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白话明太祖实录 > 第134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

洪武十三年(4077年)二月初一为壬戌日,皇帝下诏令各郡县推举聪明正直、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努力务农、贤良方正饱读文学经典的人士以及精通术数的人,把他们的名字上报。

任命嘉兴知府薛祥为工部尚书。薛祥,是庐州府无为人。乙未年,他跟随军队渡过长江,担任枢密院知印。洪武元年,(朝廷)授予(他)京畿都漕运司使(的官职),洪武八年,(他)被提升为工部尚书。洪武九年,(他)升任北平布政使。十二年,因营造扰民获罪,罚服劳役,不久被宽恕,降职为嘉兴府知府。到这时,又任命他为工部尚书。

发放红色符信,查验天下钱粮的数量。

丙寅日,皇帝的第八个孙子朱有勋出生,他是周王的第二个儿子。下诏令安陆卫指挥佥事柳依率领士兵守卫汉中。

丁卯日,派遣官员到先师孔子庙举行释奠礼。皇帝对天下巡检官发布训谕说:‘古代设立官职划分职责,不分地位高低,只要做了一件好事,人人都能从中受益。’朕在关津设立巡检司,占据要道,侦察奸伪,期望百姓安居乐业,商人旅途无忧。然而自从设置了这个官职以来,还没有听说过有履行职责的。现在我特地派遣使者分别视察各个地方,告知他们巡逻防守要有方法,稽查要有策略,有人能够坚守这个职责,使一个地方安定,任期结束前来朝廷述职,我必定嘉奖他。

修筑兖州城。

有大风从西北方向吹来,发出很大的声响。

戊辰日,祭祀太社、太稷。命令六十岁以上的文武官员,都允许退休,并赐给他们诰敕。

己巳日,改建京城的街道以及军民的房屋。夜里,有一颗红色且发光的流星,从张宿升起,向西南方向运行,到云中消失。

辛未日。派遣官员祭祀历代的帝王。皇帝告诫太子、诸王说:“我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这是你们亲眼看到的。我平日没有与优伶亲近狎玩,没有彻夜饮酒听歌的娱乐,正宫皇后没有放纵自己的权力,妃嫔没有因得宠而亲昵的行为。如果有说话轻佻的妇人,他就会仔细观察,如果发现她们说话不实,就会加以责备,所以他的妻妾们都能自我修养,没有嫉妒之心。至于朝廷政事,应当在广泛征求众人意见的基础上,斟酌可否,只依从正确的建议。有时在安闲的时候,一个人所说的话,(他)尤其加以仔细考察,所以(他)听取意见不会偏听偏信,处理政务不会偏袒徇私。每天清晨星斗还在天上时就出门,太阳落山后才休息,忧虑祸患、防备危险,就像走在深渊薄冰上一样,如果不是生病了,不敢有丝毫懈怠。用这些来自我约束,还担心做不到呢。所以和你们说这些,是为了让你们知道持守之道。

壬申日,举行了朝拜太阳的祭祀。任命吏部尚书契斯担任礼部尚书。

暴风。皇上因为原元国公脱火赤、枢密知院爱足率领一万多人屯驻在和林,担心他们成为边境的祸患,命令西平侯沐英率领陕西军队前往讨伐他们。

癸酉日,四川都匀定云当地的少数民族首领夭金总等人前来归降,呈上他们在元朝时被授予的安抚符印以及山川形势图。

乙亥日,暴风从东北方刮来。派遣应天府的官员祭祀历代忠臣汉代的蒋子文、晋代的卞壸、南唐的刘仁赡、宋代的曹彬、元代的福寿,共五座庙宇。夜里,有一颗红色的流星,从东南方的浮游云气中升起,运行到接近地面的混浊之处消失了。

丙子日,祭祀太岁、风云、雷雨、岳镇(指五岳等大山)、海渎(指四海四渎等)、山川、月将(指日在十二辰的位置)、城隍各位神灵。派遣官员祭祀先农神以及军旗。

下诏在长沙建造潭王宫殿。

广西泗城州知州岑善忠的儿子岑振发动叛乱,侵犯利州,广西都司调兵讨伐平定了叛乱。

丁丑日,命令户部把重新制定的内外文武官员每年领取禄米和俸钞的制度刻在石碑上。皇帝诏令说:‘考查古代设立官职,一定有等级次第,其余的官职等级次序,从汉朝以前,没有听说有这样的情况。’所以汉代官职的制度,是按照俸禄来排列等级差别。这种品的名称始于魏朝,唐朝沿用它来区分官服的颜色,俸禄的多少,也依照品来赏赐。朕看古代没有品秩。如果这样,就把俸禄作为标准,这是崇尚质朴。只有魏国的评定品级,是崇尚文才的。对于文采和质朴的道理,虽然华丽和朴实有所不同,但也是可以遵循的规范,遵守它就不会混乱,遵循它就不会麻烦。现在任命官员只看贤能,根据官品给予俸禄,刻在石碑上昭告天下,由户部掌管,不要混乱轻重的标准,按时给予,这是最公正的制度啊。官员的薪俸以年为单位,正一品官员每年的禄米为一千石,从一品官员为九百石,正二品官员为八百石,从二品官员为七百石,正三品官员为六百石,从三品官员为五百石,正四品官员为四百石,从四品官员为三百石,都发给俸钞三百贯。正五品官员俸禄为二百二十石,从五品官员俸禄为一百七十石,这两个品级官员的俸钞都是一百五十贯;正六品官员俸禄为一百二十石,从六品官员俸禄为一百一十石,这两个品级官员的俸钞都是九十贯。正七品官员的俸禄是一百石,从七品官员的俸禄是九十石,俸禄钱钞都是六十贯。正八品官员的俸禄是七十五石粮食,从八品官员的俸禄是七十石粮食,俸禄钱都是四十五贯。正九品官员的俸禄是六十五石,从九品官员的俸禄是六十石,俸禄钱钞都是三十贯。

庚辰日,奖赏四川所属的从征将校二万五千七百多人,赏赐他们不同数量的绮帛、银钞。

辛巳日,太师、韩国公李善长因为年老养病,上奏归还原来配给的二十户仪仗户。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

壬午日,皇帝命令礼部尚书契斯,凡是被推举到京城的贤良方正、孝悌、力田、文学之士,每个月都要发给粮食,派一名主事掌管此事。

丙戌日,裁撤江阴守御千户所。保靖军民宣慰使彭万里派他的弟弟彭万通来朝贡马。

丁亥日。户部奏请确定减少文移繁琐的格式:凡是天下郡县,如果年终上报户口时出现绝户的,要明确说明原因。如果有析户、合户的情况,由官府裁定,不必上报申请,但每五年要将户口登记造册,上报户部。如果是租税赋税方面的事务,就汇总分类申报到部里。征收赋税已经充足之后,就另外备办通关申报(的相关事宜)。如果改变科举考试科目,就要详细说明原因。各卫所支给军士粮草,要按照簿籍上记录的军士姓名和支取的数量进行。有关部门库存的财物,每年都要在年终时运送到京城。京城地区的郡县直接将(物资等)送往内库,数量报给户部。在外的税课司局官员任期已满,就将任职期间所征收的税课数额申报给郡县,郡县查阅簿籍,按次序申报给户部。记载取代之事。天下有关部门仓库里的金银、粮食、钱物、布帛。陕西、北平、四川、山东、山西五个布政司供给军需的情况,每两个月上报一次,其余布政司和直隶府州半年上报一次。大军的盐粮、口粮,学生、乐舞生的食用米,按月足额发放。各卫所的军人凡是有赏赐的东西,都由都督府记录名字和数量后送到户部,户部再下发到仓库支取。如果转运储存粮食,各布政司统计缺粮的地方,把邻近有多余粮食的地方的粮食调运过去,不需要申请,只把所调运的郡县的数目详细上报。于是听从了他的建议。

戊子日,废除蓝靛所。

己丑日,皇帝召见真人张正常的儿子张宇初到朝中,下旨说:‘你的祖先从汉朝至今,名声流传在四海之内,经久不衰,是因为有抵御灾祸的功绩,所以国家推崇尊重他,赐予他封号。’现在你的丧服之期已经结束,应当开始主持教导之事了。诏书下达以后,你率领你的部下来,如果能忠心不贰,那么我将会嘉奖你。张宇初即位后,被皇帝任命为正一嗣教道合无为阐祖光范真人。

辛卯日,皇帝诏令预先刊印明年的《大统历》,并在十月初一进献。诸王以及在京城的文武百官,直隶府州,都由钦天监印造颁发。十二个布政司,由钦天监预先将历本和印鉴交给他们,让他们刊印后分给郡县,再颁发给民间,从此以后每年都这样做。

赏赐山西、陕西的卫所将校一万零九百多人不等数量的钱钞。

三月初一,是壬辰日。命令户部削减苏州、松江、嘉兴、湖州四个府沉重的租粮数额。皇帝对他说:“天地创造万物,是为了养育百姓,君主从百姓那里获取利益,不能将利益全部取尽。百姓就像树木,树木依靠土地而生长,百姓依靠粮食而生活,供养百姓而竭尽百姓的力量,就像种植树木而挖掉了它的土壤。近年来苏州、松江各郡的百姓,衣食不足,都被沉重的田租所困扰。百姓被沉重的租税所困扰,而官员却不知道抚恤,这是重视赋税而轻视百姓。这就像虞人反穿皮衣背着柴,只可惜皮毛,不知道皮没有了毛也无所依附,这怎么能是养民的办法呢?那些赋税繁重的地方,应该全都减轻赋税。于是,原来每亩征收税粮七斗五升减少到四斗四升的,减免十分之二;原来征收四斗三升减少到三斗六升的,都只征收三斗五升;以下的仍旧按照原来的标准征收,从今年开始,全部更改税则(征收标准)施行。

设置德州守御千户所。

癸巳日,皇帝下诏令用京城卫所的士兵充当公侯的仪仗户。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都(享有)二十户(的食邑),曹国公李文忠等人都(享有)十九户(的食邑),侯爵(都享有)十五户(的食邑)。在此之前,是由京城百姓充任的,最近因为李善长以年老多病为由辞去了仪从,所以皇上才下令换成了军士,并赐给了他。

丙申日,让已故宁河武顺王邓愈的儿子邓镇承袭申国公的封爵。诰命上说:朕听说从前各位圣君统治天下时,必定有贤能之人来辅佐。因此辅佐君主创立帝业,摧毁强敌安抚顺民,忠诚于君主恩泽于百姓的人,在世时就威震华夏与四夷,去世后名声彰显于后世,这是比前人做得更好的。至于抵抗灾害,抵御祸患,他们推心置腹,效力于君主,这就是守卫太平盛世的贤良之臣。朕当初率领军队向东征伐的时候,你的父亲邓愈,年纪虽然很轻,但是相貌英俊不凡,于是跻身于众多将领之中,显示威风,奋勇作战,和众多豪杰英雄辗转战斗,神采威严令人敬畏,每次战斗都能将俘虏抓到自己军中。所以论功行赏,(他)也排在首位。所以他在世时被封为公爵,死后又被封为王爵,这确实是朕效仿先圣的典制。现在你服丧期满,朕对你的思念愈发强烈,因此我任命你继承父亲的爵位,封为申国公,你要谨守先辈的功业,传承先辈的功劳,这样才是能够善始善终的人。你要恭敬谨慎啊。

命令湖广崇山卫指挥佥事杨仲名监督将士屯田。

将各州的儒学正(官职名)改为未入流(古代官制中官阶不到九品的官员)的官职。在此之前,学正的官阶为从九品,到这时被改变了。

戊戌日,撤销户部印引局,印造茶盐引凭、契本的事务由照磨兼管。

辛丑日,提拔嘉兴县知县徐本担任广东布政使。在兖州建造鲁王宫殿。

壬寅日,当今皇上前往藩国,赐予燕山中左二护卫的侍从将士五千七百七十人,纸币二万七千七百七十一锭。

乙巳日,陕西兰州卫指挥同知王德去世,朝廷命令礼部派遣官员去祭祀,还赐给财物来供养他的家人。

丁未日,改中军都督府断事官为五军都督府断事官。

戊申日。确定六部的官制:总共设置官吏五百四十八人,其中正职官员一百零五人,尚书六人,侍郎七人,郎中二十四人,员外郎二十四人,主事四十四人,与唐代官制相比减少了三十二人,与旧有官制相比减少了七十一人。 官吏有四百四十三人,都吏有二十四人,令史有一百三十四人,典吏有二百八十五人,与唐代制度相比减少了四百二十六人,与旧制度相比减少了三百四十五人。

吏部尚书、侍郎各一人,总体掌管天下官吏的选拔任用、论功行赏、考核的政令。 它的下属有四个部分。 叫做总部,掌管天下文职官员的选拔、差役的选派以及衙门等相关机构的设立、变革等事务。 郎中、员外郎、主事各一人,都吏一人,令史六人,典吏十二人。 叫做司封,掌管天下的封爵,凡是封赠、诰??、承袭、礼仪、印信之类的事务,设郎中、员外郎、主事各一人,都吏一人,令史二人,典史四人。 司勋,掌管天下文职官员的勋级、月俸、升转、资格、品级、官制、贴黄等事务,郎中、员外郎、主事各一人,都吏一人,令史二人,典吏四人。 考功司,掌管天下官吏的考核。 凡是来朝见天子、任职期满、官吏任满赴吏部考绩、守丧期满或降职后复职的官吏,考核他们的功劳与过失,区别他们的优良和低劣,(将考核情况)奏请(皇帝)进行罢黜或晋升之类的事。 设郎中、员外郎、主事各一人,都吏一人,令史四人,典吏八人,承发典吏一人,架阁兼勾销典吏一人。

户部设置尚书一名,侍郎两名,总体掌管全国户口、土地方面的政令。 凡是有关徭役赋税、职方贡物的规定,经费开支供给的计算,仓库货物增减的标准等事,都向他咨询。 它的下属有四个部门。 叫做总部,掌管天下的贡赋、户口婚姻、田地、农业蚕桑、规划赋役、水旱灾害、赈济、减免(赋税)、田赋过户、抚恤、核算、漕运、物价评估之类(事务)。 郎中、员外郎各设置一人,主事设置四人,都吏设置一人,令史设置十二人,典吏设置二十五人。 叫做度支(官署名),掌管计算国家财用、租赋多少的数目,物产丰富或匮乏(情况下征收租赋)的适宜策略,以及俸禄、赏赐、支取拨给钱钞、粮食、盐、草料、(制度)变革、考核、各类杂项支出之类事务。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三人,都吏一人,令史十三人,典吏二十四人。 叫做金部,掌管天下仓库的金银布帛财物的收纳与支出,以及每年的进贡、经营、海外贸易、赋税、钱币钞法、茶盐相关的法令,契约文书、没收的赃物罚金、租赁之类的事务。 郎中、员外郎各设一人,主事设三人,都吏设一人,令史设十三人,典吏设二十七人。 叫做仓部,掌管天下的粮仓、征收税粮、马草、斛斗、秤尺之类的事务。 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二人,都吏一人,令史十二人,典吏二十七人。 设承接发送的典吏一名,管档案卷宗的架阁典吏、负责查考核对的勾销典吏各一名。

礼部,设尚书、侍郎各一人,总体掌管制诰、天下的礼仪、祭祀、宴饮、科举方面的政令。 礼部下属有四个部分。 叫做总部,掌管礼仪、表笺、历日、赠谥、公式、印信、学校、贡举、图籍之类的事务。 设置郎中、员外郎、主事各一人,都吏一人,令史二人,典吏四人。 叫做祠部,掌管祭祀、享祭、乐律、祭器、牺牲、医学、僧道的衣食供给等事。 设郎中、员外郎、主事各一人,都吏一人,令史二人,典吏四人。 叫做膳部,掌管宴会上用的牲畜、豆类、酒。 膳食、繁殖用的牲畜、器皿、杂物等方面的事务,分别由郎中、员外郎、主事各一人,都吏一人,令史二人,典吏四人负责。 叫做主客司,掌管诸侯定期朝见天子、进献贡物以及各番邦前来朝见时陈述意见、宾客赏赐慰劳之类的事务。 郎中、员外郎、主事各一人,都吏一人,令史二人,典吏四人。 设置承发典吏一人,架阁兼勾销典吏一人。

兵部设有尚书、侍郎各一人,总体掌管天下武官的功勋、俸禄、品级、任命方面的政令,山川险阻与平坦的地图,马厩畜牧、兵器仪仗的数量等事务。 它的下属有四个部门。 叫做总部,掌管武官的功勋俸禄、品级任命、诰敕以及军户的户口册、符信凭证、盘查诘问、巡逻防守、公役隶卒之类的事务。 郎中、员外郎、主事各一人,都吏一人,令史二人,典吏四人。 职方司,掌管天下的地图以及城池、军镇营垒和烽火台的数量,关卡、通行证、防火禁令的设置,四方少数民族归服教化之类的事务,设有郎中、员外郎、主事各一人,都吏一人,令史二人,典吏四人。 叫做驾部,掌管车辇以及卤簿、仪仗、马政、驿站等事务。 郎中、员外郎、主事各一人,都吏一人,令史二人,典吏四人。 叫做库部,掌管军事所用的器械、铠甲头盔、长矛盾牌以及纸张、药物。 这些官职中,郎中、员外郎、主事各一人,都吏一人,令史二人,典吏四人,承发典吏一人,架阁兼勾销典吏一人。

刑部有尚书一人、侍郎一人,总体掌管天下的刑法以及有关徒隶、勾覆、关禁方面的政令。 它的下属有四个部分。 刑部下设总部,掌管法律条令以及人命案件、盗贼案件、殴打辱骂(案件)、喊冤(之事)、定案(之事)、公文程式、官员职守等类事务,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四人,都吏一人,令史十人,典吏二十人。 都官,掌管发配没收人口以及欺诈伪造、工役、流放、逃亡、屯田户、过继、诫谕之类的事务,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二人,都吏一人,令史七人,典吏十四人。 叫做比部,掌管赃物的没收、赎罪的财物、账目审查以及钱粮、户籍徭役、婚姻、田土、茶盐、纸札、俸禄、囚犯的口粮、断狱中的各种奸诈之事。 设郎中、员外郎各一名,主事四名,都吏一名,令史八名,典吏十六名。 司门,掌管门禁以及关卡渡口、邮驿、军政、追捕逃犯、牲畜繁育、营建工程、差役征发、杂役等事务。 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二人,都吏一人,令史七人,典吏十四人。 有书状典吏一名,承发典吏一名。 架阁库兼任勾销典吏一人。

工部尚书、侍郎各一人,负责掌管天下的百工、屯田、虞衡、川泽等方面的政令。 刑部的下属有四个部分。 叫做总部,掌管天下经营建造等众多事务。 凡是城池的修缮疏浚,土木工程的修葺,工匠数量的多少,工程规划的经营调度,以及工匠口粮供给、奖赏犒劳之类的事务,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二人,都吏一人,令史五人,典吏十人来负责。 叫做屯部,掌管天下屯田的事务。 凡是军队驻守的地方,如果物资转运供给不足,就要设立屯田来增加军粮储备。 其负责规划操办采办木材、城砖、石灰、作战衣服、耕牛以及军营官房之类事务的官员,设有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二人,都吏一人,令史六人,典吏十二人。 叫做虞部,掌管天下山林川泽的事务。 凡是采摘、捕猎、打造军器、颜料、黑窑、琉璃、砖瓦、纸札、鼓铸、炉冶等事务,都由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二人,都吏一人,令史五人,典吏十人管理。 叫做水部,掌管天下江河湖海陂池的事务。 凡是河渠、桥梁、道路、闸坝、舟楫、水利,以及织造、杂支、杂造之类的事务。 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二人,都吏一人,令史六人,典吏十二人。 设置承发典吏一人,架阁兼勾销典吏一人。

庚戌日,赐给辽东都指挥使以下三十四人祭服。 户部上奏确定吏员每月俸禄的等级差别:一品、二品衙门的提控都吏每月俸禄为二石五斗,掾史、令史每月俸禄为二石二斗;知印、承差、典吏每月俸禄为一石二斗。 三品、四品衙门中的令史、书吏、司吏俸禄为二石,承差、典吏俸禄为一石。 五品衙门的司吏,一年的禄米是一石二斗,典吏是八斗。 六品官员到杂职司吏的俸禄为一石,光禄司等机构的典吏俸禄为六斗。

琉球国中山王察度派遣使者进贡马匹和地方特产。 使者回国后,皇帝下诏赏赐察度织金、文绮、纱罗。

壬子日。任命四川布政司右参政林升为左参政。 林升,是温州平阳人。 起初他因秀才身份被征为岳池县丞,还没出发,又改任江宁县丞,升任刑部主事,转任都督府断事官。 不久,林升升任四川右参政,到这时转为左参政。 确定太常司的协律郎为正八品官职,赞礼郎为正九品官职,司乐为从九品官职。

礼部上奏:把新确定的官员俸禄刻在石碑上,于是说:‘天下的教官有学政、教谕、训导,首领官有提控、案牍、吏目、典史。’ 近来因为教官、首领官未列入流品,按照惯例称为杂职。 现在应该把教官、首领官列在杂职之外,这样或许就不会混淆了。 于是,教官、首领官、杂职官被分为三个等级,也将这些(规定)刻在石碑上。 学校教官的俸禄,州学教授每月二石五斗米,县学教谕每月二石米,府、州、县学的训导每月二石米。 首领官的俸禄。 凡是内外衙门的提控案牍、州吏目、县典史每月都有三石米。 杂职官员的俸禄,凡是在京城以及各地仓库、关卡、司局、铁冶、各地递运批验所的大使每月俸禄米三石,副使每月俸禄米二石五斗。 河泊所官员每月二石米,闸坝官员每月一石五斗米。

西平侯沐英的军队到达灵州,派遣侦察骑兵侦察得知脱火赤等人的军队驻扎在亦集乃路,沐英就率领军队渡过黄河,经过宁夏,翻过贺兰山,穿过沙漠,一共走了七天七夜,到达敌军的领土,距离敌军的营帐五十里,将军队分为四路,到了夜里,士兵们口中含着枚,悄无声息地前进,将敌军合围,生擒了脱火赤、爱足等人,将他们的部下全部俘虏后返回。

癸丑日,两浙都转运盐使司运使吕本进言说:‘考查前代(的情况),煮海水制盐(这件事),是从管仲、晏婴开始的。’ 接着,西汉把盐利专归朝廷所有,禁止私人买卖,东汉放松了禁令,允许私人贩卖,但要交税。 唐代的刘晏设立了转运的办法,于是盐利更加兴盛。 宋仁宗在位时,官府给盐户提供本金,而盐法更加严密。 元朝承继宋朝的制度,每年拨给制盐的成本费用,设置转运司,各个盐场设置令、丞、管勾等官职,掌管盐的支出和收入。 所发放的煎盐本钱有多有少,而煎盐的难易程度也不相同。 建国初期派官员考察核实,仍然按照旧有的数额缴纳给官府,以四百斤为一引,官府给灶户一石工本米,以米价高低为准,同时也支付钱钞,用来资助灶户。 然而这中间有田产多而盐的限额少的情况,有田产少而盐的限额多的情况,(这些情况)没有经过核查证实。 如今和各道分司,在盐场所属的地方,查验他们的人口和田产的多少,根据当地是否有地利(自然资源等)的情况。 官田和草荡,除规定数额(的田亩)免除赋税,柴薪和盐卤收获得当,适当增加(征收赋税的)数额,分成不同等级,逐一详细确定。 永嘉等二十个盐场,增加盐引一千四百五十七引;下沙等十一个盐场,增加盐引一万七千二百九十引;许村等四个盐场,减少盐引六千八百三十七引,增减相抵,实际上增加盐引一万一千九百引,根据盐产量进行平衡,实际上对百姓是有利的。 皇帝下令听从了他的建议。

乙卯日,皇帝下诏确定公侯的称号。皇帝对礼部大臣说:“从今以后,册封公侯不必再授予散官,已经授予券诰的,暂且仍保持原样。” 如果是追封公侯的,生前曾担任将军的,也要把将军衔列出来。 于是礼部上奏制定了官衔的格式,三公、侯的官衔格式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某公、某侯,食禄若干石。 世袭的爵位,上面写着“世袭某公某侯,食禄若干石”;追封的爵位,上面写着“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某将军、某公、某侯,追封某王某公,谥某。”

丁巳日,撤销南昌卫指挥使司,将那里的将士划归袁州卫指挥使司。

戊午日,设置长沙护卫、汉中卫两个指挥使司。

己未日,重新确定殿廷仪礼司的官制,设置使一名,副使两名,鸣赞官两名,序班四十四名。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第一百三十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