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1937年的日子 > 第4章 炮楼里的星火与未凉的热血

1937年的日子 第4章 炮楼里的星火与未凉的热血

作者:打卡小达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0 08:36:54

第四章 炮楼里的星火与未凉的热血

山坳里的废弃炮楼像头苍老的巨兽,匍匐在暮色里。李明远推开锈迹斑斑的铁门时,铁轴发出刺耳的“嘎吱”声,惊得栖息在楼顶的乌鸦扑棱棱飞起,在铅灰色的天空里盘旋两圈,才不情愿地往远处的山林飞去。

“师父,这里真的安全吗?”小石头举着煤油灯,灯光在布满弹孔的墙壁上晃动,映出密密麻麻的裂痕,像老人脸上的皱纹。她的左臂缠着新换的绷带,是李明远用最后半瓶烈酒消毒后包扎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却比心里的恐慌轻得多。

李明远往炮楼深处走,靴底踩在碎砖上发出“咔嚓”声。一楼的角落里堆着些干草,应该是猎户临时歇脚时留下的,还带着股潮湿的霉味。他摸了摸墙壁,指尖沾了层灰,却能感觉到砖石的坚硬——这炮楼是民国初年修的,据说当年军阀混战,这里曾是个重要的防御据点,墙厚得能挡住炮弹。

“安全。”他声音低沉,目光扫过二楼的射击口,“从射击口能看见三里外的岔路口,有人靠近咱们能提前发现。”说着从背包里掏出张地图,铺在落满灰尘的石桌上,“你看,炮楼后面有条暗道,通到山后的溪流,真要是被围了,咱们能从这儿撤。”

这是他在县档案馆翻到的《民国防御图》里记下来的,图上标注着“柳林镇周边炮楼皆设暗渠,以备突围”。当时只当是无用的知识,没想到真能派上用场。

小石头凑近地图,煤油灯的光映着她的侧脸,睫毛上还沾着草屑:“师父,你怎么什么都知道?”

李明远笑了笑,没说话。他总不能告诉她,自己是从八十年后穿来的,脑子里装着这本“历史书”,知道哪里有陷阱,哪里有生路。可这“先知”的优势,有时却像把双刃剑——他清楚地记得,三天后,特高科会带着伪军搜山,他们手里有张手绘的炮楼分布图,是从叛变的交通员手里得到的。

“把柴火劈了,今晚得生火。”李明远转移话题,指着墙角的枯枝,“山里晚上冷,别冻着。”

小石头应了声,拿起斧头往柴堆走去。她的动作还有点生涩,斧头挥下去总偏,木柴没劈开,倒震得胳膊发麻。李明远看着她倔强的背影,突然想起自己刚穿越过来时的样子——也是这样,什么都要学,什么都要扛,连哭的资格都没有。

入夜后,火堆在炮楼中央燃起来,橘红色的火光舔着砖石,把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忽大忽小。小石头煮了锅野菜粥,是下午在山涧边采的荠菜,放了点从客栈带出来的糙米,香气混着烟火气,在空旷的炮楼里弥漫开来。

“师父,你说……王掌柜会不会有事?”小石头舀粥的手顿了顿,声音低下去,“客栈爆炸的时候,我看见他往仓库跑,好像是想救里面的人……”

李明远握着粥碗的手紧了紧。王掌柜就是客栈的掌柜,那个用碧螺春传递情报的联络人。历史上,他确实死在了那场爆炸里,尸骨都没找全。

“会没事的。”他撒谎道,声音有点飘,“王掌柜机灵得很,肯定早就跑了。”

小石头点点头,没再追问,可眼圈却红了。她知道这是安慰的话,爆炸的火光那么大,那么近,谁能跑掉呢?

夜里,李明远守在射击口,借着月光往岔路口望。山风穿过射击口,带着松针的清香,也带着远处隐约的狗吠——是伪军在搜山,他们已经开始缩小包围圈了。他摸出藏在怀里的勃朗宁,这是从特高科那个黑绸衫男人身上缴来的,枪身还带着体温,像块滚烫的烙铁。

突然,他看见岔路口闪过几个黑影,动作鬼祟,手里还牵着狼狗。是特高科的先头部队,比历史上提前了两天!

李明远立刻吹灭火堆,拽起熟睡的小石头往暗道跑:“快!他们来了!”

小石头还没完全醒,被拽得一个踉跄,却立刻反应过来,抓起墙角的手榴弹背在身上:“多少人?”

“不清楚,至少一个小队。”李明远掀开暗道的石板,一股潮湿的泥土味涌上来,“快进去,顺着暗道走,到溪流边等我。”

“那你呢?”小石头攥着他的胳膊,指甲几乎嵌进他的肉里。

“我去引开他们。”李明远把勃朗宁塞进她手里,“这枪你会用,到了溪边找棵大槐树,我会去找你。”

“不行!”小石头急得跺脚,“要走一起走!”

“听话!”李明远的声音陡然严厉,“你带着手榴弹,游击队还等着补给,你不能有事!”他推了小石头一把,把她推进暗道,“快盖石板!别让他们发现!”

小石头含泪看着他,咬了咬牙,才慢慢放下石板。黑暗中,她听见炮楼外传来枪声,还有李明远故意发出的喊叫,心里像被剜了块肉,疼得喘不过气。

李明远冲出炮楼时,特高科的人已经围了上来。黑绸衫男人举着枪,三角眼在月光下闪着狠光:“李明远?果然是你!抓住他,少佐有赏!”

李明远没答话,转身往密林里跑。他知道这片山的地形,哪里有陡坡,哪里有陷阱,都是从《柳林镇志》里背下来的。子弹在耳边呼啸而过,他却像只灵活的猴子,在树影里穿梭,时不时回头放一枪,故意把追兵往反方向引。

跑到一处悬崖边,他突然停住脚步。身后的脚步声越来越近,黑绸衫男人的狞笑清晰可闻:“跑啊!怎么不跑了?我看你往哪跑!”

李明远回头,月光照亮他脸上的血痕(刚才被树枝划破的),突然笑了:“你们以为抓住我就赢了?”他从怀里掏出个油布包,高高举起,“这是你们特高科和伪军勾结的证据,早就藏在安全的地方了,要是我死了,明天全县的人都会知道……”

“胡说!”黑绸衫男人急了,举枪就射。

李明远早有准备,猛地扑向旁边的矮树丛,子弹擦着他的肩膀飞过,打在崖壁上迸出火花。他顺势滚下陡坡,身体撞在岩石上,疼得眼前发黑,却还是死死攥着油布包——那里面根本不是什么证据,只是几张无关紧要的旧报纸,他在赌,赌黑绸衫心虚。

追兵的脚步声在坡上停了,黑绸衫男人在上面骂骂咧咧,却没敢下来——这陡坡太陡,下去容易上来难。李明远听着他们渐渐走远,才瘫在地上大口喘气,肩膀的伤口火辣辣地疼,像撒了把盐。

他挣扎着爬起来,往山后溪流的方向走。山路崎岖,他摔了不知多少跤,额头磕出个大包,裤腿被荆棘划破,渗出血来,和泥土混在一起,又冷又黏。可他不敢停,他答应了小石头,要去溪边找她。

天边泛起鱼肚白时,李明远终于看见那条溪流,清澈的水流在晨光里闪着光。他踉跄着走过去,看见小石头正坐在大槐树下,抱着膝盖打盹,怀里还紧紧搂着那袋手榴弹。

“小石头。”他轻声喊。

小石头猛地惊醒,看见他满身是伤的样子,眼泪瞬间涌出来,扑过来抱住他:“师父!你回来了!我还以为……”

“我没事。”李明远回抱住她,声音里带着劫后余生的沙哑,“他们被我甩掉了。”

两人坐在溪边清洗伤口,冰凉的溪水激得小石头直哆嗦,却咬着牙不吭声。李明远看着她胳膊上渗血的绷带,突然想起历史上关于“柳林镇炮楼搜捕”的记载:“民国三十一年春,特高科围山三日,未获要犯,焚炮楼而去,山中余烬三月未熄。”

原来,那“未熄的余烬”里,也藏着他们的故事。

下午,老周带着游击队的人找到他们。看见那袋手榴弹,队员们眼睛都亮了,围着小石头问东问西,只有老周注意到李明远肩上的伤,还有他藏在怀里的油布包。

“这是……”老周打开油布包,看见里面的旧报纸,愣住了。

李明远笑了笑:“骗特高科的,让他们不敢追太急。”

老周却收起报纸,郑重地说:“就算是假的,也有用。咱们可以照着这个路子,伪造些证据,让特高科和伪军狗咬狗。”

李明远看着老周眼里的光,突然明白——历史或许有定数,但人的智慧和勇气,总能在定数里开出花来。

回到游击队的驻地(一个隐蔽的山洞),小石头帮李明远包扎伤口,嘴里还在念叨:“都怪我,要是我劈柴快点,你就不用守夜了……”

“不关你的事。”李明远按住她的手,认真地说,“是我太依赖‘记得’的事了,忘了他们也会变。”他想起那些被改变的细节——特高科提前搜山、王掌柜可能还活着(至少没在爆炸里找到尸体)、还有老周的新主意……这些细微的偏差,像投入湖面的石子,正在一圈圈扩大。

夜里,山洞里的篝火噼啪作响。队员们围着李明远,听他讲怎么引开追兵,怎么用假证据唬住特高科,听得津津有味。小石头坐在他身边,把烤热的红薯塞给他,眼里的崇拜像星星一样亮。

李明远咬着红薯,突然觉得,或许他穿越过来,不是为了“改写”历史,而是为了让那些冰冷的文字里,多些活生生的人,多些温热的故事。就像这篝火,哪怕只有一点火星,也能照亮整个山洞,也能在寒冬里,暖热每个人的心。

几天后,柳林镇传来消息:特高科和伪军因为“内鬼泄密”互相猜忌,打了起来,死伤不少。老周说,这是用李明远的“假证据”推波助澜的结果。

李明远站在山洞外,望着柳林镇的方向,那里的硝烟已经散尽,隐隐能看见炊烟升起。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还会有更多的危险和挑战,但他不再害怕——因为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身后有小石头,有老周,有游击队的兄弟,还有无数像王掌柜一样,愿意为信念挺身而出的人。

这些人,才是历史真正的主角,是永远不会熄灭的星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