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1937年的日子 > 第6章 麦种保卫战

1937年的日子 第6章 麦种保卫战

作者:打卡小达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0 08:36:54

第六章 麦种保卫战

(一)

晨露在麦种袋上凝成细小的水珠,李明远蹲在煤窑入口,用粗糙的麻布擦拭着枪管。枪管上还残留着昨日战斗的硝烟味,他反复摩挲着准星,直到金属表面泛起冷冽的光。老郑坐在旁边的石头上,往步枪里压子弹,铜制的弹壳在掌心碰撞,发出清脆的“叮当”声。

“张大爷说,再有三天就能播种了。”英子背着药箱从工房走出来,裤腿上沾着新鲜的泥土——她刚去煤窑后坡翻了块地,打算先试种一小片麦子。“赵大哥派人送来了二十斤草木灰,说是能当肥料。”

李明远抬头,看见她额角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在下巴尖汇成水珠,滴落在胸前的粗布褂子上。“歇会儿再弄,”他把水壶递过去,“等会儿还得去趟鹰嘴崖,跟二龙山的人核对巡逻路线。”

老郑压完最后一颗子弹,把步枪往肩上一扛:“我跟你去,让英子在这儿守着。昨天那两个俘虏招了,说鬼子在镇上增了岗哨,怕是要往山里搜。”

英子却把药箱往地上一放:“我也去,药箱里的绷带快用完了,得让赵大哥帮忙找些布条。”她指了指煤窑深处,“张大爷和王婶他们在清点麦种,少个人照应不行。”

李明远知道她的脾气,决定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只好点头:“带上锄头,路上能当武器。”

三人刚走出煤窑,就见二龙山的斥候小马从山道上跑下来,草鞋上沾着泥,脸上带着急色:“李大哥!不好了!鬼子纠了一个中队,带着迫击炮,往煤窑这边来了!”

李明远心里“咯噔”一下——一个中队足有百十来号人,还有迫击炮,这架势是要把煤窑一锅端。“什么时候出发的?离这儿还有多远?”

“天刚亮就从镇上动身了,”小马喘着气,“估摸着现在快到鹰嘴崖了,赵队长让我来报信,让你们赶紧转移麦种!”

张木匠拄着拐杖从工房里出来,听见这话,脸色一白:“麦种不能丢!那是咱们全村的指望!”

李明远攥紧了手里的步枪,指节泛白:“老郑,你带张大爷、王婶和孩子们从暗道走,去二龙山汇合!小马,你带路!”他转向英子,“你跟我留下,咱们得给他们争取时间。”

“我也留下!”张木匠急道,“我虽说是个瘸子,还能帮着搬石头堵路!”

“您走!”李明远加重了语气,“麦种需要人照料,您比我们懂行!”他把张木匠往小马身边推,“快走!再晚就来不及了!”

张木匠看着他眼里的决绝,嘴唇动了动,最终还是被小马拽着往暗道走。王婶抱着孩子,最后回头望了一眼,眼里含着泪:“你们……你们当心啊!”

(二)

煤窑前的山道狭窄,最窄处仅容两人并排通过,两侧是陡峭的山壁,正是打伏击的好地方。李明远指挥着留下的五个年轻小伙搬石头,把山道堵了大半,只留一条仅够一人通过的缝隙。

“把这几棵松树锯断,”他指着道旁的几棵合抱粗的松树,“等鬼子进来,就把树推倒,彻底封死他们的退路!”

英子蹲在山壁的石缝里,往步枪里装子弹,动作麻利。她身边堆着十几个用布包着的土炸弹,里面塞满了碎石和火药,是张大爷教她做的,威力不大,却能唬人。“李大哥,你看这儿行不?”她指着石缝上方的一块巨石,“我在这儿架枪,能打中下面的鬼子。”

李明远抬头看了看,石缝隐蔽,视野开阔,点头:“小心点,别露头。”他从怀里掏出个铁皮哨子,“我吹一声长哨,你们就往下扔石头;吹两声短哨,就扔土炸弹;吹三声,赶紧撤!”

小伙们齐声应着,手里的斧头抡得更快了,松树“咔嚓”作响,木屑飞溅。老郑蹲在山道拐弯处,往地上撒铁蒺藜——这是从鬼子的仓库里缴获的,尖刺锋利,踩上去能扎穿草鞋。

日头升到头顶时,远处传来了马蹄声,还有鬼子的叫喊声。李明远趴在山壁后,借着石缝往外看,只见十几个鬼子骑着马走在前面,后面跟着黑压压的步兵,扛着步枪,中间还有两门迫击炮,炮口黑洞洞的,看着让人发怵。

“来了!”老郑压低声音,握紧了手里的步枪。

李明远深吸一口气,对身边的小伙们打了个手势。众人立刻屏住呼吸,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还有远处鬼子越来越近的脚步声。

当先的鬼子骑兵走到被堵的山道前,勒住了马,叽里呱啦地喊了几句。一个步兵小队长跑上前,查看了一下被堵的路,挥刀让士兵搬石头。

“就是现在!”李明远猛地吹响长哨——“嘟——”

早已准备好的石头“轰隆隆”滚下山道,砸在鬼子中间,顿时惨叫声一片。两个搬石头的鬼子被砸中,当场没了声息,剩下的鬼子慌忙找掩护,步枪“砰砰”地往山上乱射。

英子在石缝里扣动扳机,一枪打在那个小队长的肩上,小队长“嗷”一声倒在地上。她迅速换了个位置,又瞄准一个举着指挥刀的鬼子,第二枪响时,那鬼子捂着胸口倒了下去。

“好枪法!”山壁后的小伙忍不住低呼。

鬼子被打懵了,迫击炮手慌忙架炮,却被老郑扔出的土炸弹炸了个措手不及,炮身歪在一边,两个炮手被炸得满脸是血。

“嘟!嘟!”李明远吹了两声短哨。

十几个土炸弹从山上飞下来,在鬼子堆里炸开,碎石和火药混着烟雾弥漫开来,鬼子看不清山上的情况,只能盲目地开枪。

(三)

战斗持续了半个多时辰,山道上躺满了鬼子的尸体,鲜血顺着石缝往下流,在地上汇成小小的血洼。李明远的胳膊被流弹擦伤,血顺着袖子往下淌,他却顾不上包扎,只是不停地给步枪装子弹。

“弹药不多了!”一个小伙喊道,他的步枪里只剩下最后三发子弹。

李明远心里一沉,刚才打得太急,土炸弹和子弹消耗得比预想中快。他探头往外看,鬼子虽然被打退了几次,却依旧在山道下集结,显然没打算放弃。

“英子!还有多少子弹?”他喊。

“只剩五发了!”英子的声音从石缝里传来,带着点喘息。

老郑扔出最后一颗土炸弹,拍了拍手:“我的也没了!”

李明远咬了咬牙:“准备撤!从后山的小路走,去二龙山汇合!”

他刚要吹哨,就听见山下传来“轰隆”一声巨响,震得山壁都在抖。原来是鬼子把迫击炮架到了远处的山坡上,对着山道上方开炮了。

“快撤!”李明远大喊,拽着身边的小伙往山后跑。

炮弹接二连三地落在山上,碎石和泥土飞溅,一棵松树被炮弹击中,“咔嚓”一声断了,砸向英子藏身的石缝。“小心!”李明远眼疾手快,冲过去把英子从石缝里拽出来,两人一起滚到山壁后,松树擦着他们的头顶砸在地上,泥土溅了他们一脸。

“你怎么样?”李明远扶起她,看见她的胳膊被碎石划了道口子,血正往外渗。

“没事!”英子捂着胳膊,“快走吧!”

众人顺着后山的小路往二龙山跑,身后的炮声还在响,每一声都像敲在心上。跑到半山腰时,李明远回头望了一眼,煤窑的方向冒起了黑烟,心里一揪——鬼子怕是已经冲进煤窑了。

“别回头!快跑!”老郑拽着他往前跑,“麦种已经转移了,咱们得活着见到赵队长!”

(四)

傍晚时分,众人终于赶到了二龙山。赵领头的正带着人在山口接应,看见他们,赶紧迎上来:“可算来了!张大爷他们已经到了,正在山上歇着。”

李明远这才松了口气,腿一软差点坐在地上,被英子扶住。“煤窑……怕是保不住了。”他声音沙哑。

“没事,”赵领头的拍着他的肩膀,“只要人在,麦种在,咱们还能再找地方藏!”他指着山上,“快上去歇歇,我让人给你们弄点吃的。”

山上的帐篷里,张木匠正坐在火堆旁,看见李明远,挣扎着站起来:“麦种……麦种没事吧?”

“没事,”李明远扶他坐下,“您放心,都转移出来了。”

王婶端来一碗热汤,里面飘着野菜和几块肉:“快喝点汤暖暖身子,你们都受委屈了。”

英子坐在火堆旁,给李明远包扎胳膊上的伤口。她的手还在抖,刚才的战斗显然吓着了,却还是强装镇定,用布一点点擦去血污。

“疼吗?”她轻声问。

李明远摇摇头:“不疼。”他看着帐篷外的夜色,“鬼子这次损失不小,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再来了。”

赵领头的走进来,手里拿着张地图:“我刚才让人去探了,鬼子撤回镇上了,还拉走了不少尸体,看来是元气大伤。”他指着地图上的一处,“这儿有个废弃的道观,离二龙山不远,隐蔽得很,麦种可以藏在那儿。”

“道观?”张木匠眼睛一亮,“那地方我知道,后山有片平地,能种麦子!”

李明远心里一动:“真的?”

“真的!”张木匠激动地说,“我年轻的时候去过,那片地肥沃得很,还有山泉,浇水方便!”

英子也笑了:“那太好了!咱们可以在那儿种麦子,不用再藏藏躲躲了!”

篝火噼啪作响,映着每个人脸上的希望。李明远喝着热汤,觉得暖意从胃里一直蔓延到心里。虽然煤窑没了,战斗打得艰苦,但只要麦种还在,只要大家还在一起,就总有希望。

他看着英子认真包扎伤口的侧脸,忽然觉得,这场战斗不仅仅是为了保卫麦种,更是为了保卫彼此——保卫张大爷的麦田梦,保卫王婶怀里的孩子,保卫英子眼里的光。

夜色渐深,二龙山的风带着松涛声,像在诉说着不屈的故事。李明远知道,前路还会有更多的战斗,但他不怕,因为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身边有一群像破雪芽一样坚韧的人,他们会一起,把这片土地上的希望,一点点种下去,直到迎来丰收的那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