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白话明太祖实录 > 第165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一

洪武十七年(4081年)夏四月 初一戊辰日。

初二己巳日,皇帝在太庙举行祭祀。升任虎贲左卫指挥佥事王宝为府军左卫指挥同知;升任府军卫正千户张刚、单德,以及府军右卫正千户李祥,都为府军左卫指挥佥事。升任豹韬卫副千户张荣、龙骧卫副千户陆福、府军右卫正千户蔡升,都为鹰扬卫指挥佥事;升任水军左卫副千户冯福、庄兴,都为江阴卫指挥佥事;升任留守右卫副千户叶旺、留守左卫副千户史斌,都为横海卫指挥佥事。当时,王宝等人因为任职多年且有功劳,所以特地晋升他们。

皇帝下诏书,让原元朝云南平章段世、宣慰段名侍奉齐王,并赐予他们千户的俸禄。

初三庚午日,皇上对侍从大臣说:“朕阅读《大学衍义》一书,书中有很多内容都有益于治国之道,朕每次翻阅,都会受到警醒。所以命令儒臣每天给太子、诸王讲学,让他们借鉴古代,对照现在,彻底明白其中的得失。总之,这本书先讲经再讲史,要领分明,使人看了以后容易明白,真的是国家的借鉴。”

初七甲戌日,云南各酋长和宁等人入朝,进献了马匹和地方特产,皇帝下诏赐给他们锦缎、绸缎、钱钞、银锭。任命和宁为阿迷州知州,弄甥为宁州知州,陆羡为蒙自县知县,普少马为纳娄茶甸副长官,普赐为马龙他郎甸副长官,都授予他们诰敕、冠带。

初九丙子日,赏赐武昌护卫一千五百九十名将士不同数量的钞币。夜里,月亮运行到轩辕星、御女星附近。

十四日辛巳日,任命前山西按察司佥事郭桓为代理户部右侍郎,不久升为代理尚书。

十五日壬午日,评定平定云南的功劳,进封颍川侯傅友德为颍国公。副总兵永昌侯蓝玉、安庆侯仇成、定远侯王弼等人,之前就有功劳,自身已受封侯,如今在南征中有显着功劳,应当使他们的爵位惠及子孙,享受二千五百石的俸禄。后军都督府佥事陈桓、右军都督佥事胡海、前军都督佥事郭英、张翼,自从建国以来,多次建立功劳。现在跟随大军征讨云南,功劳和业绩尤其显着,也应当加封爵位。陈桓被封为普定侯,胡海被封为东川侯,郭英被封为武定侯,张翼被封为鹤庆侯,都让他们的子孙世代承袭爵位,享受每年二千五百石的俸禄。你们要敬重朝廷,现在朝廷各自赐予你们铁券,其余的将校依次升官,各有差别。

傅友德,他的祖先是宿州人,后来迁徙到颍州,又迁到砀山。元末,从山东李喜喜起兵,辗转攻掠进入蜀地。李喜喜战败后,归附了明玉珍。明玉珍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于是率领部下逃到武昌,归附了陈友谅。

辛丑年八月,皇帝攻打江州,到达小孤山,傅友德率领部众投降。皇上知道他的才能,任用他为将领,命令他跟随常遇春救援安丰,攻打庐州。又跟随太祖在鄱阳湖攻打陈友谅。在大战之中,傅友德率领高大有楼的战船冲击敌军的前锋,身体遭受多处创伤,但战斗更加勇猛。跟随大军征讨武昌时,傅友德率先登城夺取了高寇山,脸被一支箭射中,箭头穿出脑后,胁下又中了一箭,但傅友德没有因此而沮丧,人们都佩服他的勇敢。因为功劳,傅友德被擢升为雄武卫指挥使。跟随徐达攻打庐州,攻克了它,又跟随常遇春攻下襄阳,攻打安陆,身体遭受九处创伤,擒获安陆的守将任亮。又跟随徐达夺取泰州,进军攻打淮安,在马骡港打败张士诚的军队,缴获战船一千多艘。后来攻打安丰,大败竹贞的军队,所经过的地方烧毁元军积聚的物资。

吴元年,朝廷命令他镇守徐州。元将王保保派遣勇猛的将领李二前来侵犯,傅友德坚守营垒,等到敌军外出抢掠时,就率领两千步兵和骑兵到达吕梁,舍弃船只登上陆地。李二派遣副将韩乙率领大军迎战,傅友德立即跃马举槊刺中韩乙,使他落马。马队迅速奔入城中,打开城门,派出军队在城外列阵,命令士兵们都卧倒在盾牌下等待,听到鼓声就起身出击。不久,李二的军队赶到,友德击鼓,士兵们都奋勇向前冲击敌军前锋,李二的军队崩溃,淹死的人数也数不清。于是擒获了李二,将他献给朝廷。皇上嘉奖慰劳他,下令用乐队鼓吹送他回府第,任命他为江淮行省参知政事。

洪武元年,他跟随大将军徐达平定沂州,斩杀了敌军将领王宣。在攻打青州时,他们遇到了元将也速的军队,徐达命令傅友德率领五百名骑兵与敌军交战,佯装战败逃走,也速追击他们,徐达指挥后军一起进攻,俘虏和斩杀了很多敌人。接着又跟随大军夺取了开封、洛阳、卫辉、彰德,于是又攻下了磁州、广平、临清等县。军队攻克通州,攻下元大都。又奔赴太原,攻打王保保的军队,还没来得及交战,上万骑兵突然杀到,友德率领五十名敢死的骑兵冲击敌军,又趁夜晚埋伏士兵袭击敌军营寨,王保保逃跑了。军队追击到天门关,缴获了数万人和马匹。徐达又在石州打败了元将贺宗哲,击退了四大王,赶走了竹贞的军队,驻军在宣德府,打败了元将脱列伯,向西在鹿台攻打张思道,于是攻下了巩昌,回军攻下了庆阳。

洪武三年,傅友德跟随大将军徐达在定西打败王保保,乘胜攻下巴蜀,傅友德担任前锋,夺取攻占了阳关,擒获夏国的平章蔡乙,攻克汉中。不久因为粮饷运输供应不上,退兵坚守长安。夏天,吴友仁率军包围了汉中,傅友德率领精锐部队前去救援,吴友仁趁夜逃走。军队返回,评定功劳,傅友德被授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的称号,被封为颍川侯,享受一千五百石的俸禄。赏赐给他铁券。

诏书说:‘古代创立帝业的君主,平定天下,必定依靠武将尽力,开拓疆域,辅助达成统一天下的功绩,崇敬酬报武将的礼遇,是应该给予的。傅友德,你以英勇刚毅的资质,逢上天下动荡不安的时期,看到群雄没有平定天下的志向,所以选择归附我,事奉我多年,护卫京畿,移师镇守安吉,在鄱阳湖与敌作战,夺取鄂州,征取江西,讨伐淮东,建立了很多功勋。等到安抚彭城时,前锋大获全胜,威名远扬,参谋辅佐外地的省份,于是跟从皇帝征讨齐、鲁、燕、冀、关、陕,你的功绩尤其显着。现在天下已经平定,论功行赏,朕没有什么能报答你们的,因此增加你们的爵位俸禄,让你们的子孙世代承袭。现在我与你立誓,除了谋逆的大罪不能赦免,其余的死罪,我可以赦免你两次,赦免你的儿子一次,以此来报答你的功劳。唉!从前马援归附汉朝,你能效仿他,功绩就超过他了。还希望你能始终谨慎行事,宣扬你的功劳,教诲子孙,永远保有爵位。’

洪武四年,皇帝下令让他佩戴征虏将军的印绶。佩戴前将军印,统领河南、陕西各路军队征讨西蜀,然后从阶州出发,夺取了文州、绵州,进军攻克了成都,得到了三万士兵和马匹。

洪武五年,奉命作为征西将军冯胜的副将北征沙漠,从金兰出发。傅友德首先率领五千名骁勇的骑兵奔赴西凉,遭遇元失剌罕的军队并与其交战,打败了他们。到了永昌,又击败了元将朵儿只巴,俘获了十多万头马羊。攻打甘肃,射死了元朝平章不花,使太尉锁纳儿等人投降,缴获了一万匹马。到达瓜沙州,打败了这里的守将,缴获了三个金银印,两万匹马、羊。

洪武六年,大军再次从雁门关出发,向西北方向巡查长城以外,傅友德担任前锋,敌人听说以后,穿过边塞逃走,傅友德追击并俘获了原元朝的平章邓孛罗帖木儿。大军返回后,留下傅友德镇守北平。这一年发生旱灾,他亲自向上天祈祷降雨。又分条陈述五件事:

其一,转运粮食的方法,应该命令河间军从长芦运到通州,北平军从通州运到北平城,这样百姓就不会太劳累,而事情也可以完成了。另外,永平府的百姓转运军粮,从雅洪桥到北平,路途遥远,应该疏通清河、涞水的旧河道进行漕运,这样就能花费较少的力气而收获更多的成果了。

其二,流民越过边境,成为边境的大患,应该招抚安抚他们,减轻他们的赋税和徭役,免除他们三年的赋税和徭役,那么民力自然就会恢复,他们也会安定下来。

其三,古北口等地的士兵和百姓,一个人守卫关卡,两个人供应粮草,有名无实。不如放还民夫,让他们致力于农田耕种,各自命令一千名官军代替民夫守卫边境,他们专任这项职责,那么边境的守卫就安宁了。

其四,关外刚刚归附的百姓,大多贫困没有维持生计的办法,应该供给衣服粮食,优厚地加以慰问救济,那么户口就会一天天地增加了。

其五,北平府县连年供应大军,大军应该稍微减轻他们的负担,使百姓日益富庶,这样他们就会乐于效力了。皇帝赞赏他的话。不久,皇帝下诏让他回来,跟随皇太子、诸王在荆山狩猎,来研讨军事。

洪武九年,皇上命令他辅佐汤和在延安防备伯颜帖木儿。伯颜帖木儿请求议和,皇帝命令各路将领全部撤回,唯独留下傅友德屯兵以防备敌军。伯颜帖木儿果然侵犯边境,傅友德设下埋伏,大败敌军,缴获士兵、马匹、军用物资不计其数。番邦的士兵捆绑着伯颜帖木儿前来投降。皇上准备平定云南,命令傅友德巡视川、蜀、永宁、雅、播等地,修建整治城墙、关隘、桥梁,于是金筑、普定、中坪、乾溪等砦的酋长都相继前来投降。回到京城后,献上了五百匹马。皇上将皇宫马厩中的十五匹好马赏赐给了他。

洪武十三年,蕃将乃儿不花侵犯边境,朝廷任命傅友德为征虏右副将军,跟随大将军徐达出塞作战。军队到达北黄河,趁夜袭击灰山,俘获敌军的人和马匹后返回。

洪武十四年,因为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不遵守朝廷的政令教化,朝廷任命傅友德担任征南将军,率领三十万士兵,在沅州炫耀武力,讨伐普定当地的首领安瓒,于是进军到曲靖,打败了元朝平章政事达里麻和女官实卜的军队。元朝的梁王战败逃亡,死在滇池。云南被平定。傅友德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制定了租赋制度,兴办了学校,埋葬了战争中死去的士兵的骸骨,广泛开展屯田,然后奏请朝廷班师回京。到这时,他被进封为颍国公。制书说:‘考察古代惯例,奖赏功劳,只有开拓疆土的人得到的奖赏丰厚。朕的臣子傅友德,每次跟随大将军出征讨伐,多次立下战功,已经被封为侯爵。不久前,他率领军队翻越崇山峻岭,向西夺取了巴蜀,功绩尤其显着。

洪武十四年,皇帝命令傅友德率领三十万士兵,又向西攻取云南,辗转作战两年,如今已经平定,应该接受上等的赏赐,皇帝特别封傅友德为颍国公,子孙世袭爵位,享受三千石俸禄。’

皇上告谕礼部大臣说:‘州县的官员,和百姓最为亲近,他们贤能与否、政事的得失,通过百姓是否安定就可以看出来。朕曾经下令让县一级在州里进行考核,州一级在府里进行考核,府一级在布政司进行考核,各自根据所管辖的范围,精心进行考核,以此作为官员升降的依据,明确地表示奖励和警戒。使得上下各级的政务只是追求得过且过。县里的官员贤能与否,州里不能知晓;州里的官员贤能与否,府里不能明察。不是的,因为这样一来,布政司不能举荐人才,善良的人得不到劝勉,而作恶的人也不能得到惩罚。我现在颁布八条命令,你们礼部要把它制成榜文告示天下。

第一条、州县的官员,应该宣扬风俗教化,抚慰百姓,均衡赋税徭役,体恤贫困窘迫之人,审理冤屈压抑之事,禁止盗贼为非作歹。当时命令里长告诫他所管辖里中的百姓,敦促他们践行孝悌之道,尽力从事农田耕作,不要做违法乱纪的事,以免遭受刑罚。举行乡饮酒礼,让百姓知道尊卑贵贱的道理,每年年末考察百姓的行为善恶,然后对他们进行表彰和分别对待。

第二条、担任府官的人,应当使政令公平,廉洁地考察下属官员,治理有方,被官吏和百姓称赞为贤能的人,要优厚地加以礼遇,记录他的良好政绩。对于那些没有才能的官员和那些扰乱政事、残害百姓的官员,你们可以根据情节轻重,轻者依法处置,重者上报朝廷予以贬谪和处罚,但是不得侵犯地方官员的职权,从而骚扰我们的百姓。

第三条、布政司的官员应该宣扬道德教化,考核府、州、县官员是否有才能,探询了解民风的好坏,以及士人风气的真假,对于奸邪弊病严重的情况,要全部上报并审问。如果他们治理不公正,那么按察司就要去纠察他们。

第四条,凡是百姓犯了该受笞刑、杖刑罪行的,由县自行判决处理,同时详细地将实际情况上报。

第五条;犯徒刑、流刑罪行的人,县里拟定他的罪行申报到州或者府,再送达布政司确定判决。

第六条、有犯了死罪的人,县一级拟定他的罪行申报给州或者府,州或者府上报到布政司,布政司上报到刑部定罪。犯杂罪的准许以做工来赎罪,犯真正罪行的要奏报朝廷,派遣官员审讯判决。

第七条、凡是各部门有关诉讼的事务,应当仔细审核罪行的轻重,依据法律判决发落,不得拖延拘禁犯人。

第八条,民间诉讼案件,务必从下向上一级一级申诉,不允许越级上诉。将以上八项事宜在天下颁布,永远遵守。’

十六日癸未日,奖赏征南的将校。在此之前,皇帝诏令礼部说:“赏赐,是国家的重要事情,是用来酬报有功勋者的辛劳并且激励士气的。权衡度量要毫厘不差,稍微有一点差错,那么对上就是失礼,对下也无法劝勉。我拥有天下已经十五年了,云南远在万里之外,依仗地势险固不肯归服,所以命令大将率领军队讨伐它。各位将士冒着瘴气瘟疫,跨越艰难险阻,雾雨打湿身体,汗水浸湿铠甲头盔,却能够竭尽忠诚施展才力,拔取敌旗斩杀敌将,登上城墙攻破营垒,使上天的惩罚没有遗漏敌人,善良的人归附顺从我方,更有甚者亲身置身于箭石之中,为国家献出生命。”

《司马法》说:“军中的奖赏不能超过一个月,是想让百姓迅速得到行善的好处。”你们礼部要核实情况然后确定商议的结果并施行这件事。到这个时候关于赏赐的奏议呈上,皇上认为赏赐微薄,说:“将士们非常辛苦劳累,这不是用来报答有功劳之人的做法,要重重地奖赏他们。”于是,赏给正总兵织金以及杂色彩缎二十套,钱钞一百锭;赏给副总兵十八套,钱钞九十锭;赏给国公十六套,钱钞六十锭。侯十四匹绸缎,五十锭钱钞。都督赏赐十二套表里,钞币四十锭。赏赐指挥一百锭钞,织金以及杂色有花纹的绮十匹,绢二十匹。千户卫镇抚,赏赐八十锭钞,八匹织金和杂色的文绮,十六匹绢。百户、所镇抚司的仪仗,需要钞七十锭,织金和杂色纹绮七匹,绢十四匹。散骑舍人支取三十锭。病故的官员的待遇和在世的官员待遇相同。伤残的指挥使,赏赐钞五十锭,织金及杂色的文绮五匹,绢十匹。千户、卫镇抚,赏赐纸币四十锭,织金以及杂色有花纹的丝绸四匹,绢帛八匹。百户所镇抚司,赏赐钞三十五锭,织金及杂色文绮三匹,绢七匹。散骑舍人支取十七锭。受伤的指挥使,赐钞三十五锭,织金及杂色纹绮四匹,绢八匹。千户、卫镇抚,赏赐钞二十五锭,织金和杂色文绮三匹,绢五匹。百户所镇抚司的依仗,赏赐二十锭宝钞,两匹织金以及杂色有花纹的丝绸,四匹绢。散骑舍人的官员得到十锭钞。朝廷将回指挥召回,赏赐三十锭钞、三匹织金和杂色的文绮、五匹绢。千户、卫镇抚,赏赐二十五锭钞,两匹织金及杂色有花纹的丝绸、一匹绢。百户所镇抚司赏赐二十锭钞,一匹织有金纹的丝织品,两匹绢。散骑舍人的官员赏赐十锭。士兵们获得了赏赐的钞、布。前往大理、建昌的人,每人赏赐钞九锭,布两匹。到楚雄、云南、临安、曲靖的,每人发给钞八锭、布二匹。到沾益、乌撒、东川的人,每人赏赐七锭钞、两匹布。前往毕节、七星关、芒部的人,每人赏赐交钞六锭,布两匹。到贵州、普定、盘江、黄平、平越的,每人发给钞五锭、布二匹。到达重庆、泸州、叙南、永宁的人,以及因生病留在原地和看守船只的人,每人发给钞两锭。他的舍人、力士、军吏、兽医,各自按照所到达的地方供给赏赐,并且和军士相同。逃跑后又被抓回来的,各自按一半征收。到达常德、沅州等地,没有参加征战的人不给予粮饷等物资的发放。守卫大理等地,已经在那里领取赏赐后回来的人,按照他们所到达的地方如数发放赏赐,仍然调回原卫所守卫。如果士兵战死或者病死,有父母、妻子、弟弟、侄子的,每人发放十六锭钞、四匹布。只有妻子儿女的人只需要上交一半。受伤严重的人,每人发给十二锭钞,二匹布。若是轻微的伤势,就只按照他到达的地方的标准来给他粮食。

更改确定宫官六尚局的品秩,内官各监库局以及外承运等库局的品秩职位。尚宫局设有尚宫一人,官阶为正五品。司记、司言、司簿、司闱,都是正六品。掌记、掌言、掌簿、掌闱,都是正七品。女史有六人。尚仪局设尚仪一人,官阶为正五品。司籍、司乐、司宾、司赞,官阶为正六品。掌管典籍、掌管音乐、掌管宾客、掌管赞礼的官员,官阶为正七品。女史两名。尚服局,设尚服一人,官阶为正五品。司宝、司衣、司仗、司饰,这些官职为正六品;掌宝、掌衣、掌仗、掌饰,这些官职为正七品。女史二人。尚食局设尚食一人,正五品。司膳、司酝、司药、司饎,都是正六品。掌管膳食、掌管酒醴酿造、掌管药物、掌管炊烹之事的官员,官阶为正七品。女史二人。尚寝局有尚寝一人,官阶为正五品。司设、司舆、司苑、司灯,正六品;掌设、掌舆、掌苑、掌灯,正七品。女史两人。尚功局有尚功一人,官阶为正五品。司制、司珍、司彩、司计,正六品。掌管制度、掌管珍宝、掌管彩帛、掌管财务计算的官员,为正七品。女史两名。宫正司设有宫正一人,官阶为正五品;司正一人,官阶为正六品。女史两人。内官监全面掌管内廷宦官的名籍,负责监督各职务。凡是差遣人员以及有职位空缺的情况,开列相关人员的姓名上奏请求处理。设置令一人,官阶为正六品。有两名丞,是从六品官职。典簿一人,官阶为正九品。所掌管的文书典籍,要精通书写和计算。小宦官会做这件事。神宫监负责掌管太庙的祭祀器具以及祭祀时的清扫工作,设置一名令,为正七品官阶;设置一名丞,为从七品官阶。设奉御一人,官阶为正八品。尚宝监掌管皇帝的御宝和图书,每当使用御宝时,就要上奏请示,然后交付尚宝司官员使用,使用结束后再捧回。设置令一人,为正七品;丞一人,为从七品。尚衣监掌管皇帝御用的冠冕、衣服、靴子和鞋子。设置令一人,为正七品;丞一人,为从七品。奉御四人,官阶为正八品。尚膳监掌管皇帝的膳食,设令一人,官职为正七品,设丞一人,官职为从七品。司设监负责皇帝所用的仪仗、车辇、舆帐、褥垫的陈设之事。设有令一人,为正七品官员;丞一人,为从七品官员;奉御四人,为正八品官员。司礼监掌管宫廷礼仪,凡是元旦、冬至等节日、命妇入朝庆贺等礼仪,就掌管这些活动中的人员位次和礼仪制度,以及检举纠察宦官人员中违反法律礼制的人。设置令一人,官居正七品;丞一人,官居从七品。御马监掌管皇帝的马厩和马匹,设令一人,正七品,丞一人,从七品。直殿监负责各宫殿的洒扫和陈设,设令一人,正七品,丞四人,从七品。小太监共十五人。宫门承制负责传达皇帝的诏命、宣召等事务,设置奉御五人,官职为正八品。宫门的守门官员负责宫门的清扫工作,按时开关宫门,稽查盘问出入宫门的人。设置门正一人,官阶为正八品;副门正四人,官阶为从八品。内承运库负责供应皇帝所用的金银、绸缎等物品,设置大使一人,为正九品官员;副使二人,为从九品官员。司钥库掌管皇城各门的钥匙,设大使一人,正九品,副使四人,从九品。巾帽局负责制作内府的冠帽,设置大使一名,为正九品官;副使一名,为从九品官。针工局负责制作内府的衣服,设置大使一人,为正九品官阶;副使一人,为从九品官阶。织染局负责织染绸缎布匹,设大使一人,为正九品官职;副使一人,为从九品官职。颜料局,负责烧制银朱等各种颜料。设置大使一人,官阶为正九品。司苑局负责种植蔬菜瓜果,设置大使一人,为正九品官职。司牧局掌管牧养牲畜,设大使一人,正九品,都从内官中选用。外承运库掌管收纳金银、丝织品等物品,甲字库掌管收纳铜钱、布匹、颜料,乙字库掌管收纳衣服、衾帐、纸札等物品,丙字库掌管收纳丝绵、纱线,丁字库掌管收纳铜铁、锡香、茶蜡等物品,戊字库掌管收纳毡衫、胡椒,并支取发放军器。广源库负责收受和贮存宝钞,广惠库负责宝钞的收入与支出。每个仓库设置大使一名,为正九品官;副使一名,为从九品官,都在流官范围内选用,隶属于户部。皮作局负责硝制加工皮革,制作靴子、鞋子、马鞍和缰绳。兵仗局负责制造各种军用器械,宝源局负责铸造铜器。每个局设大使一人,官阶为正九品,副使一人,官阶为从九品。都从朝廷派遣的官员中选拔任命,隶属于工部。

济南卫指挥使何诚说:“我早年失去父母,伯父收养我为子嗣,按照例律我应该承重,但我的亲生父母已经被册封,我又请求皇帝恩赐我的伯父,以报答他的养育之恩。”这件事交给礼部商议。礼部援引宋朝右仆射李昉为叔父承担丧服重服的例子,在已经封赠他的叔父之后,又封赠他的生父,并把这件事上报。皇上命令按照他的请求去做。

甲申日,前元朝的大王搠思监等人从云南前来归降,皇帝下令让他们居住在庐州。

乙酉日。长河西军民安抚使剌瓦蒙等人前来朝见,进献本地特产,皇帝下令赏赐给他们不同数量的帽子腰带、成套衣服以及银锭、绫罗绸缎。

云南金齿的土族首领叚惠、楚雄的土族首领阿星派遣把事以及他们的子弟等人前来朝拜,皇帝下诏按不同等级赏赐绮帛、钱钞。

修建苏州府的城墙。

给山西大同各卫所的军人发放冬天穿的皮袄。

丙戌日,建造宁国公主等五位公主的府邸。征召大名府通判王钝担任吏部选部试郎中。

己丑日,皇上对谏议大夫唐铎说:“人有私心和公心,喜好厌恶也不相同,所以他们说的话有邪有正。正直的言论致力于规劝进谏,奸邪的言论致力于诽谤阿谀,诽谤的言论接近忠诚,阿谀的言论接近仁爱,只有不被诽谤的言论迷惑,那么听闻就会越来越聪明,而说坏话的人也会自行离开;不被阿谀的言论迷惑,那么智慧就会更加清明,而奸佞的人也会自行断绝。”铎回答说:“听取言论的难处,从古时候就是这样,只要不被迷惑,那么进谗言、阿谀奉承的人自然就会远离。陛下英明的谕旨,非常符合实情。”皇帝说:“朕每天要处理很多政务,处理事务有得失,如果不依靠他人的意见,怎么能知道呢?所以广泛开辟进言的途径,用来招来众人的言论,言论中有好的,就奖励并且施行它;言论不符合事实,也不治他的罪。只有那些进谗言、奸佞并且只会当面阿谀奉承的人,绝不能容忍。”

礼部进言说:“开封府钧州百姓张宗鲁,四岁失明,二十岁时遭遇战乱,背着母亲路氏逃难,他的妻子在一旁扶着。遇到荒年,宗鲁卖卦占卜来养家糊口,每天的收入不足时,他的妻子就去采摘野菜来补充。天下平定以后,宗鲁侍奉母亲回到故乡,竭尽全力供养她。母亲去世后,他仍然去寻找他的前母曹氏、沈氏、吴氏三人的遗骨,把她们与父亲合葬在父亲的墓中。宗鲁作为瞽者的儿子却有如此孝顺的品行,请在他家的门上挂匾标明为‘孝行’之家。又有许州长葛县百姓胥子敬的妻子王氏,钧州百姓王恒礼的妻子孟氏,密县百姓朱让的妻子陈氏、李诚的妻子马氏,临江府新喻县百姓章伯高的妻子沈氏、阮尚德的妻子张氏,赣州府雩都县百姓李宗仁的妻子袁氏,九江府湖口县百姓徐仲名的妻子方氏,彭泽县百姓毕彦仁的妻子郑氏,她们都是年纪轻轻就守寡,操守品行完美,请分别在她们的家门上题字表彰,写“贞节”二字。陈州顷城县郭可大的妻子张氏,丈夫死后上吊自杀殉情,请朝廷表彰她所住的地方为“贞烈”。皇帝下诏同意了他的请求。

所以元朝的将领校尉王哈歹等人从辽东前来归降,皇帝下令按不同等级赏赐他们布帛和钱钞。

庚寅日,皇上晓谕兵部大臣说:“先前因为云南众蛮族依仗险要地势,不遵守政令教化,侵扰我国边疆,接纳我国逃亡之人,边境的百姓屡遭其害,于是命令将领率领军队出征,讨伐那些不臣服的蛮族。如今西南各个少数民族地区都已经被平定,凡是跟随前去征讨的将士,都已经各自加以赏赐、封爵、封邑,以酬谢他们的功劳。只是想到死者永远背离故乡土地,不能被收殓埋葬,实在是可怜。你们兵部马上发文给有关部门,凡是出征南方的将士有战死的,全部收敛他们的遗骸,用棺材安葬他们。”

命令在集贤门外增建五百间国子生的房舍,称为外号房。当时天下府、州、县每年贡送的生员以及四方夷族酋长派遣子弟入学的有几千人,学舍容纳不下,所以有了这个命令。

癸巳日,重新制造大驾和车辂。德庆侯廖权去世。廖权,是廖永忠的儿子。当初,他以功臣之子的身份担任散骑舍人。洪武九年,廖权跟随宋国公冯胜在西安练兵。十一年,跟随御史大夫丁玉出征松州、叠州,都攻克了。洪武十三年,廖权继承了父亲的爵位,成为德庆侯。十四年,廖权跟随颖川侯傅友德征讨云南。十五年,廖权率领军队驻守毕节,不久后又驻守泸州。十六年夏季五月,廖权被召回朝廷。到这时他因病去世。朝廷赐他葬在安德门外。

甲午日,设置岷州卫军民指挥使司儒学,设立教授一名,训导四名。

乙未日。翰林院检讨吴宗伯去世。伯宗去世了。伯宗,是抚州金溪人。洪武四年考中进士第一名。当时刚开始通过科举选拔士人,皇帝得到了吴伯宗,非常高兴,赐给他袍笏、冠服。朝廷提拔危素为礼部员外郎,命令他和学士宋濂等人一同修撰《日历》。胡惟庸正掌权,想让人依附自己,吴宗伯性格刚直,不肯向他屈服,胡惟庸每次都对他怀恨在心。八年,刘基最终因忤逆胡惟庸而被其中伤,因事被贬谪到凤阳居住。伯宗上书议论时政,趁机说胡惟庸专权不法,不应该让他独揽朝政,担心时间长了会成为国家的祸患,言辞非常恳切。皇帝看到他的奏章,立即将他召回京城,赐给他一套衣服和钱钞。奉命出使安南,带回驯象和土特产,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十二年,皇帝命令他到东宫讲学,他首先讲述了正心诚意的学说,皇太子嘉奖并接受了他的建议。第二年,他被调任为翰林典籍。皇帝亲自拟定了十个题目,命令他赋诗,吴宗伯提笔马上就写完了,用词语句高峻简洁。皇上嘉奖他才思敏捷,赐给他织金锦衣。十四年,被任命为太常寺丞,他推辞没有接受任命。十五年,皇上任命他为国子司业,他又坚决推辞,因此触怒了皇帝,被贬为陕西金县的教谕。到了淮安,又被召回,任命为翰林检讨。不久,被授予武英殿大学士的官职。十六年冬天,因为弟弟仲寔担任三河知县时,举荐人才不据实办事,伯宗被他连累,又被贬降为翰林检讨,到这时去世。伯宗这个人温和宽厚、安详文雅,学识渊博并且擅长写文章。他所撰写的有《南宫集》、《使交集》、《成均集》、《玉堂集》等文集。

丙申日,播州宣慰使杨鉴前来朝贡马匹。皇帝告诉他说:“你和田弘正都是世代镇守思州、播州的,而你的忠诚功勋比田弘正更多。”皇帝下令赐给他织金文绮,同时对他的下属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赏赐。

这个月,提拔巩昌府宁远县的典史王尚贤为广西布政使司参议。王尚贤,山西闻喜人,从解州吏目改任晋宁县典史,不久改任宁远县,因为廉洁能干被人称道,所以得到提升。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