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白话明太祖实录 > 第113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

洪武元年(4073年)闰九月初一(壬午日),有一颗星从天船星向东北方向运行,大约流动了一丈多远,光芒明亮耀眼,进入紫微垣,到四辅星处消失。

乙酉日,朝廷任命两浙盐运使夏礼、山东盐运使司同知秦祯为四川布政使司参政。

庚寅日,因为发生灾异之事,皇帝下诏征求正直的言论。诏书说:“朕本是一介平民,因为元朝政事多变,于是与各路豪杰并驾齐驱,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才能够平定天下,使百姓休养生息,在天下称尊,纪年为洪武,已经九年了。近来钦天监报告说五星运行混乱,日月互相侵犯,于是我就安静地居住,每天反省自己。古往今来,上天的规律(大道)发生变化,灾祸都在于君主。想到这些,我就惶恐不安,不知所措,只希望臣民们能指出我的过错。唉呀!对于这个道理,只有忠诚并且仁德的人才能明察。如果假借公事来谋取私利,背离了贤人君子的操守,那就不是我所希望的了。”

癸巳日,皇帝下诏规定中书省的左右丞相、大都督府的左右都督为正一品官员,大都督府的同知、御史台的左右御史大夫为从一品官员。中书省的左右丞、王相府的左右相、袭封衍圣公、真人、布政使司的布政使、都司的都指挥使为正二品官阶,大都督府的佥都督,王相府的左右傅,布政使司的左右参政为从二品官阶。翰林院承旨、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的尚书、各卫(明朝军队编制名)指挥使、太常寺(掌管宗庙礼仪的机构)卿、各道(明朝在省下设道作为监察区)按察使、应天府(明朝首都南京的府名)尹,这些官职都是正三品;翰林院学士、光禄司(光禄寺,掌管宫廷膳食等事务的机构)卿、各卫指挥同知,这些官职都是从三品。翰林院侍讲学士、六部的侍郎、国子监祭酒、各府的知府、各卫指挥佥事是正四品官职,州官都是从五品官职,各府经历司和各县都是正七品官职。废除中书省平章、参知政事、御史台侍御史、治书、殿中侍御史等官职,只有李伯升、王溥等以平章政事的身份奉朝请(定期参加朝会)的人仍保持原来的职位。

甲午日,广西宾州迁江县、象州武仙县、古逢等洞的蛮獠作乱,朝廷下诏调发柳州、南宁、桂林等地的卫所军队去征讨平定他们。

戊戌日,任命前山西行省员外郎谢达担任楚府长史。

辛丑日,将各王相府所属的奉祠、典宝、典膳、良医、工正所和纪善都改为正八品,所正为正八品,所副为从八品。孳生所的大使,为正九品官职;副使,为从九品官职。

甲辰日,诏令各王国的山川、社稷坛都建在端礼门外的西南方向。任命温祥等七人为各王府的长史。

乙巳日,礼部尚书张筹上奏说:‘使者视察历代帝王的陵墓,回来报告说:‘各陵墓有的向来没有祠庙,有的年久失修,有的还可以进行修理。’按照唐代开元年间的制度,前代帝王有庙的就在庙里祭祀,没有庙的就在坛上祭祀。祠堂庙宇损坏的不要修缮。皇帝说:“是这样的,庙宇中能修缮的就修缮,不能修缮的让有关部门按照次序去修缮,不要急于役使百姓。”

丙午日,淮安府海州儒学正曾秉正上书说:‘近来我恭敬地领受了陛下的诏书,陛下因为五星运行失常,日月相互遮蔽,心中感到戒惧谨慎,下诏书让臣民指出自己的过失。臣下听闻《易经》上说:‘天地设立了尊卑的位置,圣人成就了天地的功能。’又说:“上天垂示各种天象,显现吉凶的征兆,圣人通过这些征兆来推断吉凶。”大概上天是万物的始祖,帝王是各国的君主,上天孕育万物,(但万物)不能自己治理自己,所以产生了圣人,(圣人)代替上天的职能来像君主一样治理万物,从而成就万物的本能。因此君主是上天之子,天子有不符合中正的政事,上天就会不说话而用天象来代替它的语言,就像父亲教育儿子一样。天子知道上天的警示和教导,从而改变行为、修身反省,向臣下寻求贤才,臣下的言论能够上达(天子),这就是上天的旨意(指使)。这句话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君主在这个时候听从他们的意见,那么上天就会赞赏君主不违背上天的教导和命令,即使上天感到愤怒也会转而感到喜悦。上天嘉许并且欣喜,那么福运就会长久,国家就会永远稳固,又会有什么灾异呢?汉代董仲舒说:国家要是有违背道义、丧失德行的情况,上天就会降下灾害来谴责、警告它,如果(君主)不知道自我反省,上天又会降下怪异的现象来使他惊恐,如果还不知道改变,那么伤害和败亡就会到来。由此可见上天的心意是仁慈地爱护君主,而想要制止君主的祸乱。古代的圣贤,不会因为上天没有降下灾异而感到高兴,只会因为敬畏上天的谴责而更加努力。楚庄王,不过是一个小国的君主,看到天地间没有出现怪异反常的现象作为警戒,就向山川神灵祈祷,说:上天大概忘掉我了吧?这是向老天爷寻求罪过啊。上天显示出灾祸,就要思考是不是自己的治国之道出现了过失并加以改正,这样又怎么会有危险呢?因此洪水泛滥九年而尧的政治清平,大旱七年而商汤的德行完美,桑树和楮树生长在朝堂上,野鸡在鼎耳上鸣叫,而太戊、武丁最终实现中兴。这些都是能够责备自己来修养德行,寻求贤人来辅助自己的君主。汉文帝在位的时候,二十九座山在同一天崩塌,大水从地下涌出,一个月内发生了两次日食,彗星出现,发生了地震,桃树、李树在冬天开花。汉景帝在位的时候,火星和木星都逆向运行,月亮冲犯北极星,穿过天庭,大地一天震动三次,可以说是异常现象了。然而在治国之道昌盛方面,唯独称赞汉文帝和汉景帝。光武帝十五年,彗星出现在昴宿,又出现在紫宫,这可以说是奇异的天象了。而东汉正处于兴盛之时。宋仁宗在位的时候,土星停留在参宿,金星在白天出现,有时有流星冲向北斗星,有时有星星像杯子一样,有时有数百颗流星一起划过,大地崩裂,泉水涌出,降下大冰雹,大旱,各种灾异不断出现。然而宋仁宗在位时间最久,国家治理接近夏、商、周三代,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实在是因为这几位君主能够敬畏上天的威严,任用正直之士,听从忠直之言,以改变他们的政令。所以上天虽然出现了异常现象,但没有造成灾祸,有的皇帝把过错推给臣下,比如汉成帝因为星象变化,怪罪丞相翟方进,唐太宗因为女主将会昌盛,胡乱杀死了与预言相似的李君羡,像这类行为,都不能免除后世的议论,而只会成为盛德的累赘。臣广泛考察古今灾异现象,都是君主修养德行则国家昌盛,那些相信移祸消灾之说的人,最终没有什么好处。上天可以用诚意感动,但不能用假话欺骗。宋景公一旦有了符合为君之道的言论,火星都会因此退避三舍,何况是从古至今的大一统君主呢!天人感应的道理,其效果是很迅速的。《诗经》上说:‘敬畏上天的威严,于是就能保有福禄。’《尚书》上说:‘上天没有固定的亲族,只亲近能恭敬上天的人。’百姓没有恒定不变的心思,他们只会拥戴有仁德的君主。那么消除上天降下的灾变,只在于修养德行罢了。陛下您神圣英明,能文能武,功德高大,超越古今。自从统一天下以来,四方的少数民族不来侵扰,强横有势力的人被慑服,各种谷物顺利成熟,百姓安乐,物资丰富,上天赐予的福运,可以说非常丰厚了。战争持续了二十多年,才得以休养生息。上天对天下太平关注已经很久了,民众对国家得到治理的渴望也很迫切了,陛下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也很勤勉了。可惜啊,下面的人没能领会上天的心意,宽慰民众的期望,来成就陛下大有作为的志向。大概开创基业与守住基业的治国方法是不同的。在创立事业的初期,就施行使国家富裕、使军队强大的策略,任用追求事业、建立功劳、敢于有所作为的人。统一的政权已经建立,国家的局势已经稳定,那么普天之下,土地所生长的,水流所养育的,人力所创造的事物,都是国家仓库的积蓄,吃奶的孩子,白发苍苍的老人,都是国家所养育的人民。不担心费用不够,只担心难以永远保守已经成就的家业。在这个时候,应当思考用来彻底改变从前所作所为的方法,哪些是顺应上天心意的做法,哪些是让民众满意的政策,这样陛下伟大的治国之政就会一天比一天兴盛,已经成就的功业就可以流传亿万年了。上天也不必烦劳地用日月五星的变化来示警告诫了。上天既然有警示,那么灾异就不是凭空产生的。这是上天的旨意想要扶持陛下的帝业,想要陛下革新您的朝政,考虑用来凝聚稳固人心的办法。皇帝深居宫中,静下心来思考,出于至诚下达求言的诏书,那么处在下位的人难道就没有至诚之心来回应您的诏书吗?仍然希望陛下以真诚之心听取采纳意见并且宽容饶恕臣下,这样的话上下之间的真诚相互感应,五行必然会按顺序运行,日月必然会端正明亮,上天的心意必然会嘉许欢喜,各种福运之物都会到来,而帝王之道也就显着清明了。而且太阳,是所有阳气的宗源,象征着君主。历法家推算日食有一定的规律,可以计算出来而提前预知。孔子撰写《春秋》,凡是日食都要记录下来,以此来告诫国君。日晕、彩虹、黑子之类的现象,都是因为邪气所干扰而产生的,变化莫测,比日食更严重。大体上阴气侵犯(阳气)是小人遮蔽君子、少数民族欺凌中原地区、妻妾凌驾于丈夫之上、臣下欺骗君主的征兆。上天显示天象,让君主在有灾异之事时思考去除它,没有灾异之事时思考防范它,恐怕它趁机出现。月亮,是太阴的精华,是女主和大臣的象征。太阳被月亮遮住而发生日食,但是传记没有记录下来,这是因为圣贤要扶持阳气,抑制阴气。我听说《易经》这部书,重视阳而轻视阴。《春秋》的原则,是把中原的华夏各国放在内部,而把夷狄各国放在外部。中国是阳,夷狄是阴。臣私下观察,近来蒙古人和色目人,很多都改成了汉姓,和汉族人没有区别。有谋求官职进入官场的人,有登上显要职位的人,有成为富商大贾的人。古人说:‘不是我们同族的人,他们的心一定不同。’怎么能没有隐藏潜伏的邪恶心思,怀着暗自诽谤的怨恨叹息呢?应当让他们恢复原来的姓氏,禁止他们说番语,这样才可以辨认出他们的身份,可以斟酌处理那些掌管兵权以及在近臣之列的人,允许他们辞官退隐。另外,我之前经过江浦,看到被迁徙到塞外的俘虏,他们成群结队地想着回到南方。这里是京城附近的地方,怎么能容忍这种事情呢?恐怕几年之后,(人们)和他们(上文提到的对象)玩熟了就不再有防备,(他们)生育众多,(他们)中间难道就没有强横狡诈的人吗?如果有鸟惊兽骇,冒犯了皇帝出行车队扬起的轻微尘土,那就是阴气过盛而冒犯阳气了。晋朝的人不听从江统(提出的)迁徙戎狄(到塞外)的主张,(后来)后悔也来不及了。这些确实是中华大地的阴**物,希望安置它们不要失去合适的地方。至于五星运行紊乱,各自有不同的原因。希望陛下能够类推而寻求其中的道理,修养自身的德行,消除上天的灾变,那么灾祸和变异就可以消除,上天的心意就可以挽回,国家的命运就可以永远昌盛了。”奏章呈上去后,皇上嘉奖了他,于是召他到京城,提升他为思文监丞。秉正是南昌人。

丁未日,永顺宣慰使彭添保派遣他的弟弟义保等人进献马匹和地方特产。皇帝下诏书赏赐添保华丽的丝织品,赏赐义保等人数量不等的衣服。

戊申日,朝廷调任河南都指挥使郭英为北平都指挥使。

命令北平、山西都指挥使司,将所属卫所中从军时间很久的总旗全部送到京城录用。于是得到鲁福等一百八十五人,任命他们为金吾等卫所的百户、镇抚。

己酉日,让已故广东指挥同知范仲等人的儿子范仁等六十人承袭职位。

庚戌日,将大都督府的参议改为掌判官。《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第一百零九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