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白话明太祖实录 > 第76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二

洪武五年(4069年)二月初一己卯日,皇上告谕群臣说:‘凡是担任官职的人,任务大小虽然不同,但关键都是要尽到自己的职责罢了。’从前范仲淹在位的时候,每天做的事情,一定要和每天的身份相称,如果有做得不够的地方,第二天一定会补回来,这样他的内心才会安定。贤能的人和君子为国家这样尽心竭力,朝廷怎么会有荒废的事务,天下怎么会治理不好呢?元朝将要灭亡的时候,朝廷内外的各级官员都满足于得过且过,不履行自己的职责事务,只是每天吃着肥美香甜的食物,敷衍了事地过日子,凡是百姓的疾苦,政务措施的对错,完全不放在心上,因此法纪和秩序松弛荒废,百姓的人心一天天离散,于是到了像土崩塌一样不可收拾的地步。这些都是近代发生的事,可以作为明显的借鉴。我每天夜里睡不安稳,天还没亮就上朝听政,常常担心天下的事情或许有荒废懈怠而不能兴办(处理)的,百姓遭受其害。你们应当体谅朕的心意,日夜尽心竭力,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不会辜负国家,将来名垂青史,难道不好吗?

潮州盗贼起事,占据揭阳、潮阳两个县。潮阳卫指挥佥事王友等人率领军队讨伐他们,斩杀了三名伪元帅,俘获了一千一百六十多个贼寇,一百匹马,一千头牛,剩下的党羽都被平定了。

庚辰日,皇帝下诏修建皇姊陇西长公主的茔庙碑亭,规格按照功臣中封王的人的标准。

辛巳日。命令两淮都转运盐使司将通、泰等州的批验所迁移到仪真县,并且疏通运河,以方便商人旅客。

户部说:“辽东军卫的粮储,从海上转运,经常要经历几个月的时间,应该节省开支,这样才能避免军士缺粮。”现在打算让官员的月俸,在京城支取给予,那些辽东的仓库则酌情给予(官员俸禄)。指挥使每月的俸禄是五石米,同知每月是四石米,佥事每月是三石米,千户每月是二石米,百户每月是一石五斗米。”皇帝下诏同意了。又上奏说:“苏州、湖州等府的渔民、商人乘船驾车不服徭役的共有一万三千九百九十户,应该让他们充当漕运的差役。”皇帝下令有田产的人仍然去服徭役,没有田产的人充当运送物资的民夫。

壬午日,皇上对群臣说:“朝廷设立官职,每个职位都有明确的职责,上级不欺凌下级,下级不谄媚上级,恪守自己的职责,这就是正直的人。从前寇准担任宰相时,丁谓是参政,曾经一起吃饭,汤羹弄脏了寇准的胡须,丁谓起身替他拂拭,寇准严肃地说:‘难道身为执政,能亲自为宰相拂拭胡须吗?’丁谓感到惭愧,就退下了。这就叫做用谄媚来侍奉寇准,寇准用正道来对待他,君子和小人就可以看出来了。又听说元朝初年,御史台的体制非常严格,曾经有个御史台官员卧病在床,属吏去探望他,御史台官员勉强起身,拄着拐杖走,就把拐杖递给属吏,属吏双手抱在胸前站在那里不肯接受,像这样反复了好几次。宪官明白了他的意思,于是停止了追查。第二天,(他)见到差役,(用)谦逊的言辞向他道歉,差役说:“是的,我是属于官府的差役,不是您家里的僮仆,不敢逃避辛劳,是担心有违礼节规矩罢了。”由此看来,宪吏也是正直的人。你们应该借鉴这件事,邪僻的人要引以为戒,正直的人要效仿。”

癸未日,临濠府发生火灾。

丙戌日。安南陈叔明派他的臣子阮汝霖前来朝见,呈上奏表,进贡驯象。礼部官员接收了陈叔明的奏表,准备进呈给皇帝看,主事曾鲁取了副本看了一下说:“之前的国王是陈日熞,现在奏表上的国王却是陈叔明,这一定是有原因的。”急忙将此事报告尚书,向他询问此事。大概是叔明逼死了日熞而夺取了他的王位,害怕朝廷来讨伐,所以借进贡来试探朝廷的意图。汝霖不敢隐瞒,把事情详细地说了出来。皇上说:“海岛上的蛮夷怎么如此狡猾!”退还了他们的贡品,不接受。

户部上奏:太源、河曲等县有盐碱地,当地居民每年缴纳盐粮米六万五千九百多石,近来因为遭受胡虏侵犯掠夺,再加上旱灾接连不断,百姓大多逃亡,拖欠粮食二千五百八十多石。皇帝下令将所有赋税全部免除。

丁亥日的祭日仪式和四年九月祭祀星辰的仪式相同。迎接神明时,执事不斟酒,亚献、终献时,执事各自用爵接受酒,然后放置在神位前。那祝祷的文辞说:在天地开辟之前的混沌状态时,天地尚未成形,神奇的光辉还没有显现。等到天地建立以后,神光运行,照耀大地,万物都被照亮,形体和影子也被区分开,四季有了顺序,天地有了位置,民众和万物都受到了恩泽。凡是拥有国家的人,都要举行祭祀活动。现在正值仲春时节,我们遵循古代的典制,恭敬地用玉器、丝织品和纯色的牲畜,来进行祭祀祷告。

派遣官员到孔庙祭奠孔子。用于乐舞的器物以及几案的陈设,一律采用新制定的礼仪。

戊子日,祭祀大社神、大稷神。

己丑日,祭祀太岁、风云、雷、雨、岳镇(指五岳等大山)、海渎(指四海四渎)、山川、月将(月神)、城隍、旗纛(旗帜)等各位神灵。祭祀先农。

庚寅日,将长淮卫、大河卫的分司合并为大河卫指挥使司。设置赣州卫。

辛卯日。在成都设置四川等处茶盐都转运司,任命治书御史刘贞担任转运使。它下属的盐课司有十五处,每年办理大引盐三万七千八百四十二引多一点。

设置秦州茶马司,设置司令,为正六品;设置司丞,为正七品。

任命郭桓为山西按察司佥事。

壬辰日,河州卫指挥使司佥事朵儿只汪家奴前来朝见,进贡名马、蕃犬,皇帝下令赐给他文绮、袭衣。

容美洞宣抚使田光宝派遣他的儿子答谷什用等人前来朝见,进贡土特产,皇帝赏赐给田光宝二匹文绮,答谷什用等人每人一套衣服。仍然把美洞军民宣抚司改设为长官司,官秩为正六品,任命田光宝为长官。

京城发生火灾,烧毁了龙江、鹰扬二卫的军士房屋、仓库粮食和兵器。

广东有强盗掠夺阳江县,官军前去追捕并消灭了他们。

癸巳日,朝廷给辽东卫的士兵发放战袄,一共五千六百七十五人。

京城发生火灾,烧毁了广武、西安、天长三卫的士兵房屋、粮仓里的粮食、兵器,有男有女出现死伤情况。

甲午日,京城国子街、虹桥、广洋卫都发生了火灾,烧毁了军民的房屋,有人员伤亡。

丙申日,羽林左卫的总旗进言:‘江西永新等县的百姓中有曾经做过陈友谅、周左丞麾下偏将、校官、士兵的人,总共三千三百七十人,请求征调他们入伍。’皇上没有允许,还下诏说从今往后有将陈氏、张氏的军队相互告发的,要禁止这种行为,即使已经告发的也要免去追究。云又请求回到永新,召集旧军。皇上说:‘这个人如果回到家乡,必定会挟带私仇报复怨恨,从而使我的百姓遭殃。’皇帝没有听从他的请求。

宣宁进忠宣抚使田惟戴前来朝见,皇帝赐给他成套的衣服和有花纹的丝织品。只是戴寻因病去世,朝廷下令有关部门为他准备殓衣,把他的灵柩送回,让他的儿子戴茂常承袭职位。

丁酉日。高丽国王王颛派遣他的密直副使韩邦彦进献表章,以及进贡金龙船台、双盏、莲花台、双盏、金龙头灯、银龙头灯、六面壶、玳瑁刀鞘、笔鞘、细布、有花纹的席子、豹皮之类的物品。

庚子日,礼部上奏:‘过去祭祀马祖、先牧、马步、红社,现在打算只设一个祭坛,祭祀司马一神,每年只在仲春举行一次祭祀。’于是就听从了他的建议。

诏令中书省的大臣:礼官所拟定的文武官员受有封号的妇女服饰使用大衣霞帔,这既符合古代的制度,霞帔以金线绣制的图案作为等级差别。如果民间妇女的礼服,只用白色染成的粗绸,不用有花纹刺绣的织物。

大同府云内州发生旱灾,皇帝下令免除全部拖欠的盐粮。

壬寅日,西蕃十八族千户包完卜癿等人前来朝贡马匹,皇帝下诏赐予文绮、衣服、靴袜,赏赐的数量各不相同。

甲辰日,当初,正要营建整治晋王宫城的时候,皇上晓谕中书省的大臣说:“山西的百姓,连年被边防军饷的事情所劳累,不久前又遭受了旱灾,晋王的宫殿就等到明年农闲的时候,然后再营建吧。”到这时,工部上奏请求登记山西各郡在洪武二年到洪武四年期间已经服役的里甲中的富裕人家,等到秋收后动工修筑(工程)。听从了他的建议。

把四川大宁州的平利、洵阳、石泉三个县隶属于陕西汉中府。

乙巳日,皇帝下诏征调河南的卫兵二万人跟随征西将军冯胜向北征伐,每人发给二匹布,用来制作行军帐篷。又诏令大都督同知何文辉率领山东的步兵、骑兵共二万八千人,跟从左副将军李文忠向应昌出发。

发给北平、山西、陕西各卫戍守士兵作战用的袄子十六万多件。

户部上奏说:‘四川共有八万四千多户百姓,其中有两万三千多户被伪夏旧官霸占为庄户。’应当命令家中有三个男丁的人家征调一人参军,不足三人的就不征调。于是就听从了。

户部说:“四川盐井总计有一千四百五十六处,已经开凿煮盐的有三百八十处,没有开凿的有一千七十六处。于是下令统计各郡县军民每年的用盐量以及盐马司每年买马的用盐量来煮盐,其余的盐井都加以填塞。

羽林左卫军人张子英到宫门前上诉,说他的父亲、他本人、他的弟弟都在军队中服役,一家总共有四个人。皇帝下诏书免除他的父亲和弟弟的奴隶身份,使他们成为平民。

任命已故广西行省参政蔡仙的儿子蔡椿为水军右卫指挥使。椿年纪还小,皇上念及他父亲的功劳,把全额俸禄给他,不让他参与政事。

户部说:“四川产巴茶的地方共有四百七十七处,茶树有二百三十八万六千九百四十三株,茶户有三百一十五户。应该依照原来的规定,每十株茶树,官府收取一株,征收茶叶二两。没有归属农户的茶园,派人除草种植(茶树),以十分(之产量)为标准,官府收取其中的八分,每年总计得到茶叶一万九千二百八十斤,让有关部门贮存(这些茶叶),等候与西蕃进行马匹交易。”皇帝听从了他们的意见。

丁未日,大将军徐达的军队到达山西境内,派遣都督蓝玉先从雁门出发,于是蓝玉的军队进军到野马川,遭遇胡人的贼寇,追击到乱山,贼寇掉转军队迎战,蓝玉打败了他们。

河南行省参知政事杨训文去世。杨训文是潼川人,担任元朝淮海书院的山长,遇到战乱不能离开。朝廷的军队攻占扬州后,听说了他的名声,征召启用他,任命他担任起居注。经过两次升迁,担任中书省左司郎中,改任太常卿,任湖州知州,调任汀州府知府,入朝担任礼部尚书,改任户部尚书,被任命为河南行省参政。到这时去世了。人们都称赞他有学问,能处理政事。

太阳中有黑子。

这个月,修建了申明亭。皇上认为乡村的百姓不知道禁令,常常误犯刑法,于是命令官府在朝廷内外的府、州、县以及乡村的里社,都设立申明亭,凡是境内的百姓有犯罪的,写上他们的过错罪名,张贴在亭上,让人们有所警戒惩处。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