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1937年的日子 > 第5章 初试锋芒的“夜袭者”

1937年的日子 第5章 初试锋芒的“夜袭者”

作者:打卡小达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0 08:36:54

第五章 初试锋芒的“夜袭者”

霜降这天,风里带着刀子似的冷。李明远站在老槐树下,手里捏着张皱巴巴的纸条,是陈小二凌晨送来的——伪军一个排进驻了东边的王家集,抢了三家的粮食,还把村头的老槐树锯了做柴火,百姓敢怒不敢言。

“这群二鬼子,比鬼子还欺负人。”张石头在旁边磨着三棱镖,镖尖在阳光下闪着寒光,“连长,咱去端了他们呗?正好试试新练的本事!”

李明远没说话,手指在纸条上敲着。王家集离县城二十里,伪军驻在以前的地主大院里,院墙高,门口有岗哨。硬攻肯定不行,得用巧劲。他抬头看向周小满:“查过了吗?那排伪军的底细。”

周小满翻开账本——他现在把情报也记在账本里,用暗号标注,外人看着就是普通的收支记录。“领头的叫黄三,以前是镇上的地痞,跟着鬼子干了半年,手下大多是附近村里的懒汉,欺负百姓行,打仗估计够呛。”他指着其中一行字,“每天后半夜换岗,只有一个哨兵,还总打瞌睡。”

“就是他了。”李明远把纸条往兜里一揣,“今晚去王家集,不是硬打,是‘拿东西’——把他们抢的粮食弄回来,再给他们留点‘记号’,让他们知道八路军不好惹。”

刘和尚摸出腰间的吹箭,竹管里已经装好了石子:“俺带两个人摸哨,保证悄无声息。”

“老张头,”李明远转向伙房,“准备二十个空麻袋,再弄点辣椒面,越多越好。”

张石头眼睛一亮:“连长,你要放辣椒烟?这招绝了!”

傍晚的炊烟刚散,队伍就出发了。三十多个人穿着软底鞋,在土路上走得悄无声息,月光把影子拉得老长。王铁蛋走在中间,手里攥着根棍子——他的夜盲好了不少,能看清脚下的路了,但还是习惯性地用棍子探路。

“都精神点!”李明远压低声音,“过了前面的小桥就是王家集,说话小声点,脚步放轻。”

小桥是石板铺的,踩上去容易出声。刘和尚第一个过去,踮着脚像只蜻蜓,居然没发出一点响。他回头比了个手势,其他人跟着学,张石头学得最像,粗笨的身子居然也能轻手轻脚。

王家集的地主大院黑沉沉的,只有门口挂着盏马灯,昏黄的光打在两个哨兵身上。一个靠在门框上打盹,嘴里还哼着跑调的小曲;另一个蹲在地上,手里把玩着颗子弹壳。

“刘和尚,左数第一个。”李明远用手势比划,“张石头,第二个,别弄死,打晕就行。”

刘和尚猫着腰绕到哨兵背后,吹箭对准他的后颈,轻轻一吹——石子“噗”地打中,那哨兵哼都没哼一声就瘫了。张石头更直接,从背后捂住第二个哨兵的嘴,胳膊一勒,对方蹬了两下腿就软了,被他像拖死猪似的拖到墙角。

“成了!”张石头比了个手势,脸上沾着草屑也顾不上擦。

大院里静悄悄的,只有几间屋子还亮着灯,传出猜拳喝酒的声音。李明远带着人贴着墙根往里摸,周小满举着望远镜,在暗处观察动静:“东厢房有三个,西厢房五个,黄三在正屋,还没睡。”

“张石头,带五个人去粮仓,”李明远低声吩咐,“动作快点,把粮食装麻袋,从后墙运出去,陈小二在外面接应。”

“刘和尚,你带两个人去正屋,把黄三绑了,别让他叫唤。”

“剩下的跟我来,把他们的枪都收了,再‘留点东西’。”

粮仓在院子西角,门是铁锁锁着的。张石头掏出铁丝,三两下就捅开了,里面果然堆着十几袋粮食,还散发着新麦的香味。“狗娘养的,抢了这么多!”他咬着牙骂,指挥着队员往麻袋里装。

正屋里,黄三正搂着个女人喝酒,嘴里骂骂咧咧:“这群穷鬼,还敢藏粮食?明天再去抄几家,看他们交不交!”话音刚落,窗户“吱呀”一声开了,刘和尚像只蝙蝠似的跳进来,手里的匕首抵住他的脖子。

“动一下就抹了你的脖子。”刘和尚的声音像冰碴子,那女人吓得尖叫,被另一个队员捂住嘴。黄三吓得尿了裤子,哆嗦着说:“大、大爷,饶命!要钱要粮都给!”

“少废话,跟我们走。”刘和尚用绳子把他捆了,嘴里塞了块布,像拖牲口似的拖到院子里。

李明远带着人正在搜枪,西厢房的伪军睡得正香,鼾声此起彼伏。他们把靠墙的步枪都收了,还在每个人脸上画了个王八——用锅底灰涂的,黑糊糊的格外显眼。

“连长,你看这个!”一个队员举着个铁皮盒跑过来,里面装着几十块银元,还有个金戒指。

“放回去。”李明远皱眉,“咱是来拿粮食的,不是来抢东西的。”他想了想,又补充道,“把黄三的账本拿走,以后说不定有用。”

周小满早就盯上了桌角的账本,赶紧揣进怀里:“这上面记着他抢了谁家的粮,回头好还给老乡。”

粮食很快运完了,二十个麻袋堆在后墙外,像座小山。李明远看了眼怀表,离换岗还有一刻钟,足够他们撤出去了。他让人把黄三拖到院子中央,解开他嘴里的布:“告诉你的人,以后再敢抢百姓的东西,下次就不是绑你这么简单了。”

黄三哪敢说不,连连点头:“不敢了!再也不敢了!”

“还有,”李明远指着那些被画了王八的伪军,“这些人脸上的‘记号’,是给你们的教训。天亮了让他们好好看看,记住今天是谁干的。”

队伍撤出王家集时,天快亮了。陈小二带着村民已经把粮食装上了独轮车,见他们出来,赶紧迎上来:“李连长,真把粮食弄回来了?俺们还以为你们得打半宿呢。”

“没费劲。”张石头得意地扬着头,“那群二鬼子睡得跟死猪似的,俺们摸进去他们都不知道。”

回去的路上,王铁蛋突然说:“连长,俺刚才好像看见黄三的窗户上有个枪眼,是不是有人醒了?”

李明远脚步一顿:“你看清了?”

“嗯,月光照在上面,反光了。”王铁蛋肯定地说。

“糟了!”李明远喊了声,“快撤!他们可能要放枪报信!”

果然,身后传来“砰砰”两声枪响,子弹“嗖嗖”地从头顶飞过。黄三居然藏了把枪在枕头底下,挣脱绳子后就开了枪。

“别回头,快跑!”李明远推着大家往前冲,自己断后。伪军的枪法烂得很,子弹都打偏了,只有一颗擦着张石头的胳膊过去,划了道口子。

“娘的!敢打俺!”张石头要回头拼命,被李明远按住:“别恋战!粮食到手了,犯不着跟他们耗!”

跑过小桥时,刘和尚突然停下,从怀里掏出个布包——是辣椒面,往桥对面一撒,又点了把火。辣椒面遇火腾起浓烟,呛得追来的伪军直咳嗽,哪还顾得上开枪。

“走!”李明远喊了声,队伍趁机钻进树林,很快消失在晨雾里。

回到县城时,天已经亮了。村民们早就等在村口,见粮食运回来,都激动得抹眼泪。一个老太太拉着李明远的手,把个热乎乎的鸡蛋塞给他:“李连长,你们真是活菩萨啊!俺家那点粮,是准备给孙子娶媳妇的,被黄三抢走时,俺都不想活了……”

李明远把鸡蛋塞回她手里:“这是俺们该做的。以后谁再敢欺负你们,就报八路军的名号,有俺们在,没人能再作威作福。”

周小满正在给张石头包扎伤口,他的胳膊被划了道寸长的口子,血还在渗。“都怪俺,没搜仔细。”他懊恼地说,“要是把黄三的枪也搜出来,就没事了。”

“不怪你。”李明远蹲下来看伤口,“是我大意了,没想到他还藏了枪。这次算是个教训,以后搜身得更仔细,尤其是领头的。”

刘和尚蹲在地上擦吹箭,竹管上沾了点泥:“这群伪军不经打,就是胆子小,放两枪就敢追出来,其实没啥本事。”

“也不能小看他们。”李明远说,“这次是他们没防备,真要是打硬仗,还得更小心。”他看向远处的王家集方向,炊烟已经升起,估计黄三这会儿正对着满地狼藉跳脚呢。

赵刚听说他们把粮食弄回来了,还教训了伪军,高兴地拍着李明远的肩膀:“干得好!不光要打鬼子,也得收拾这些二鬼子,让百姓知道,咱八路军是真心为他们办事的。”

中午的伙房飘着肉香——是赵刚让人杀了只羊,犒劳大家。张石头啃着羊骨头,含糊不清地说:“连长,下次咱再去端个鬼子据点呗?俺觉得咱这本事,对付鬼子也没问题!”

李明远笑了,往他碗里夹了块羊肉:“不急,先把本事练得再硬点。等咱的吹箭、飞镖都练得百发百中,夜盲症全好利索了,再去找鬼子算账。”

周小满在旁边记账,把这次夜袭的经过写在账本背面,最后加了句:“伪军如土鸡瓦狗,然不可轻敌。槐叶队锋芒初露,仍需打磨。”写完,他抬头看向窗外,老槐树上的叶子又落了些,露出光秃秃的枝桠,却在寒风里挺得笔直,像极了操场上那些穿着灰布军装的身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