡同里的声音,看着墙上的老照片,像在收集散落在时光里的碎片。

回到工作室,岳川把林晓的素描贴在书桌前,开始写《胡同里的灯》的第一章:“王大爷的棋摊儿,总摆在老槐树下,棋子落得重,像要把几十年的日子,都砸进木盘里。猫蹲在门墩上,等着面馆的老板,扔块带肉的炸酱……”

夏晚晴则在旁边改演唱会的影像清单,把“鸽群飞过胡同”“面馆的热气”都加了进去,还标注“配合周老书法的‘云’字出现”。

林野发来的插画初稿也到了——水彩画的胡同口,路灯亮着暖黄的光,猫的影子拉得很长,像在等谁回家。

窗外的天慢慢黑了,工作室的灯亮着,映着桌上的书稿、策划案和插画稿。没有刻意提“明天要怎样”,但新书的字在纸上生长,演唱会的细节在清单里落地,插画的色彩在屏幕上鲜活——属于他们的故事,正像胡同里的灯,一点点亮起来,暖而扎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