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明末!苟在幕阜山脉造反 > 第68章 幕阜山,七州县

只见一穿着破败的老头,撑着木棍踏起雪水,朝晏羽缓缓走来。

那老头两鬓白发,在寒风中轻轻飘起,露出满脸干裂的嘴唇。

这特么是一个知县?

怎么看起来比西乡乡民还沧桑。

陆逸先作揖道:“武宁县知县陆逸先,见过晏将军。”

呵呵!

有叫晏老板的,有叫晏匪的,这还是第一次被人叫做将军。

“你是武宁县知县?”

“如假包换。”

“可你这样貌?”

“晏将军见谅,陆某父母亲友多在饶州府,朴素一些,免得麻烦。”

“你是来劝我退兵,放了武宁县城?”

“非也!”

“我不喜欢猜,你直接说寻我有何目的吧!”

“得知晏将军占据宁州城,陆某便知道晏将军即将来武宁县,已在此等候晏将军两三日了。”

难怪这陆县令嘴唇干裂,原来是在寒风里吹的。

能猜到自己会来武宁县,看来也有些本事。

晏羽笑道:“是吗?你怎么知道我的想法?”

“晏将军将宁州、平江所有田地,划归自己名下,又只需支付两成的赋税,晏将军所谋不小吧!”

“什么意思?”

“以晏将军兵强马壮,大可不必招惹地主士绅,继续卖货挣钱,扩大地盘。”

“我看不惯地主士绅欺压乡民,陆知县可能不知道,我西乡人民军可是低层人民的军队。”

“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晏将军以人民为基础,图谋大事,确实高明,只可惜…”

“只可惜什么?”

“古往今来,黄巾军、黄巢等都以人民起事,又有谁成功了?”

对于古代农民起义多以失败告终,分析原因比较复杂。

但其中一点,农民军缺乏学识与远见,这绝对是主要原因之一。

晏羽也故作高深回道:“只把人民当工具,而不启民智,不给实惠好处,如何能成事?”

“怎么?晏将军打算启民智?”

“不就是在各乡镇都所建一些私塾吗?有何困难。”

“晏将军说得轻巧,就百姓那点粮食,拿什么来交束修,拿什么买笔墨纸砚。”

“我说过要让百姓掏钱吗?”

“不让百姓掏钱,就各州县那点赋税,都不够买笔墨纸砚的。”

“陆县令可知我西乡人民军,为何能数次以寡敌众,击败官兵?”

“还请晏将军见谅,陆某对军事不精通,说不出所以然来。”

晏羽拿起亲卫的火绳枪,端起枪来瞄了瞄远处高山。

笑道:“无他!就是武器装备强于官军数倍。”

“数倍?”

“正是!且这些武器装备朝廷都不会打造,官军也无法装备。”

“这与开启民智有何关系?”

“若我能大量制作,且廉价的笔墨纸砚了?再由我招商商行掏钱,强制所有孩童读书识字,这启民智可否能完成?”

“这…怎么可能?”

“我招商商行的货物,半年前可否有人认为可能?我西乡人民军的火器,没见过的人也认为不可能吧!”

“是陆某草率了,武宁县之事,不需要晏将军亲临,陆某都会按晏将军需求办好。”

“你知道我要干嘛?”

“要田地,要威望,要施仁政,还有县城的掌控权。”

“额…陆县令能说简单一点不?我读书少听不懂。”

“西乡人民军进去武宁县分田地,陆某会暗中配合,西乡人民军在各乡建立都所乡所,陆某也会暗中支持,还有武宁县巡检营,陆某也会陆续换成西乡人民军军士。”

老狐狸!

原来是知道武宁县县城守不住。

私下迎接西乡人民军,也不会落下丢城的罪名。

典型的墙头草,哪都不得罪。

可现在都和朝廷翻脸了,开春后都不知道要面对多少官兵。

这么做事畏手畏脚的,不但心里不痛快,效率也会差些。

晏羽摸了摸光头笑道:“陆大人好算计,可这么迁就了你,我西乡人民军有啥好处?”

“陆某送晏将军十八字,足可让晏将军卖陆某这一人情。”

“说来听听!”

“广积粮、换称王,幕府山,七州县”

“七州县?”

“正是!宁州、武宁县、兴国州、通山县、崇阳县、通城县和平江县,这七个州县是幕阜山脉周边七州县。”

“陆县令的意思,让我先拿下这七个州县?”

陆逸先摸了摸山羊胡须。

眯着眼睛说道:“这七州县分别属于洪都府、武昌府与岳州府,全部背靠幕阜山脉,易守难攻。”

“若有大股官兵来攻,将军可率众退回深山,且各州县之间能相互支援调动。”

“幕阜山脉西边岳州府、北边武昌府和东边南康府、洪都府,都是鱼米之乡,粮草充足。”

“有这四府粮食,足够将军养兵数万。”

晏羽打断陆逸先的话问道:“等等!这四府粮食主产区,并不在幕阜山脉内,如何给我来养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