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1937年的日子 > 第1章 晋省藏锋刃,步步为营谋

1937年的日子 第1章 晋省藏锋刃,步步为营谋

作者:打卡小达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0 08:36:54

晋省藏锋刃,步步为营谋

一、云蒙山里的碰头:游击队的苦与难

太行山脉的云蒙山,松树密得能遮住天。王铁柱带着“西征锐士营”的五千人,在山涧里蹚着冰水走了两天,才见到赵大山的游击队——三十多个穿着补丁摞补丁的汉子,蹲在岩石后面,枪口对着他们,直到看清臂章上的红星,才缓缓放下枪。

“可算把你们盼来了。”赵大山的手掌粗糙得像老树皮,握着王铁柱的手不放,指缝里还嵌着煤渣,“晋省的鬼子比冀中狠十倍,煤矿、兵工厂全是硬骨头,重兵把守,咱手里的家伙连炮楼都打不穿。”

游击队的据点藏在一个被藤蔓掩盖的溶洞里,洞壁渗着水珠,十几个伤员躺在铺着松针的石台上,有的缺了胳膊,有的断了腿,见了锐士营的战士,眼里才泛起点光。赵大山指着洞角一堆生锈的步枪:“这就是咱的家当,子弹比金贵,上次攻煤矿的小据点,三个弟兄换一颗鬼子的子弹。”

王铁柱让战士们解开背包,把压缩饼干、绷带和两挺“铁扫帚”卸下来。当那两具火箭筒露出黑沉沉的炮管时,赵大山猛地凑过来,手在炮身上摸了又摸:“这就是能打穿坦克的家伙?俺们在煤矿见过鬼子的铁甲车,履带比水桶还粗,机枪打上去就跟挠痒痒似的。”

“能打穿,但得找对法子。”王铁柱示意战士演示,火箭筒的尾焰在溶洞里炸开一团白雾,吓得几只蝙蝠扑棱棱乱飞,“可晋省的据点比冀中的结实,钢筋混凝土浇的,硬攻就是送命。”

赵大山叹了口气,从怀里掏出张皱巴巴的地图,上面用炭笔圈着十几个黑点:“大同煤矿外围有七个据点,像串糖葫芦,最头里的黑风口据点,驻着日军一个加强小队,炮楼修在半山腰,底下就是运煤的铁路,咱摸了三次,连边都没摸到。”

溶洞外的风穿过石缝,呜呜地像哭。王铁柱看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黑点,又看了看溶洞里伤员蜡黄的脸,心里清楚:锐士营带来的这点兵力和武器,想啃下煤矿和兵工厂,无异于蚍蜉撼树。

“不急。”他把火箭筒的炮管擦干净,“咱先不碰硬的,从边上的伪军据点下手,抢点弹药,摸清楚鬼子的路数。”

二、黑风口的试探:伪军里的门道

黑风口据点的伪军是群“二鬼子”,队长是本地人,叫刘三,据说以前是个地主,被鬼子抓了壮丁才当了伪军,平日里对百姓凶,见了日军却像条狗。赵大山的游击队摸过几次,都被他们提前报信,损了不少人。

“这种人,贪财怕死。”王铁柱蹲在山梁上,望着据点门口懒洋洋站岗的伪军,“陈二牛,你带两个人,装成卖山货的,去据点附近转转,看看能不能搭上话。”

陈二牛和两个战士挑着一担核桃,在据点外的土路上磨蹭。果然,一个歪戴帽子的伪军凑过来,眼睛直勾勾盯着核桃:“哪来的?给老子来两斤。”

“老总尝尝。”陈二牛递过几个核桃,塞了块银元过去,“俺们想做点小买卖,就是怕鬼子巡查……”

伪军掂了掂银元,眼珠一转:“刘队长最近想弄点好酒,你们要是能弄到,保你们在这一带平安。”

三天后,陈二牛挑着两坛烈酒进了据点。刘三喝得满脸通红,拍着桌子骂鬼子不是东西,克扣军饷。陈二牛趁机说:“老总,俺们有批‘硬货’,能打兔子,就是怕过不了鬼子的卡子。”

“啥硬货?”刘三眼睛亮了。

陈二牛掏出颗手榴弹,往桌上一放。刘三吓得酒都醒了,慌忙捂住他的手:“疯了?这要是被鬼子发现,老子脑袋都得搬家!”

“所以才求老总帮忙。”陈二牛压低声音,“事成之后,给您两箱洋布,够您给婆娘做身新衣裳。”

刘三盯着手榴弹,咽了口唾沫。他知道鬼子在据点里藏了不少弹药,要是能弄出来卖,比当伪军强十倍。犹豫了半天,他咬咬牙:“后天夜里,我当班,你们从后墙的狗洞进来,只能带五个人,动静不能大。”

后天夜里,王铁柱带着五个战士,跟着刘三从狗洞钻进据点。仓库里果然堆着十几箱子弹和几挺机枪,刘三揣着洋布,哆嗦着说:“鬼子的巡逻队半夜会来查岗,你们快点。”

就在战士们搬弹药时,外面突然响起日军的呵斥声。刘三脸色煞白:“糟了,巡逻队提前来了!”

王铁柱当机立断:“撤!陈二牛,炸仓库!”

战士们抱着弹药往外冲,陈二牛拉燃导火索,把一颗手榴弹扔进仓库。“轰隆”一声,仓库燃起大火,日军的注意力全被吸引过去。等他们冲出狗洞,刘三已经带着心腹跑了,据点里乱成一团。

这次行动,锐士营缴获了五百多发子弹和三挺机枪,虽然没伤到日军,但摸清了伪军的底细。王铁柱看着分到子弹的游击队员们,说:“伪军里不少是被逼的,能拉过来就拉,拉不过来就打,但硬骨头得留着最后啃。”

三、煤矿铁路的冷枪:扰得鬼子不安生

大同煤矿的铁路线像条黑蛇,蜿蜒在山谷里。日军的运煤列车每天早上七点出发,由两辆铁甲车护送,车厢里塞满了黑乎乎的煤块,还有押车的日军,端着枪在车厢上巡逻。

“这铁路是鬼子的命根子,断了它,煤矿的煤就运不出去。”赵大山指着铁路旁的峭壁,“那上面有块突出的岩石,能看到列车的必经之路,就是爬上去得两小时。”

王铁柱选了五个枪法准的战士,带着“铁扫帚”和火箭筒,在凌晨三点就开始往上爬。岩石上全是冰,稍不留神就会滑下去,战士们用刺刀凿着石缝,手脚并用,爬到岩顶时,天亮得已经能看见远处的列车烟囱。

七点整,运煤列车果然来了,铁甲车在前头开路,烟囱里冒着黑烟,“哐当哐当”地驶进山谷。王铁柱打了个手势,战士们迅速架起“铁扫帚”,瞄准铁甲车的了望口。

“打驾驶员!”王铁柱一声令下,机枪子弹像长了眼睛似的,钻进铁甲车的了望口。铁甲车猛地一震,歪在铁轨上,后面的煤车撞了上来,车厢翻倒,煤块滚得满地都是。

押车的日军慌忙跳下来,想组织反击,却被岩顶的火力压得抬不起头。王铁柱扛起火箭筒,瞄准铁甲车的履带,“嗖”的一声,榴弹炸开,履带断成两截,铁甲车彻底成了废铁。

“撤!”打了不到十分钟,王铁柱就带着战士们往下撤。等日军的援兵赶到,只看到翻倒的煤车和断了履带的铁甲车,岩顶上早就没了人影。

这次袭击像捅了马蜂窝。日军加派了巡逻队,铁甲车的了望口装了钢板,还在峭壁上设了岗哨。可王铁柱他们总能找到空子——有时在铁轨上埋炸药,有时在隧道里放石头,有时甚至半夜摸到铁路旁,用钢锯锯断铁轨。

一个月下来,日军的运煤列车只敢白天走,还得派飞机在天上掩护,运煤量比以前少了一半。煤矿的日军小队长气得哇哇叫,却连敌人的影子都抓不到。

赵大山的游击队也学了这招,在另一段铁路上频频动手。他们没火箭筒,就用削尖的木头钉进铁轨,让列车脱轨;没机枪,就用土造的手榴弹炸煤车。虽然战果不大,却把鬼子搅得鸡犬不宁。

“这叫‘零敲牛皮糖’。”王铁柱在溶洞里给战士们讲战术,“咱打不过他们的重兵,就一点点耗,耗到他们不敢出门,耗到煤矿的煤运不出去,耗到他们自己乱了阵脚。”

四、太原城的暗线:老工匠的隐忍

太原兵工厂被日军占了三年,外围驻着一个日军中队,里面有三百多伪军“护卫队”,还有十几个技术人员,全是从日本派来的。赵大山说,厂里有个老工匠叫张守业,以前是兵工厂的总锻工,鬼子抓他去修机器,他表面顺从,暗地里藏了不少精密零件。

“想摸进兵工厂,比登天还难。”赵大山掏出个煤块,在地上画着,“围墙高三丈,上面有电网,四个角楼都有机枪,进出都要查良民证,连只鸟都飞不进去。”

王铁柱想起周先生给的图纸,上面标着兵工厂的后门,说是以前运废料的通道。他找了个在太原城做小买卖的游击队员,让他想办法联系张守业。

半个月后,游击队员带回个消息:张守业愿意帮忙,但他说兵工厂的核心设备——德国造的镗床和熔炉,都被鬼子拆了关键零件,藏在地下仓库,只有日军少佐才有钥匙。他还藏了些齿轮和轴承,在锅炉房的煤堆里。

“不急着拿零件。”王铁柱琢磨着,“让张师傅留意鬼子的换岗时间,还有地下仓库的位置,咱先不打兵工厂的主意,先把外围的日军中队搅得不得安宁。”

接下来的日子,锐士营和游击队开始袭扰兵工厂外围的日军。今天在他们的粮库里放把火,明天在他们的井里扔点石头,后天又在巡逻队的路上埋颗土雷。日军中队被折腾得神经衰弱,白天不敢出门,晚上睡不安稳,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防备偷袭上。

张守业趁机在兵工厂里活动。他借着修机器的机会,摸清了地下仓库的位置,还偷偷配了把仓库钥匙的模子,藏在烟袋锅里带了出来。游击队员把模子送到王铁柱手里时,上面还带着烟油子。

“好老头。”王铁柱看着模子,心里热乎乎的,“等时机成熟,咱就里应外合,先把地下仓库的零件弄出来。有了这些,周先生来了就能开工。”

赵大山却有点急:“可大同煤矿还在鬼子手里,没有煤,有机器也造不出武器啊。”

“煤矿更急不得。”王铁柱指着地图上的煤矿,“七个据点,一个比一个硬,咱得先把外围的伪军据点吃掉,再断了它的铁路,最后才敢动日军的主力。这就像剥洋葱,一层一层来,急了会呛着。”

五、云蒙山的冬训:磨砺待时的锋芒

秋去冬来,云蒙山飘起了雪花。锐士营和游击队躲在溶洞里,开始了冬训。王铁柱教战士们用火箭筒打固定靶——用雪堆个炮楼模型,在五十米外练习瞄准;赵大山教大家在山里认路,哪些植物能吃,哪些地方能藏人。

溶洞里的火堆旁,战士们围着张守业带来的零件,听他讲机器的原理。张守业虽然没见过火箭筒,却能说出炮管的膛线该怎么磨,听得王铁柱连连点头:“周先生要是在这,肯定得跟您拜把子。”

外面的风声越来越紧,日军在云蒙山外围增了兵,想把他们困死在山里。可百姓们偷偷送来粮食和棉衣,有的还带着孩子来参军,队伍不知不觉壮大到了七千人。

王铁柱站在溶洞门口,望着外面白茫茫的群山。他知道,拿下煤矿和兵工厂,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可能要一年,甚至两年。但他不急,因为他看到了希望——战士们的枪法越来越准,游击队对地形越来越熟,百姓们的心越来越齐,还有张守业藏在煤堆里的零件,周先生正在赶来的路上。

“开春后,咱先啃下黑风口的伪军据点。”王铁柱在雪地上画着计划,“用火箭筒炸掉炮楼,再把铁路炸断一截,让鬼子知道,晋省不是他们的天下。”

赵大山搓着冻红的手,眼里闪着光:“俺们还能学冀中的法子,搞点土炸药,把煤矿的隧道炸塌一段,让他们半年都挖不通。”

雪花落在他们的军帽上,很快化成了水。远处的大同煤矿方向,隐约传来火车的鸣笛声,那声音在群山里回荡,像在催促,又像在挑衅。

王铁柱握紧了手里的火箭筒,冰冷的炮管让他更加清醒。他知道,在晋省这片土地上,他们要走的路还很长,要啃的硬骨头还很多,但只要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总有一天,煤矿的烟会为他们而冒,兵工厂的机器会为他们而转。

云蒙山的雪还在下,溶洞里的火却越烧越旺,映着一张张年轻而坚定的脸。他们在等待,等待开春,等待时机,等待着用手里的武器和心中的信念,一点点夺回属于这片土地的一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