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药山石屋,叶凡将门仔细关好,这才将今日坊市所得一一取出。那三株赤阳兰品相尚可,被他小心收起,以备不时之需。而他的目光,则完全被那株暗紫色的焚脉花吸引。
指尖轻轻拂过那看似枯槁的叶片,一股灼热中带着刺痛感的能量隐隐传来,证实了此物确是《万药鉴》中记载的“焚脉花”无疑。此物凶险,但若能妥善利用,无论是掺入攻击符箓,还是以其药力极端淬炼某些特殊部位,都可能起到奇效。他取出一只玉盒,将其郑重封存,放入储物袋最深处。
处理完焚脉花,叶凡的心神便落在了那枚戊土精粹之上。敲开那层不起眼的黑色石皮,内部果然露出一块拳头大小、通体浑黄、散发着厚重沉稳气息的晶石,精纯的土系灵力内蕴其中。此物对他目前修炼《太初蕴灵诀》助益不大,但无论是将来炼制防御法器,还是布置阵法,都是极好的材料。
收获颇丰,但叶凡并未满足。无论是应对叶云天的暗箭,还是李敖可能的报复,亦或是未来更广阔的世界,他都需要更快地提升实力。而快速提升,离不开资源。
他的目光,投向了叶家药堂。若能凭借自身能力,从药堂获取稳定的资源供应,甚至赢得更高的地位,无疑是眼下最稳妥的途径。
而展现能力最好的方式,莫过于……改良丹方!
叶家赖以立足的几种低阶丹药,如凝血散、回气丹,其丹方在《万药鉴》的浩瀚知识面前,显得粗陋不堪,存在不少可以优化之处。若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良方案,其价值,绝非几株普通药材可比。
接下来的几日,叶凡白日劳作之余,所有心神都沉浸在对凝血散丹方的推演之中。
凝血散,主药凝血草,辅以赤芍、三七等,用以止血生肌。但叶家现今的丹方,药材配比失衡,对赤芍的药性利用不足,反而因一味“枯心藤”的加入,引入了微弱的毒性,长期使用恐有隐患,且成丹率不高。
根据《万药鉴》的记载,结合前世中医药理中“君臣佐使”的配伍思想,叶凡在脑海中进行了无数次模拟。
“赤芍活血化瘀之效,当为‘臣’药,份量可增三成,并以文火慢煨,激发其‘破’中之‘生’力。”
“枯心藤毒性虽微,却与凝血草‘凝聚’之性相冲,当以‘车前草’汁液中和其毒,并借其利水之性,引导药力更快散入伤处。”
“火候……凝丹时温度需降半成,以‘蕴’代‘逼’,方能锁住更多药性,提升成丹品质与几率……”
一个个念头如同火花般碰撞、验证。他没有实际药材进行试验,所有的推演都依赖于《万药鉴》的绝对权威和他自身强大的逻辑思维与药性理解。
数日后,叶凡自觉推演已臻完善,便将改良后的凝血散丹方,以及详细的药材配比、处理手法、火候控制要点,工工整整地誊写在一张纸上。
他没有直接去找叶承长老,而是寻了个机会,将这份丹方交给了药堂一位平日里还算公正、与叶承关系较近的执事,只说是自己平日琢磨药材时的一些浅见,请执事代为转呈叶承长老品鉴。
那执事起初并未在意,一个受罚的旁支子弟,能琢磨出什么?但碍于叶承长老对叶凡似乎有些另眼相看,他还是将丹方送到了叶承面前。
药堂深处,一间弥漫着药香的静室内。
叶承长老正对着一炉新炼的丹药皱眉,这一炉回气丹成色不佳,药力散逸过多,让他颇为不满。恰在此时,那执事送来了叶凡的“浅见”。
叶承本欲随手放在一边,目光无意中扫过那纸上的字迹,娟秀工整,条理清晰。他漫不经心地看了下去。
起初,他神色平淡,只当是少年人的异想天开。但看着看着,他的眉头渐渐蹙起,眼神由随意转为专注,再到后来的惊疑不定!
“增加赤芍份量?以文火激发其生力?”
“用车前草中和枯心藤之毒,并引导药力?”
“凝丹时降半成火候,以蕴代逼?”
这些改动,看似细微,甚至有些违背叶家传承多年的炼丹常识,但以他浸淫丹道数十年的经验细细推敲,却发现其中蕴含的机理竟是丝丝入扣,直指现有丹方中几个他隐隐察觉却始终未能解决的弊端!
尤其是那“以蕴代逼”的火候理念,更是让他有种茅塞顿开之感!叶家炼丹,向来追求速成,火力刚猛,导致药力在成丹瞬间散逸颇多。而这“蕴”字诀,讲究的却是温养融合,慢工出细活,更符合丹药形成的自然之道!
“这……这真是叶凡所想?”叶承猛地抬起头,眼中精光爆射,看向那执事。
执事被长老的反应吓了一跳,连忙点头:“是……是他亲自交给属下的,说是平日琢磨的浅见。”
“浅见?这若是浅见,那我叶家传承的丹方算什么?!”叶承激动得手指都有些颤抖,他拿着那张薄薄的纸,如同捧着绝世瑰宝,在室内来回踱步,“天才!简直是丹道天才!不拘泥于成规,洞察药性本质!此子……此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