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1937年的日子 > 第27章 游击巧施八字诀,钢火初显慑敌胆

第二十七章 游击巧施八字诀,钢火初显慑敌胆

(一)

黑风口的晨雾裹着松针的寒气,贴在人脸上像冰碴子。李明远趴在断崖的灌木丛后,手里的三八大盖枪口缠着布条,能消掉一半的枪声——这是他从现代战争纪录片里学的法子,没想到在这山沟沟里派上了用场。

“连长,鬼子的队伍动了。”金哲猫着腰爬过来,军靴上沾着的泥蹭在李明远的裤腿上。他指着雾里的黑影,“前面是两个尖兵,中间是炮队,拉炮的马夫里混着三个伪军,看样子是被逼来的。”

李明远透过瞄准镜望去,果然见十几个鬼子簇拥着两门山炮,在窄道里慢吞吞地挪。马夫们缩着脖子,鞭子挥得有气无力,其中一个穿伪军棉袄的,正偷偷往路边的草里扔小石子——是麻三安排的“暗哨”,扔石子的位置,正是老郑埋炸药的地方。

“‘敌进我退’,等他们全进了口袋阵。”李明远低声说,手指在扳机护圈上敲着。这“八字诀”他在队会上讲了不下十遍,今天总算能实战检验。

李虎带着机枪队埋伏在左侧的陡坡上,怀里抱着麻三偷来的捷克式,枪管对着窄道的咽喉处。他身边的后生们都攥着绑了铁链的手榴弹,链头缠在手腕上,就等信号。

老郑蹲在右侧的断崖下,手里捏着炸药的拉火绳,绳头系在块石头上,只要轻轻一拽,就能把窄道两侧的碎石全掀下来。他脚边摆着三个“土燃烧弹”,棉花裹着煤油,外面缠了浸蜡的布,火一点就能烧半个时辰。

“还有三百步。”金哲数着鬼子的脚步,突然压低声音,“尖兵好像发现啥了,在踢路边的草。”

李明远心里一紧,却看见那尖兵踢了两脚就往前走了——老郑埋炸药时,特意在上面铺了层新土,还撒了把枯草,看着跟周围的地一模一样。这是他教的“伪装术”,从现代工兵手册里看来的,没想到真能糊弄过鬼子。

(二)

“轰隆!”

等最后一个鬼子的军靴踏进窄道,老郑猛地拽动拉火绳。断崖上的碎石像瀑布似的砸下来,瞬间把窄道两头堵死,炮队被死死困在中间,马受惊了,扬着前蹄乱蹦,把炮架都撞歪了。

“打!”

李明远的枪响和喊声同时炸开。三八大盖的子弹穿透晨雾,精准地打中那个举军刀的鬼子小队长,对方哼都没哼就倒在马粪里。

李虎的捷克式紧接着咆哮起来,子弹在窄道里织成火网。拉炮的马夫们吓得趴在地上,三个伪军干脆抱着头喊“别打了”,只有十几个鬼子还在负隅顽抗,举着三八大盖往陡坡上还击,却被灌木丛挡了视线,子弹全打在石头上。

“扔手榴弹!”李明远吼道。

陡坡上的后生们早憋足了劲,拽掉引信就把缠铁链的手榴弹往炮队里扔。铁链“哗啦啦”散开,有的缠住炮轮,有的挂在马腿上,“轰隆”声接连炸响,山炮的轮子被炸飞一个,马惨叫着倒在血泊里,肠子流了一地。

老郑趁机扔出“土燃烧弹”。火团在空中划过弧线,正好落在鬼子堆里,煤油燃得“噼啪”响,几个鬼子的军装瞬间起火,在窄道里疯跑,撞翻了身边的同伴,乱成一锅粥。

“‘敌乱我打’!”李明远边换弹匣边喊,“留活口,问他们下批弹药啥时候来!”

金哲扯着嗓子喊日语:“缴枪不杀!皇军优待俘虏!”——这是李明远教的,故意把“八路军”说成“皇军”,先稳住鬼子再说。

果然,几个被烧得半焦的鬼子听见“皇军优待”,竟真的放下了枪,举着手蹲在地上,浑身哆嗦。只有一个曹长还在顽抗,举着南部十四式手枪往陡坡上射,被李虎一梭子扫倒,子弹打在他的钢盔上,弹痕像朵难看的花。

(三)

战斗结束时,晨雾刚散。窄道里弥漫着硝烟和烧焦的味道,鬼子的尸体横七竖八地躺着,山炮的炮管还在冒烟,被铁链缠得像团乱麻。三个伪军跪在地上,给后生们磕着头,说只要不杀他们,啥都肯说。

“下批弹药啥时候到?”李明远踢了踢一个伪军的屁股。

那伪军赶紧回话:“后天!后天晌午,从县城来,就一辆卡车,押车的就五个鬼子!”他还想再说,被金哲瞪了一眼,吓得把话咽了回去——金哲刚才在旁边听着,这伪军明显少说了人数,想蒙混过关。

李明远没戳破,只是对李虎使了个眼色:“把山炮拆了,有用的零件全带走,炮管炸了,别留给鬼子。”又对老郑说,“看看有没有能用的子弹,跟伪军说的对不对,后天就知道了。”

拆炮时,李虎摸着被炸飞的炮轮,突然笑了:“连长,您这‘八字诀’真管用!以前咱打一仗得死好几个,这次就伤了俩,还是被碎石擦破的。”

“这才刚开始。”李明远擦着枪管上的硝烟,“‘敌驻我扰,敌疲我打’,后面的仗还得这么打。”他指着远处的县城,“鬼子在城里驻着,咱就天天去摸他们的岗楼,偷他们的粮食,让他们睡不好觉,等他们累了乏了,咱再一锅端。”

麻三带着偷袭队从草里钻出来,手里拎着个麻袋,打开一看,是五支三八大盖和十几个弹匣:“连长,从鬼子尸体上搜的,还有这个!”他掏出个小本子,上面记着鬼子的布防图,是从那个小队长身上摸的。

“好东西!”李明远翻着布防图,上面标着县城里鬼子的粮仓、弹药库,还有炮楼的位置,“麻三,今晚就按这图,去摸东门的岗楼,那儿写着‘只有一个哨兵’,正好练练手。”

麻三拍着胸脯:“包在俺身上!保证连哨兵的裤腰带都给他们偷来!”

(四)

接下来的半个月,黑风口成了鬼子的噩梦。自卫军照着“八字诀”,把游击战术玩得炉火纯青:

——鬼子在县城里“驻”着,李虎就带着人夜里去“扰”。今天往他们的井里扔死老鼠,明天在他们的粮仓顶上扎窟窿,让粮食顺着窟窿往下漏,后天又在他们的马棚里放鞭炮,吓得马整夜嘶鸣,鬼子连觉都睡不安稳。

——鬼子忍不住了,派小队出来“剿”,自卫军就“退”进山里。等鬼子在山里转得晕头转向,又饿又累时,老郑就在他们的必经之路埋炸药,李虎带着机枪队在山头打冷枪,专打落单的,打完就跑,让鬼子连人影都抓不着。

——伪军去乡下“抢”粮食,麻三就带着偷袭队跟在后面“打”。等伪军扛着粮食往回走,麻三他们就从林子里钻出来,用土炸弹把伪军炸懵,然后抢了粮食就跑,还故意留下些写着“八路军在此”的布条,让鬼子以为是正规军干的,不敢轻易报复百姓。

最妙的是一次“敌退我追”。鬼子在山里被折腾了三天,没找到自卫军,带着伤兵往县城“退”,李明远带着人跟在后面,保持着半里地的距离。等鬼子走到县城外的石桥,老郑突然炸断了桥,李虎的机枪紧接着开火,把想泅水过河的鬼子扫倒一片,光俘虏就抓了二十多个,全是累得跑不动的。

县城里的鬼子军官气得把桌子都掀了,却一点办法没有。派大部队进山吧,自卫军早就没影了;派小部队吧,出去一个被收拾一个;守在城里吧,天天被骚扰,粮食弹药还总“不翼而飞”,连做饭的柴火都得派一个小队去山里砍,回来还得少一半。

(五)

这天傍晚,自卫军在黑风口的山洞里开庆功会。篝火上架着烤野兔,是王猎户的徒弟打来的,油滋滋地往下滴,香味飘得满山都是。

老郑清点着新缴获的武器:“捷克式两挺,三八大盖三十七支,手榴弹一百二十个,子弹三千多发……还有两门迫击炮,就是缺炮弹,只有五发。”

李虎正在教新弟兄用捷克式,嘴里念叨着“扣扳机要稳,别跟娶媳妇似的猴急”,惹得众人哈哈大笑。金哲则在给俘虏“上课”,教他们唱八路军的歌,说只要肯反正,就能跟着吃饱饭,有两个伪军已经偷偷抹眼泪了。

李明远靠在岩壁上,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踏实得很。穿越到这个年代快一年了,从最初的手足无措,到现在能带着一群农民,用现代的游击战术跟鬼子周旋,甚至还能缴获这么多武器,这本身就是个奇迹。

“连长,”麻三凑过来,手里拿着个铁皮罐头,是刚从鬼子岗楼偷的牛肉罐头,“您尝尝,这玩意儿比咱的红薯干好吃多了。”

李明远打开罐头,牛肉的香味混着篝火的气息,让他想起现代超市里的罐头。他突然觉得,这“八字诀”不仅是战术,更是生存的智慧——在敌强我弱的时候,不硬碰硬,不逞匹夫之勇,用脑子打仗,用巧劲取胜,这才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正道。

“后天,去县城摸弹药库。”李明远把罐头递给身边的伤兵,“布防图说弹药库后墙是土坯的,麻三,你带人和老郑配合,炸个洞进去,能搬多少搬多少。”

“中!”麻三和老郑异口同声地应着。

篝火越烧越旺,映着每个人的脸,亮堂堂的。远处的县城里,鬼子的炮楼还亮着灯,但李明远知道,那些灯光不过是强弩之末。只要他们坚持“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总有一天,能把那些灯一盏盏灭了,让这片土地重新亮起来。

夜风吹进山洞,带着烤野兔的香味,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希望。李明远握紧了手里的三把大盖,枪身的温度透过掌心传来,像握住了整个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